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 凱·瑞安
你或許可以
希望
它們永不再來;
它們相隔如此遙遠,
來得如此隨性。
你無法等到它們,
卻又不能放棄等待。
它們的三次
或者四次降臨
留下了永不消逝的痕跡。
但即使它們
有更多造訪,
也只能踩出模糊的圖案,
和它們壓倒一切的
重大效應(yīng)相比,
總顯得太輕。
薦詩丨光諸
有的詩特別簡單,好像什么都沒有說,但卻特別打動我。
這首詩的靈感來自隕星(包括小行星和彗星)撞擊地球事件,6600萬年前的“K-T大滅絕”就是其中最有名的。當時一顆直徑大約10千米的小行星撞擊了地球,釋放了超過10億顆廣島原子彈的能量,滅絕了三分之二的地球生物,其中包括巨大的恐龍。太陽系中有數(shù)以千萬計的巨大物體可能和地球相撞,因為它們本身不發(fā)光,從地球上幾乎無從看到它們。所以實際情況并不會像電影里面表現(xiàn)的那樣,人們看到一顆星星越來越亮,便知道世界末日快來了。當你看到隕星的時候,它已經(jīng)進入了大氣層,撞擊地面只需要另外一秒鐘。此時,它前面被壓縮的空氣的溫度已經(jīng)達到太陽表面溫度的10倍,所以,當你的大腦感知到人生中最強的光亮的同時,你的身體已經(jīng)灰飛煙滅了。
《墜落地球的碎片》在用隕星墜落比喻人生中的一些事件,但并沒有明說是什么事件。這首詩就像一臺精密的機器,每一個齒輪都緊緊地咬合在一起,拆開之后再也無法原樣裝回去,只能重新做一臺出來,能實現(xiàn)類似的功能就好。我特別喜歡這首詩的最后一個小節(jié),下面直譯如下,大家可以和正式的翻譯對照:
即使它們有更多造訪,也不可能有足夠的數(shù)量,讓人找出可以和它壓倒一切的效應(yīng)相匹配的規(guī)律。
這一句體現(xiàn)了一種非常微妙的感覺,結(jié)合前面說到的“不能放棄等待”,我們會發(fā)現(xiàn)作者所說的“隕星撞地球事件”并不是純粹的災(zāi)難,它給人生帶來嚴重的后果,然而卻并非只帶來痛苦,還有難以直面的快樂和無可挽回的成長。到底是該希望這樣的經(jīng)歷永不再來,還是繼續(xù)無望地等待?作者帶著一種期期艾艾的心情,把一團心火用平靜的絲綢包好,呈現(xiàn)給這個世界。
我其實有點擔心,讀者對這首詩并沒有我這么強烈的感覺,所以把它推出來也有些詩中呈現(xiàn)的那種“期期艾艾”的感覺。如果不喜歡,就忘掉我和那件叫“隕星墜落”的小事,好好睡一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