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俏
此次疫情對經濟的影響,體現出新發(fā)展理念開始影響地方政府的行為模式。這可能是這個事件在倒逼我們公共治理體系和能力提升方面,正在發(fā)生一些比較樂觀積極的變化。既然中國經濟增長的底層邏輯在發(fā)生變化,而且未來增長動能會發(fā)生傾斜,這一輪疫情對中國經濟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重中之重是幫助中小微企業(yè)渡過難關
很多學者討論疫情對經濟總量的影響,而且把這次的疫情和2003年的非典(SARS)對經濟的影響對比,其實這里面有很多差異性。差異最大的原因在于,過去17年時間里中國增長的邏輯發(fā)生了變化,所以簡單類比本身可能是在回答錯誤的問題。我們需要找到真正正確的問題:這輪疫情對中國經濟真正的影響在什么地方?可能討論疫情對總體經濟的影響,意義遠不如討論結構性影響的意義大。
為什么這次跟非典不太一樣,到底不一樣在什么地方。首先增長邏輯不一樣,過去是投資拉動,現在開始朝消費驅動、效率驅動、高質量發(fā)展轉型。其次,產業(yè)結構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再次,增長動能也發(fā)生了很大變化,消費——不僅僅是固定資產投資——已經變成經濟最重要的動能,這是一個很大的變化。
另外,時間點也確實不太一樣,這次是發(fā)生在春節(jié)期間,跟SARS發(fā)生在春節(jié)之后是不太一樣的,它帶來的影響也不太一樣。所以,要真正找到比較好的政策去應對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需要分析疫情對中國的結構性影響,到底什么樣的領域、什么樣的行業(yè)、什么類別的企業(yè)、什么樣的群體、什么樣的地域位置,受到了疫情的影響。
這次為什么不一樣,比如產業(yè)結構不一樣。2019年相較于2003年,整個第三產業(yè)在GDP的占比已經到了將近54%,而且貢獻了整個GDP增長的將近60%。換句話講,第三產業(yè)、服務業(yè)已經變成整個中國經濟主要的支柱,以及增長動能所在。這次疫情對整個服務領域的影響是最大最直接的。
這段時間相對農林漁牧第一產業(yè)、相對交通運輸、倉儲、郵政,對批發(fā)零售、住宿、餐飲、娛樂、出行這些需要線下進行的服務項目影響非常大,而這些行業(yè)加在一起對GDP的占比達到了36%。換句話講,需要對它具體怎么影響這些行業(yè)做出具體的分析,同時采取相應的經濟對策,才可能評估出來這次疫情對中國經濟到底是什么樣的影響。
除了服務業(yè)之外,如果疫情控制不順利,影響到節(jié)后的返工返崗,甚至返學等,它對制造業(yè)、建筑業(yè),對第二產業(yè)的影響會逐漸呈現出來,同時可能對進出口方面也會帶來影響。
除了產業(yè)結構,再看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消費、投資、進出口,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2003年的時候,消費貢獻了35.4%的經濟增長,當時的增長速度是10%,消費貢獻3.6個百分點;但是到2019年,消費已經貢獻了57.8%,接近60%。換句話講,消費現在成為中國經濟增長最重要的動能、推動力。
短期看,這次疫情對消費的沖擊比較明顯,需要去分析,采取什么樣的經濟政策,能夠緩解沖擊;同時能夠確保在疫情控制住之后,經濟能夠有一個比較合理的反彈或者是增長,從而使得整個2020年經濟增長的情況不至于因為疫情被干擾。
一個基本的判斷是,疫情對經濟的影響本身是一個內生變量。這有兩個原因:第一,影響的程度本身取決于疫情的控制情況,盡快控制住疫情本身非常重要。
第二,它其實也取決于我們怎么去應對疫情所帶來的影響——如果能夠識別出來它主要在哪些領域影響比較大,采取有針對性的政策舉措,也可能把這個影響降下來。從這個角度講,可能前面的分析,包括對中國經濟增長邏輯的變化分析,對這次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它的結構跟過往有什么不一樣,其實都是幫助我們去梳理、思考到底我們現在的問題是什么,合理的經濟政策應該怎么去設計和規(guī)劃。
