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農(nóng)業(yè)職業(yè)學院 河南 南陽 473000)
“黃帝陵是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1],黃帝故里拜祖大典作為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受到國內(nèi)外諸多學者的關注。有學者指出,“遺產(chǎn)不是物”,而是蘊含著語言、文化、思想、價值觀、意識形態(tài)的一種表征和建構的“話語”[2][3]。話語進入遺產(chǎn)研究領域,其歷史性、文化政治和社會價值體系的表征和建構就成了共同關注點,遺產(chǎn)研究的“話語轉(zhuǎn)向”就形成了“文化遺產(chǎn)話語”。黃帝祭祀話語[4]突破時空的界限,通過社會、歷史和文化的“話語混雜”[5]和“互文”[6],建構了黃帝祭祀話語歷代一脈相承的“本根”文化精髓[7],也建構了黃帝祭祀文化的“原真性”[8],傳承、發(fā)展了中華民族“天人合一”“民本和諧”“家國天下”,厚植家國情懷,讓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在當下發(fā)揮新的生命力[9],實現(xiàn)“中國之治”的道德關懷和人文關懷,對當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文化認同的引領與傳播具有重要意義。
在復興中華文化的時代背景下,黃帝和黃帝祭祀的研究受到諸多學者的關注。有學者梳理了黃帝的歷史功績、黃帝祭祀禮儀的形成過程、歷史文化價值與現(xiàn)代意義和民族文化的認同,指出要繼承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黃帝文化是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根文化,它已成為普及中國傳統(tǒng)文化、堅定中華文化自信自覺的重要平臺。中華民族偉大的首創(chuàng)精神和凝聚精神,能夠激發(fā)中國人民的民族凝聚力,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民族的文化復興之路建設。
以上這些研究多從民俗學、歷史學和社會文化學視角切入,也有從語言學、話語視域下的文化研究。近年來,話語研究的文化轉(zhuǎn)向促使學者們聚焦學科的本土化和話語的多元文化研究。研究者Emma Waterton分析了遺產(chǎn)的語言符號背后所建構的知識操控與不平等的權力關系;施旭基于對中國文化傳統(tǒng)及其話語方式的分析,為文化話語研究提供了理論框架和分析路徑;吳宗杰從“微言大義”“行事著明”的中國傳統(tǒng)智慧和“究天人之際”“民德歸厚”的史學思維[8],分析了中國本土遺產(chǎn)話語的表征方式及內(nèi)在價值,提出了當下本土文化遺產(chǎn)話語研究的中國范式。這些研究大多關注本土的文化遺產(chǎn),但針對黃帝祭祀的研究卻為數(shù)不多。根據(jù)Fairclough的話語理論,從歷時性的視角對比分析黃帝祭文的話語變遷,一些研究者探討了黃帝祭祀的身份認同、古今話語嬗變以及核心價值觀建構。但對中華文化認同的研究都未曾涉及。因此,本研究從話語研究視角探討黃帝公祭話語中的中華文化認同建構,并思考其對當下中華文化引領的借鑒意義。
基于Fairclough的“文本-話語實踐-社會實踐”的三維話語框架[9]來分析黃帝公祭祭文,解讀其核心價值觀與中華文化認同建構主題;并描述黃帝公祭文本、闡釋文本所蘊含的話語實踐和社會實踐,解讀其內(nèi)容主題的話語建構機制。
