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寧遠
“我喜愛玫瑰花,因為她有堅硬的刺,濃艷淡香,都掩不住她獨特的風骨?!?020年10月5日是冰心先生誕辰120周年紀念日。從9月底開始,熱愛冰心的人們、“冰心散文獎”的獲得者們、正在讀著她作品的小讀者們……陸續(xù)來到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院里冰心先生的墓前,為這位用一生詮釋愛的老人獻上了她生前最喜歡的玫瑰花。
我始終認為,以作家的名字命名的文學獎項,應該是有一種精神的?!白髌窇摲从超F(xiàn)實生活,不僅要寫人,還要寫真人,并且?guī)е媲閷懻嫒耍@是一個作家應有的社會責任。這就是媽媽和這個獎項一直提倡的精神……”在第五屆冰心散文獎的頒獎典禮上,冰心先生的女兒吳青教授的這番話,道出了冰心散文獎的精神所在。冰心散文獎是根據(jù)冰心先生遺愿創(chuàng)立的,一經推出,便受到了文學界的普遍認同,人們在欽服于它投射出的強大愛的力量的同時,亦領略到了其背后高蹈超拔的人文精神之美。
冰心被讀者們視為愛和真善美的化身,她的作品滿含著“愛的哲學”,尤其是她早期的作品,投入大量對母親、兒童和大自然的禮贊。冰心,愛大海、燈塔、小讀者、小動物,更愛一切眾生,很容易地就走入了我的內心。冰心,是我童年的仰望。我在課本里認識了冰心,她用一盞小橘燈,溫暖著我們那一代人青春的夢。
年幼的時候,我就愛聽老人講故事,那些使人感動的情景,或者艱難痛苦的遭遇,都化作永不磨滅的因子,化成照亮人生之路的點點星光。聽得多了,我就把故事構成了想象,在回憶中不知不覺地化為了文字。
北方的蒙古高原是我的家鄉(xiāng),雖然遠離了故土,心里依然蘊藏著濃郁的鄉(xiāng)情和人情,我常常會在蒼涼的牧歌聲中,回憶曾經親近過的白云和牧場。我也非常崇敬英雄的祖先,帶著對故鄉(xiāng)的熱愛,嘗試著把故鄉(xiāng)悠久的歷史和富饒的寶藏,以及民族粗獷、勇敢的英雄主義精神表現(xiàn)在自己的作品中。
天之大,母愛大過天。母親離開我已經十多年了,幾千個日日夜夜無法撫平和沖淡的,依然是我對她悠遠的思念。守望著母親生活著的那片天堂,腳步已變得堅實。
我用文字寫故鄉(xiāng)、寫草原,對家的眷戀就如細水一般地流淌在了文字里;我用文字寄托思念,對母親的懷念也將與我一生相伴的。當“冰心散文獎”的殊榮兩次頒給我時,不知是不是巧合,獲獎的恰恰是寫故鄉(xiāng)、寫母愛的兩篇。中國散文學會的老會長林非先生對我說,讀你的這些作品,愛的主題“已不僅僅是一種行為,也是一種理想,更是一種心境”。
2012年8月,我和吳青同乘一架飛機前往廣西北海參加第五屆冰心散文獎頒獎活動。典禮結束后,我拿出一枚珍藏多年的冰心先生的紀念封,請吳青題寫“有了愛,就有了一切”這句話。我注意到,當她寫到“愛”這個字的時候,特意用的是繁體字“愛”。她一邊寫一邊說:“這個‘愛字是有心的,如果愛沒有心,是不能長久的,媽媽教育我們,要用心去愛每一個生命。”
愛是冰心先生的寫照,她在時代的風雨里摸索著,跋涉著,尋找著真理,追求著光明,雖然她傷心過,彷徨過,也憂慮過,但唯一不曾動搖的就是愛,她用一顆博大的心,愛人類、愛大自然,愛星空,是她矗立起的文學的高度,影響著幾代人文學創(chuàng)作的方向,為愛的綿延注入了人文的光芒。在文學的天地里,愛已升華為一種精神特質,樸實淡泊、雋永馨香。
印度作家阿蘭達蒂的小說《微物之神》里有一句話:“歷史就像一座夜間的老房子,所有的燈光都亮著,祖先們在其中竊竊私語。要明白歷史,就不得不進入房間,聽他們在說什么,看房間里的擺設,聞房子里的味道?!?/p>