我想做一個基本的結論,剛才提到跟2003年非典相比較,我個人判斷,這一輪疫情從目前看來,它的影響更多體現在這兩個方面:一是對中小微企業(yè)的影響,二是對就業(yè)的影響?,F在中國的中小企業(yè)解決了超過80% 的就業(yè),從這個角度講,這兩個問題是合二為一的。換句話講,現在的重中之重是幫助中小微企業(yè)渡過難關。
讓企業(yè)活下去是第一要務
怎么去幫助中小微企業(yè)渡過難關?特別是在中國經濟增長邏輯發(fā)生變化的背景下,在疫情本身帶來很大不確定性的情況下。
根據銀監(jiān)會2018年的統(tǒng)計,各類人民幣貸款里面,民營中小微企業(yè)貸款余額占的比重只有25.8%。中小微企業(yè)貢獻了80% 以上的就業(yè)、60%的GDP,但是貸款余額、存量比例只有25.8%。從這個角度講,他們的生存挑戰(zhàn)本來就比較嚴峻,他們承擔的資金成本也比較高一些。
換個角度講,現在大量的中小微企業(yè)所面臨的資金環(huán)境其實要差一些,比同樣的大企業(yè)或者是國有企業(yè)要差。這基本上是討論中國經濟結構性問題時一個不爭的事實。
正常情況下,我們的營商環(huán)境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這次疫情本身是一個外部沖擊,它給中小微企業(yè)帶來的挑戰(zhàn)就更大了。
在制定經濟政策的時候,應該有所傾斜,就是把幫助中小微企業(yè)應對挑戰(zhàn),作為重中之重來加以重視。短期和長期,對策是不一樣的。短期來講,有一個基本原則,雖然我們講疫情是命令、防控是責任,但是另外一方面也需要在認知上明確,防范經濟問題其實也是這輪防控疫情工作很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
地方政府在制定政策的時候,一定要避免采取一些過度干預、過猶不及的政策,增加企業(yè)的運營成本。我們現在強調尊重市場規(guī)則,逐漸恢復市場活動,提升市場應對突發(fā)事件的能力和韌性,這本身也是國家綜合治理能力不斷提升的一個重要標志。
在具體建議上,對中小微企業(yè)有這樣一些建議:因為現在首要問題是現金流比較短缺,具體采取什么方法,需要回到分析框架里。
現金流不外乎是營業(yè)利潤、投資,從這些角度講,在經營層面、財務層面、資本層面應該做一些事情。比如,在經營層面,其實也沒有什么特別神奇的妙方,就盡可能地增加營收、增加銷售收入——通過在線銷售或者是其他一些創(chuàng)新的方式,在防控疫情的同時想方設法增加收入。
同時用極限化的方式降低成本、降低應收,合理化投入節(jié)奏,通過這些經營層面的舉措,來緩解現金流短缺。在財務層面,尋求降息、增加貸款,或者把債務能夠展期、延期,通過這樣一些方式來緩解流動性風險,避免企業(yè)倒閉。
另外,因為這次疫情是很大的外部一次性沖擊,相當于正常的生產經濟活動的秩序被打亂了,其實政府在政策層面有很多空間可以施展,企業(yè)也應該積極地去尋求這方面的支持。各地方政府緊鑼密鼓出臺了很多支持中小微企業(yè)的一些政策,企業(yè)可能要密切關注,這樣也能幫助緩解現金流短缺的情況。
最后,在面臨外部沖擊的情況下,企業(yè)應該跟他的利益相關方——員工、上下游、融資方和出資方,當然也包括客戶、顧客、地方政府等等——多方面的全方位的協(xié)調、溝通,盡量尋求諒解,找到一種共生共利的安排,渡過難關。企業(yè)能做的,短期看就是活下去,通過經營層面、財務層面、資本層面來活下去。但是這個過程中,政府能做的事情比較多,包括宏觀的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等。
有兩點特別強調一下:第一,地方政府一定要在認知上明確雙重目標,就是控制疫情跟采取有針對性的政策控制經濟大幅下行的風險,應該是平行的、作為雙重目標來追求,一定要避免過度干預、矯枉過正、過猶不及的一些政策出臺。
另外,這次政府對市場的回應還是非常敏銳的,很多地方政府陸續(xù)出臺了大量的政策,而且這些政策的著力點跟怎么去幫助中小微企業(yè)渡過難關是有關聯(lián)的。中國經濟確實增長邏輯在發(fā)生變化,公共治理體系也在發(fā)生變化。