在文本分析層面,解讀文本的內(nèi)容主題建構,分析黃帝公祭文本所蘊含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文化認同建構的內(nèi)容。在話語實踐分析層面,通過互文性分析來探究內(nèi)容主題與所在歷史語境的互動機制。巴赫金指出“我們的話語填滿了他者的話語,不同程度的他者和‘我們自己的話語’,不同程度的意識和分離。他者的話語包含著他們自己的表達和評價語氣,我們同化、再加工和再生產(chǎn)”[5],這意味著話語或文本在與相關歷史語境的互動中產(chǎn)生,也就是說“歷史(社會)嵌入文本和文本嵌入歷史(社會)”的互文性[6]。在社會實踐分析層面,我們將分析黃帝公祭的社會影響作用,體現(xiàn)公祭對社會價值觀與中華文化認同的認知、引領與建構。黃帝公祭是一種歷史(價值觀念、思維方式)和現(xiàn)實(社會治理)的對話,它是一種“身份形成的文化與社會過程”[2],通過這一歷史活動來解讀當下思維方式和文化傳統(tǒng)的深層價值,重新認識黃帝公祭的精神價值,通過“微言大義”“述而不作”,達到“行事著明”,透視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讓思想在行動中進行對話并得到表述[8],影響人們思想、行為和實踐方式,實現(xiàn)“天下之民歸心”。
自古至今,黃帝祭祀都是重要的官方祭祀禮儀。明清時期,規(guī)??涨?。由于黃帝祭祀儀式的整個過程很復雜,基于本文的研究問題,所以本課題選取內(nèi)容完整的祭祀文本作為分析材料:1371年的祭文A和2019年黃帝公祭祭文B。這兩個祭文均出自官方網(wǎng)站,祭文A出自“陜西黃帝陵:公祭軒轅黃帝網(wǎng)”,祭文B出自“乙亥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官方網(wǎng)站”鏈接的中原網(wǎng)。黃帝陵為黃帝陵墓之地,新鄭為黃帝的出生地,這兩個網(wǎng)站是陜西省和河南省黃帝公祭的官方網(wǎng)站,其材料來源均具有權威性,兩個文本具有對等性。
基于Fairclough的理論框架,本課題將從文本、話語實踐和社會實踐三個維度來對比分析古今祭文的語言特征和核心價值觀,以及如何運用這些特征并以何種話語機制來建構中華文化認同。
1371年祭文的文本主題:該文本可分為7個完整意義的語法小句,主要構建了三個主題:1.“天下-家國”的“大一統(tǒng)”思想(1-3句中“朕”“天下紛紜”“以有天下”“主宰庶民”):敘述了朱元璋皇帝的生平及建立政權的過程,向百姓展示其對“家-國-天下”的期盼,突出“以天下為己任”的領導者愛民情懷。2.“德治”思想(3-4句中“荷皇天后土眷佑”“以有天下”“君生上古,繼天立極、作烝民主”):表明國泰民安的此番盛景是由于黃帝和神靈的保佑,而這種保佑又是基于天子順應天命,合乎地道,贏得民心,遵循了“天地人”的自然之道,繼承了黃帝親民愛民的“德治”路向,從而實現(xiàn)了“天時地利人和”。3.“孝禮”倫理觀(5-7句中“朕興百神之祀,考君陵墓于此”“切慕于心”“仰惟圣神”):對黃帝行“祭禮”,體現(xiàn)了儒家傳統(tǒng)的敬天法祖、孝祖敬宗的倫理教化和道德準則,構建了黃帝的祖先身份認同和“仁愛孝禮”的價值觀。
話語互文性:該文本包含皇帝繼位過程的歷史話語和當下祭祀黃帝話語。歷史話語通過太祖皇帝的平民出身和平定天下的歷史敘事,表明了君王“修身齊家”的德行修養(yǎng)和“治國平天下”的偉大功績,追憶黃帝的歷史功德,意在強調(diào)當下君王效法黃帝的德治仁政,以德化人,強化了“天下-家國”的文化認同。黃帝祭祀話語用來感恩先祖和神靈的庇佑,祈愿國泰民安?!岸Y有五經(jīng),莫重于祭”(《禮記》)。通過神圣的祭禮,帝王向祖先表達了孝祖敬宗、慎終追遠之情,君王承襲黃帝“以民為本”的德治傳統(tǒng),行“禮樂教化”,“以內(nèi)制外、以德化民”[10],向百姓傳達“仁孝”的家庭倫理道德,將“修齊治平”和愛民親民融于治國理念,構建了“天下-家國”的文化認同。
社會文化語境:話語的產(chǎn)生離不開當時社會實踐中的歷史和文化語境?!皣笫?,在祀與戎”(《左傳·成公十三年》),“夫祀,國之大節(jié)也”(《國語》),表明祭祀為國家隆重大典,是皇權和統(tǒng)治的象征[11]。黃帝作為古代帝王的始祖,君王祭祀先祖黃帝,表明了對天地神靈的原始崇拜和對大自然的敬畏,體現(xiàn)了“天人合一”的哲學觀;歌頌了先祖黃帝的歷史功德,感恩先祖,祈福庇佑,通過向先祖黃帝行“孝禮”,傳承黃帝的德治道統(tǒng),對百姓進行禮樂教化和道德規(guī)訓,凝聚人心,促進統(tǒng)一,達到“經(jīng)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左傳·隱公十一年》),突出了“德治”“愛國愛民”的文化認同。因此,通過祭祀黃帝的社會實踐,實現(xiàn)“天下-家國”的為民情懷和孝祖敬宗、德治安邦的文化認同。
