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蘭英
摘 要:美術教育是小學教育體系中的一門輔助教育科目,在傳統的教學觀念中,美術學科的教學工作并不受師生們重視,然而美術學科的知識內容具有明顯的教育作用,通過學習美術知識可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藝術鑒賞能力,使學生對事物的分辨能力更強。因此,在當代素質教育體系中,美術學科的教學地位得到重視,為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德、智、體、美、勞”綜合能力,小學美術課增強了“合作教學”的力度,以提升課堂教學的效果。文章從小學美術教學中合作學習模式的重要性及其他內容進行分析,并對合作學習模式的具體應用方法進行研究,旨在為當代小學美術教育工作者提供新的教學思路。
關鍵詞:小學美術;課堂教學;合作學習模式
人類有追求美好事物的本能,小學階段的學生對美好的事物更加熱衷,這是由于學生的天性所致。在傳統的應試觀念教育模式中,美術作為一門不參加考試的學科,未得到應有的重視,并且常常被師生“拋之腦后”,在經歷了應試教育的弊端影響之后,素質教育強調了美術學科教育的重要性,開展良好的美術課堂教學工作,有益于學生審美能力的增長,可以使學生提升對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所以越來越多的人對小學美術教育事業(yè)重視起來。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應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有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學生的研究興趣,小學美術的知識體系對于學生而言并不難,但需要學生用心去學習、用心去感受,所以教師要靈活運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將其中的優(yōu)勢發(fā)揮出來,推動我國小學美術教學的蓬勃發(fā)展。
一、小學美術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的意義
學生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通力合作最后獲得成功,他們相互學習、相互幫助、相互作用最終使得學生的認知水平、合作交流能力不斷提高,學生通過彼此討論交流解決認知沖突,以及在合作中針對發(fā)現的問題進行推理最終達到對知識的理解,從學生的合作學習的目標結構理論和發(fā)展理論中,不難發(fā)現不管是從動機的角度還是認知的角度,這種合作教學模式這是一種具有優(yōu)越性的教學方法,不僅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合作精神、交往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競爭意識、平等意識、承受能力以及激勵學生主動學習提高自己,現今社會是一個通力合作的時代,國家對教育非常重視并且不斷強調合作的力量,所以當代教育必須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很多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對于合作沒有正確的認知,在小學美術的學習中選擇合作學習可以有效幫助學生克服這一困難。
二、小學美術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出現問題的對策
(一)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合作學習有助于促進學生在學習中相互幫助,因為合作學習是一種很好的共同進步的模式,通過合作學習可以讓美術基礎知識扎實的學生幫助美術基礎知識薄弱的學生,而再這樣的合作模式下,學生的基礎知識能夠得到鞏固,這對于二者都能有效提高。例如在江蘇鳳凰少年出版社的小學美術教材中《雪》的學習,教師先引導學生們想象一下自己記憶里雪的場景,讓學生通過回憶和描繪用筆去把腦海的場景展現給大家,這時候再根據教學目標給小組布置學習任務,讓學生以繪畫、手工等不同的形式去進行合作創(chuàng)作,從而發(fā)展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學生通過彼此之間的交流討論完成教師布置的教學目標,拓展多元化思維,不斷地提高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二)加強學生的主體地位,鍛煉學生與人溝通的能力
合作學習強調課堂上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意識,將美術課堂交給學生,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言,為了提高學生合作交流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和繪畫美術能力,讓學生在一起自由、自主的交流、討論,為學生營造一種民主輕松和諧的美術學習氛圍,從而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且有效的發(fā)揮學生的學習潛能。美術教育可以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因為小學生在繪畫之前會先用眼睛去觀察,然后在思考動手操作,美術教師為了讓學生掌握一定的繪畫技巧,經常在繪畫教學過程中訓練學生基礎的繪畫能力,還要對學生提出相應的要求,動作標準握筆有力,對學生涂色時要注意方向和動手折紙時的速度不能太慢。例如在《水墨游戲》一課的學習中,我們在學生一年級就開設關于水墨相關知識的學習,這對培養(yǎng)學生對筆墨的感受能力和激發(fā)學生對水墨的學習興趣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讓教師通過學習水墨去用線自由涂抹,認識筆墨工具了解筆墨意趣,嘗試著用水墨中的線條去表達自己的情感“,淡妝濃抹”表現濃淡、干濕以及粗線條、細線條和曲直之間的變化,盡情的抒發(fā)自己的情感,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個性以及創(chuàng)造精神。教師要鼓勵學生敢于創(chuàng)新,運用筆墨表現形式美感添加賦性,還要讓學生通過不同的表現形式將思想感情和情趣表達出來,引導學生思考水墨的變化,為什么同一筆會出現深淺和粗細的不同,帶著這些思考用筆墨盡情涂抹,通過繪畫表達自己,想象一下自己在水墨線條中自由散步的感覺。在學習水墨知識后,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去欣賞美術教材中的畫作,并且和其他同學交流,談一談自己對那些畫作的理解,以及關于這些水墨線條大師背后有趣的小故事進行討論,順便了解一下這些大師其他的作品和這些作品之間的不同以及聯系,最后讓學生們互相比一比,再把自己的作品和大師的作品比一比,看看同樣的情感有什么不同的表達方式。
在小學美術的課堂教學中,應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可以取得不同的教學效果,其中合作學習模式是素質教育中推崇的一種教學方法,即將學生作為主體開展的合作探究學習模式。為改變傳統美術課堂教學中的沉悶氛圍,教師以靈活性更強的教學模式增強了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并致力于活躍課堂氣氛,增強學生學習的趣味性,以滿足課堂教學中的實際要求。教師不應該僅關注合作學習模式的表象,而是要由表及里地深入探索其實踐運用思路,才能彰顯出合作學習模式的教育效果來。
參考文獻:
[1]陳曉梅.小學美術教學中合作學習的實施策略[J].科技風,2020(07):64.
[2]郭馨陽.小學美術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組織及實施[J].美術教育研究,2017(10):139+141.
[3]徐蓉.合作學習模式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才智,2015(3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