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艾麗斯·門羅通過對小鎮(zhèn)中女性之間的微妙關系及命運變化進行書寫,展現了女性意識覺醒和小鎮(zhèn)保守文化之間的復雜張力。本文以其短篇小說集《恨,友誼,追求,愛情,婚姻》中的第一篇同名短篇進行敘述視角和敘述聲音兩個方面的分析,來探索其作品中所蘊含的女性意識以及當時特殊的歷史文化語境對其敘事策略的影響。
關鍵詞:艾麗斯·門羅 敘事視點 女性主義
加拿大女作家艾麗斯·門羅曾于2013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與之前傳統(tǒng)的小說家的創(chuàng)作相比,門羅的小說創(chuàng)作顯示出了新的特質,她自己曾坦言:“我想讓讀者感受到的驚人之處,不是‘發(fā)生了什么,而是發(fā)生的方式?!盿因為和契訶夫的短篇小說一樣,門羅的小說并不注重情節(jié)的曲折離奇,而是更青睞于突如其來的頓悟時刻?!逗?,友誼,追求,愛情,婚姻》是個短篇小說集,而其中的八篇小說和她的其他小說集一樣主要是在探索小鎮(zhèn)生活中——主要是在女人們和少女們的心中所隱藏的秘密。本篇文章主要以這部小說集的同名短篇入手,來分析隱藏在門羅看似優(yōu)雅從容的筆下所運用的高超的敘事技巧。
一、敘事視角的流連與轉換
敘事作品一般分為故事(內容)與話語(形式)這兩個層面。如果我們單純從故事層面來看,《恨,友誼,追求,愛情,婚姻》(以下簡稱《恨》)所講的故事非常簡單,即女孩伊迪絲和薩迪莎冒名薩迪莎的父親肯,給女傭喬安娜寫情書最終導致喬安娜和肯結婚生子的故事?!昂蓿颜x,追求,愛情,婚姻”在小說中本來指的是女孩伊迪絲和薩迪莎之間的游戲,即將自己的名字和男孩的名字放在一起,通過去掉字母來確定兩人之間可能會存在的關系——恨,友誼,追求,戀愛,或者婚姻??梢钥闯?,這正是青春期女孩會玩的把戲。而如果我們透過敘事話語來看的話,這個故事所蘊含的內容要更為豐富。
華萊士·馬丁認為:“為了理解視點的功能上的重要性,我們必須擴展其意義范圍,使其不僅包括人物與敘述者的關系,而且包括人物之間的關系。每個人物都能夠像敘述者所做的那樣,提供一個透視行動的角度?!眀而門羅的寫作最擅長的就是通過對生活在小市鎮(zhèn)上平凡、普通的女性的描寫,來展示人與人之間的復雜關系。在《恨》里,作者一直用第三人稱來敘述,不過視點卻在不斷移動。最開始出現的是薩迪莎家的女傭喬安娜在火車站問詢寄家具到薩斯喀徹溫省。隨后寫到她去店里買裙子(裙子是她打算結婚時穿的衣服)。她在走之前給肯寄了信表示自己會帶著家具去他那里,同時又給麥考利留下信說自己離開。接著視角轉到麥考利先生,寫他的氣憤,因為肯最初的來信是想向麥考利要回當初妻子的嫁妝的,而麥考利則因為肯曾經欠他錢所以此時特別痛恨喬安娜的背叛——自己離開,還帶走了值錢的家具。在這種限知視角的敘述中,作者給讀者留下了這樣的疑惑,喬安娜似乎是個叛逃的女傭。因為年邁的麥考利此時是有點可憐的——“房子里充滿被無情拋棄和欺騙的感覺”。疑惑在這里停留了很久,因為作者的視點此時已由麥考利先生轉向了他的鄰居家的小孩伊迪絲。伊迪絲本來和麥考利的孫女薩迪莎是好朋友,不過現在薩迪莎已經去了她有錢的姨媽家去了。伊迪絲對喬安娜的離開的感覺是 ——“她感到一陣寒戰(zhàn)從她的過去傳來,一種被侵襲的警覺”c。 接著作者寫了伊迪絲和薩迪莎開始捉弄喬安娜的過程。她們倆調換了薩迪莎的父親肯寄來向麥考利索要家具的信,并在信中添加了對安娜的示好,后來在一封信中甚至添加了對她的示愛,而且信里表現的情感露骨而大膽。不過并不存在這樣一封信。而喬安娜正是受了這幾封虛有信的內容的蠱惑才打定主意嫁給肯的。
視點再度轉向喬安娜時,她已經到了肯所在的地方。這里作者設下了一個由惡作劇帶來的懸念,肯并不認識喬安娜只知道她是岳父家的女傭而已,而喬安娜來之時已打定主意要嫁給他了。那他倆接下來該如何相處?作者沒有直接處理這個問題,而是寫喬安娜悉心照顧病重的肯。喬安娜此時的形象已經由開始的背叛(麥考利)、愚蠢(受幾封信的誘惑去嫁給面都沒有見過的肯),轉為溫柔善良體貼能干(照顧肯)。視點接著轉向了病好的肯??蠈贪材鹊恼疹櫝錆M了感恩。視點再度轉向喬安娜時,作者寫道:她的心不再是曾經的枯萎,而是充滿了溫暖。作者省略了傳統(tǒng)小說中喜歡解開懸念、詳細地處理矛盾的部分,以現代小說常用的省略筆法,將重要的情節(jié)(肯和喬安娜如何解開誤會,產生感情)空白化處理,使他們倆之間的感情產生了微妙而動人的變化。讀者對這段感情的看法最開始可能是戲謔的、困惑的,至后來卻會轉變成理解祝福。雖然小說最開始的視角是聚焦在安娜去火車站,但隨著故事的發(fā)展則經歷了喬安娜——麥考利—伊迪絲—喬安娜—肯—伊迪絲的轉換,并最終以伊迪絲徹底改變了喬安娜的命運作結—安娜和肯在兩年后生有一子,并以麥考利先生的后人身份出席了他的葬禮。