2019年祭文的文本主題:此現(xiàn)代文文本包含41個完整意義的句子。全文建構了3個主題:1.黃帝的“德治”理念(1-12句):全文用了近1/3的篇幅頌揚了先祖黃帝對中華文明的偉大貢獻(“中華文明”“我祖勛德”“啟迪蒙昧”“開辟蠻荒”“偉烈豐功”“恩澤八方”“教民耕牧”“五谷蠶?!薄盎閱视卸Y”“歷數(shù)岐黃”“發(fā)明舟車”“律呂度量”),教會百姓文明開化、農(nóng)業(yè)農(nóng)事、婚喪嫁娶、中醫(yī)醫(yī)藥、交通度量,在治理國家以及部落統(tǒng)一(“舉賢任能”“整紀肅綱”“修德懷遠”“封土固疆”“肇守一統(tǒng)”“和合共襄”“鼎新大公”“中和為上”“黃帝精神”“民本思想”)等方面為當下中國治國理政、參與世界治理提供了重要的管理智慧。2.“自強不息”“崇尚和合”的“中華民族-家國”主題(13-38句):歌頌了中國共產(chǎn)黨帶領中國人民實現(xiàn)國家富強、人民幸福、民族復興的奮斗歷程,敘述了改革開放到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走上了脫貧致富的小康之路(“愈挫愈奮,多難興邦”,“脫貧解困,全面小康。改革開放,盛世未央。七十華誕,見證輝煌。站起富起,發(fā)奮圖強。”)。由中原河南談及海峽兩岸,表明港澳與內(nèi)陸同根同祖同源,實現(xiàn)祖國的“和平統(tǒng)一”,乃“勢所必然”,堅定“一個中國”,“蚍蜉難撼”,傳承先祖黃帝的“德治”傳統(tǒng)和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突出了領導者“崇尚和合”、愛家愛國的為民情懷,建構了“中華民族-家國”的文化認同。再由中國談及世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題,強化了“德治”和“家國-天下”的政治認同。3.祭祀先祖黃帝的“孝禮”“家國”文化(39-41句):以傳統(tǒng)祭祀話語向祖先行孝,祈愿先祖保佑中華民族實現(xiàn)和平統(tǒng)一的復興偉業(yè),實現(xiàn)全世界和諧萬邦(“龍騰云起,日月經(jīng)天。天長地久,四海同歡。謹此敬告我祖,伏惟尚饗!”),將“家-國”文化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體現(xiàn)了愛國主義核心價值觀。
話語互文性:該文本也包含了歷史話語和當下祭祀話語,但也有各種話語的混雜(政治話語、經(jīng)濟話語、軍事話語、文化話語、哲學話語、復興話語、西方話語)。不同于1371年文本僅用1句話概述黃帝的成就,此文本用12句話歌頌了黃帝在中華文明史上的功德偉業(yè),建構了黃帝作為中華人文始祖的身份認同和以德治國、崇尚和合以及“家國天下”的黃帝精神。通過中國近現(xiàn)代的奮斗歷程、黃帝故里河南以及香港澳門的政治話語,強調(diào)了中華民族實現(xiàn)和平統(tǒng)一的自信堅定與歷史必然,強化了“中華民族-家國”的文化認同,突出強調(diào)了中國領導者“以德治國”的為民情懷。并通過西方話語表征了中華民族參與構建世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文化認同,是“家國-天下”文化在當今世界的繼承、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白詈笠约漓朐捳Z結尾,慎終追遠、感恩緬懷,祈愿祖先保佑實現(xiàn)國家富強與民族復興的中國夢,傳承以“孝禮”“家-國”文化為核心的“愛國主義”文化價值觀。總之,通過拜祭黃帝說明當下對祭祖?zhèn)鹘y(tǒng)的重視和對黃帝文化的認同,建構了“以德治國”“中華民族-家國”情懷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文化認同。
