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強
常演《奇雙會》這出戲的前輩都是“班主”級別的“角兒”,丑角泰斗蕭長華說:“《奇雙會》是程長庚程大老板(老生)、徐小香(小生,二人皆為同光十三絕中的人物)、胡喜祿(旦角)的拿手戲”,同治末年、光緒初年,小生泰斗王楞仙、昆曲名家喬蕙蘭、內(nèi)廷供奉陳德霖(青衣泰斗)在宮里唱《奇雙會》,每每獲賞。
《奇雙會》的唱念、表演繁重而精彩,京劇、昆曲以及各個地方劇種都演這出戲,戲名亦稱《販馬記》。為避免戲過長,前因由劇中人口述:明朝時陜西漢中府褒城縣李奇從西涼買馬,販馬到四川。李奇有女桂枝、子保童,妻死,續(xù)娶楊氏。因李奇終年在外,楊氏私通流氓田旺,虐待桂枝、保童,姐弟倆忍受不了逃出家門,途中被猛虎沖散,姐弟各被好人收留。李奇回家不見兒女,楊氏逼丫鬟說謊,李奇拷問丫鬟,丫鬟懼怕楊氏上吊一死。楊氏與田旺誣陷李奇害死丫鬟,買通胡知縣,將李奇問成死罪。
《奇雙會》從《哭監(jiān)》演起,然后是《寫狀》、《 團圓》。
《哭監(jiān)》:褒城縣令趙寵的新婚夫人李桂枝在后衙聽到監(jiān)中哭聲哀哀,知哭者必有冤情,遂私自提審這位老犯人,在問詢中逐漸得知老犯人竟是自己的父親,但限于法度不能立刻相認。
《寫狀》:趙寵下鄉(xiāng)查旱情后回衙,李桂枝向其哭訴冤情,趙寵替她寫下伸冤狀。
《團圓》:李桂枝扮作趙寵跟班漢子,到按院告狀,按院大人正是弟弟李保童(以殿試二甲頭名進士外放),李寶童得知冤情,先與姐姐相認,后與姐夫趙寵相認,最后與父親李奇相認。
中國戲曲界覺得這個戲的劇本好,稱之為“戲捧人”,戲把演員托起來了;但有的戲劇本很一般,但是演員有出色技藝,或唱腔好,或做派(表演)好或武打好,則稱之為“人捧戲”。判斷一出戲是否成功,得看票房,戲票賣出“十成”,戲園子門口就會擺出水牌“客滿”,《奇雙會》這出戲是戲捧人,人更捧戲。
前輩京昆名角、大師都演《奇雙會》,著名老生高慶奎、周信芳、王鳳卿、雷喜福、馬連良、王少亭演老犯人李奇;王楞仙、程繼先、姜妙香、俞振飛、白云生、葉盛蘭演趙寵;梅蘭芳、荀慧生、韓世昌、李世芳、言慧珠、張君秋、陳永玲、李玉茹等演李桂枝;蕭長華演的縣官胡老爺最為經(jīng)典。
戲曲界在排戲、學戲時,老演員總要說一些演這出戲的梨園佳話,如某某先生怎么演的,如何如何生動。演員的臺前幕后、梨園界的逸聞趣事是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945年春,上海皇后大戲院請黃桂秋(著名乾旦)、俞振飛演《奇雙會》,大名鼎鼎的小生演員姜妙香助演李寶童,成為梨園佳話。
1963年北京京劇團去香港前,領導審查演出,有一天演《奇雙會》,姜妙香(73歲)演趙寵,張君秋(42歲,四小名旦)演李桂枝,劉雪濤(40歲,小生名角,姜妙香徒弟)演李寶童。那天,周總理也來看戲,演出后,周總理指著從上海來的言慧珠和俞振飛說:“這里還有兩位唱《奇雙會》的名家,今天是難得的‘奇雙會,我們—起合個影吧!”這張照片成了京昆名家和周總理的“奇雙會”。
