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長云
五帝時代是夏代以前的一個時代,是中國歷史進入文明以前的一個時期。當前,我國學界正在進行中國古代文明探源的工作,有必要對五帝時代有一個比較全面清晰的認識。首先要認清歷史上是否確實有過一個五帝時代?五帝時代的基本狀況和社會性質(zhì)如何?它的時間范圍如何?所謂“五帝”是哪五帝?他們的身份與來歷又是如何?考古發(fā)掘能夠找到五帝的線索嗎?這些問題歷來引起不少爭議,在當今學者中也存在著不少分歧。鑒于這些問題的重要性,將個人的一些淺見和大家交流。請方家不吝批評指正。
中國歷史上有一個五帝時代,這是不容置疑的。《史記》第一篇《五帝本紀》,即是講五帝時代的歷史。司馬遷在該篇后面的“太史公曰”下談到此篇的史料來源,稱《五帝本紀》不僅依據(jù)了孔子所傳《五帝德》和《帝系姓》(載今《大戴禮記》),更直接依據(jù)了《春秋》(《春秋左傳》)和《國語》,是司馬遷所言五帝的史事皆出自先秦時期更早的文獻記錄。尤其《左傳》與《國語》,據(jù)稱出自與孔子同時代的左丘明之手,可以說是我國最早成書的兩部歷史著作,其史料價值絕非一般戰(zhàn)國時期史著及諸子著作可比。今查《左傳》《國語》兩書,上面確實記有五帝及其他一些古帝的名稱或名號,其時代在禹建立的夏王朝之前,是知太史公所述并非虛言。要之,五帝及五帝時代是一個客觀的存在,不是人為編造的歷史,這應當是討論五帝時代的一個前提。
但是,僅僅從文獻上找出五帝時代在歷史上的存在還是不夠的,強調(diào)《史記》《大戴禮記》《左傳》《國語》記有五帝或五帝名號也還解決不了問題,因為人們會說這些書籍文獻都是晚出的文字材料。這就牽涉到一個問題,即“五帝”的來歷,“五帝”的名號是否可信的問題。這個問題首先是顧頡剛先生提出來的。顧先生根據(jù)自己的“層累說”,提出“五帝”的名號產(chǎn)生皆晚。他說,周人心目中最古的人是禹(神化人物),到孔子時才有堯、舜,到戰(zhàn)國時又有了神農(nóng)、黃帝。此說明顯包含著“五帝”皆屬后人層累地添加進中國古史的意味,也就是說他們都不那么可信。
顧先生的這個說法雖有依據(jù),卻有那么一點片面性。應當說,“五帝”的名號產(chǎn)生雖晚,卻是其來有自的。它們并非出自后人的憑空想象,而應是出自后世一些著名氏族(或姓氏集團)對自己祖先的一種追憶?!拔宓邸敝暗邸?,按訓詁說,實在是指自己祖先的牌位。《禮記·曲禮》說:“措之廟,立之主曰帝?!薄暗邸本褪呛笕怂⒆孀诘呐莆弧τ谧约鹤嫦鹊呐莆幻?,想必人們(主要是主持祭祀的各姓氏集團的貴族)是不可以隨便加以想象或隨意杜撰出來的,那樣的話,就是對祖先的不尊了。盡管祖先都生活在距離自己很久遠的年代,但我們知道古人對于自己祖先的記憶同樣也會保持得相當久遠的。這在古代、近現(xiàn)代一些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那里都可以找到佐證。例如彝族某些家支通過父子連名的方式,可以將自己的祖先上溯到五六十代甚至上百代以前。所以“五帝”的名號產(chǎn)生雖晚,但亦可以相信是出自古代真實的歷史。
當然,承認五帝名號及五帝時代歷史的真實性,并不意味著對文獻所記五帝時代的所有文字內(nèi)容一概毫無保留地照章接納。相反,我們主張要對這些文字加以檢視,要通過科學史觀,從各個角度加以識別,不僅鑒別它們的時代真?zhèn)?,還要對它們的內(nèi)涵意蘊進行研究考察。
