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查布塔日公
摘 要:新時期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以及新課改的推動,要求學生不僅要掌握正確的學習理念,同時也需要提升學習意識。因此課堂教學提高授課質量,就成為眾多小學藏語文教師所關注的重點。本文從課程教學的背景出發(fā),探究小學藏語文有效性的教學策略,從而為提升小學藏語文的課堂教學質量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新課程背景;民族地區(qū);小學藏語文;教學有效性
引言:小學藏語文的教學任務主要是在于提升學生藏語文知識的理解能力,能夠將所學知識用于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以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在新課程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作為小學藏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還是應當以學生為主,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升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合作能力、激發(fā)其發(fā)散型思維,從而讓藏語文知識得到有效提升。
一、當前小學藏語文課堂教學所存在的問題
(一)沿用落后教學方法
在大力推廣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大部分藏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仍然只是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在評價學生的方式上依然堅持以分數(shù)論高低。顯然這種教學方式和評價方式,無法適應新時期小學藏語文教學的需要。而新課程改革就需要堅持從科學的角度出發(fā),深入研究提升學生的藏語文學習能力,但是部分教師在提升學生藏語文能力的同時,有過多依賴于多媒體以及互聯(lián)網(wǎng)比如現(xiàn)在所流行的微課等等,反而忘記了生教學軟實力,顯然這對于學生的成長也是極為不利的。
(二)忽視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當前部分小學藏語文教師對于學生的創(chuàng)新力培養(yǎng)是不重視,在課堂上仍然是按照教材的講解,在教學過程中也沒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仍然是按照教材的步驟依葫蘆畫瓢。其結果就導致學生雖然考試取得了比較好的成績,但是長此以往繼續(xù)發(fā)展下去思維就會受到束縛,也就逐漸失去了創(chuàng)新能力,學生的天性也受到了遏殺。與此同時,很多學校并沒有將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融入到課堂教學活動中,而教師的首要目標仍然是提高學生的藏語文成績,這就導致在課堂上無法形成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的土壤。
(三)缺乏先進理念
新課程改革的目標之一,就是要求師生之間要建立和諧平等的關系,但是有很多教師無論是在授課還是在課后都太過于嚴肅,以至于與學生之間產(chǎn)生了無形的墻,因此就算是在學習中遇到了困難也擔心受到教師的責罵而不敢交流內心的想法,時間長了教師仍然是堅持高高的三尺講臺而滔滔不絕。學生對于某些似是而非的問題也不敢及時提問。因此這也就導致學習成績無法得到提升。此外還有一部分教師由于年齡以及個人職業(yè)素養(yǎng)的限制,在授課的過程中排斥先進技術,比如說多媒體教學,這就導致學習效率落后于他人。
(四)教師缺乏學科素養(yǎng)
在目前尤其是大多數(shù)的年輕教師,雖然學科知識豐富,但實際應用能力還比較差,尤其是對于教材的內容還不夠熟悉。不能夠將所學到的專業(yè)知識靈活地運用于課堂教學活動中,因此在教學時也只只是僅限于課本知識,無法發(fā)揮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久而久之,學生的思想就會產(chǎn)生惰性,在課堂上只是單純的聽從教師授課,而無法對某些問題提出大膽的質疑。此外還必須要承認在課堂上有部分教師仍然擺脫不了唱獨角戲的尷尬局面,有時候是越講越興奮,只是聽到下課鈴聲響起以后,才知道向學生提問題或者是對本節(jié)課做小結。在他們的心中,仍然是堅持以教師為主體,將課堂上的雙向互動變成了教師的獨角戲,致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受到了嚴重限制。
二、提升小學藏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方法
(一)有效的課堂活動
教師課前備課質量的高低,對于授課的效果也起到了很大的影響,為了考慮到授課過程中不同學習層次學生的反應。因此就需要對現(xiàn)有藏語文教材進行深入的研究,從教材當中獲取的有用信息,對于課堂活動進行提前設計預測不同學習能力學生的反應,提問題的時候選擇先易后難逐步提升學生的興趣,然后再根據(jù)問題的難易讓學生去主動思考。在課堂活動中要關注每一位學生的情感波動,要仔細觀察,除此以外,也要讓每一位學生切實的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尊重,如此才能夠讓學生主動的融入到課堂教學中,這樣就能夠極大提升學習的主動性,上課也不會有開小差情況的出現(xiàn)。學習知識是循序漸進的過程,作為教師要運用科學合理的方法去逐漸引導學生,要讓他們找到屬于自己的學習方法。除此以外,作為教師要極力避免題海戰(zhàn)術,重點提升綜合素質教育,通過經(jīng)典題目的講解和訓練達到學以致用,鼓舞學生大膽進行創(chuàng)新,提出自己的想法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升藏語文成績。
(二)激發(fā)學生興趣,主動參與學習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對此作為教師就需要在課堂教學活動中主動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要讓他們將所學到的知識用于實際生活,在講授新的知識點的同時也需要從我們的生活入手。除此以外,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都會存在很大的差別,因此作為教師在授課的時候,還是需要對我們的方式和方法進行反思,及時發(fā)現(xiàn)所存在的問題,不斷探索新的方法和手段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要讓每一位學生在面對藏語文的時候,不會再感到煩惱和躲避。在授課的過程中,也需要考慮到不同學習層次能力,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實行個性化的授課,此外在上課的過程中,對于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也需要借助當前的信息技術手段進行教學。比如多媒體和微課讓學生學習產(chǎn)生新鮮感和興趣,對于自主能力學習比較強的學生,可以提前預習課文,然后在授課的時候根據(jù)學習情況進行提問,要鼓勵學生表達意見在課堂上也需要學生交流的機會,通過交談,讓小學生對學習藏語文樹立自信心。
三、結束語
新課程改革對于小學藏語文學習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但是作為藏語文教師,我們也應當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向優(yōu)秀的教師學習經(jīng)驗,從而構建高質量有效的課堂教學方法。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轉變思想觀念,要讓學生成為教學主體,建立和諧的課堂氛圍,促使學生成為德智體美綜合發(fā)展的優(yōu)秀人才。
參考文獻:
[1]李志堅.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解析[J].高考,2020(34):67+69.
[2]殷昌峰.新課程背景下提高小學藏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智力,2020(23):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