1991年4月8日,上海舉行祝賀俞振飛(1902-1993年)舞臺生活70周年的大型活動。俞門弟子在人民大舞臺演出俞振飛的代表劇目,壓軸大戲是俞振飛與夫人李薔華合演《奇雙會·團圓》一折。近90歲的俞振飛化妝、穿行頭、勒頭、戴官帽都已齊備,準備上場,突然俞振飛說自己的雙腳動不了啦,原由這幾天勞累所致。俞振飛身邊的學生蔡正仁、岳美緹非常著急,正在這時,大幕拉開,鑼鼓響起,俞振飛突然哈哈大笑三聲,腿腳突然神奇地靈活起來了,俞振飛扮演的趙寵翩然上場。舞臺是藝術家的生命,俞振飛一生最后的粉墨登場就是《奇雙會》,后臺說這真是“戲捧人,人捧戲”。
梅蘭芳1914年拜喬蕙蘭為師,喬蕙蘭教梅《奇雙會》的唱腔,陳德霖教身段。梅大師在回憶錄中說:“從1951年起,《奇雙會》成為我演出的主要劇目之一,每年都要演若干場?!?/p>
梅蘭芳在演出中不斷精益求精,情節(jié)更精煉、合理,敢于忍痛割愛,例如在《寫狀》后,有幾句趙寵、李桂枝調(diào)侃的對白,非常有喜劇效果:
趙寵:啊,夫人,下官(指自己)倒想起一件心事來了。
桂枝:什么心事?
趙寵:我與夫人完婚時節(jié)——
桂枝:八月中秋。
趙寵:八月中秋,正是秋風之際桂花香呦,香倒香,有些兒不貴。
桂枝:哪些兒不貴?
趙寵:夫人命犯乖張,就是有些兒不貴了(桂花尚且不貴,桂枝則更便宜了)。
桂枝:相公你有口說人,無口說自身,你可記得那年到我家投親的時節(jié),也是那等的光景。
趙寵:彼此。
桂枝: 一樣。
梅大師認為在寫狀時新婚夫妻已經(jīng)逗趣一番了,再以調(diào)侃為《寫狀》結束,喜劇色彩太濃,于劇情也無緊要,在日本演出時就開始刪去此段。
現(xiàn)在各個京、昆劇團演出的《奇雙會》均以梅蘭芳演出為標本,京劇團演也是全場唱昆曲。
北方昆曲劇院(簡稱北昆)是北方昆曲的主力軍,北昆唱北曲,相對于南曲,北曲字多腔少,清越激昂,Do……Si七個音都有;而南曲字少腔多,軟糯細膩,俗稱“水磨調(diào)”,唱Do …… Sol 五個音。
《奇雙會》是北昆開創(chuàng)者韓世昌和白云生的杰作,也是后輩魏春榮、邵崢的拿手好戲。
魏春榮,國家一級演員,金嗓子,扮相俊,會做戲,在《奇雙會》中飾演李桂枝。《哭監(jiān)》一折,李桂枝穿帔(讀pī,在鳳冠霞帔時讀pèi),外罩斗篷,戴風帽。帔是對襟長衣,是有身份地位的人在家里的隨常衣服?;实墼诤髮m也是穿帔,若是穿蟒袍就穿錯了。帔保持了古代長衣的寬身闊袖的形制,穿來既寬松又有身份感。男帔長度到足,女帔僅僅過膝,為的是露出美麗的裙子,走起來婀娜多姿。舞臺上的夫妻常常穿“對兒帔”(顏色、花飾一樣),是古代的“情侶裝”。在《寫狀》一折,趙寵與李桂枝穿的就是紅色團花“對兒帔”。李桂枝外罩斗篷、戴風帽(女風帽繡花),表示夜間寒涼。
《哭監(jiān)》舞臺設置極簡,僅有一桌一椅,早年間演出時在舞臺右側三只椅子拼成一個柙床(柙,音xiá,扣住重犯手腳),老犯人李奇躺在柙床上唱(啼哭),還有鸮(xiāo)神站拿著風旗,重復李奇所唱,表示把聲音傳到后衙。梅蘭芳覺得老犯人腳沖外躺著唱,形象不雅且無法表演;古代縣衙很小,夜里哭聲很容易傳到后衙,于是去掉鸮神和柙床,戲曲的魅力在于虛擬中展現(xiàn)豐富的內(nèi)容。
