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法點撥
劉勰在《文心雕龍》里說:“綴文者情動而辭發(fā),觀文者披文以入情。”“情”是文之源,無論是作者,還是讀者,用真情者才能入文,為情造文才能動人,否則文章干癟空洞,何談讀者共鳴?考場作文亦是如此。那么,怎樣才能寫出感情真摯的考場作文呢?
1.寫真人
考場作文要想打動人,“講真人”是第一要務。很多時候,作文空洞乏味,平淡無奇,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所講之人要么“千人一面”,要么胡編亂造,生搬硬套,亂貼標簽。人與人是有區(qū)別的,正所謂千人千面,萬人萬情。如2019年全國卷Ⅲ滿分作文《親愛的老郜》中:
但老郜有時得理不饒人。當我把自己第一次寫的新聞稿交給他時,他很不滿意,“新聞稿要客觀,這段的主觀色彩太重了,怎么會是這樣呢?”“啊?怎么就下課了?”聽到下課鈴響時,站在講臺上的老郜作出痛心疾首的樣子?!鞍Γ 蔽覀円贿呅χ?,一邊配合著他嘆了一口氣。
讀罷之后,那個活生生的老郜,不僅是真實的,還是認真負責的,更是幽默風趣的,叫讀者怎能不喜歡他?
2.講真事
清代申居鄖曾說:“世間好看事盡有,好聽話極多,惟求一真字難得?!敝挥性谡媸轮?,才能看出一個人品行的好壞、道德的高低;也只有在真事中,才能辨別出情感的濃淡和真?zhèn)巍懻鎸嵉氖录?,最能牽動人心,展現(xiàn)人情。無論是記敘文、議論文或其他應用文體,切忌憑空捏造,空穴來風。如2019年天津卷滿分作文《鐫刻在山頂?shù)拈L河浪花》中:
接著,他又往上爬去,然后將手伸向那只塑料袋,近了,更近了,夠到了……他,原來是一位黃山清潔工,為清除一只塑料袋豁出命而來。
讀完此段,讀者不免為這個黃山清潔工捏一把汗,他不顧生命危險,只是為了撿拾半山腰的塑料袋,這樣的真人真事讓人感動敬佩,當然值得肯定和贊揚!在作文結(jié)尾,考生又用三位時代先鋒與之媲美,從而突出“中國夢是億萬人的大合唱”“需要各行各業(yè)的人參與”的主題。
3.說真話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作文)要學生說真話、實話、心里話,不說假話、空話和套話”,要“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及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一位高考作文研究專家也曾說過,作文語言須句句有著落方好。其實就是告訴我們要講真話,講實話。如優(yōu)秀作文《直面錯誤,才能成功》中的選段:
錯誤是我們汲取經(jīng)驗的養(yǎng)料,可以幫助我們不斷校正前進的方向。但我們總是不能合理看待自己的錯誤,因為它的出現(xiàn)往往伴隨著尷尬的場面,長輩的斥責或嚴苛的懲罰,這些無一例外地打擊著我們直面錯誤的勇氣,讓我們在慌亂中,想要找到替罪的對象,將責任一股腦推卸。于是,才有了屢教不改的情況。連自己的錯誤都不知道出在哪里,又從何改起呢?犯錯后,我們常會找各種借口自欺欺人,掩飾自己的過失,還往往將自己擺在道德的高地上,評論他人的過錯。卻極少審視自己,主動承擔責任,直面自己的失誤帶來的后果。所以,我們只會不斷犯錯。作業(yè)沒完成,我們會說,忘記了;睡過頭,我們會撒謊鬧鐘壞了;制定好的計劃無法完成,我們還會用“計劃趕不上變化”來安慰自己,而當與成功失之交臂時,我們又怨天尤人,哀嘆自己運氣不好……凡此種種,不都是我們推卸責任、不愿直面錯誤的表現(xiàn)嗎?
