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香港作家西西1989年因罹患乳腺癌而接受手術,《哀悼乳房》作為她康復后創(chuàng)作的一部自傳體長篇小說,詳細回憶并記錄了其數(shù)年治療的真實經歷。為表達自己當時與愈后對于疾病、女性的深度思考,西西脫離常規(guī),在提取原始物料時進行了一系列自覺的以具體記憶為主的正向型記憶重構,在淡化軀體創(chuàng)傷體驗所帶來的精神震蕩的基礎上消解讀者的思維定式。作者通過積極想象、廣泛聯(lián)想與跨文體寫作等具體行文策略不斷更新讀者的“前理解”,使其在閱讀過程中拋開傳統(tǒng)社會的價值判斷與道德審度,在極具后現(xiàn)代色彩的“隱性啟蒙”中完成了對“乳房”與“癌癥”意義的反思與復歸,并在“反嚴肅的嚴肅寫作”中取得了開創(chuàng)性的藝術效果。
關鍵詞:西西 《哀悼乳房》 正向記憶重構 價值重構 非典型啟蒙文本
香港作家西西1992年出版的自傳體長篇小說《哀悼乳房》,回憶了1989年罹患乳腺癌以及手術、康復的經歷與感受,以乳腺癌患者與女性的雙重身份來審視乳房本體、喻體及其長期存在的畸形象征空間,“反叛銘刻于疾病和女性身體之上的權力話語”a。《哀悼乳房》除了賦予記憶以小說的敘述技巧,還在提取成文的過程中對整個記憶進行了正向重構并形成了獨有的敘事風格,實現(xiàn)了獨具女性特色的自嘲意趣與“去中心化”敘事策略的同位并構。既有研究殊少涉及《哀悼乳房》的正向記憶重構與其非典型啟蒙文本生成關系的研究,故本文著力分析西西《哀悼乳房》極具個人特色的敘事風格的生成方式,由此探尋正向記憶加工在自敘傳小說創(chuàng)作中的運用以及自覺記憶重構背后的價值重構。
一、記憶重構與自傳體記憶文本的生成
自傳體記憶是對個人信息或個人所經歷的生活事件的回憶,既是一個包含著多種成分的復雜系統(tǒng),也是自我記憶系統(tǒng)的核心部分 。b而自傳體記憶文本的生成,受到經驗事件的過程與結果、時間間隔、主體的年齡與氣質類型、現(xiàn)時情緒與個體經驗的差異等因素的影響,表現(xiàn)為兩種不同的主體人格:一種為獨立自我,一種為互依自我。其中獨立自我的價值認同具有天生獨特性,認為個體應當通過關注自我、表達獨特的內心態(tài)度來尋求和維持自己與他人的區(qū)別,而非由社會來完成對自我的確定。c 《哀悼乳房》對于癌癥祛魅的重要理論依據(jù)即在獨立自我,她對于女性乳房隱喻的反思也以此為基點:是否罹患癌癥并非自我價值存續(xù)的標尺,乳房美丑去留的權利更不在他人,將女性從新型不平等關系之中剝離出來的法門在于女性自身對于自我的認知。
在自傳體記憶文本的時間維度中,現(xiàn)在自我對過去自我的文學塑造便是記憶重構的過程。一般來說,隨著個體經驗的不斷累積,這個重構過程往往導致對最初認識信息提取的形變,而影響記憶生成與重構的因素非常復雜,比如目前的心境、原始記憶事件的最終呈現(xiàn)狀態(tài)和主體的信念態(tài)度等,人們甚至由于受到現(xiàn)實情感與期望的刺激與暗示而產生虛假記憶。也正是由于這種被改造過的記憶具有不確定性,因而從情感指向、意識感知、記憶表象類型三個維度對《哀悼乳房》中的記憶重構進行界定,更能揭示這部經典小說敘事藝術的密碼。
(一)情節(jié)再塑的正向加工