這一系列視點在雇主和女傭、岳父和女婿、鄰家女孩、陌生的男女這四組人物身上的不斷轉換,展現了他們之間的關系既和諧溫暖又暗藏傷害和毀滅。而這一切微妙的變化卻正是在看似非常平靜的生活中發(fā)生的。這不禁讓人想起羅蘭·巴特所說的:“我們無法理解和洞悉任何孤立的、被割裂的事物而必須在事物所形成的更為大體的結構和語境中才能夠把握其真正的內核?!币恋辖z主導的惡作劇看似無關痛癢,卻幾乎改變了包括她自己在內的所有人的命運。那么伊迪絲為什么要戲弄喬安娜呢?她這么做的原因僅僅是好玩嗎?事情當然并不像表面上看起來那樣簡單。
二、敘述聲音下的女性意識
在敘事學中,“聲音”這個概念,專指文本實踐中的具體形式。通過敘述聲音,讀者可以窺探到不同人物的內心世界。在《虛構的權威——女性作家與敘述聲音》中,蘇珊· S .蘭瑟認為:“敘述聲音位于‘社會地位和文學實踐的交界處,體現了社會、經濟和文學的存在狀況。而敘述聲音也正是在這種狀況下得以產生的?!眃蘭瑟將敘述聲音分為三種類型:作者型敘述聲音(第三人稱敘述,異故事的,集體的,并具有潛在自我指稱意義的)、個人型敘述聲音 (第一人稱敘述)和集體型敘述聲音(一個群體的共同聲音),并通過把敘述聲音和性別、歷史背景、社會意識形態(tài)聯系起來,對女性的敘事方法進行了細致的分析。
雖然不能簡單地將門羅的創(chuàng)作歸為女性主義寫作,但其作品中對女性處境的探討以及對女性命運關注的意識是非常鮮明的,可以將之歸為作者型敘述聲音。作者型敘述聲音是全知全能的,不過在表達女性隱秘的欲望以及掌握自身的話語權并且試圖突破男權社會對女性的桎梏時卻又是困難的。蘭瑟稱:“我的目標在于通過研究具體的文本形式來探討社會身份地位與文本形式之間的交叉作用,把敘述聲音的一些問題作為意識形態(tài)關鍵的表達形式來加以解讀?!?e敘述者對當時的創(chuàng)作要求跟隨或者抵制,通過對文本中不同人物的敘述聲音的處理折射出來。因此,通過分析敘述聲音來窺探小說中所蘊含的性別政治、社會意識形態(tài),可以分析出門羅獨特的敘述技巧和她所處的環(huán)境對其創(chuàng)作的影響與制約。
在《恨》中,不管是女性伊迪絲、薩迪莎還是喬安娜,她們身上都帶有一種朦朦朧朧的對異性的渴望或者說情欲。而三人對朦朧的情欲的態(tài)度以及表達卻是不同的。伊迪絲的青春期身體的欲望、喬安娜因為愛情燃起的欲望在她們所處的安大略小鎮(zhèn)是不能主動與人言說的。伊迪絲第一次表達自己的欲望時被母親制止,以至于認為那是病態(tài)的行為。第二次則是通過男性肯之口以惡作劇的形式呈現出來。喬安娜收信之后認為這是肯對她產生了愛情,而她無法以同樣熱烈的話語來回應他。伊迪絲作為女性,她的情欲表達是受到嚴重遏制的,甚至和疾病聯系在了一起。當她的欲望借由男性之口說出時,這種“假冒”并不能給她帶來身份上的合法性。恰恰相反,在小說的最后,當伊迪絲知道喬安娜和肯已經育有一子時,她感受到了命運的懲罰。她自以為能夠通過努力逃離小鎮(zhèn),但男孩莫爾的出現卻像是一個不合時宜的警告一樣,試圖糾纏著她。她的一個惡作劇就此和一個男孩聯系在了一起,她要為他的出生負責嗎?與伊迪絲命運不同的是,小鎮(zhèn)女孩薩迪莎搬去住新歌湖的姨媽家之后改變了她本來和伊迪絲相同的命運,她像是獲得了某種特赦的自由,可以點評人們“出格的行為”甚至效仿他們。伊迪絲發(fā)現薩迪莎變得大膽活潑,充滿歡樂,這讓伊迪絲感到不快——“‘他們真的彼此相愛,他們白天晚上都做愛?!藗兡菢訍壑臅r候會情不自禁?!眆這是伊迪絲無法坦然說出口也不會被允許說出口的。
