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 月
(貴州省銅仁市第二中學 貴州銅仁 554300)
在社會型人才要求越來越高的情況下,探究思維逐漸成為了創(chuàng)新型人才必備的素養(yǎng)之一,也是學生競爭力的重要表現(xiàn)。因此,在高中歷史教學活動中,教師要認識到探究思維培養(yǎng)的積極意義,借助多種渠道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在課堂上,教師要考慮到學生的個性化特點,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教學方法,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的教學方案,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歷史專業(yè)知識,提高學生的專業(yè)技能。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只注重向學生傳授教材上的知識,忽略了對學生探究思維的培養(yǎng)。這就造成了教學效率一直不高的問題。歷史是一門對學習方法要求較高的學科。教師在教學中要考慮到拓展相關的知識。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構建更完整的知識體系。在歷史課堂上,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認識到自己才是學習的主人,克服學生對教師的依賴心理。這樣才能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課堂中去,讓課堂學習的氛圍變得更加融洽,為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思維和能力提供重要條件。[1]
例如,在學習高中歷史“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這個單元時,教師就要引導學生先從鞏固舊知識出發(fā),幫助學生樹立溫故知新的意識。在課堂上,教師要讓學生自己整理“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這個單元的內容,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的方式總結出相關的知識點,明確單元課題的學習思路。教師可通過讓學生復習前一節(jié)課程的內容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上,從而為本單元課程的學習提供更優(yōu)越的條件。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轉變自身的觀念,要解除學生對歷史學習的刻板印象,從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變?yōu)橹鲃訉W習者。教師要讓學生在主動探究中找到學習的樂趣,并引導學生利用自己學習到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在對高中歷史課程進行學習的過程中,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思維和探究能力,教師就要在課堂上努力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為其提供更廣闊的探究平臺,使學生能主動參與探究活動。教師要在教學中創(chuàng)新教學的方法,打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局限性。為了讓學生有更好的探究條件,教師要利用現(xiàn)有的教學資源,優(yōu)化教學手段,抓住學生的興趣點,從一些歷史小故事出發(fā)為學生指明探究的方向,讓學生在擁有高度熱情的情況下完成探究任務。
例如,在學習高中歷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這個課題時,為了讓教學變得更加充滿生機,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開展教學活動,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探究平臺。在講解之前,教師可以讓學生觀看一個時間比較短的歷史紀錄片,向學生直觀展示我國社會主義的發(fā)展道路,進一步吸引學生的眼球,為接下來的教學做好鋪墊。[2]為了讓探究的氣氛更加濃厚,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探究一些教材中的問題,如“中國的社會主義道路經(jīng)歷了幾個階段?”“不同的社會階段有怎樣的表現(xiàn)?”。教師通過設置這些問題,學生就有了探究的方向,也能在這些問題的引導下主動思考,把教材中的知識轉化為自己的知識。
在高中歷史教學中,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思維和探究能力,教師需要經(jīng)過一個很長的過程。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從多個方面進行引導,幫助學生獲得更大的進步。教師除了要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學習歷史知識之外,還要通過課外探究任務來幫助學生提高探究能力,引導學生充分利用好課余時間,從而學習到更多的歷史知識。除此之外,在布置探究任務的過程中,教師也要考慮到任務的難度和有效性,確保教學取得明顯的成效。
例如,在學習高中歷史“現(xiàn)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tǒng)一”之后,教師就要根據(jù)教材的內容為學生布置一項課外探究任務,要求學生結合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整理出我國政治建設的具體內容??紤]到這個探究任務更加接近學生的日常生活,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通過正確的途徑來搜集資料。這種簡單的探究教學可以讓學生把在課堂上學習到的知識點運用在實際問題中,加深學生對教材知識的理解和記憶。這樣才能更好地推動學生歷史素養(yǎng)的提升。[3]
對學生探究思維的培養(yǎng)是高中歷史教學活動中的一個重點課題。這種能力的培養(yǎng)不僅能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歷史專業(yè)知識,也能為學生學習其他課程起到良好的輔助作用。在高中歷史教學活動中,教師要考慮到學生對歷史知識的學習需求,設計科學的教學方案和計劃,幫助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更多的探究技巧。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樹立主動學習的觀念,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探究條件,合理布置課外探究任務,突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限制,讓學生全身心投入到課堂的教學中,從而保證其學習效率的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