按照歷史發(fā)展順序,所謂五帝時代就是我國第一個早期國家——夏之前的一個歷史時期。這對于每一位研究者來說,應當是很清楚的。而今要對五帝時代展開討論,我以為主要是我們對五帝時代的內(nèi)涵還有一些不同的認識。這些認識的差異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是對五帝概念的不同認識。這里面包含有以下兩個最基本的問題:一是“五帝”到底是哪幾位古帝?按照通常的說法,即上述《大戴禮記》和《五帝本紀》的記述,“五帝”指黃帝、帝顓頊、帝嚳、帝堯和帝舜五位古帝。但是這里面卻沒有炎帝。其他一些文獻對五帝有不同記載,如《禮記·月令》中的五帝便是指太昊、炎帝、黃帝、少昊、顓頊這五位,可是卻不包括帝嚳、帝堯和帝舜。也有說“五帝”是指少昊、顓頊、帝嚳、堯、舜的。還有所謂“五方帝”的說法。這些“五帝”說,無非都是前人從不同角度對上古歷史的一種總結,各有道理,無所謂對錯,我們也不好去辨別它們的是非曲直。我們只需認識到這些古帝都是遠古時期我們民族的一些著名祖先,是那個時代同樣具有祖先性質(zhì)的一些歷史人物即可。
第二,這些古帝到底是一些什么性質(zhì)的歷史人物呢?此即是我們要給予回答的有關五帝概念的第二個問題。過去,不少人們都認為“五帝”是五位前后相繼的古代大一統(tǒng)國家的君主或帝王,《史記·五帝本紀》即是這樣一種認識。但這個認識顯然是不對的。顧頡剛主張,要打破我國古代向來一統(tǒng)的觀念,其實那時我國黃淮江漢廣大地區(qū)連真正的國家都尚未出現(xiàn),更不存在有什么一統(tǒng)國家的君主或帝王。按照文獻記載,那一時期人群主要聚居的地區(qū)尚處在一個“天下萬邦”的狀態(tài),帝堯、帝舜之治理天下,稱“協(xié)合萬邦”;禹會諸侯于涂山,稱“執(zhí)玉帛者萬國”,萬國即萬邦,邦方同謂,萬非實指,極言邦國數(shù)量之多耳。這眾多的邦國都互不統(tǒng)屬,各個邦國實際都是一些各自獨立的氏族部落團體,它們上面并沒有一個凌駕在所有氏族部落之上的權力機構。所謂五帝(包括其他古帝)不過就是這樣一些邦國亦即不同氏族部落的首領,或者是其中一些比較強大的氏族部落集團的首領而已。我們看我國較早時期的歷史文獻如《左傳》便稱黃帝、帝顓頊為“黃帝氏”“顓頊氏”①,又稱帝顓頊為高陽氏,稱帝嚳為高辛氏,稱他們的十六位后人(所謂“才子”)為“十六族”②,說明“五帝”(包括其他古帝)原本確屬我國上古時期一些氏族部落首領的性質(zhì)。彼時這些氏族部落的勢力都很有限?!秶Z》曾談到黃帝、炎帝兩個氏族部落的情況,稱:“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二帝用師以相濟也,異德之故也?!雹劭梢婞S帝和炎帝那時都只據(jù)有一條小的河流,地盤并不廣大。其中黃帝所居姬水不可確指;炎帝所居姜水,據(jù)徐旭生研究,僅是寶雞附近渭水的一條支流。是故,黃帝、炎帝部落都局限在今陜西中西部,遠沒有達到凌駕于整個中原地區(qū)之上的勢力,更不用說是什么一統(tǒng)國家的君主了。下面我們還將從文化人類學的角度對所謂邦國的性質(zhì)作進一步的分析。
第三,是包括五帝在內(nèi)的各個古帝之間是否具有血緣親屬關系?過去《堯典》《五帝德》《世本》及《史記》所記錄的“帝系”說,自顓頊以下的各位古帝均是一統(tǒng)天下的黃帝的子孫后代,甚至以后夏、商、周三代國家的君主也都是黃帝的后代。今天看來,這個所謂的“帝系”是十分不近情理的。在這個問題上,我相信過去顧頡剛先生的說法,他在所發(fā)出的推翻非信史工作的幾項倡議中,一開始就提出,要“打破民族出于一元的觀念”④,就是針對這個以黃帝為首的“帝系”而言的。他認為這個所謂的“帝系”,實只是自春秋以來各民族融合而導致產(chǎn)生的一統(tǒng)觀念的產(chǎn)物。實際上早期各族,“原是各有各的始祖,何嘗要求統(tǒng)一?”這里提出中華民族非出于一元,各氏族部落皆有其各自奉祀的祖先,所謂“帝系”或者五帝的譜系乃后世民族融合的產(chǎn)物,是很有見地的。
值得一提的是,著名古史專家徐旭生先生,盡管他在“信古”還是“疑古”的許多問題上抱有與顧頡剛不同的立場,但在對于五帝時代即傳說初期歷史性質(zhì)的問題上,卻持有與顧頡剛相類似的看法,他認為“我國近二十余年史學界中所公信一點觀念:我國有紀錄歷史開始的時候也同其他民族相類,就是說它是復雜的、合成的、非單一的”,“我國歷史開始的時候,種族是復雜的,非單純的”[1]3,28。可見徐先生對于五帝具有同一個血緣譜系的說法也是持反對態(tài)度的。
