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財經(jīng)大學 楊雪松
伴隨著我國文化事業(yè)的發(fā)展,大型賽會越來越多地出現(xiàn)在人民的生活中。而對于賽會而言,志愿者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從1997年開始,大型活動志愿者服務進入全面發(fā)展階段。在所有的志愿者群體中,大學生志愿者具有獨特的作用。大學生志愿者由于年輕、有朝氣和具有一定的理論與實踐能力等特點,在許多賽會活動中被大量招募,如全運會與奧運會。然而在大學生志愿者的管理中,也面臨著如何建設更好的激勵機制從而提高志愿者工作效率和滿意度的問題。如果賽會缺少了優(yōu)秀的激勵機制,將有可能面臨志愿者招募數(shù)量不足、參與積極度低、志愿者質量一般、工作效率差等諸多問題?;诖?,筆者進行了如何優(yōu)化大學生賽會志愿服務機制的調研,并以第十三屆全運會為例進行分析。
第十三屆全運會是黨的十九大召開前夕舉辦的最大規(guī)模的全國性綜合體育賽事,以“全運惠民、健康中國”為主題,以“全民全運、全運惠民”為本屆運動會辦賽理念。在此號召下,天津市民積極參與全運會籌備工作。本屆全運會志愿者分為賽會志愿者和展演志愿者兩大類。志愿者共有1.7萬人,來自天津市43所高等院校。在全運會志愿者招募活動中,全市5.4萬名青年學生參與報名。除了要經(jīng)過筆試、面試、心理測試等選拔考核外,還要參與全運會情況、志愿服務技能、心理調適等通用知識培訓,在各自的崗位上接受測試賽和彩排演練的洗禮后,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全運會志愿者。
馬斯洛把人的需求細分為五個層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歸屬和愛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xiàn)需求。大學生志愿者在志愿服務過程中的具體體現(xiàn)是:
1.安全需求。
這是人類維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如果這些需求得不到滿足,志愿者便會產(chǎn)生危機意識。在針對大學生志愿者的訪談中,大家普遍表示希望可以在志愿服務過程中獲得有效保障,如商業(yè)保險等。這說明只有這些最基本的需求得到滿足,可以達到維持其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后,其他的需求才能成為新的激勵因素。
2.生理需求。
在本屆全運會上,所有志愿者的工作餐和服裝都由主辦方統(tǒng)一提供。調研結果顯示,志愿者對于衣、食方面的保障都很滿意。此外,許多志愿者的工作地點大多在本校的體育場館,出現(xiàn)需要離開學校去其他場地服務的情況時(如賽艇、山地自行車等項目),也會由帶隊教師組織大家一同前往,在保證安全的同時無需志愿者自費參與服務。
3.歸屬和愛的需求。
一是友愛的需求,即:人人都需要伙伴之間、同事之間的關系融洽或保持友誼和忠誠。二是歸屬的需求,即:人都有一種歸屬于一個群體的感情,希望成為群體中的一員,并相互關心和照顧。對于“在參加志愿者服務活動的過程中,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大多數(shù)人表示覺得自己的人際關系會更好,更能夠或更希望參與到集體活動中去;表示更愿意為集體和自身的榮譽而奮斗的人也不在少數(shù)。這說明歸屬需求是志愿者的又一需求動機。
4.尊重需求。
馬斯洛認為,尊重需求得到滿足,能使人對自己充滿信心,對社會充滿熱情,體驗到自己活著的用處和價值。對于“參加志愿服務活動后,你最期望獲得什么?”許多人表示希望得到學校的德育評分獎勵和親朋、社會的支持和肯定。這說明志愿者個人對社會尊重有強烈需求。
5.自我實現(xiàn)需求。