文學中記憶重構的正負兩種情感指向,決定了作品的情感基調。癌癥治療顯然是痛苦的:為了準備手術,主人公獨自在公立醫(yī)院輾轉、等待、脫光衣服接受審視;手術后無法洗澡甚至無法動彈;眼看自己曾經鮮活的乳房變成了裝在塑料袋子中的破絮似的浮游物體;傷口中的血水一點一點流入滴盤……但是治療過程的痛苦被西西進行了過濾,并將其寫成了一封致讀者的溫暖來信。而這種個體正向重構,即對原初記憶進行輕快化的正向加工,則是情節(jié)再塑的內在動力。讀者必須清楚,《哀悼乳房》真正的主人公是西西的記憶自我,是一個經過再造的藝術形象,她既沒有對于命途多舛的哀嘆,也不見由乳房病變所帶來的羞恥,在有意淡化絕癥和切除乳房手術給人帶來的心理沖擊。也就是說,西西寫作的重點不在療治的慘痛,而是敘述手術前后的瑣事和對人的身份、地位與社會角色等問題的思考。
那么是什么導致了這種正向性的情節(jié)再塑呢?事實上作者并不天生具有樂觀勇敢的特質,就像她在小說自序中所說:“我原是十分窩囊的人,并不比任何人勇敢;謝謝朋友,讓我重建信心,我會好好活下去?!眃對此,可以做出不同角度的解釋:從社會學角度講,患病的特殊經歷使得作家所處的社會構成關系發(fā)生了改變,在失去公平競爭的孤獨狀態(tài)下,他(她)會放大社會所給予自身的善意(或惡意)。從行為經濟學的角度來講,丹尼爾·卡尼曼的“峰終定律”和“過程忽視”記憶理論e又給出了全新角度:人們僅是對于一件事情的高峰和結尾記憶深刻,過程的持續(xù)對以后的記憶和評估幾乎沒有影響。這就在情節(jié)再塑時出現(xiàn)一種結果:處于疾病狀態(tài)中經驗自我隨著時間的流逝、刺激源的撤退而遺失,但顯然帶有誤差的記憶自我卻替代經驗自我留存在了作者腦中,從而影響到西西對于治療全程的認知和判斷。堅持治療使作者的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從1989年確診乳腺癌至今,西西都在以積極姿態(tài)創(chuàng)作著。也正是因為這種治療的有效性、結果的遂人心愿,使她再次提取這些有關于自身煩瑣痛苦的治療記憶時,都如此從容幽默,并顯示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釋然。
(二)出于敘事目的的自覺改造
《哀悼乳房》有兩條潛流貫穿始終:一條是癌癥,一條是乳房。相對應的是作者想要傳達的兩種敘事目的:一是通過消解疾病的象征意味,反抗由懼怕疾病、諱疾忌醫(yī)所引發(fā)的道德審判與社交孤立;二是通過梳理乳房由哺育后代的母性力量的象征,逐漸變成追求飽滿美麗以滿足男性窺探欲的欲望象征,來反思綁架在男權審美下的乳房生存空間的變形與人類生命力的萎縮。職是之故,西西為達到這兩種敘事目的而使用各種文學手段有意識地改造其經驗記憶,使整部小說呈現(xiàn)出一種與集體記憶相制衡的個人化記憶。
與疾病有對抗經驗的作家在對自我與自我、自我與世界的觀照中會率先體現(xiàn)出一種細節(jié)的真實與酷烈。這種真實的生命體驗帶來自我感知尤其是身體感知的銳化,這種精神上的沉淀即使是在治療結束后也不會消失,相反,“作家真實的生命體驗使得他們對于存在、死亡和孤獨等等這些形而上的人生命題獲得了嶄新和超然的理解”f。 因此,病殘作家的敘事往往因內容中含有抽象思辨而風格嚴肅,如莫泊桑的《奧爾拉》、張海迪的《絕頂》、史鐵生的《病隙碎筆》等。與此同時,由于真實生命體驗的注入,這類作家的疾病書寫還具有較強的現(xiàn)實主義色彩。
但極具后現(xiàn)代主義色彩的《哀悼乳房》不同于以往的疾病書寫,蘊藉嚴肅卻不被嚴肅話題所縛,在輕快且富有意趣的敘事風格中可以看出西西試圖撥開癌癥妖魔化的鎧甲的意圖。出于這種目的的自覺記憶重構,事實上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讀者對癌癥的恐懼,這種對于“疾病”這一集體記憶的修正即使在客觀上不乏淡化癌癥痛苦之嫌,但“癌癥有罪”的偏見深植正是諱疾忌醫(yī)的傳統(tǒng)觀念與癌癥所帶給身心上的痛苦過分清晰地展現(xiàn)在人們面前所導致的,因而這種云淡風輕的處理在當時,乃至當下,都具有策略性的意義。