遺憾的是,當今學者中卻有人反其道而行之,仍舊將“五帝”的譜系奉為信條。例如許順湛先生的《五帝時代研究》就堅持認為,“堯舜及夏商周三代的鼻祖都是黃帝的后裔”,“顓頊、帝嚳、堯舜、夏商周都是黃帝的后裔”⑤。對于許先生的這個堅持,我想最好用考古發(fā)掘的事實來加以回答。設若黃帝、顓頊、帝嚳、堯、舜及以后的夏商周各族都出自一個共同的譜系,那就要求它們各自的祖先都具有一個共同的考古學文化的淵源,然而這與我們觀察到的這個時期考古文化的多元性質(zhì)和區(qū)系劃分的格局卻是不相符合的??脊盼幕亩嘣再|(zhì)與古代民族的多元性、非單一血統(tǒng)的性質(zhì)是正相吻合的。
順便指出,現(xiàn)在許多人最常提起的包括黃帝、帝顓頊、帝嚳、帝堯、帝舜在內(nèi)的五位古帝,實只是戰(zhàn)國時人的一種歸納,即只將其時政治舞臺上占統(tǒng)治地位的幾支姓族的祖先加以歸納而得出來的。其中黃帝應是姬姓族的祖先,顓頊是包括媯姓、嬴姓暨羋姓族的祖先,帝嚳是子姓商族人的祖先,堯是唐人暨祁姓族的祖先,舜亦是媯姓族的祖先?!拔宓邸辈话ń兆宓淖嫦妊椎?,也不包括東夷族的祖先太昊和少昊,更不包括苗蠻族的祖先伏羲氏,為什么?因為其時這幾個姓族在中原的政治舞臺上已被排擠出去了(炎帝本是齊、許、呂、申等姜姓國族的祖先,但這幾個國家到戰(zhàn)國時都一個個“墜姓亡氏”了)。也正因為如此,后人才又有不同的“五帝”的組合。因此,我們今天所說的“五帝時代”,實是指先秦時期眾多姓族的祖先在更早的文明時代以前生活繁衍的這樣一個時期。
第四,是“五帝”的排列順序問題。這里要強調(diào)的一點是,“五帝”并不是一個縱向的排利,它們之間應主要是一種并列的關系。即這些古帝(不止是“五帝”)大致都生活在同一個時代,相差的時間不會太久。他們之間的先后關系也不一定如過去人們理解的那種順序。過去徐旭生就曾辨析過帝嚳與帝堯的關系,說《山海經(jīng)》中帝堯總是擺在帝嚳之前,這顯示帝堯決不會是帝嚳的兒子[1]91。所可論定者,是顓頊一定在帝舜之前,因為《左傳》記載他們都是有虞氏的祖先,而顓頊的輩分要高于舜好幾輩。至于黃帝、顓頊、帝嚳這幾位,因為并非出自同一個氏族,實在是不好比較他們的時間先后的。
第五,是各位古帝所在的地域問題。聯(lián)系上面的內(nèi)容,我們可推知各位古帝所在的地域實際也就是上古各姓氏集團分布的地域。那時人們在很大程度上還是按血緣親屬關系居住在一起的,不若以后各姓族之人已是插花般地錯居雜處在一起。根據(jù)文獻,那時以黃帝為首的姬姓部族,即后世所稱之白狄族者,應當居住在今陜西省和山西省的北部,兼跨今內(nèi)蒙古陰山山脈以南的一些地方,因為文獻記載春秋時代的白狄就居住在這一帶,并所謂黃帝的陵墓亦在這一地區(qū)(所謂橋山黃帝陵,在今陜西子長縣,非今日之黃陵縣)。炎帝姜姓部族,包括后世所稱之西戎或姜氏之戎者,居住在今甘、青一帶,以及今陜西關中地區(qū)。他們應是渭水流域的土著。作為黃帝后裔的周人只是在后來才移徙到渭水流域與姜姓族人結為婚姻的(《詩經(jīng)》稱古公亶父“爰及姜女”)。顓頊所率領的有虞氏,應主要生活在豫東及魯西一帶,這兩省交界的濮陽號稱“顓頊之虛”,古今無異辭。它的一個支系,即祝融氏,生活在豫魯蘇皖交界一帶,后來他們遷到今河南省的中部,故新鄭有“祝融之虛”的稱號,但這已是商代中晚期了。帝嚳氏作為子姓商人的祖先,原居住地應在今山西省的中南部,他的兩個兒子即兩個支系,一個叫實沈,遷居至晉南大夏;一個叫閼伯,遷居至商丘,即商人最早的老家。帝堯陶唐氏乃祁姓之祖,據(jù)載曾有過多次遷徙,大概他們最初興起在魯西南的定陶一帶,后遷至今河北省的唐縣(或隆堯),再遷至晉南實沈居住過的大夏,也就是今臨汾地區(qū)(《左傳》昭公元年稱“唐人是因”)。帝舜為顓頊氏之后,不必再述。少昊為東夷嬴姓族祖先,在今山東曲阜一帶。太昊為東夷風姓集團的首領,居住在今河南周口淮陽一帶,那里有所謂“太昊之虛”。最后,伏羲實是苗蠻族祖先“不疑”的音變,虞夏時期的苗蠻族實分布在今湖南洞庭湖至江西鄱陽湖之間,或稍北面的地區(qū)⑥。