喬安娜作為一個善良簡單的人,竟被兩個小孩戲弄,可見她地位之低,這正如《性政治》中所說:“當任何一個人的自我社會信仰、思想觀念和傳統(tǒng)中被置于這種令人不滿的地位時,其結果必然是有害的。婦女每天都在各種場合遇到許多非常微妙的蔑視……由于這些原因,婦女表現出了一種與那些飽受少數人地位和邊緣生存狀況之苦的人相同的特征,即婦女遭受的歧視一旦在她們身上被深層意識化,她們便會鄙視自己并相互鄙視?!?g門羅當時所處的環(huán)境正是一種保守的小鎮(zhèn)文化。受長期的和自然環(huán)境斗爭的經歷的影響,加拿大人往往會持有妥協(xié)求生的心理。在這種十分保守的環(huán)境中,女性所處的位置是十分不利的。結合門羅的創(chuàng)作過程來看,在20世紀60年代至80年代,北美爆發(fā)了第二波女權運動,而門羅的創(chuàng)作也正是隨著這波潮流起來的。這個時期的女權運動,是希望通過在凸顯性別差異的前提下,來擺脫男性主導的秩序。雖然門羅通過作品中的伊迪絲來假冒男性之口,說出了正處于青春期懵懂的欲望,但這一敘述權威卻在結局面前轟然倒下,女性的命運仍然是被男性社會秩序所主導的,她們雖然有訴求,但始終是無法得到滿足的。而男性卻不同,他們似乎天然就有肆意言說并且不會犯忌的權利。門羅筆下一系列的女性形象,似乎注定了要在自我意識覺醒和西西弗式的逃離中建構女性的獨立身份。為愛奔走的喬安娜看起來似乎是幸福的,但這或許只是基于巧合,在沒有堅實具體的感情作為基礎的情況下,和肯結婚之后,她會不會又是另一個想要逃離的卡拉(《逃離》)呢?雖然伊迪絲主導了一場惡作劇,我們卻又不得不抱著同情的態(tài)度來看待她。門羅通過對小鎮(zhèn)保守偏僻的風氣的書寫以及與正在覺醒的女性意識之間的張力的反復書寫,展現了真實的鄉(xiāng)村小鎮(zhèn)文化以及這文化對女性意識的壓抑和影響。
三、總結
綜上所述,筆者通過對門羅短篇小說《恨,友誼,追求,愛情,婚姻》從敘事視角和女性主義敘事聲音兩個方面進行分析,展現了簡單故事背后復雜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以及微妙的命運變化。這也再現了門羅創(chuàng)作過程中一以貫之的主題,希望通過對女性處境和選擇的描寫,來展現女性在保守安穩(wěn)的小鎮(zhèn)中無法逃離的女性命運。她以一種非常平靜與克制的姿態(tài),來呈現生活本身的神秘與冷酷。而這也正是現代小說較之于傳統(tǒng)小說最不同的地方。
a 〔加拿大〕艾麗斯·門羅:《逃離》,李文俊譯,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09年版,第358頁。
b 〔美〕華萊士·馬?。骸懂敶鷶⑹聦W》,伍曉明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178頁。
cf 〔加拿大〕艾麗斯·門羅:《恨,友誼,追求,愛情,婚姻》,馬永波、楊于軍譯,譯林出版社2013年版,第27頁,第37頁。
de 〔美〕蘇珊·S. 蘭瑟 :《虛構的權威——女性作家與敘述聲音 》,黃必康譯,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2年版,第4頁,第17頁。
g 〔美〕凱特·米利特:《性政治》,宋文偉譯,江蘇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26頁。
參考文獻:
[1] 艾麗斯·門羅.恨,友誼,追求,愛情,婚姻[M].馬永波,楊于軍譯. 南京:譯林出版社,2013.
[2] 艾麗斯·門羅.逃離[M].李文俊譯.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02.
[3] 華萊士·馬丁.當代敘事學[M].伍曉明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4] 劉文.神秘、寓言與頓悟:艾麗斯·門羅小說研究[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4.
[5] 凱特·米利特.性政治[M].宋文偉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3
[6] 蘇珊·S.蘭瑟.虛構的權威——女性作家與敘述聲音[M].黃必康譯.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2.
作 者: 高佳佳,南寧師范大學文學院 2018 級研究生,研究方向:文藝學。
編 輯:張晴 E-mail: zqmz06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