(三)具體性記憶為主的自傳寫作模式
《哀悼乳房》中很少帶有強烈情感色彩的概括記憶。概括記憶在時間上具有一定的延伸性,但沒有事件發(fā)生的確切時間或地點,比如“當我被告知患有乳腺癌時我真的怕極了”這類論述,就使恐懼狀態(tài)成為了治療癌癥的先驗條件。人腦對于記憶自我的認定,取決于對于經驗自我的儲存;以何種方法進行儲存,就決定了自傳體記憶是以概括性還是具體性的方式儲存。g為了避免概括記憶的出現(xiàn),西西在創(chuàng)作中更多提取具體性記憶,將疾病體驗納入生活日常的一部分,并側重于癌癥治療時具體的個人經歷,這種對個體來說有明確時間和地點的描述,更容易使讀者關注事件本身,而非激發(fā)個人對疾病的集體記憶。
因此,以具體性記憶儲存并以一種無聚焦視角來展開敘事的策略,可以說是很討巧的:文體的轉換使敘述者的敘述視角不斷改變,作者可以作為乳房發(fā)展史的見證者,也可以成為故事情節(jié)的參與者,而盡可能少地干擾讀者的情感認知,更能使讀者在拋開傳統(tǒng)社會價值判斷與道德審度的基礎上,重新審視“癌癥”這一存在的本來形態(tài)——身體的故障而非道德的缺失。而基于如上所述,《哀悼乳房》這部小說從記憶學角度來講應當判定為:具有強烈獨立自我意識、以具體性記憶為主的自覺正向型重構的自傳體記憶文本。
二、文學手段在正向記憶加工中的運用
面對疾病,文本所展現(xiàn)出來的輕松、幽默甚至是自我調侃,是《哀悼乳房》區(qū)別于其他同類作品的獨到之處。將沉重記憶提取并做輕快化的文學加工,一直是作者在文本創(chuàng)作中潛在思考后的自覺行為。
(一)富有趣味的積極想象
其實蘇珊·桑塔格在《作為隱喻的疾病》中所討論的,就是疾病已經成為一種凌駕于自身意義之上的象征和隱喻,患有疾病就代表著必須被迫承受由疾病所帶來的身心雙重創(chuàng)傷,并由此無意識地將自我邊緣化的現(xiàn)象 。h而西西對記憶本身極具想象力的再塑,不僅用自嘲性與趣味性完成對嚴肅敘事的消解,更是打破疾病尤其是癌癥的消極隱喻,將其從政治話語所賦予的變異泥淖中解脫出來。在《哀悼乳房》中,黑色幽默式的比喻是完成想象的最常見修辭手法之一,也是消除或抵制隱喻性思考的個人化處理方式。這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兩方面:
首先是通過喻解的展開來表達自己的觀點。西西在對比喻的解釋過程中,完成了對癌癥去魅的第一步,即打破固有思維模式。喻解具有意味性功能,也包括作者對客觀事物的褒貶態(tài)度 。i比如手術的過程必然涉及人們恐懼的皮膚切割與縫合,但是文中將身體比作天衣,此處的喻解是:“做手術的軀體,有的只是一道疤,滴水不漏。”j 作者試圖不斷地強調皮膚的可復原性,為此甚至刻意淡化了手術對人的后續(xù)影響,這種處理方式雖在科學邏輯上值得商榷,但是卻具有強烈的個人意圖和藝術邏輯。
其次表現(xiàn)在極具新奇性的喻體選擇上。她將自己游泳比作“漂浮的垃圾”和“飛碟似的水銀燈”,將“滴盤”“望文生義”式地比作“血滴子”等等。事實上比喻的創(chuàng)造性因素正體現(xiàn)在妥帖地依據(jù)本體選擇喻體上:準確地揭示事物潛在的類似點,使本喻體之間產生某種匠心獨具的出人意料的聯(lián)系。k這樣的陌生化處理,這種與刻板印象截然相反的描述,反而使讀者更加順暢地進入一個癌癥病人的精神世界而不產生畏懼的先驗情緒,從而增加了自傳體文本的可讀性。
(二)霧化意圖的廣泛聯(lián)想