關于五帝時代的年代,其下限應是沒有爭議的,關鍵是其起始的年代,也就是黃帝所在的年代。竊以為黃帝所在的年代不一定像現(xiàn)時一般人說的那么靠前。大家習慣了“黃帝五千年”這句口號,所謂五千年,其實只是一個約數(shù)。真要談到黃帝的具體年代,恐怕沒幾個人這么說的。因為五千年前的中國社會還處在仰韶文化時代,怎么也不會出現(xiàn)如文獻所述黃帝時代才具有的那些特殊的社會現(xiàn)象,如大規(guī)模的戰(zhàn)爭、符契、官署、城邑之類。這些東西是文明社會前夜才應具有的。因而謹慎的學者總是將黃帝的時代說得離文明社會更近一些。過去孫中山建立民國,以黃帝紀元4609年為中華民國元年,這是以當時一些學者的考訂為基礎算出來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翦伯贊制定的中外歷史年表,則是以黃帝在公元前2550年。最近的一個說法是著名考古學家、北京大學的李伯謙老師提出來的,他說黃帝應當是在公元前2500年或公元前2300年[2]。我比較贊同李先生這個說法。大家知道,我主張陜北神木石峁古城就是黃帝部族的居邑,石峁古城的年代在公元前2300年左右,這應當是五帝所在年代的一個標尺。當然,五帝中的堯、舜的時代不會有這么早,而應接近于夏初的年代,這也是不言而喻的。
盡管我不是學考古學的,但上面既然列出了我所認可的黃帝活動的上限年代,即公元前2500年或公元前2300年,所以整個五帝時期當在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2070年,或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前2070年左右。這個年代相當于考古學上的龍山文化時期,所以我判斷五帝時代就相當于考古學上的龍山文化時期。
如果再細致一些,要劃分出各位古帝即各部族集團與龍山文化時期各考古文化的對應關系,那么可以大致認為,與黃帝部族相對應的是分布在今內(nèi)蒙古中南部與陜西、山西交界一帶的老虎山文化與朱開溝文化;與炎帝部族相對應的主要是分布于陜西渭水流域的客省莊文化,以及西部甘青一帶的馬家窯文化晚期類型(馬廠類型);與顓頊氏相對應的應是分布在今豫北、冀南一帶的后崗二期文化;與帝嚳集團相對應的可能是分布于晉南一帶的陶寺文化的早期,它的后嗣閼伯即子姓商族的祖先后來遷到河南商丘,則當屬于王油坊類型文化的范疇了;與帝堯集團有關的也是陶寺文化,不過應是它的晚期。與東方少昊集團相對應的自然是山東龍山文化;與太昊集團相對應的則是分布在豫東、魯西南一帶的王油坊類型文化;與南方苗蠻族相對應的是湖北石家河文化。
從這些考古文化的性質(zhì)、特征看,上述古族皆已進入農(nóng)業(yè)定居的階段,即使是地處今內(nèi)蒙古中南部與陜西、山西一帶的作為白狄祖先的黃帝部族,也基本是以農(nóng)業(yè)為主[3]261-263,300-301,兼營畜牧業(yè)。其糧食作物主要是粟,黃河中游一些地方已種植有小麥,其下游及江淮流域則已有了稻的種植。他們的聚落形態(tài)也較過去先進,出現(xiàn)了較大型的聚落。一個較大型的聚落下面更有一些中型和小型的聚落,形成了一些學者所稱的“都、邑、聚”這種聚落群結構。其中一些大型聚落上面還建起了城址,以維護住在里面的族邦領袖和貴族。這種情況也意味著各族邦內(nèi)部的等級分化和財富的不均(這在各地的墓葬中亦多有發(fā)現(xiàn)),意味著社會正處在文明的前夜。
