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惠玉,顧琰穎(浙江省嘉興市康慈醫(yī)院:. 藥學部,. 檢驗科,浙江 嘉興,314500)
精神分裂癥是臨床常見的精神疾病,但其病因尚不明確,多發(fā)病于青壯年[1]。目前主要的治療手段是長期大量應用抗精神病藥物[2]。因此,選擇有效性和安全性較高的藥物,對于提高患者服藥依從性、更好的保證治療效果有重要意義[3]。氯氮平由于其獨特的藥理作用和較少的錐體外系不良反應使其成為臨床廣泛使用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藥之一,被公認為抗精神病藥中療效最佳者[4],所以本研究選擇氯氮平作為對照。血清膽堿酯酶(serum cholinesterase,CHE)是反應患者精神癥狀的指標之一,水平越高,精神癥狀越嚴重[5]。本研究通過對患者分別采取齊拉西酮和氯氮平治療,監(jiān)測患者CHE水平,分析齊拉西酮對精神分裂癥患者CHE濃度的影響。
研究對象為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浙江省嘉興市康慈醫(yī)院收治并符合國際疾病分類第10版(ICD-10)精神分裂癥診斷標準的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126例,所有患者均無自殘或傷人傾向,無相關藥物禁忌以及嚴重的心、肝、腎系統(tǒng)疾病,無妊娠期和哺乳期女性、無藥物過敏和藥物依賴。男87例,女39例,年齡為(42.7±12.2)歲,病程為(2.3±1.7)年。所有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63例)和對照組(63例),兩組間平均年齡、病程、陽性和陰性癥狀量表(PANSS)總分等比較無顯著統(tǒng)計學差異,具有可比性。
觀察組給予口服齊拉西酮膠囊(江蘇恩華藥業(yè)有限公司,批號:20160127)40 mg/d起始,(60~160)mg/d維持。對照組口服氯氮平片(江蘇恩華藥業(yè)有限公司,批號:20150120)50 mg/d起始,(200~400)mg/d維持。兩組均以4周為1個療程,治療6個療程。治療期間不合用其他抗精神病藥物,定期進行肝腎功能檢查,根據(jù)臨床療效和耐受情況酌情調(diào)整劑量。在治療前和治療后7、14、28 d測定兩組患者血清CHE水平。具體方法:患者清晨采集靜脈血3 ml,使用連續(xù)監(jiān)測法檢測CHE水平(東芝TBA-120FR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校準品:美國朗道實驗室有限公司,批號:663UN。室內(nèi)質(zhì)量控制:美國朗道高值,批號:759UN;美國朗道低值,批號:551UE)。
①精神癥狀:采用PANSS評定[6],共30項,包括陰性和陽性癥狀量表各7項,一般精神病理量表16項;并有3個補充項目以評定攻擊危險性,每項按1~7級評分,得分越高,精神癥狀越嚴重。②CHE水平:分別于治療前和治療后7、14、28 d測定CHE水平。③不良反應:統(tǒng)計治療期間兩組出現(xiàn)的藥物不良反應。
采用SPSS12.0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以(x±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PANSS評分統(tǒng)計見表1所示,治療后第28天對觀察組和對照組進行PANSS評定,得分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對照組PANSS得分顯著低于觀察組[陽性癥狀:(15.3±4.7)vs(22.4±4.8),P<0.01;陰性癥狀:(14.6±4.5)vs(21.8±5.2),P<0.01;一般精神癥狀:(13.3±3.4)vs(19.2±3.9),P<0.01)]。
表1 兩組患者PANSS評分統(tǒng)計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CHE值比較如圖1所示,治療前觀察組和對照組CHE水平無顯著差異,整個觀察周期,齊拉西酮或氯氮平治療均能明顯降低CHE的濃度。在治療7、14和28 d,對照組的CHE水平顯著低于觀察組[7 d:(7 773±1 790)vs(8 495±2 141),P=0.042;14 d:(7 571±2 139)vs(8 334±2 172),P=0.047,28 d:(7 366±2 024)vs(8 339±2 106),P=0.008]??傮w分析結果顯示,治療后對照組CHE水平顯著低于觀察組。
觀察組不良反應率為34.9%(22例),包括震顫2例、靜坐不能和肌強直各1例、失眠4例、頭暈6例、肝功能異常1例、嘔吐4例、便秘3例。對照組不良反應率為71.4%(45例),包括流涎41例、便秘31例、皮疹3例、失眠3例、頭暈5例、靜坐不能1例、肝功能異常3例、白細胞減少3例。不良反應率觀察組低于對照組,有顯著性差異(χ2=16 862,P<0.001)。兩組不良反應程度均在患者可耐受范圍內(nèi),未采取特別干預,均能堅持完成全程治療。
精神分裂癥是以個性改變?yōu)樘卣?,思維、情感和行為等分裂為主要表現(xiàn)形式的精神病[7]。該病患者智能基本正常,由于存在思維和情感障礙,常出現(xiàn)多種不同表現(xiàn)形式的行為障礙。由于精神分裂癥多為遷延并呈進行性發(fā)展,故應及時診斷治療,以有效改善預后。
CHE包括兩類,一類為羥基膽堿酯酶,另一類為乙酰膽堿酯酶,兩者都能水解成乙酰膽堿。乙酰膽堿是由膽堿能神經(jīng)末梢釋放的一種神經(jīng)介質(zhì)[8]。當神經(jīng)末梢受刺激時,末梢神經(jīng)細胞釋放乙酰膽堿,并與膽堿能受體結合,發(fā)揮興奮傳遞作用。隨后,乙酰膽堿即被膽堿酯酶CHE水解而失去作用。精神分裂癥患者其神經(jīng)興奮傳遞相對更為頻繁和劇烈,因此其CHE水平相對更高。于長本等[9]的研究顯示,精神癥狀越嚴重的患者,其CHE水平越高。因此,在治療過程中對患者CHE進行監(jiān)測,可以間接地評估治療效果。
精神分裂癥的產(chǎn)生與多巴胺(DA)功能亢進及DA/乙酰膽堿喪失平衡等因素有關。而齊拉西酮與氯氮平均屬于第二代抗精神病藥物,其作用機制包括:對D2受體的阻斷;作用于DA系統(tǒng)和5-HT系統(tǒng)。因此,齊拉西酮對于精神分裂癥的陽性和陰性癥狀均有治療作用[10]。本研究發(fā)現(xiàn),于治療后7、14、28 d時測定兩組血清CHE水平,氯氮平CHE水平顯著低于齊拉西酮,且氯氮平治療效果也優(yōu)于齊拉西酮,表明齊拉西酮對CHE抑制強度較氯氮平弱,從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釋觀察組(齊拉西酮)的療效低于對照組(氯氮平)這一結果。
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其原因可能是氯氮平對多種受體如α1腎上腺素、H1受體等均有拮抗作用[11],而產(chǎn)生較多的副作用。尤其是氯氮平組中流涎發(fā)生率明顯高于齊拉西酮,其原因可能是氯氮平對CHE抑制強度強于齊拉西酮,使膽堿能神經(jīng)相對興奮產(chǎn)生擬膽堿效應。提示齊拉西酮可能具有較好的安全性。
綜合來看,齊拉西酮能對血清CHE有抑制作用,其抑制強度較氯氮平弱,從而可能使齊拉西酮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療效低于氯氮平,但治療后的不良反應顯著低于氯氮平組,表明其安全性明顯高于氯氮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