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沫
周秦時期是我國古代歷史上音樂文化發(fā)展相對繁榮的時期,其音樂思想以西周初期建立的“禮樂”制度為載體,與統(tǒng)治階級所推行的宗法制、等級制度緊密結(jié)合,逐步形成了相對成熟、完備的學習教育體制。《禮記·明堂位》有載:“周初,武王崩,成王幼弱,周公踐天子之位以治天下。六年諸侯朝于明堂,制禮作樂,頒度量,而天下大服”。禮樂制度隨周代歷史發(fā)展而逐步形成了相應(yīng)的“禮樂文化”,繼而成為國家政治制度和社會政治倫理的標準依據(jù)。為實現(xiàn)對所轄諸侯國的穩(wěn)固統(tǒng)治,西周時期國家建立了所謂“大學”“小學”,學校教育主要以教授《六藝》為主要內(nèi)容,以禮樂的學習貫穿始終。至春秋戰(zhàn)國時期,周代統(tǒng)治逐漸衰退,社會的重大變革導致“禮崩樂壞”的局面,禮樂制度不復往日輝煌,“士”族階層的崛起,又形成了“百家爭鳴”的新局面,思想意識形態(tài)的多元化發(fā)展,為后來社會的,音樂教育的下移、樂教思想的傳播奠定了基礎(chǔ)。
西周初期的音樂教育與當時的“禮樂”制度緊密結(jié)合,逐步形成了初具規(guī)模的以“禮樂”思想為核心的學校教育體系?!岸Y”字早在殷商時期的甲骨文中已有記載。最初的“禮”,源于人們求神敬鬼的祈禱儀式?!妒酚洝ぶ鼙炯o》記載了關(guān)于周公[1]“制禮”的相關(guān)記錄:“既絀殷命,襲淮夷,歸在豐,作《周官》。興正禮樂,度制于是改,而民和睦,頌聲興。”這段文獻記錄道:周公廢黜殷祀,襲擊淮夷以后,在回到西周首都豐京之后,寫下了《周官》,(即《周禮》。[2]) 雖然先秦文獻典籍并未提及《周禮》的字樣,但卻多次在不同典籍中提到《周官》一書。由此推論可知:周代確實建立主管國家的教育,制定了以“樂”分別的禮制法度。雖然《周禮》經(jīng)考證出自西漢時期河間獻王劉德之手,并非西周時期的作品,更非周公本人所作,但其中確實保存有大量西周時期的音樂史料??鬃釉f:“周因于殷禮,所損益可知也”,西周的禮樂制度與其說是周公而作,不如說是以周公為首的西周貴族陸續(xù)沿襲夏、商以來的禮制與樂舞傳統(tǒng),不斷改進、修訂,逐漸成為維護其政權(quán)利益的宗制禮法。而周公制禮作樂也并非首創(chuàng)之舉,其整個禮樂體系應(yīng)是在總結(jié)前人經(jīng)驗教訓的基礎(chǔ)上,“損益”了夏商之舊禮,“結(jié)合”周族原有之原俗,制定的一套調(diào)整宗法人倫制度和行為規(guī)范體系 。周公所制之“禮樂”,更多的淡化了夏商以來祈禱求福的原本意圖,從人應(yīng)遵循的的等級禮儀出發(fā),最終形成了西周較為嚴苛的宗法制度與等級制度。
為了保證貴族統(tǒng)治的宗法、等級制度的延續(xù)性,西周時期的宮廷在原來夏商王庭學校教育的基礎(chǔ)上設(shè)置了更加完備的學校教育制度,以教導貴族宗室之子。接受其學校教育的貴族宗室一般為世子(即王和諸侯之嫡子)及國子(為公卿大夫之子)。將世子與國子進行集中教育,能夠?qū)⑻熳拥慕y(tǒng)治精神與理念真實完整地傳達給諸侯、公卿大夫的后人,為維護其貴族的宗法制度、等級制度,傳播其君權(quán)、族權(quán)、夫權(quán)、神權(quán)的統(tǒng)治理念起到極為重要的作用。西周時期的學校教育建立了所謂“小學”,“大學”的學制。以教授“六藝”中“禮樂射御”為主。據(jù)《禮記·內(nèi)則》記載:“九年教之數(shù)日。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學書計,衣不帛襦褲,禮帥初,朝夕學幼儀,請肄簡諒。十有三年學樂,誦《詩》,舞《勺》,成童舞《象》,學射御。二十而冠,始學禮,可以衣裘帛,舞《大夏》,惇行孝弟,博學不教,內(nèi)而不出?!