社會文化語境:該文本的互文性建構了“中華民族-家國”的身份認同和文化認同,對當下社會倡導的愛國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和治國理政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中國各地掀起了“祭孔熱”“尋根熱”等復興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活動,這反映了當下公眾對名師先賢的尊崇敬拜、感恩追思,是“孝禮”“家-國”文化在當下中國的傳承與發(fā)展。2008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擴展項目”,清明節(jié)被確定為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在清明節(jié)中華民族公祭黃帝正是將祭祖?zhèn)鹘y(tǒng)由家庭層面提升到國家層面,這是傳統(tǒng)“家國”思想在當下的文化表征。黃帝作為一個由“框架、聲音與敘事結構”所建構的文化符號,反映了不同歷史時期的民族價值觀念和精神追求[12]。首先,“天人合一”的自然觀和“大一統(tǒng)”的黃帝精神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團結統(tǒng)一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文化根源。其次,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xiàn)國家富強、人民幸福、民族復興的中國夢,反映了以“民本思想”和“德治”傳統(tǒng)為基礎的“以德治國”文化認同。公祭黃帝所蘊含的孝祖敬宗、以民為本、“大一統(tǒng)”的“家國”情懷與當下所倡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愛國主義”文化內(nèi)涵是一脈相承的,這就是植根于民心深處的中國智慧、中國精神。中國呼吁全世界參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體現(xiàn)了中華文明“以德治國”和“家國-世界”的民族精神。因此,該文本主題從黃帝到中國再到世界的轉(zhuǎn)變,突出了中國傳承“大一統(tǒng)”的和諧思想、“家國”情懷與“以德治國”的文化理念,也表明了黃帝文化對中國和世界的深遠影響,也增強了中華民族的歸屬感和認同感,為參與國際社會治理,貢獻中國智慧。
首先,兩個文本的歷史敘事建構了不同的身份主題。歷史就是一種敘事[13],黃帝祭祀文本是歷史敘事的一部分,語言通過歷史在交際前后實現(xiàn)動態(tài)化、情景化的身份特征[14],通過話語來建構身份[15]。兩個文本雖在相同的“祭祀黃帝”主題下,但通過不同的歷史敘事突出建構了不同的身份主題。明朝官方祭祀文本在描述繼承皇位、平定天下的長篇歷史敘述中簡要提及黃帝功德,并解釋了延遲祭祀的緣由。該文本不但實現(xiàn)了“君王-天子”的動態(tài)化身份建構,而且構建了“天下-家國”的心理歸屬和政治認同。太祖皇帝行祭拜黃帝的“孝禮”,效仿黃帝“民為邦本”的為政之禮,彰顯君王之“仁政”遵循“大一統(tǒng)”的“家國-天下”文化和“德治”傳統(tǒng)。當下文本歌頌了黃帝的卓越貢獻,歌頌了先祖黃帝的功德偉業(yè)和“德治”傳統(tǒng)。通過描述建國70周年以來中國所取得的偉大成就,于“意會言傳”中展示了中國領導者“以德治國”、親民愛民的為民情懷和“家國”情懷。進而由黃帝故里河南談及中華民族統(tǒng)一大業(yè)和參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藍圖,凸顯了中華民族傳承了黃帝的“德治傳統(tǒng)”“孝禮”和“家國-天下”文化,發(fā)展為“以德治國”“中華民族-家國”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文化理念。