巴金說:我寫文章不是我有才華,而是我有感情,對我的國家和人民我有無限的愛,我用我的作品來表達這種感情。艾青說: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冰心說:有了愛,就有了一切……雖然如今社會的價值觀是多元的,人們對精神的理解和追求也是五花八門,對于一般的人們來說,這無可厚非。但對于一個作家而言,必須要有責任感,必須充滿愛心。
吳青是大學教授,她不是作家,但在她身上卻秉承了這種愛的精神和責任,透過她的正義和敢言依然可以看到母親當年的風骨。
北海那次頒獎儀式結束后,主辦方安排了一些參觀活動,我恰巧和吳青同乘一輛車。這使得我有機會從這位老人身上聽到更多的關于冰心的故事,讀到更多延續(xù)在她身上的愛的哲學。
一次參觀時,途經的木板小路在臺風過后變得有些打滑,我拉著吳青的手攙扶著她,行走間老人忽然站住了,她松開手,彎下腰去,我以為她的什么東西掉了,誰想她撿起的竟是一個沾滿了灰塵的垃圾袋。吳青緊緊攥著,四下打量著,直到見到一個垃圾筒快走幾步扔了進去,才回過頭來繼續(xù)和我說話。那個瞬間,我被深深地感動了。同行的幾十人,為什么只有吳青老人會這樣做呢?我默默地想,如果路上再看到垃圾,我也這么做。
第二天,我們到合浦縣一處叫作“東坡亭”的景點參觀。路上,吳青對我說,媽媽經常從生活細節(jié)中啟發(fā)子女學會尊重生命,學會愛,學會真。而當下,有不少名人之后借著父母的盛名,獲取名利上的好處,而冰心的盛名讓她有了更多為人民講話的機會。作為“敢說真話的人民代表”,她的仗義執(zhí)言受到了選民們的稱道。當她履行人民代表職責、為民請命而遭受誤解的時候,母親提筆為她寫下林則徐的詩句: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我們邊走邊交談著,不經意間,吳青又一次彎下身去,撿起一個被人丟棄的空酸奶杯,又一次用行動來表達對現(xiàn)實的無奈、對自然的熱愛。每個人都能改變自己,改變環(huán)境,改變社區(qū),改變世界,為的是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每個公民都有權利也有義務,應盡自己的義務,就是社會責任。那一刻,我感到很慚愧,不是沒有想到要把它拾起來,而是視野里根本就沒有看到它。我們常常說要熱愛自然、保護環(huán)境,可是真的看到了身邊漫天飄舞、隨意丟棄的垃圾時,卻又總是視而不見。
隨著和吳青見面機會的增多,我也愈加感到她胸懷民生、肩擔使命,儼然就是冰心的化身。在她身上,我明白了社會責任的樸素含義——崇德篤行,敦尚氣節(jié),首在擔當。如果你不去用心愛你的朋友、你的父母,如果不用心去愛自己所做的事業(yè)、不用心去關心周圍的環(huán)境,就不是真正的愛。同樣,如果我們用一篇篇文章去描繪一個盡善盡美的世界,用充滿愛的語言表達著對生活的理解,用溢美之詞贊頌著一個個崇高的人物,然而卻忽略生活中的細節(jié),無視可以用雙手營造的美,那么,這樣的寫作就成了沒有“心”的愛。
心是散文魂,心不散,魂就不倒;愛是散文根,愛不消,散文枝葉花朵必然繁盛。寫作就是一條尋找美、尋找愛的道路。在文學的生涯里能和“冰心”這個溫情的名字結緣,這不僅是一份榮譽,更是一種責任,我也將繼續(xù)用全部的愛、全部真情、全部信念和全部熱情,以及我對世界的全部認知來寫散文。因為,散文對我來說,是生命的寫作,是愛的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