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指要
1.從不同角度和不同層面發(fā)掘作品的豐富意蘊
考生探究文本時,要從思想內(nèi)容和藝術(shù)表現(xiàn)的各個方面探究作品的深刻思想。文學作品的主題往往具有多義性,包括情感意義、審美意義、形式意義等,這就決定了文學作品解讀的多元性。答題應多角度、全方位思考,角度不能單一,須分層答題;思考不能太膚淺,要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發(fā)掘其豐富的意蘊。(1)定區(qū)域,確定題干中的語句在原文中哪個段落,劃定答案的有效區(qū)域。(2)明方向,審讀題目,弄清所問,找準答題方向,再結(jié)合上下文(包括上下段落)進行分析,找出最切題的語句作答。做這類題目,考生要吃透答案的內(nèi)容要點,把準表述的范圍、角度和方式,用規(guī)范的語句表達。
2.探討作品中蘊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探究文本的人文背景,要從人物形象、時代背景、環(huán)境氛圍、細節(jié)描寫、語言表達等方面入手,探究其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懊褡逍睦怼笔侵该褡宓臍v史、文化傳統(tǒng)和社會生活特點在文學作品中的反映,它既表現(xiàn)在作品的內(nèi)容上,又表現(xiàn)在作品的形式上?!叭宋木瘛笔菍θ说膬r值的重視,對人的尊嚴的尊重,對人的現(xiàn)實生活的關(guān)注等?!懊褡逍睦怼薄叭宋木瘛笔且粋€民族長期形成的,是作品中固有的,考生要能夠準確解讀文本蘊含的這些深層含意。(1)若在“點”的層面設題,應對的措施是“由點切入,放大內(nèi)涵”,即從關(guān)鍵詞的“點”入手,聯(lián)系全文,分層級解答,揭示其豐富的意蘊。(2)若要求對文本深層含意進行探究,則要費一番功夫。含蓄是文學作品的一個普遍特性,為了表達情感,作者往往會借助一些意象進行描述??忌高^重要意象把握作者的心理,這是解開作者“心思”的鑰匙。應對策略是“順藤摸瓜,探究心理”——順著重要意象的“藤”,摸作品所蘊含的作者心理的“瓜”。
考場文本
不一樣的鞋子
◎〔英國〕西蒙·凡·布伊
自從肯塔基州因內(nèi)戰(zhàn)而分裂,艾德蒙森縣的土地上就再沒有開過礦了。礦山入口是一堆歪歪扭扭的鋼架,上面爬滿了常青藤,亂糟糟的一團。破破爛爛的煤車和軌道銹結(jié)在一起。
空氣厚重而潮濕。他呼出的一團團白色水汽消逝在黑暗中。碎玻璃像墜落的星星那樣在他的鞋底下發(fā)出清脆的破裂聲。他那滿是窟窿的鞋子,還是多年前她從商店的貨架上使勁拽下來的。
“多帥啊你!”多年前在那個商店里她是那么說的。當時他撇著O形腿漫不經(jīng)心地戳在鏡子前,斜眼瞟著自己一站三道彎地踏在那雙鞋里。
“你穿著那鞋子真是帥啊?!彼麄冮_著卡車一路顛簸地回家時,她又這么說了一遍。這已經(jīng)是那么久以前的事了。
他跨過一堵倒塌的墻。一直走到腳下的碎石和玻璃碴變成了一叢叢野草,一直走到一片草地上,才停下了腳步。這片草地雜亂無章地延伸到河邊,一直伸進奔涌不息的河水里。
他在這里停下,靜靜聆聽——河水流淌的聲音,他自己呼吸的聲音,風在潮濕的草莖間穿過的聲音。
六年不通音訊之后,他們只在一起度過了那個下午。那個下午,他們把對方牢牢地嵌進了自己的靈魂里。不管他去到哪里,他都沒有辦法再逃離艾德蒙森縣,因為這是她的家所在之處。它一直糾纏著他,蟋蟀的唧唧叫聲,酷暑之夜的氣味,干凈清涼的池塘——他的感官也是同謀,把他帶回這里。
現(xiàn)在,離天亮還有幾個小時,在這片河邊的草地上,他意識到自己是多么絕望地掙扎著,試圖擺脫那副把他和自己并不想要的人生鎖在一起的鐐銬。她的聲音像涓涓細流在他身體里響起,像冰山持續(xù)地融化著。
那天看到他時,她有種不同尋常的高興勁兒,畢竟他們有六年沒見了。她還在同一個地方工作。她看上去并不驚訝,就像那么多年來他就藏在附近什么地方一樣。他們開著她的小卡車穿過了整個鎮(zhèn)子。鎮(zhèn)上的房子都有著破舊的屋頂,小孩子們踢著石頭,為了開車,她把鞋子蹬掉了。
離她房子不遠處的田間,一陣很濃的粉色大霧把奶牛的腿和樹木的樹干都掩蓋了。在塵土飛揚的窄路上開了很多英里之后,他們終于開進了她的車道,把車停在了一個裝滿了干葉子的四腳浴缸邊上。幾條狗狂吠著,四爪騰空地沖下門廊,然后繞著卡車跑了起來。