能夠直面錯誤,就是要善于講真話,講實話,否則在欺人與自欺中,如何收獲成功的人生?這段話帶給人心靈上的震撼,并產(chǎn)生共鳴。
4.用真情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毙闹琳嬲\,情至真誠,一切難事皆容易;反之,則比登蜀道還難??紙鲎魑母侨绱?,只有把真情融入文中,才能打動讀者。如優(yōu)秀作文《別走,我……我怕……》中的選段:
我的心瞬間像被割了一道口子。我恍悟:助人,是我一直以來所堅守的初心;讓室友開心是我作為一室之長的使命,也是我競選室長時的錚錚誓言,我怎么就忘記了呢?我不能只想著自己,否則,有愧于自己的初心,也無法兌現(xiàn)自己的諾言。同室三年,此刻才是彰顯真情的時刻啊!想到這里,我爬上床,握住她的手,輕輕地拍著她的背。漸漸地,她的呼吸趨于平穩(wěn)……
正因為懷著對室友的一份真情,才讓“我”堅定了競選室長的使命和初衷,才會真誠地關(guān)心、幫助室友。情入文中,自然感人。
文題呈現(xiàn)
2019年10月1日上午,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國慶閱兵式上,天安門城樓上一位坐著輪椅的老兵吸引了人們的目光,他就是剛剛獲得“共和國勛章”的張富清老人,是為了祖國的解放事業(yè)而浴血奮戰(zhàn)、舍生忘死的戰(zhàn)斗英雄。
看完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國慶閱兵后,作為一名新時代的中學生,你對“英雄”有什么樣的理解和感受?請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觀后感。
要求:綜合材料內(nèi)容及含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試題分析
材料的核心話題是對“英雄”的理解和感受??忌⒁庖韵聨c:(1)寫作的立場是一名”新時代的中學生”,考生要以這一特定身份,發(fā)表自己的理解和看法;(2)題目要求寫觀后感,考生在寫作中要結(jié)合國慶閱兵場面這一客觀現(xiàn)實,展開適度的聯(lián)想;(3)昔日戰(zhàn)爭年代的英雄為了祖國的解放事業(yè)浴血奮戰(zhàn)、九死一生,那和平年代對英雄的定義又是什么?考生可以此為立意展開闡述。
例文示范
英雄,一直都在
——觀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國慶閱兵有感
一考生
天空澄澈如洗,莊嚴的國歌聲響徹耳畔,這是電視直播的201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閱兵式的壯麗場景。望著飄揚的五星紅旗,我知道:英雄,一直都在。
在閱兵開始前,我注意到了一位坐在主席臺上的老人,他坐在輪椅上,身體微微前傾,眼神專注地看著前方——他就是為了祖國的解放事業(yè)作出卓越貢獻的戰(zhàn)斗英雄張富清老人。望著他那熟悉的眼神,我想起了我的外婆。
外婆是地道的湖南人,年輕時因接到了建設新疆的任務,便與八千名湘女一起來到了新疆。在那個貧瘠的地方,開創(chuàng)一番天地是多么艱難!但外婆她們做到了,她們用自己的雙手構(gòu)筑了今天的大美新疆。我常常見外婆那深陷的眼窩里透出滿足與希望,她無憾于把一生奉獻給新疆,也常常會在夢里聆聽湘水母親河的濤聲。她希望我能傳承這份奮斗精神。
對我而言,外婆是一位建疆的英雄。而我,則是這位英雄對未來的期望。我讀懂了天安門城樓上張富清老人的眼神——他在說:“我們用青春和熱血換來的和平昌盛,交到你們手里,我很放心!”我想,這便是英雄的傳承。
收回思緒,我看到的是長安街上年輕有力的將士們挺拔整齊的身姿。從他們的眼神里,我看到了昂揚向上的英雄之氣——將士威武,英雄之色盡顯!我希望自己將來也成為這樣的英雄。
正在這時,媽媽打來了電話。國慶期間,媽媽依然沒有休息。加班對媽媽來說已是家常便飯,因為她是一名醫(yī)生。從我記事起,媽媽就很少有節(jié)假日。小時候我不懂事,總對著她忙碌的白色身影和她身邊冰冷的機器哭鬧,我疑惑她為什么每天都這么繁忙。媽媽對我說:“平凡的人也要盡不平凡的力!”看著閱兵式,我突然領悟了她的話——媽媽也是英雄,是平凡的英雄!
目光所及,是禮賓車上老一輩英雄用顫抖的雙手敬禮的畫面,是少先隊員們熱情洋溢的笑臉……何為英雄?革命前輩們當之無愧,而奮斗在平凡崗位上的人們同樣實至名歸。英雄永遠不會消失!每一個擁有堅定信念的人、不懈奮斗的人、在平凡中做著不平凡奉獻的人,都將成為一代英雄!
天山之下,外婆將厚實的手掌搭在我的肩頭,也將奮斗的責任交給了我;醫(yī)院門前,媽媽將溫柔的手放在我的手上,也將不平凡的努力融于我心。外婆,媽媽,請你們相信,我將沿著你們的腳步,繼續(xù)為國家的繁榮富強貢獻自己的力量。
天安門廣場上,三輛閱兵車緩緩前行。英雄們,這繁華盛世如你們所愿,我們青年一代將帶著你們的期望,駛向更加繁榮的明天,努力讓自己成為新一代的英雄!英雄,將一直都在!
點評
本文采用“以小見大”寫作手法,從閱兵式上的英雄入手,想到了自己身邊的英雄:“外婆”和“母親”。她們雖然名不見經(jīng)傳,但她們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貢獻——“外婆”用青春參與了邊疆的建設,“母親”犧牲休息時間救死扶傷,她們是英雄,是新中國感動人心的平凡英雄!所以,英雄一直都在我們身邊!作文娓娓道來,情真意切,是一篇成功的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