庇纱硕斡涗浛芍何髦軙r期國子們的學校教育按其年齡略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9歲之前,在家中學習數(shù)目,四方與干支之名等;第二階段:10-20歲,學習兒童禮儀,習跳《勺》舞,成童后(15歲)習《象》舞和射御之法等;第三階段,20歲后,行加冠之禮,習跳《大夏》之舞,博學漸進。據(jù)《周禮·春官宗伯》所載:“大司樂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國之學政.而合國之子弟焉.凡有道者.有德者.使教焉.死則以為樂祖.祭于瞽宗.以樂德教國子.中.和.只.庸.孝.友.以樂語教國子.興.道.諷.誦.言.語.以樂舞教國子.舞云門.大卷.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大武.以六律.六同.五聲.八音.六舞.大合樂以致鬼神示.以和邦國.以諧萬民.以安賓客.以說遠人.以作動物.乃分樂而序之.” 由此可知,西周時期學校教育已經(jīng)有了所謂專門的音樂教育課程及與之匹配的音樂教育內(nèi)容。其所習之“樂”,主要包括:樂德、樂語及樂舞三方面的內(nèi)容。樂德主要教習音樂的思想與道德關(guān)系;樂語則教習音樂的基本形式與表現(xiàn)手法。而樂舞則是以教習六代樂舞為主。通過學習樂舞一方面能夠達到歌頌祖先的文治武功的目的;另一方面也使森嚴的等級制度能夠根植于貴族子弟的內(nèi)心,教化他們能夠時時守禮,絕無僭越。
由此可見,西周時期的學校音樂教育從教育思想、教習對象、教授內(nèi)容方面都形成了與禮樂制度相匹配的學校教育體系。對國子們的施教具有一定的針對性,能夠循序漸進,按部就班。而學習音樂的目的則是“以《六樂》防萬民之情,而教和之”[3]為主,音樂教育通過“學禮習樂”來全面推行統(tǒng)治階級的宗法禮制度,使得禮樂之法深入當時氏族貴胄之心,從而達到了其“經(jīng)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的統(tǒng)治目的。音樂教育的本質(zhì),并不是為了娛樂或表演,而是以禮樂的學習達到鞏固其治理朝政的目的。此外,據(jù)《周禮·春官》所載,為服務(wù)于周秦時期禮樂文化,其宮廷樂官與樂工的人數(shù)眾多,而來自民間的表演者“ 旄人下士四人.舞者眾寡無數(shù)”[4]。宮廷音樂文化的繁盛客觀上加大了與民間音樂文化的交流,從而推動了整個周秦時期民間音樂的繁榮發(fā)展。
春秋時期是我國從奴隸制社會向封建社會轉(zhuǎn)變的社會重大變革時期。這一時期,由于土地所有制的改變,使得封建社會生產(chǎn)關(guān)系,即土地私有化逐步確立起來。新興社會關(guān)系使得“士、農(nóng)、工、商”階層不斷壯大。其中,以“士”為代表的階層空前活躍,他們著書立說,廣收門徒,傳授私學,分門立派,最終形成春秋時期“百家爭鳴”的歷史局面。以私學為代表的音樂教育活動的“學術(shù)下移”,打破了官辦學府一統(tǒng)天下的教育格局,使春秋戰(zhàn)國以來的“樂在王庭”逐步漸變?yōu)椤皹吩谒囊摹钡男戮置?。一方面:官學的教育重心開始由王室向諸侯公室轉(zhuǎn)移;另一方面:民間音樂教育活動生機勃勃,涌現(xiàn)了一大批傳世音樂家,客觀上促使該時期民間音樂生活的活躍與繁盛。
由于政治上王權(quán)衰落的局面,直接導致了官辦學校教育的衰落。據(jù)清代"翰林四諫"之一黃紹箕所言:“周室東遷,王綱解紐,學校庠序廢墜無聞。 ” “學校不修”成為當時較為普遍的現(xiàn)象,而 “不悅學”的情緒在貴族中相當流行,有些貴族甚至認為“可以無學,無學不害,不害而學,則茍而可” [5]。至春秋時期,王室的官辦學校的地位已大不如前,甚至名存實亡。周王室的頹廢使得服務(wù)于原來王庭的官吏迫不得已向外謀求出路,并受到了各諸侯國的歡迎與支持。據(jù)《論語·微子》記載: “太師摯適齊,亞飯干適楚,三飯繚適蔡,四飯缺適秦,鼓方叔入于河,播鼗武入于漢,少師陽、擊磬襄入于海。 ” 這段記錄的意思是:太師摯到齊國去了,亞飯干到楚國去了,三飯繚到蔡國去了,四飯缺到秦國去了,打鼓的方叔到了黃河邊,敲小鼓的武到了漢水邊,少師陽和擊磬的襄到了海濱。