從小說內容來看,西西對乳腺癌治療記憶的提取明顯以具體性自傳體記憶為主。按照相關情緒誘發(fā)效果實驗的數(shù)據(jù)來看,分心的確可以回憶出更多具體性的自傳體記憶。而這一反應方式作用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的表現(xiàn)即是“聯(lián)想”這一寫作手法的使用。豐富的聯(lián)想使得《哀悼乳房》不像自傳體小說而更像是一部百科全書,不斷擴寬的知識面使讀者無形之中處于外聚焦的接受視角。
當人們產生某種負面情緒時,會采用沉思與分心兩種反應方式來應對。陷入沉思反應的個體往往會無意識地進行較深程度的內聚焦,并將注意力集中在引起負面情緒的事件的意義和后果上,甚至聯(lián)想起更多的負性記憶。舉例來講:一個人得知患有癌癥后,沉思會使人引向“得了癌癥大概率會死吧,那么這么活著又有什么意義呢?”之類的消極想法。而分心反應則是引導個體努力將自己的注意力從抑郁癥狀、抑郁心境和抑郁可能的后果中轉移到令人高興或中性的行動或念頭上的行為和想法上來?!栋У咳榉俊凡捎玫恼恰胺中摹狈绞剑热纭搬t(yī)生說話”一章中,“我”在私立醫(yī)院做完手術后,孤身在樓道里等待女工換床單時,“隨身聽”里的西班牙音樂會使人聯(lián)想起“那次西班牙國家芭蕾舞團來表演”。再比如在浴室中,由“血滴子”像河一樣“匯接無數(shù)小溪通向我的傷口”,聯(lián)想到《紅樓夢》中賈寶玉的發(fā)辮,又聯(lián)想到“一個叫做圣地亞哥的小說人物”。諸如此類的聯(lián)想在《哀悼乳房》中還有非常多,從音樂到歷史再到電影等,十分廣泛。
這種分心的處理方式不僅可以分散作者當時的注意力,而且具有霧化意圖的策略性意義。霧化意圖的過程亦是啟蒙行為的隱性過程,隱含作者在作品中實際上承擔著重構疾病集體記憶的啟蒙義務,但接受意識的大潮應勢向前,讀者早已對啟蒙者高高在上的說教行為產生抗拒,所以如何將啟蒙意圖隱于其后也成為作者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亟須解決的問題。于是,西西將啟蒙行為置于后現(xiàn)代性寫作之中,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聯(lián)想策略可以消解讀者的事先對于癌癥的情感體驗,分散其恐懼心理。更重要的是,這種由分心所引發(fā)的具體的、近乎瑣碎的書寫,不僅為情節(jié)推進加阻,延長單位敘事組塊的閱讀體驗,更霧化了作者表達自我觀念邏輯的意圖。這種敘事策略使《哀悼乳房》成為一部非典型化啟蒙文本的標志性作品,從而推動讀者在無形之中受其影響并引發(fā)思考。
(三)去中心化的文體突破
《哀悼乳房》的跨文體寫作同樣具有先鋒實驗色彩:詩歌體、對話體、自傳體、新聞通訊體,甚至在“可能的事”中只是簡單的名單式羅列,因而可以說是風格雜糅的文體試驗。而且西西用“作者按”的形式將各章有機串連在一起,構成多重敘事邏輯。在《阿堅》一節(jié)的結尾處“按”曰:“如果你的親友也患了乳腺癌,卻并不認識一位阿堅這樣的女子,怎么辦?請翻到第二三七頁看《知道的事》?!眑從第五章跳至第二十三章,這是乳腺癌患者親友的閱讀順序。在《可能的事》一節(jié)的結尾處再提示:“如果你并非女性,想知道一點男性乳腺癌的事請翻閱第二〇三頁看《須眉》?!?m從第三章至第二十章,這是對乳腺癌問題感興趣的男性的閱讀順序。這種去中心化的思路是近乎于“羅生門式”的,從不同路徑看,所得到的閱讀體驗不同,得到的結果也不同。“無中心”毋寧說“多中心”,在有限空間內實現(xiàn)最大限度的意義未定性,這種閱讀體驗給予讀者極大創(chuàng)造力與參與度,是成就其成為非典型化啟蒙文本的另一力量。