李桂枝在與趙寵敘話時想起父冤忍不住啼哭,趙寵問其故,因二人新婚,桂枝試探著說:“相公能與我分憂解愁么?”趙寵說與她分憂,桂枝面露喜色,但還是有顧慮:“我說將起來,恐相公著惱啊”,細膩的感情是通過表演展示出來的。說到繼母與田旺“有私情”時,李桂枝附耳告訴趙寵,一個新出閣的女子羞于說曖昧之事。
桂枝向趙寵訴說父親冤枉時,有多個“相公呀”,語氣、表情都不相同(如果沒變化就是“一道湯”),念白難于唱,每句念白都有精確而自然的表演是很不容易的。
李桂枝頂著狀紙進入大堂,巡按說:“桂枝乃女子之名,怎漢子告狀?大刑伺候!”李桂枝驚嚇之下,僅僅幾秒鐘的轉身之間就把帽子揮掉、外衣脫下,這個技巧是個看點,要求脆、美,無一絲慌亂。
趙寵是巾生俊扮,有的觀眾對巾生兩眉之間的“過橋”(弧形紅暈)很感興趣,戲曲中凡小生均用“過橋”表現(xiàn)青年男子之美。而武生在兩眉正中畫“蠟扦”(又稱印堂紅、通天,下寬上窄),表示成年男人的英武陽剛,小生的陽氣尚不充盈,故不畫“蠟扦”。
邵崢扮相清秀俊美,身段瀟灑,唱做細膩,他性格內(nèi)向特別適合演趙寵。當李桂枝說三更時分私自開了監(jiān)禁之門,“犯了你的大法”,趙寵神情緊張,立刻對夫人說:“嘟!倘若走漏一個犯人,被上司聞知,這小小的前程豈不斷送你手?”邵崢繼承了先輩的演法,用手輕彈官帽,但是三個彈聲都嘭嘭做響,這個技巧也是戲迷的看點。
《團圓》一折,趙寵走出巡按行轅,妻子化裝成漢子不敢前去告狀,趙寵鼓勵她大膽前去,桂枝仍膽怯,趙寵一膀就把桂枝撞進大堂了。
《團圓》一折亦稱《三拉》,李寶童相認桂枝后,拉著姐姐走入后衙,趙寵不明其故,又氣又急,步伐紊亂,哆哆嗦嗦地說:“我家夫人前來告狀,被大人一把扯入后堂去了,只見其入,不見其出,這是甚么緣故?。俊壁w寵自言冒著前程不要也要闖入大堂,闖入大堂后先氣勢洶洶,后被堂威嚇得顫抖不已。巡按李寶童知趙寵乃是姐夫,但還是要嚇他一下,一看趙寵真的心驚膽戰(zhàn),便傳“掩門”(退去眾人),拉起跪在地上的趙寵,大官攙扶,趙寵更受驚嚇,腿軟如泥,幾次都拉不起來,這一“拉”在“三拉”中是最精彩的(李奇閱歷廣,寶童拉他沒有費勁)。被拉起來后趙寵兩腿仍不會正常走路,巡按拉、衙役推,趙寵幾乎滑行,頭歪著,雙目驚恐木然。拉入內(nèi)堂后,初不敢坐下,跌倒在地,后僅僅坐椅子邊,雙臂不住顫抖,邵崢的表演細膩、不瘟不火(戲曲行話,表演適度)。
戲曲講究“一棵菜”,張衛(wèi)東是北昆的老生演員,好幾次在劇中扮演李奇,著“茶衣”(下層人物),凈面(不涂彩)、掛黲(cǎn)三(花白胡子),表示年老多病。張衛(wèi)東在發(fā)髻上別了根草棍,非常有身份感,表演大開大闔,氣度不凡。青年笛師丁文軒是“滿口笛”,吹得滿宮滿調(diào),聲聲含情、入戲。
戲迷看戲有個特點,雖然劇情、唱詞、甚至唱腔都耳熟能詳,但是只要是好戲、好角兒,就一準買票來看,《奇雙會》是一出百看不厭,越看越愛看的昆曲大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