這樣以來,原本王庭的音樂教育中心就由一個而變?yōu)閿?shù)個,“學在官府”最終變?yōu)榱恕皩W在四夷”。此種漸變造成了音樂教育活動附庸于文化教育—“學術(shù)下移”的歷史局面。而這種學術(shù)下移的現(xiàn)象則促生了春秋時期私學教育的蓬勃發(fā)展。由于私學又是專門的教育場所,這就打破了原政教合一、官師合一的舊官學教育體制,使得教育活動成為官辦學校教育的一種補充,蓬勃的私學教育也同時為當時諸子百家的音樂思想的交流與傳播提供了條件。至戰(zhàn)國時期,秦、齊、楚、燕、韓、趙、魏七國爭雄而立,中國出現(xiàn)了邦無定交,士無定主的多元格局。在此情形之下,諸子百家的音樂美學思想隨之開來,蓬勃發(fā)展。以儒、道、墨家為代表的“倡樂”派與“非樂”派思想的爭辯,成為該時期的盛行的主流音樂思想文化。這些雖處于萌芽階段的音樂美學思想對中國后世音樂思想的繼承與發(fā)展起到了深遠的影響。
彼時,隨著王室的日漸衰微,各諸侯國統(tǒng)治者紛紛“僭越”禮制,擁有眾多樂工,樂師,這一現(xiàn)象一方面造成了當時“禮崩樂壞”的局面,另一方面則客觀上涌現(xiàn)出一批杰出的宮廷音樂家。這些音樂家往往冠以“樂師”之名,他們進入宮廷集中對貴族子弟實施音樂教育,而后又不斷返回民間生活,從事音樂實踐活動,客觀上使民間音樂教育活動得到了長足的發(fā)展。相傳樂師師襄曾教導孔子學琴,而民間歌手薛譚則受教于歌師秦青,這些頻繁的音樂教育活動將民間與宮廷兩個階層的音樂教育活動有機結(jié)合起來,是音樂教育活動下移民間的又一漸變形態(tài),而此種音樂教育下移的活動又在客觀上促進宮廷雅樂與民間俗樂的交流與發(fā)展。從先秦時期散落的典籍之中,不乏關(guān)于民間樂師傳授音樂故事的相關(guān)記載?!读凶印珕枴分芯土粲忻耖g音樂家教授私學的精彩記錄:“薛譚學謳于秦青,未窮青之技,自謂盡之,遂辭歸。秦青弗止,餞于郊衢,撫節(jié)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云。薛譚乃謝求反,終身不敢言歸。”這段文字描述道:薛譚向秦青學習唱歌,還沒有把秦青的本領(lǐng)完全學到手,自以為沒有什么可學的了,于是告辭回家。秦青也不制止,還在郊外的大路口為他餞行,并打著節(jié)拍唱著悲傷的歌曲,聲音振動了樹林,回響擋住了行云。薛譚這才認錯并請求返回繼續(xù)學習,終身不敢再提起回家的事。此段記載雖然用十分夸張的手法描述秦青高超的音樂技能,但卻從側(cè)面揭示了當時民間音樂家從事音樂教育活動的現(xiàn)實。而據(jù)《戰(zhàn)國策·齊一》記載,戰(zhàn)國時期的臨淄“其民無不吹竽、擊鼓、擊筑、彈琴”。由此可見,春秋戰(zhàn)國時期民間音樂生活的繁盛。
綜上可知,春秋戰(zhàn)國時期音樂教育的學術(shù)下移與發(fā)展空前繁榮興盛。由于私學教育活動的盛行,打破了周代以來“學在官府”的舊有傳統(tǒng),促進了有別于禮樂文化的諸子百家音樂思想與教育思想的形成。而民間音樂教育活動的繁榮則填補了“官辦音樂教育”的留白,宮廷樂師們將王庭音樂教育“下移”至民間,將高超的音樂技術(shù)傳播開來,正是由于他們的音樂教育行為,使得當時歌唱、演奏技術(shù)發(fā)展迅速,成果豐碩?!抖Y記·樂記》中甚至記載了師乙所述歌唱的技術(shù)理論;《韓非子·外儲》中還有關(guān)于聲樂學習者的初步鑒定,以及要求學習者正確發(fā)音的標準等等描述。這些珍貴的古書典籍都記錄了先秦時期音樂教育活動的情況與成果,為后人留下了寶貴的音樂文獻資料。
至春秋戰(zhàn)國時期,周朝王室的統(tǒng)治名存實亡,禮崩而樂壞。彼時,各諸侯國紛紛崛起,先后出現(xiàn)“春秋五霸”及“戰(zhàn)國七雄”的歷史局面。社會的重大變革,使得文化學術(shù)方面出現(xiàn)了“九流十家”(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陰陽家、名家、雜家、農(nóng)家、小說家、縱橫家)等諸子百家學派,從而形成了“百家爭鳴”的新氣象,其思想意識形態(tài)領(lǐng)域不再是“禮樂”分治天下的局面。而諸子百家之中,以儒家、墨家、道家學派的音樂思想最為突出,對后世音樂審美與樂教思想的形成起到了深遠的影響。