這次疫情是給我們一個很大的啟示:其實企業(yè)是非常脆弱的,我們的生產模式比較單一、產品比較單一,在創(chuàng)新方面比較不足,同時經營理念有很多短板。從這個角度講,未來怎么通過更多的方法去增加研發(fā)、提升研發(fā)在整個銷售收入占的比例,這對企業(yè)的發(fā)展更為重要。
未來十幾年,隨著中國經濟增長邏輯的變化,整個產業(yè)結構、經濟總量、需求端,會發(fā)生很多變化。比如,居民消費率,現在大概是占GDP 的38%、39%,在未來會提升到58%。換句話講,到2035 年這15、16年的時間,有20個點的增加。而且,服務消費的占比將會從目前的大概40.2%,增加到現在美國、日本的60% 以上。也就是說,未來可能絕大部分消費并不是用在購買商品,而是用在購買服務。
未來機會蠻多。比如,我們也看到,這次疫情對醫(yī)療大健康行業(yè)帶來很大的發(fā)展機會,現在中國醫(yī)療大健康行業(yè)基本上只占GDP 的6.3%、6.4%;而這個比例在美國是18%,在歐盟平均是10%。這就意味著,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這些領域會有很大的發(fā)展。
中國資本市場逐漸成熟
談一下對疫情期間中國股票市場、資本市場的展望。其實股票市場對中國經濟的意義,很大程度上體現在大家的關注度上,畢竟我們有1.5 億賬戶在積極地或者不積極地交易股票。
股票市場到底能不能在經濟生活中扮演很重要的作用,這要看其兩個功能:一是融資功能,二是它能不能實現價格發(fā)現的功能,引導資源的有效配置。
從融資能力講,我們的股票市場很大程度上是“穿插表演”(SideShow)——不是大戲,只是一個小曲。21世紀之后,2000年-2018年,整個A股市場IPO再融資,包括可轉債融資,全部金額加在一起,只有12.36萬億元,而2018年一年的銀行新增信貸就是15.7萬億元。從融資角度講,我們的股票市場起到的作用其實并不是那么大,中國主要還是間接金融為主,靠銀行信貸、靠債務來驅動的一種金融體系。
從價格發(fā)現角度講,很長時間這個定價是扭曲的。金融學有個很重要的概念,市場風險溢價,也就是說一個國家、一個市場,股票市場平均的收益率跟國債收益率之間的差異。這個數字在美國過去一百多年是6%,也意味著股票市場比國債市場風險要高很多,因此需要有一個高達6% 的超額回報才能夠說服投資者去購買股票,因為它的風險比較大。
而在中國,從2002年-2018年,這個數字是1.17%。也就意味著中國股票市場風險很低。這可能跟常識、跟我們對中國股票市場屬性的理解是完全相悖的,但這可能也從另外一個層面說明,我們這個股票市場并沒有形成給風險定價的錨。換句話講,它很難起到價格發(fā)現的作用,很難去引導資源做出更有效的配置。
這背后的原因很多,可能主要原因在于整個上市公司質量是偏低的。用投資資本收益率來衡量上市公司的質量,1998-2019年的21年時間,平均上市公司投資資本收益率只有3%。換句話講,你給上市公司一塊錢的資本,他去運營、去做產品、做服務,結完稅之后回報三分錢,而美國這個數字在過去38 年是11.6%。在過去一百多年,大概是10%。從這個角度講,我們上市公司的總體質量、投資回報、投資效率是比較低的。另外,很長一段時間,我們的上市公司存在著公司治理的問題、信息披露的問題。
最近3年,從2016-2018年,上市公司的凈資產收益率分布情況很奇怪。按道理講,它的分布應該是一個正態(tài)分布,應該是對稱的。但是我們這個分布顯然不是正態(tài)分布,而是在0這個位置上有一個突然的大比例的企業(yè)回報凈資產收益,在0的右邊,比0高一點,就是它是盈利的,而不是虧損的。這從某種程度上講,大面積的上市公司的盈利數字其實是做過修飾的,盡量避免回報虧損。這種信息披露的質量,這種公司整體情況,再加上上市公司總體質量不高,合在一起,整個股市在過去若干年表現乏善可陳,跟實體經濟基本是脫鉤的。
最近一段時間,整個資本市場有一系列的供給側改革的舉措推出,包括注冊制、科創(chuàng)板,對退市制度市場化的執(zhí)行也在加強。最近《證券法》在修訂,用市場化的方式發(fā)展資本市場方面,有很多很好的規(guī)定和嘗試。因為這些舉措的推出,因為大量的改革舉措的推出,中國資本市場也正在走向成熟。長期投資和價值投資的理念在積蓄力量,可能慢慢會形成主流。