其次,兩個文本不同的互文性建構了不同的文化認同,但其核心價值觀的文化內(nèi)涵一脈相通。文化是通過語言來構建的意義存在系統(tǒng)[16],黃帝祭祀文本參與中華文化和民族認同構建。明朝文本采用傳統(tǒng)祭祀話語所特有的言說方式,表征了中國傳統(tǒng)“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是天與萬物、與人的這種心理、生理、精神狀態(tài)的合一[17],也是社會處于和諧穩(wěn)定的狀態(tài)。然而在當下社會歷史語境下,太祖皇帝平定天下,突顯了領導者的“民本思想”和“家國-天下”的為民情懷。話語不僅僅是“行為”的工具,而且也反過來影響語言使用者[18],也是一種“身份認知與形成的文化與社會過程”[19]。遺產(chǎn)的精神在于以“人”為中心的文化與歷史和其所體現(xiàn)的教化作用,“不忘其賢有德者”。因此,文本通過傳統(tǒng)祭祀話語建構了中國“大一統(tǒng)”“家國-天下”的“德治”理念,以及修身立德的“孝禮”文化價值觀。然而,當下文本通過傳統(tǒng)祭祀話語與西方話語的混雜,呈現(xiàn)出明顯的互文性特點。首先敘述了黃帝帶領部落人民為了生存和生活進行了不斷的努力和探索,彰顯了自強不息、以民為本的黃帝精神[20]。接著描述新中國成立70周年來的發(fā)展歷程,突出了中國領導者“以德治國”的“中華民族-家國”情懷,向世界展示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文化理念,突出了黃帝精神的歷史意義、現(xiàn)實意義與未來意義[21]。最后以祭祀話語結尾,體現(xiàn)了對中國傳統(tǒng)“孝禮”“家國”文化的傳承。
總之,古今兩個黃帝公祭文本運用不同的話語機制在各自所處時代分別建構了不同的主題、不同的文化認同,但是兩者所建構的核心價值觀的文化內(nèi)涵是一致的。儒家之“禮”是約束君臣平民的道德修養(yǎng)和行為規(guī)范,德行是治國方略之首,是“為政之要”,當下“以德治國”與“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君子之道是一脈傳承的,這說明了黃帝精神的內(nèi)涵:“德治”“家國-天下”以及“孝禮”已經(jīng)發(fā)展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德治國、愛國主義、以人為本、和諧統(tǒng)一以及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世界智慧。
因此,黃帝故里拜祖大典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維系著中華民族的文化認同和文化根脈。在“身份形成的文化與社會過程,包含著為理解和改變當下而產(chǎn)生的記憶和敘述活動”,是一種在當下并為當下制造意義的行為,黃帝文化遺產(chǎn)融入“民心相通”的話語建設,以“微言大義”的言說方式,在“當下的過去”[22]的敘事、書寫、表征與重構[23],體現(xiàn)了黃帝文化對當下的啟示與教化作用[24],對當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與建構以及參與世界治理具有重要的文化意義和社會功能。
本研究從語言學話語視角切入,運用遺產(chǎn)話語研究理論,解讀了古今黃帝祭祀文本核心價值觀及其文化認同的話語建構機制,不但拓寬了語言學研究的新領域,而且也豐富了黃帝遺產(chǎn)本土化研究的視角和方法,為黃帝祭祀話語提供了遺產(chǎn)文化研究的中國范式?!爸v好文化遺產(chǎn)實踐的中國故事”[25],為黃帝文化遺產(chǎn)傳承與發(fā)展提供參考,也為中華文化復興、中原文化“走出去”、講好黃帝故事和中國故事以及中國治國理政、參與社會治理的路向決策與實施提供實踐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