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晉一
“盡信書不如無書”的關鍵字不在于“書”而在于“盡”和“信”?!氨M”是全然,是程度;“信”是選擇,是判斷。這就要求我們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敢于對書中的知識進行質疑,展現(xiàn)我們的理性判斷能力。
孫陽按圖索驥,竟認為蛤蟆是千里馬;趙括紙上談兵,終被秦軍打敗;楚人一葉障目,竟認為書中螳螂如此人亦然。他們都是典型的“書呆子”,他們就是盡信書,死讀書,最終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為世人嘲笑。正如華羅庚所說“人做了書的奴隸,便把活人讀死了”,用在他們身上恰到好處。
因懷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別是非。袁隆平不相信“自花授粉不可雜交”,最終研制出雜交水稻,造福世界;牛頓不相信“色光只有黑白兩色”,最終揭開了色光之謎;潘建偉不相信“以人類的智力無法構造自身可破的密碼”,填上了我國量子領域的空白,搶占量子科技創(chuàng)新的制高點……正是因為他們敢于質疑,不斷探求,并為此進行科學考證,最終使他們成為了行業(yè)的精英。
從“精英”和“書呆子”的經(jīng)歷可反映出盡信書不如無書的真諦,讀書固然重要,但善讀、活讀、思讀更重要。
那么,究竟如何才能對一個現(xiàn)象形成理性的判斷,尤其是在一個眾說紛紜、真假不分的時代?我覺得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識,使自己學識淵博,是形成自己的批判性思維的首要條件。
在有了閱讀量后,首先我們要勤于獨立思考,并加以理性分析,才有可能形成正確的判斷。通過分析,不難發(fā)現(xiàn),很多時候先入為主的思想會使我們遠離真相。它對于人們建立邏輯思維通往真相有很大的干擾,因此在獲取知識時要有選擇地篩選,合理取舍。
我們要以積極調查、有理有據(jù)表達意見為秉性。由于了解世界的局限,我們更易輕信書本,對事物產(chǎn)生先入為主的觀念而不加以辨別,甚至被這些觀念禁錮而不自知,失去了質疑精神和批判思維。因此想要對抗“失實表述”,我們每個人還應該秉持一個原則,那就是對人云亦云、缺乏實證支撐的表述保持高度警惕?,F(xiàn)在很多說法都值得推敲,例如西方孩子比中國孩子更有創(chuàng)造力,左撇子比右撇子更聰明,開發(fā)右腦潛力無窮,等等。這些都經(jīng)過測試了嗎?還是只是大家的推測?這時,調查實踐就顯得尤為重要。只有親身經(jīng)歷才能有據(jù),有理有據(jù)方得真知。要成為準確的判斷者,就要對積累的東西進行篩選、甄別、分析,最終用實踐檢驗。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等名言表述的都是這個意思。
東方欲曉,莫道君行早。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決不能“盡信書”,否則不如無書,因為這樣會使我們喪失辨別能力。而要勇于質疑,敢于創(chuàng)新,實踐得真知,這樣才能擔負起我們青年人的使命,為祖國的偉大復興獻出一份力。
【作者系江蘇省南京師范大學蘇州實驗學校高二3班學生,指導老師:馬攀峰】
點評
這篇作文寫得很成功。標題鮮明,限定論證范圍。開頭由對“盡信書不如無書”的討論,引出話題,提出“我們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敢于對書中的知識進行質疑,展現(xiàn)我們的理性判斷”。然后列舉孫陽、趙括、楚人、袁隆平、牛頓、潘建偉等人的例子從正反兩個方面論證“盡信書不如無書”的必要性。再從“怎樣做”的層面闡述如何形成理性判斷。最后再次強調“不能盡信書”。整篇文章結構清晰,論證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