莫一奧
南唐周文矩的《重屏會棋圖》,應該是古代最為燒腦的一幅畫。這件表面上和和氣氣的絹本畫尺幅不大,縱不到半米,橫也不過一米,畫家卻大開腦洞,畫出了好幾個在大家眼中“不可思議”的現(xiàn)象,其中最引入注目的,一是重屏,一是會棋。畫中 4 位中年人背后有一面屏風,此屏風上又畫一扇三面山水小屏風,整幅畫有兩個屏風,故畫名曰“重屏”。至于會棋(下棋),它遮蓋的復雜信息更為引人關(guān)注,且聽我慢慢道來。
為什么畫面上有兩個屏風?
屏風入畫,五代時期非常流行,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里就有多面屏風,那既是一種紀實,也起到了分割畫面的作用。不過“重屏”,仍是極少出現(xiàn)的個例。
在空間營造上,“重屏”的處理方式體現(xiàn)出了古人的嚴謹態(tài)度。小屏風上繪有三幅山水畫,它們構(gòu)成了室內(nèi)的最遠景,也把空間透視推向了山邊,連接天際,以至無窮。兩側(cè)屏風與水平線成 45 度夾角的設(shè)置是有意為之,這不僅加強了空間感,更使整個畫面產(chǎn)生了向縱深方向延伸的可能。試想,如果三面屏風為單面結(jié)構(gòu),這幅畫的縱深感或許會大打折扣。
為什么棋局上只有黑子?
首先,房間里的 4 位中年男人是誰?我們來了解一下。
他們身份顯赫,從左到右分別是李景逖、李景遂、李璟和李景達,其中,帽子最高者為南唐第二位皇帝李璟(后主李煜之父)。最左側(cè)的胡子最少、年齡也最小的是李璟的五弟,最右側(cè)為四弟,李璟身旁的觀棋者為三弟。
常規(guī)來說,古代繪畫中的人物大小不一定按照實際情況畫定,特別是君王,在畫中的人形尺寸一定是最大的。而《重屏會棋圖》里的四兄弟竟一般大,更詭異的是,三弟李景遂還坐在了李璟身旁,與君王肩膀持平,這位三弟簡直是作死的節(jié)奏……
往畫面下方看,五弟和四弟也沒閑著,他們無所顧忌地脫掉了一只鞋子。在古代,尊卑秩序嚴格,李景逖和李景達的這種動作,顯然是對李璟不夠尊重的行為。不過,這確實是李璟在位時的真實狀況——
在五代十國的動蕩時期,南唐只是多個地方政權(quán)之一,國土面積并不大,三位弟弟所掌握的軍力卻日漸增強,為防止他們謀反篡位,李璟頒布“兄終弟及制”,并帶諸弟到父皇陵前立誓,自己死后將傳位于兄弟,總算才穩(wěn)住了局面。
棋面上只有 8 枚棋子,而且全部都是黑色,這種棋局在現(xiàn)實中是不可能存在的,它實際上是在暗示權(quán)力交接的問題:畫中四兄弟的目光十分特別,都不在棋盤上,而通過目光、衣紋和空手執(zhí)棋可以看出,四弟李景達下的是“權(quán)力之棋”,所有這些細節(jié)都在指向一個信息:下一位繼任者人選是李景達。
為什么李煜最終當上了皇帝?
畫中李璟手里的記譜冊則表示,他已經(jīng)把這個滿意的棋局記錄下來,所以仔細看去,李璟是面帶微笑的,他開心地認為南唐會天下太平,從此不會因為爭奪皇位而有血光之災。沒想到后來,李璟將政務交由皇太弟李景遂全權(quán)處理,太子李弘冀很不滿意,就與李景遂爆發(fā)了皇儲之爭,最后,叔父李景遂被毒殺,而太子也以殘害親叔叔的罪名被廢除了太子之位,幾個月后,前太子暴斃。
961 年,李璟死于南昌,此時,無人可繼承正統(tǒng)。如此,作為六子的南唐后主李煜便稀里糊涂地走向了最高位。他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詞作開創(chuàng)了一個新的時代,“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為后世稱贊。然而,作為一個皇帝,面對北方侵襲,他只求茍安,待北宋大軍兵臨金陵城下,南唐滅亡,他也只能被俘北上。許多人感嘆,國家不幸詩家幸,李煜不幸生于帝王家,如果他只是一個世間文人,每日飲酒作畫,豈不快哉?
李煜和他的父親李璟一樣,始終愛好文藝,自小便有隱逸之心。李璟的志向,從他讓畫師在屏風上畫的畫就能看出來,那是依白居易的詩《偶眠》而做。臥躺的白居易性情悠然,面前陳放著酒具和書籍,另有炭盆一口取暖,妻子將剛剛摘下的烏帽托在手中。床榻另一面有兩個婢女在整理床鋪,遠處一個婢女抱被褥而來。頭戴道教發(fā)冠的妻子與眾人后面的山林共同揭示了白居易的心儀之地——歸隱山林。
或許,這才是李璟父子一生的心愿吧。
●小小解說員
我是小小解說員佳琪,來自解放大路小學,我為大家解讀叉手禮、隱士帽,以及《重屏會棋圖》的誕生故事:
●叉手禮
唐宋時期,侍仆及子侄晚輩在閑來無事時必要叉手示敬。左手握住右手,右手拇指上翹,《長安十二時辰》里面的叉手禮也是一樣的做法。
●隱士帽
皇帝李璟的歸隱之心,從畫里就看得出來了,他頭戴方頂重檐紗帽,這是隱士帽的一種,其余三人則都帶著橢圓形上翹硬腳和硬胎帽圍的幞頭。
●這幅畫是這樣誕生的
《重屏會棋圖》中的故事是圍繞著南唐中宗李璟平生的一大喜好——愛下圍棋展開的。由于李璟酷愛圍棋,為此耽誤了國家大事,但是朝中大臣大都不敢言。唯有一次,一名叫肖嚴的舒州刺史,應召回宮報告軍情??吹接崎e的皇帝正在下棋,肖嚴非常憤怒,上前把棋橫掃到地上,皇帝大怒道:“肖嚴,難道你想學魏征以死明諫么?”只見肖嚴面不改色地回答:“臣不是魏征,陛下亦非唐太宗。微臣已經(jīng)做好了準備,任由陛下處置!”肖嚴說了這些話后,李璟反而冷靜了下來,仔細想了想,明白了肖嚴這樣說其實是指責自己酷愛下棋,荒廢政事,置天下社稷與百姓于不顧,因此便不再追究。但隨著時日的流逝,他的棋癮又犯了,便找宮廷畫師周文矩來作畫,過過眼癮。而周文矩是一位高妙的宮廷畫家,他不光在技術(shù)上非常逼真和生動,而且精準地理解了復雜的政治,于是,巧妙地用圖像形式畫出了這幅“棋局傳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