五帝時代所處的社會發(fā)展階段,根據(jù)當代西方文化人類學四階段進化的理論,結合我國具體實際,應當屬于酋邦階段。也就是說,上面我們說的當時社會上普遍存在的所謂邦、國,其實都應是酋邦組織,或復雜酋邦組織。
當代西方文化人類學有關人類社會早期發(fā)展的理論,一般國人喜歡稱為“酋邦理論”。這個理論主要是在過去人們理解的氏族部落社會與國家之間加進了酋邦這樣一個階段,因而使得有關國家形成的理論更加合理,也更符合實際。從理論上說,不僅與馬克思主義并不沖突,而且對馬克思主義有關國家起源理論進行了補充和完善。因此十分有利于我們的中國古代文明形成的研究,也有利于相應的考古學文化的研究。
上面談到,我國五帝時代乃是一個“天下萬邦”的局面⑦,這一個個的“邦”,實在就是酋邦。需要指出的是,這些所謂的“邦”,在我國古代文獻或古文字中又往往稱作“方”,或稱作“國”,“天下萬國”也就是“天下萬邦”。今學者或籠統(tǒng)地稱它們?yōu)榉絿?,或邦國,也就是現(xiàn)在一些考古學者所說的“古國”。這些“古國”的性質(zhì)并不是真正的國家,而只是酋邦。今從事聚落考古的學者發(fā)現(xiàn)龍山文化時期的社會也是這樣一種狀況,如上所述,其時社會由許多的“聚落群”所構成,每個“聚落群”實際便是一個個的酋邦。聚落群的這種“金字塔結構”(或者“都、邑、聚”結構),實際正是酋邦社會的典型特征。這些酋邦有大有小,其中一些較大型的酋邦可稱之為復雜酋邦,但其性質(zhì)仍然是一種單純的氏族結構。酋邦并不是某些人理解的那樣,由不同血緣親屬關系的人群組成的社會組織。
當龍山文化時期,我國的酋邦社會已存在了幾百年甚至上千年,一些地區(qū)的酋邦組織或可上溯到仰韶文化中晚期。再進一步,便要進入國家社會了。文獻表明,我國的早期國家即是在一個地域內(nèi)由一個較大的酋邦聯(lián)合若干個勢力較小的酋邦組成的。例如夏代國家,即是由夏后氏在古河濟之間通過聯(lián)合該地區(qū)眾多本姓族及他姓族的族氏治理本地區(qū)發(fā)生的洪水,通過集中使用眾氏族部落的人力物力,從而樹立起自己凌駕于各族氏之上的威權,才建立起來的。由五帝時代的酋邦社會轉化為國家社會這一歷史進程,是可以從這一過程中看得很清楚的。
綜上,五帝時代作為中國夏代之前的一個歷史時期,其存在是客觀事實乃是討論五帝時代相關問題的基本前提?!拔宓邸钡拿柈a(chǎn)生雖晚但并非后人層累地添加進中國古史,其來源大致可信,多出自后世一些著名氏族對祖先的追憶。因此,五帝有不同說法和不同排列順序也是與古代民族的多元性、非單一血統(tǒng)的性質(zhì)正相吻合的。五帝時期尚處在一個“天下萬邦”的狀態(tài),一統(tǒng)觀念尚未出現(xiàn),因此“五帝”不可能是前后相繼的五位大一統(tǒng)君主,只是不同氏族部落的首領。“五帝”為代表的古帝是大致處于同一時代的人物,后世所謂“五帝譜系”實乃后世民族融合的產(chǎn)物。“五千年”只是理解五帝時代的約數(shù),五帝起始年代的上限應在公元前2500年或公元前2300年??脊艑W上的龍山文化時期應大致對應五帝時代,不僅出現(xiàn)了明顯的農(nóng)業(yè)定居特征,而且其社會發(fā)展也更接近于“文明前夜”的特點。根據(jù)當代西方文化人類學四階段進化的理論和具體實際,五帝時代所處的社會發(fā)展階段應屬于酋邦階段,也是國家社會形成之前的一個重要時期。
注釋
①參見《左傳》昭公十七年和昭公七年。②參見《左傳》文公十八年。③參見《國語·晉語》。④參見《答劉胡兩先生書》,《古史辨》第一冊。⑤相關論點見許順湛先生的《五帝時代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⑥參見《戰(zhàn)國策·魏策》吳起之語。⑦參見《尚書·堯典》《史記·五帝本紀》等相關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