回到這次疫情期間中國資本市場的表現:其實2月3日恢復開市本身,以及股市在當天的表現,給我們一些信心,就是這個市場慢慢在成熟。這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證監(jiān)會在2月3日果斷地決定恢復開市,體現出它不會因為這種突發(fā)事件而去中斷正常的市場活動,顯示了對市場規(guī)則的尊重。這種對市場規(guī)則的尊重本身,體現出我們的資本市場在成熟,監(jiān)管者在成熟。另一方面,恢復開市后的表現,也告訴我們這個市場在逐漸成熟。當天大家都覺得股市會大跌,2月3日恢復開市第一天股價下降大概百分之七點幾、不到8%,第二天、第三天基本上就開始小幅上漲。
這說明我們的股市已經開始比較成熟了,它對風險的釋放、釋放的程度,跟海外市場的反應比較一致。投資者對整個疫情對經濟的影響的認知,已經形成了一個市場化的判斷。這背后也表現出我們資本市場在逐漸成熟。這可能是我們通過這次這樣一個事件、一個非常不好的事情,發(fā)現的一個很可喜的變化。
當然,大家可能會更多關心是股票市場未來走勢。我自己是做金融的,如果一定要定性,可能是一個價值投資者。企業(yè)價值是未來現金流的現值之和,就是說影響這個企業(yè)的價值因素,不外乎是未來的現金流,還有折現率,把未來這種現值確定一個折現率,而折現率本身是資金成本,同時要考慮一些市場情緒、投資者情緒的影響。
按照這三個維度來判斷,未來盈利其實是整個實體經濟的一個具體體現。它的整個表現情況取決于這次疫情對整個經濟的影響。它是一個內生變量,取決于疫情防控的順不順利、成不成功,同樣也取決于對策是否合理。如果疫情的影響能夠控制在第一季度,基本上今年整個基本面、市場的長期趨勢并不是特別悲觀。折現率方面,現在整個降息大背景下,流動性相對比較充分,企業(yè)資金成本會下滑,有利于企業(yè)價值的上升,這是有助于提升股市表現的一個利好因素。投資者情緒、市場情緒,負面情緒大部分已經出清了。
從這個角度講,未來股市,在疫情期間大部分的負能量已經釋放了,市場對疫情對經濟的影響、中國企業(yè)的影響,大致上已經有一個估值上的評價,而且這個評價比較統(tǒng)一。未來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變化,可能還會有一些起伏,但起伏的幅度不會太大。市場的反應已經表明,投資者對我們這次防控疫情取得最終勝利還是比較有信心,疫情高峰期可能即將結束。
疫情結束之后,今年的A股市場表現,甚至更長一段時間的表現,會回歸到企業(yè)的基本面,它跟實體經濟未來的長期表現是聯(lián)系在一起的,完全取決于中國經濟在未來增長邏輯能否發(fā)生根本的變化,找到推動全要素生產率提升的重要的來源,通過這種方式實現中國經濟高質量發(fā)展。從長遠角度,這取決于實體經濟的發(fā)展。當然中短期會有結構的分化。換句話講,未來中國股市會有一些部門、一些行業(yè)、一些企業(yè)有更好的表現。
什么樣的企業(yè)會成為未來的藍籌股、績優(yōu)股,成為大家追捧的資本市場的寵兒?基本上是那些能夠幫助中國經濟未來實現高質量發(fā)展的、有強大需求做支撐的、能夠保持很高增長速度的行業(yè)、企業(yè)。而這里面一個簡單的判斷,比如新興工業(yè)——提升全要素生產率需要大國工業(yè),當然我們的高端制造業(yè)、IT 制造業(yè)跟基建、能源相關的一些新興工業(yè),會涌現出很多很好的企業(yè)。新消費,線上娛樂、教育,當然也包括電動汽車這些消費,也會成為推動力量。
最后,雖然討論的是短期的經濟變化,但是整個中國上市的企業(yè),包括在海外上市的企業(yè),在過去20年的變化:到2017年,TOP10市值企業(yè)里面出現了2家民營企業(yè)、也是2家互聯(lián)網公司,騰訊和阿里巴巴。
在2027年,也就是在未來的七八年時間,中國市值前十的企業(yè)會出現什么企業(yè)的名字?相信伴隨中國經濟增長邏輯的變化,伴隨中國產業(yè)的變革,那些銳意進取,敢于用研發(fā)來推動增長、滿足市場不斷崛起的新需求的一些企業(yè),可能會出現在2027年這個榜單上。包括一些醫(yī)療公司、消費公司,也可能包括很多高科技企業(yè)。
未來總是值得預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