這是最高層次的需求,它是指實現(xiàn)個人理想、抱負,發(fā)揮個人能力到最大程度,完成與自己的能力相稱的一切事情的需要。對于“你參加志愿服務活動最大的收獲是什么?”少數(shù)人表示是為了學分;絕大多數(shù)人表示是可以實現(xiàn)自我價值。志愿者的自我實現(xiàn)體現(xiàn)在物質層面上主要為志愿者證書;精神層面上主要為口頭表揚和寬泛的報道。這些都是以更有效的方式激勵志愿者。
筆者認為,有必要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由教師指導的志愿者激勵機制小組,負責宣傳、表彰大會、培訓策劃、生理需求考察與團建工作。在選拔志愿者時可同步進行志愿者管理與激勵團隊的成員選拔,有豐富的學生組織管理經(jīng)驗的學生干部優(yōu)先,以更好地運行志愿者管理與激勵團隊。在組織結構上,大體分為主席團、活動部、培訓部和宣傳部四部分,并配有專業(yè)教師作為指導教師。
在對第十三屆全運會志愿者的調研中我們發(fā)現(xiàn),志愿者們除了日常工作外,缺乏聯(lián)系與溝通,所以需要舉辦一系列的團建活動,以增進志愿者之間的感情,使志愿者團隊能更有凝聚力、工作更高效。例如:可以組織團日活動在黨旗下宣誓、分小組學習志愿者精神并進行相關知識競答等,由此團結廣大志愿者,增強志愿者的責任感與自豪感。
在建成志愿者管理激勵組織后,應專門設立培訓部對志愿者進行培訓。培訓內容分為基礎培訓與專項培訓兩部分。在志愿者選拔結束后,首先要對所有志愿者進行統(tǒng)一的基礎志愿者技能培訓;專項培訓則與志愿者要進行的志愿服務工作密切相關,主要是就工作內容的不同進行專項培訓,包括工作的具體內容與技巧,以及與工作相關的背景知識培訓等。比如:對籃球比賽志愿者的培訓就應包括籃球的賽制、規(guī)則、比賽雙方的基本信息等,以更好地進行志愿服務。
在宣傳方面加大投入是一種有效的激勵機制建設方式。在宣傳時應該以讓更多人了解志愿者的志愿生活,讓志愿者自身得到肯定。在宣傳激勵機制的建設上,不應當局限于微信、微博等大流量線上媒體的宣傳,小范圍輻射作用的宣傳也會產(chǎn)生激勵作用,如廣州亞運會時有志愿者留言板,可以留下志愿者的照片及內心感受等,這些都有利于營造團隊溫馨和甘于奉獻的氣氛。
經(jīng)過我們對全運會志愿者的調研發(fā)現(xiàn),賽會方在對志愿者生理需求的保障上較令人滿意。組委會對大學生志愿者餐飲、服裝、保險以及交通運輸、休息場地等提供多方面的支持。然而在志愿服務活動中,由于志愿者人數(shù)眾多,志愿服務類型和志愿服務場地種類繁多,組委會對一些細節(jié)需求或者是某些志愿服務場地的特有需求方面的保障做得并不讓人滿意。因此,在志愿服務活動中應當加強對志愿者生理情況保障措施的調研。建議在專門設立的志愿者激勵機制小組中,在志愿服務開始的前三天,對每個志愿服務項目進行10人的調研,并且這10人必須是負責不同志愿服務模塊的志愿者或管理教師,從衣食住行和疾病防護等角度了解志愿者詳細的生理需求,并撰寫調研報告向組委會進行反饋,及時調整后勤保障工作。
在調研中我們發(fā)現(xiàn),全運會志愿服務工作結束后,主要是通過教師代替組委會表示感謝、校領導口頭感謝、志愿者合影、新聞與微信公眾號推文感謝、授予優(yōu)秀志愿者獎勵等,以此來表達管理者對志愿者工作的贊許與認可。此外,還可通過評選優(yōu)秀志愿者、舉辦志愿者表彰大會等方式激發(fā)大家繼續(xù)從事志愿服務活動的信心。
調查顯示,志愿服務工作得到了社會的普遍參與和認同,有望成為社會大眾習慣的生活方式。當前的志愿服務已不僅僅是精神文明的重要載體,它將成為社會治理現(xiàn)代化的重要參與力量。志愿服務在社會治理中不僅能提升公共服務的共享水平,而且能減少市場經(jīng)濟中的制度成本,直接助推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因此,志愿服務事業(yè)亟待整合資源、開放創(chuàng)新、提升品質,匯集政府、企業(yè)、社會組織、個人等各方力量共同參與,打造成為廣大企事業(yè)單位、社會大眾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