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素杰
關注孩子,給孩子玩的機會。我們是上班族,工作的事、家庭的事,每天忙得不亦樂乎。但只要孩子提出想要陪他玩的要求,我們一定會抽出時間,陪孩子玩上一陣子。家門口有兩棵黃楊樹,我們充分利用這兩棵樹,給孩子買了一個大吊床拴在中間,有了這個簡單的秋千玩具,子輝的興趣一下被調動起來??粗鵂N爛的笑容在孩子臉上蕩漾,我們的心情也被感染,仿佛又回到了童年。給孩子創(chuàng)造玩的機會,他與我們的溝通也越來越多:“媽媽,我好像長了翅膀,像不像飄在空中的蝴蝶?”“媽媽,我像不像一架小飛機,一會飛起來,一會又落下?”沒想到這么不愛表達的子輝居然也能滔滔不絕地講故事。我們又和他一起制作了風箏、購買了滑板,有了這些玩具,子輝的快樂也釋放了出來。
關注孩子,給孩子陪伴的機會。玩耍是孩子最喜歡的活動,他們喜歡獨自玩,更喜歡父母的陪伴,在父母的陪伴中他們會更有安全感。記得有一陣蓋倉房時,家門口剩下了一大堆沙土,子輝常常是吃完飯就帶著玩沙工具到那里玩耍?;貋頃r滿頭大汗不說,有時還會哭喪著臉說:“不好玩。”在我的一再追問下,子輝的回答讓我震驚:“沙堆上有蟲子,咬到了我?!鄙扯焉夏膩淼南x子?子輝拉著我跑到沙堆上,發(fā)現(xiàn)沙堆上飄落著幾片樹葉,葉子上果然爬著一條綠色的毛毛蟲??吹酱司?,我摸著他的頭說:“媽媽陪你玩吧!”看著兒子笑得那么開心,我心有慚愧,陪伴他的機會太少了,以后要多創(chuàng)造這樣的機會。在我的陪伴下,子輝的擔憂少了,安全感強了,性格也變得越來越開朗。
關注孩子,給他表達和交往的機會。子輝不善于表達,要改變他,單純的陪伴還不夠,還需要給他創(chuàng)造機會,讓他多接觸同齡伙伴。我外甥女的兒子小軒和子輝差一歲,只要小軒來我們家,我們就會讓他倆在一起玩,給他們準備玩具、讓他們交流玩具的玩法,有時候還給他們提供好吃的,讓他們品嘗味道,說出自己的感受。我們創(chuàng)造一切機會,讓子輝和小軒交流,和鄰里的同齡伙伴交流;同時,我們經(jīng)常和老師交流溝通,把兒子的可喜變化及時反饋老師,老師也不斷為他創(chuàng)造與班上同伴交往的機會,在我們共同的關注下,子輝身上的變化越來越大,從不主動參與活動,到積極地去參與,去表現(xiàn);從被動接受建議到樂于接受……
孩子應該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下成長,應該在父母和同伴的陪伴中無憂無慮地享受美好的童年。子輝的每一點進步都讓我們感到驚喜,他每一天的成長都是我們的自豪,我相信,在我們愛的陽光下,這朵嬌嫩的小花將會開放得更加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