這樣的閱讀富有趣味性,讀者們可自行選擇閱讀線索。這種去中心化的無聚焦型創(chuàng)作思路打破了以往從頭到尾的浸入式閱讀模式,甚至不使讀者對任何一章產生濃厚的主觀情感,以保持清醒的頭腦。為達此效果,前后章節(jié)的內容除內在過渡線索外,沒有顯性的情節(jié)邏輯,甚至前后文體都毫無關聯(lián),直到最后一章《顏色好》大量說明文式的零度寫作,作者和讀者都處在一個冷靜克制的狀態(tài)去審視:石器時代三個乳房的女人、印度的母神、像可以哺人可以建國的狼的乳房……直至中世紀以后,乳房已經失去了其最本來的哺育功能,變成了男性窺探的對象,變成了脫離于身體功能之外的性的象征,也變成了女性自我窺視的對象,變成了自我價值存在的載體,而失去了乳房就相當于失去了取悅男性的工具,失去了作為女性標志性的部分,變成了殘缺的而非真正的女性。西西以這種富有想象力的文體組合方式表達了自我覺醒與解放,并帶領讀者為患有癌癥與失去乳房雙重道德束縛松綁,完成癌癥回歸身體疾病本身,以及乳房在女性的私有存在、生命力延續(xù)象征層面的復歸。
三、哀悼乳房背后的價值重構
《哀悼乳房》作為一部自傳體小說梳理了作者對那數(shù)年治療的真實回憶,其中對記憶的有意重構其實是深層意義上自覺地對既存價值的重構;所謂的個體記憶重構也是這部具有濃厚后現(xiàn)代主義色彩的小說之啟蒙意義的外在表現(xiàn)形式。
小說結尾,西西發(fā)出了為生命力萎縮哀悼的呼喚。乳房,作為孕育生命力繼而延續(xù)存在,何時變成為安撫男性占有欲的私有物品?或者說,由那種源于對母系力量渴望的精神返乳而引發(fā)的對于乳房的窺伺與欣賞,何時成為禁錮女性的精神枷鎖?男性的乳房缺失又是否會導致價值缺失而受到集體的道德審判……為了對實現(xiàn)既有價值規(guī)則提出質疑、進行重構,西西選擇在自傳中進行自覺的記憶重構,反映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即文字重構、創(chuàng)作思路的重構、思維方式的重構,以顛覆人們對原有乳腺癌患者的固有印象,讓人們認識到:癌癥患者并非肉體和精神的完全病變;癌癥患者其實是精神世界完整健全的普通人,即使患病,也不止有化療時的無盡痛苦,更有發(fā)現(xiàn)生活之美、與人正常交往的能力與自由。
那么西西在《哀悼乳房》中是如何通過對記憶自我進行塑造來達到預期創(chuàng)作目的的?首先體現(xiàn)在對寫作手法極具個人色彩化的應用上,記憶提取過程中用陌生化的想象更新人們對癌癥治療過程中醫(yī)療器械、治療手段等與死亡接軌的固有思維模式;用聯(lián)想的分心策略引起更多具體記憶,使整個小說情節(jié)更加豐滿,為價值傳導減少阻力。其次,小說中文體的創(chuàng)新性組合與串聯(lián),不光是對記憶線索的重新對接,更是對營造讀者閱讀體驗的創(chuàng)新摸索,文體的變幻使作者在故事的講述者與參與者之間穿梭,由此完成了對主題的獨特勾勒。價值重構隱于集體記憶重構之中,而集體記憶重構又通過個體記憶重構表現(xiàn)出來。內容與形式的創(chuàng)新使得作品的未定性與空白點不斷拓寬,從而進一步激發(fā)讀者的創(chuàng)作欲望,以最終實現(xiàn)對癌癥患者“異群化”思維模式的轉變。