面對當時“禮崩樂壞”的局面,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學派極力倡導恢復禮樂制度,以禮治國,以樂教民??鬃又匾曇魳方逃慕袒δ?,將樂教視為完成教育的最后階段。他認為“移風易俗,莫善于樂”,崇尚雅樂,斥責鄭聲??鬃由踔涟岩魳穼徝纼A向與國家興亡結(jié)合起來,首次提出盡善盡美的音樂審美標準。其后繼者孟子、荀子也相應(yīng)地提出了對音樂的審美要求。荀子在其編撰的《樂論》一書中,進一步闡述了自己的音樂思想,與孔子不同的是,荀子不守舊禮,主張“以古持今”、“以時順修”。提倡改造舊的禮樂,作出符合時代發(fā)展的新的音樂。[6]
與儒家學派相悖,以墨子為代表的墨家學派站在小生產(chǎn)者的立場上,提出了“非樂”(即不要音樂)的音樂思想。墨子承認音樂能使人快樂,給人以美感,他認同“非以大鐘、鳴鼓、琴瑟,竽笙之聲,以為不樂也”。但是“雖身知其安也,口知其甘也,目知其美也,耳知其樂也,然上考之,不中圣王之事;下度之,不中萬民之利?!盵7] 是故,墨子認為,制造樂器需要聚斂百姓的錢財,荒廢百姓的生產(chǎn),而且音樂還能使人耽于荒淫。因此,必須要禁止音樂。墨子的音樂主張雖然與當時社會生產(chǎn)生活緊密相關(guān),但是完全否定音樂的社會功能卻是有失偏頗。
以老子、莊子為代表的道家思想,屬“非樂”派 [8],但其出發(fā)點卻與墨子不甚相同。老子認為:“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 其音樂思想反對人為之樂、有聲之樂,追求含蓄之美,注重意境創(chuàng)造,推崇“淡兮其無味”的音樂風格,倡導自然、清新、無為,可體現(xiàn)道之精神的“大音希聲”。莊子繼承和發(fā)揚了老子的學說,他批判了儒家的禮樂思想,認為禮樂制度束縛了人的本性,應(yīng)該摒棄。[9]莊子提出“人籟”、“地籟”、“天籟”的觀點。認為人籟“比竹是也”,是一種人為之樂;地籟“眾竅是也”,是孔穴發(fā)出的聲音;而天籟則“吹萬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誰邪?”。在莊子看來,天籟才是音樂的最高境界。莊子并沒有像老子那樣否定所有人為之樂,他肯定音樂的娛樂功能,倡導適性之樂。
綜上所述,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王權(quán)衰落,諸侯爭霸。為壯大一己之實力,各諸侯國積極開放政權(quán)、廣攬人才,從而打破了原有“庶人不議”的觀念,取而代之的是“處士橫議”的活躍的社會風氣。而儒、道兩大學派,在后世的社會變革中均有后人在不同程度上繼成和發(fā)展了先人的音樂思想與教育主張,為周秦以后的音樂教育活動提供了較為豐富的理論基礎(chǔ)。
綜上所述,中國古代音樂教育活動自夏商時期以來就已出現(xiàn)。據(jù)《周禮·春官·宗伯》所載可知,商代時期的音樂教育早已“學在官府”“始于瞽宗”了。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卜辭中還有“丁酉補,其呼以多方小子小臣其教戒”[10]的記錄?!靶〕肌睘楣俾殻敖洹奔窗曃渑c習樂兩方面的內(nèi)容??梢?,當時的音樂教育活動不僅教授本國的貴族子弟,還有其他諸侯國子弟和使臣前來學習。這些活動從客觀上起到了文化交流的作用。至西周時期,周公旦在吸取夏商王國教訓的基礎(chǔ)上,結(jié)合周人原有習俗,規(guī)劃了嚴密的等級制度與禮樂制度。因此,自西周始,“學在官府”成為統(tǒng)治階級全面推行的文化教育制度,而禮樂則成為官辦音樂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然而,隨著西周的滅亡,中國進入到封建所有制為代表的社會變革時期。