看著她光著腳穿過車道,他跟著她進了屋子。當他踏上門廊的時候,一排貓咪的腦袋出現(xiàn)在紗門后面,不過當狗兒們發(fā)出低沉的嗚嗚聲接近時,它們很快就消失了。
打開紗門時,他發(fā)現(xiàn)貓們在他面前踮著腳保持著平衡,專注地觀察著他的一舉一動,就像他在無意間踏上了一個貓劇院的舞臺一樣。貓咪們懶洋洋地倚在架子上,冰箱上,還有樓梯上。它們抬起爪子和轉(zhuǎn)過頭的樣子就像是某種奇怪的機械玩具似的。那幾只貓在地板上扭來扭去地把身子蜷了起來,聽著它們的女主人在廚房 里用一只長調(diào)羹在一杯冰茶里攪拌的聲音。狗兒們又蹦蹦跳跳地向他跑來,還一直淌著口水。幾只躺著的貓被踩到了,發(fā)出了威脅性的嘶嘶聲。
她哼著歌攪拌著那杯冰茶。然后當她坐下來開始盤問他的生活,換成了他在攪拌。一直到他們兩個人都沉默下來,他還在不停地攪拌著那杯冰茶。就像有什么微妙的東西從那滿是砂糖的杯底升騰了起來,奪走了他們的語言。
他們倆誰也沒結(jié)婚,這造成了一種一切都沒有改變的幻覺。握著那裝著冰茶的玻璃杯,他幾乎招供了一切。
多年以前,他們曾經(jīng)訂過婚,但是有一天他卻離開了。
在意識到她有多么難忘之前,他早已不記得自己當初是為了什么而離開。他們之間的親密曾經(jīng)沒有極限。
孤零零的書架上跟一堆英文平裝小說放在一起的,是一把刻著她祖父姓名縮寫“M.L.”的鶴嘴鋤。他想象自己坐在那里變成了另外一個他,那個他沒有離開過六年,那個他一直生活在這里,每天總是在腦子里思索著種的煙草能有多少收成、晾曬它們又需要費多少功夫。
談話之間他們不時陷入沉默,在沉默中他隱藏起那令人困惑的分裂感。他在想,留下并把這把椅子變成我的,這多容易啊。她養(yǎng)的那些動物很快就會習慣我的存在。要不了一天時間我就能知道它們的名字,好呼喚它們來吃晚飯。他瞅著門廊,想著怎么才能把它修得更好一點——并在腦子里記下所需要的工具。
很快就到了該喂狗的時間,他走過去幫忙——作為延續(xù)那種日常生活般幻覺的方式。當最大的那條狗從一堆折疊的硬邦邦的毯子上站起身來時,一雙被啃過但基本上還算完好的鞋子就靜靜地躺在那里。他把鞋子撿起來,回想起當初她是如何把它們從商店里挑選出來的。
看見他拿著那雙鞋子,她把身子轉(zhuǎn)開。
“這不是同一雙鞋了?!彼f。
“看上去就是那雙——你選的那雙?!?/p>
“不是那雙,親愛的,”那句話顫抖著從她的嘴里掉下來,“它們再也不是你的了?!?/p>
他把腳塞進這雙鞋子里,換掉了他來時穿的那雙,就像是一個代表公平的姿態(tài)。房子里的光線暗了下來,他跟隨著哼著歌的她來到后院。她站在一棵樹旁,兩個秋千從同一根枝條上掛下來。
“秋千?!彼瘋卣f,湛藍的眼睛里有亮光閃過。于是他們坐上秋千搖擺起來,像是一生都不會停下。頭頂上樹枝的末梢就像一根蒼老的手指,在薄暮里劃著圓圈。
清晨的微光灑上這片草地,景物的形狀漸漸浮現(xiàn)。他在心里描繪出她在那所房子門廊上的搖椅里睡著的樣子,一縷縷金色的秀發(fā)披散在赤裸的肩頭。
它們就是那同一雙鞋,他想,她選的那同一雙。
他凝神細聽,風灌滿了老舊的礦山。與此同時,在寂靜而黑暗的地下深處,土地再一次變得肥沃,等待著人們笨拙而堅定的雙手。
(選自《外國經(jīng)典短篇閱讀》,有刪改)
圈點評注
“一堆歪歪扭扭的鋼架,上面爬滿了常青藤,亂糟糟的一團”對礦山的現(xiàn)狀進行了描寫,也暗示了戰(zhàn)亂對人們生活的影響。“他那滿是窟窿的鞋子,還是多年前她從商店的貨架上使勁拽下來的”,小說通過插敘的方法,交代了鞋子的來歷?!半x天亮還有幾個小時”既交代了故事發(fā)生的時間,也表明了“他”希望盡快回到“她”身邊的迫切心情。她說“這不是同一雙鞋了”,從事實上講,一雙是穿在“他”腳上滿是窟窿的鞋子,一雙是被狗啃過但基本上還算完好的鞋子;從情感上來講,“他”已經(jīng)離開六年了,“她”曾經(jīng)對鞋子及其主人寄予的感情已經(jīng)不同了。他說“看上去就是那雙——你選的那雙”,從情感上講,“他”一直穿著這雙鞋子,體現(xiàn)了“他”對美好情感的堅守,在“他”的心里,它們就是同一雙鞋子。
請說說小說結(jié)尾段蘊含的豐富意蘊及表達效果。
答:
【王東強/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