疾病的道德傳染性使癌癥患者逐漸排離于群體之外,成為異于族群的他者。而西西卻用平常的口吻、舒緩的筆調化解了人們對疾病的集體性恐懼。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西西的確在描繪現(xiàn)實,但從中我們也應當注意到她的多重身份:女性,作家,癌癥患者,乳房缺失者……女性應當優(yōu)雅,作家應當光鮮,而癌癥患者,乳房缺失者的身份,使她不光要承受社會對癌癥患者的邊緣抗拒,更要承受失去女性性征與價值完滿的道德指責。不同身份、經驗的多元化賦予了她不同的視角,多重視角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世界自然構成一種文學情節(jié)上的張力,但是情感宣泄的克制又凝結成文本整體的聚合力,聚合起表層各領域的知識、積淀的人文力量,更聚合起更深層次上的放眼女性史、疾病史的嚴肅思考與價值關懷。
西西作為香港極具個人特色的女性作家,在不斷的創(chuàng)作實踐中開啟了一條后現(xiàn)代啟蒙文學的重要創(chuàng)作思路:放下啟蒙者的居高臨下姿態(tài),并通過自覺記憶重構來霧化啟蒙意圖,使讀者參與文本意義的建構,從而在閱讀體驗的創(chuàng)新摸索中接受創(chuàng)作者的觀念。啟蒙行為由“臺前”到“幕后”的轉變實際上蘊含著西西全新的創(chuàng)作邏輯,在閱讀行為與娛樂心理兩者日益密切的今天,文學作品如何在娛樂至死的時代完成對文學啟蒙的復歸,已經成為當今創(chuàng)作者應當思索的重要命題,而西西將啟蒙性隱于反傳統(tǒng)、“反嚴肅”、反精英的后現(xiàn)代性寫作之中所創(chuàng)作的《哀悼乳房》《飛氈》等文學作品,則將給予后繼創(chuàng)作者以全新的實踐指領與強大的創(chuàng)作動力。
a 凌逾:《女性主義敘事的經典文本——論西西的〈哀悼乳房〉》,《文藝爭鳴》2009年第4期,第63頁。
b 張鎮(zhèn)、張建新:《自我、文化與記憶:自傳體記憶的跨文化研究》,《科學心理進展》2008年第2期,第306頁。
c Markus H,Kiayama S,Culture and the Self:Implications for cognition,emotion,and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1991, 98(2),p.224—253.
djlm西西:《哀悼乳房》,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第5頁,第66頁,第58頁,第32頁。
e 〔美〕丹尼爾·卡尼曼:《思考,快與慢》,李愛民、何夢瑩譯,中信出版社2012年版,第353頁。
f 陳紅星:《病殘狀態(tài)下文學創(chuàng)作的心理分析及其社會學和思想史意義》,《上饒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第2期,第50頁。
g 崔麗弦、黃敏兒:《沉思和分心對負情緒和自傳體記憶的影響》,《心理學報》2007年第1期,第79頁。
h 張鳳琳:《另類經驗與后現(xiàn)代敘事文——論西西的小說〈哀悼乳房〉》,《現(xiàn)代中國文化與文學》2014年第3期,第49頁。
ik譚德姿:《試談比喻的喻解》,《山東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第2期,第72頁,第73頁。
基金項目: 本文為山東省研究生導師指導能力提升項目(SDYY17140)的階段成果
作 者: 李丙芳,曲阜師范大學文學院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專業(yè)2019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
編 輯:趙紅玉 E-mail: zhaohongyu69@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