“禮崩而樂壞”的社會局面促使人們不再崇信自西周而立的所謂天道,更多的有識之士將目光轉(zhuǎn)向?qū)遗d亡更迭的深入思考。士族階層的崛起打破了原有“學在官府”的舊有教育形態(tài),諸子百家的學術(shù)爭鳴促使音樂教育活動“學術(shù)下移”,民間音樂的繁榮興于宮廷樂師的樂教活動,以上總總構(gòu)建出春秋戰(zhàn)國時期空前活躍豐富的音樂教育新局面。特別是以孔子、老子為代表的兩大哲學體系,在不斷的社會變革中相繼發(fā)酵成熟,一方面分別延續(xù)其各自的音樂審美,樂教思想,從而形成其各具特色的音樂教育思想體系;另一方面又協(xié)同融匯,合流共存,形成了以儒道文化融會貫通的音樂審美標準尺度。雖然,其學校音樂教育的完整性與系統(tǒng)性,可能不如西周時期。但是這種有別于官學的教育下移情況,又為當時社會音樂教育或者民間音樂教育活動注入新的活力,從而形成了多元化的音樂教育、文化思潮。
秦統(tǒng)一中國后,廢除百家而獨重法家,在音樂方面提倡非樂,在文化方面焚書坑儒。在此強硬的文化高壓政策下,音樂教育的活動隨私學教育的禁止而基本停滯,許多先秦時期的重要文字書稿,典籍被毀,造成了中國文化歷史上不可挽回的損失。事實證明,秦之所以亡速,與其專制的文教政策不無因果關(guān)系,從另一方面,也體現(xiàn)了以“非樂”為指導思想的政治統(tǒng)治的局限性。因此,西漢以后,統(tǒng)治階級為避免重蹈秦朝滅亡之覆轍,重新提出了尊儒,倡道的文化教育政策。此后,中國歷代音樂教育的活動都十分頻繁,民間音樂教育活動亦蓬勃發(fā)展,至宋代達到了繁榮高峰。民間音樂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官學音樂教育的不足,不僅對音樂人才的培養(yǎng)、音樂文化的傳播和交流,起到了重要的推進作用,也為中國音樂文化發(fā)展奠定了寬廣的基礎(chǔ)。
參考文獻:
[1]周公,姬姓,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發(fā)的弟弟,因其采邑在周(今陜西寶雞),爵為上公,故稱周公。周公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教育家,周初儒學的奠基人,被尊為“元圣”
[2]有關(guān)《周禮》一書的記載,最早見于《漢書·景十三王傳》之《河間獻王傳》?!吨芏Y》正是西漢時期河間獻王劉德從民間征得的先秦古籍,考證整理而成,《周官》即《周禮》。但是,關(guān)于《周禮》一書的出處與年代考證,學術(shù)界一直存在爭議,今天多數(shù)學者認為:《周禮》成書于戰(zhàn)國時期乃至于漢初
[3]《周禮·地宮·大司徒》鄧啟銅 王川 劉波 注釋 《東南大學出版社》2015.10 第一版
[4]《周禮·地宮·大司徒》鄧啟銅 王川 劉波 注釋 《東南大學出版社》2015.10 第一版
[5]《左傳·昭公十八年》 郭丹 程小青 李彬源 《中華書局》2016.03.第一版
[6]《中國音樂史與名作賞析》 田可文 編著 《人民音樂出版社》2007.09. 第二章 周代音樂p23
[7]《墨子閑詁》 孫詒讓 編著 《上海書店出版社據(jù)世界書局版影印》。1986.(1)p156
[8]《中國音樂簡史》陳應(yīng)時 陳聆群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2. 第二章 周秦時期的音樂 p58
[9]《中國音樂簡史》陳應(yīng)時 陳聆群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2. 第二章 周秦時期的音樂 p59
[10]《中國音樂簡史》陳應(yīng)時 陳聆群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2. 第二章 周秦時期的音樂 p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