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軍紅
(甘肅省隴西縣菜子鎮(zhèn)畜牧獸醫(yī)站,748108)
豬流誕是指從口中流出水樣或粘液樣液體的病證。本文就筆者結(jié)合多年基層診療經(jīng)驗(yàn),對(duì)該病的中獸醫(yī)療法做一介紹,僅供大家參考。
致發(fā)該病的主要原因有寒邪侵襲或豬食冰冷,寒傷胃脘,津液凝聚而口水過(guò)多;或因感受熱邪,心肺積熱,煎熬津液而成粘涎。也有因異物損傷造成口舌腫痛而流涎。
該病主要有2 型,辨證胃冷流涎:口流清涎,舌津滑利,口色青黃,精神短少,少食納呆,毛焦蜷腹,鼻寒耳冷。心熱流涎:舌體腫脹或有潰爛,口流粘涎,口內(nèi)增溫,精神短少,進(jìn)食困難,口色赤紅。
3.1 胃冷流涎宜健脾暖胃,溫中散寒。方用健脾散:當(dāng)歸、白術(shù)各10g,甘草、菖蒲、澤瀉、厚樸各5g,官桂10g,干姜10g,枳殼、升麻、半夏、赤石脂各5g。水煎候溫,加炒鹽、黃酒適量灌服。
3.2 心熱流涎,宜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方用洗心散:天花粉10g、黃芩10g、黃連5g、連翹10g、茯神5g、黃柏5g、桔梗10g、梔子10g、牛蒡子5g、木通3g、白芷3g。水煎候溫,加雞蛋清2 個(gè)灌服。
3.3 草果30g、丁香15g、肉蔻15g、半夏30g、陳皮30g,共為細(xì)末,食前服。50kg 體重豬1 次內(nèi)服,20kg 體重分2 次內(nèi)服,10kg 體重以下的豬分4 次內(nèi)服。
3.4 健脾散(一):當(dāng)歸、菖蒲、白術(shù)、桂心、澤瀉、枳殼、赤石脂、厚樸各30g,甘草20g 為末,引酒、蔥白,水煎,候溫灌服。功能溫中健脾,行氣化涎。
3.5 理中散:白豆蔻、枇杷葉、陳皮、肉豆蔻、茅根、生姜、甘草為細(xì)末,白梅花煎湯,依豬只大小,每服六七八合。功能溫中理氣。
3.6 健脾散(二):白術(shù)、茯苓、當(dāng)歸、枳殼各30g,厚樸、陳皮、半夏、官桂各20g,砂仁15g、炮干姜20g、丁香15g、甘草10g,上藥混合為末,溫水灌服。功能健脾溫中,降氣燥濕。主治豬脾胃寒傷,口吐黏涎。如涎不止,加肉果、白豆蔻、檳榔、干姜。
3.7 健脾溫胃湯:當(dāng)歸30g、焦白術(shù)60g、茯苓60g,陳皮、肉桂、五味子、澤瀉、砂仁、草豆蔻、半夏各30g,甘草15g、生姜30g,將生姜搗碎,煎湯去渣,候溫灌服。功能疏風(fēng)散寒,健脾燥濕。主治豬胃寒吐涎。
3.8 半夏散:半夏、升麻、防風(fēng)、飛礬各45g 為末,引蕎面、蜂蜜、生姜,酸漿水同調(diào),草后灌服。功能升清降濁,除濕化痰。主治豬肺寒吐沫。
3.9 加味半夏散:制半夏18g,防風(fēng)、升麻各15g,枯礬12g、橘紅15g,茯苓、蒼術(shù)各25g,柴胡15g、生二丑25g、焦山楂30g、砂仁15g、甘草10g,上藥為末,開(kāi)水沖調(diào),引用生姜30g,同調(diào),候溫灌服。功能理肺順氣,祛痰。主治豬肺寒吐沫。
3.10 乳香散:乳香、沒(méi)藥、人參、當(dāng)歸、肉桂、血竭、良姜、遠(yuǎn)志、芍藥、香附各25g,引青蔥、苦酒,水煎三沸,候溫灌服。功能益氣養(yǎng)心,活血散寒。主治豬心寒吐水。
3.11 紫蘇飲:紫蘇45g、荊芥25g、薄荷20g、麻黃15g,桔梗、陳皮、半夏、天花粉、甘草、葛根、升麻各20g,煎湯去渣,候溫灌服。功能健脾溫肺,燥濕化痰。主治豬寒傷肺,吐沫。
3.12 白術(shù)化寒散:白術(shù)24g,茯苓、陳皮、石菖蒲各18g,厚樸21g、益智18g,澤瀉、砂仁各15g,官桂18g、小茴香30g、香附子21g、青皮18g、甘草12g、炒鹽30g,上藥混合共為末,溫水灌服。功能溫中散寒,健脾利濕。主治豬胃冷吐涎。
3.13 青陳和中散:青皮24g、陳皮15g、砂仁9g、五味子6g、桂心12g,厚樸、益智仁、干姜各12g,當(dāng)歸15g、肉豆蔻9g、炙甘草9g。功能暖胃濕脾,行氣散寒。主治豬胃冷吐涎。
3.14 治涎散:黃芪30g、黨參40g、陳皮50g、半夏40g、茯苓40g、蒼術(shù)50g、良姜20g、蓽茇20g、甘遂20g、大戟15g、大黃15g、丁香30g、白礬30g、芒硝50g、防己30g、柿蒂30g、干姜20g,為末,開(kāi)水沖調(diào),候溫,加陳皮酊、蜂蜜100g 灌服,功能益氣健脾,燥濕行氣。主治豬流涎痰。
流涎是多種疾病的一個(gè)癥狀,如胃寒、胃熱、口膜炎、齒病、中毒性病、口蹄疫、胃硬化等,應(yīng)結(jié)合病因、病原、臨床特征、實(shí)驗(yàn)室檢查予以確診。治療時(shí),也可用5%食鹽水,或蘇打水沖洗口腔,或口腔有潰瘍時(shí),可用1:5 的碘甘油或1%硝酸銀液涂于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