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瑞隆
(西南科技大學(xué) 文學(xué)與藝術(shù)學(xué)院,四川 綿陽 621010)
《東南文化》2017年第2期《江蘇無錫胥山灣晚唐吳氏墓葬發(fā)掘簡報》[1](以下簡稱《簡報》)公布了吳璀墓志和吳化平墓志拓片和錄文。兩方墓志的內(nèi)容對吳氏家族譜系、墓葬集聚地、吳氏回遷至無錫的歷史、唐代吳姓郡望、晚唐無錫地名等研究有幫助。墓志磨泐情況較為嚴重,以致錄文存在大量缺誤和錯訛,影響了這些材料的科學(xué)使用。今不揣淺陋,校正其錄文、句讀,對個別詞語作簡要解釋,并就正于方家。
吳璀墓志平面呈正方形,長32 cm,寬32 cm,厚6 cm。磚質(zhì),陰刻,共13行,行字數(shù)不等(見圖1)??坍嬃什荩舟E大部分模糊不清。
圖1 吳璀墓志
1) “其先吳山夫□,楚水名家”。
2) “昔□王□人,為□□之士探□,□君賦□,吟招隱詩”。
該句句讀應(yīng)是“昔顧王佳人,今為逸道之士。探諷閑居賦,學(xué)吟招隱詩”。
3) “公之積□,不□□□。以乾符二年歲次乙未三月二日”。
4) “病宿高肓,□醫(yī)不納,終于私弟”。
5) “窆于□□鄉(xiāng)太平里閭江山北”。
核之原拓,“于”后“鄉(xiāng)”前有3字,故應(yīng)補為“窆于□□□鄉(xiāng)太平里閭江山北”。
6) “□□有三男三女,長男曰□,次曰登,次曰約”。
7) “公之一門多為領(lǐng)袖,生有□□之□,沒歸□□之□”。
8) “公之壽□,五十有六”。
9) “窆□□□,良谿吉谷”。
10) “掩住城□,永歸□旋。恐地更□,石銘長刻”。
綜上,志文錄文、斷句如下(/為轉(zhuǎn)行符號):
唐故渤海郡吳府君墓志銘并序
府君諱璀,字蕧璠(3)參與胥山灣吳氏墓葬發(fā)掘的無錫考古志愿者陳萬康先生在其2013年《唐墓探吳——給吳氏統(tǒng)譜補空》博文中釋錄此句為“府君諱璀字蕧璠,吳郡人也”。陳先生可見志石原貌,所憑有據(jù),姑依其說。,吳郡人也。其先吳山夫圣,楚水名/家。昔顧王佳人,今為逸道之士,探諷閑居賦,學(xué)吟招/隱詩,彈琴樹間,擊壤林野。嗚呼!公之積善不遂/靈愿。以乾符二年歲次乙未三月二日,病宿高肓,乏醫(yī)/不納,終于私弟,享年五十六。以三年歲次丙申正月七日,窆于郡永安鄉(xiāng)太平里閭江山北,祔先人塋,乃將先妻合葬/焉。府君有三男三女,長男曰芳,次曰登,次曰約,皆雅量。三女/未笄。嗚呼!公之一門多為領(lǐng)袖,生有負之田,沒歸塋之窌。/其詞曰:公之壽兮,五十有六。三男三女,泣血號哭。/窆閉先墳,良谿吉谷。掩佳城兮,/永辭親族??值剡w徙,石銘長刻。/鄉(xiāng)貢進士邵稜撰
吳華平墓志平面呈正方形,長30 cm,寬30 cm,厚5 cm。磚質(zhì),楷書陰刻,共17行,滿行約23字(見圖2)。由于磚質(zhì)較差,不能拓印,故無拓本。
圖2 吳化平墓志
1) “府君諱□字化平,□□郡人也”(4)陳萬康先生釋錄此句為“府君諱造,字化平,濮陽郡人也。曾祖諱曰玨”。。
由志題知志主郡望為“濮陽郡”,第2個和第3個闕字可據(jù)此補。
2) “曾祖諱曰□,□宥□□□其”。
3) “門生□□居□□□痕”。
4) “其年□□□□□□□□□閭山北□□□□洺寶勝位□首”(5)陳萬康先生釋錄此句為“乾符五年歲次戊戌五月初五日,窆于無錫永安鄉(xiāng)閭山北”。。
5) “一男曰令珂,娶□□二女,□□母顯□己子□□□婦”。
6) “三□□□,□□親□。□□□廉,□□宥室”。
兩方墓志出土地同,但一云“閭江山北”,一云“閭山北”,那么“閭江山”與“閭山”誰正誰誤呢?由胥山灣墓群位置示意圖(見圖3)可知墓葬出土地在胥山西北,“胥山”與二者又有什么關(guān)系?
1) 閭江山。清代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記載:“閭江山,在(無錫)縣西五十里,下有閭江,亦太湖之別浦也。《志》云:‘閭江山下有闔閭城’。”[11]卷二十五其書另有“閭山”條目,但地處山東,非是一山也。故《吳化平墓志》所云“閭山北”實脫一“江”字。清代顧炎武《肇域志》云:“閭江山,在縣西南五十里。吳王闔閭筑城其旁,故名?!盵12]325清《江南通志》記載:“閭江山在無錫縣西南四十里?!赌乡苤尽吩疲骸掠刑e浦名閭江,因名山麓。有天井泉,故又名天井山?!盵13]卷十三清《無錫金匱縣志·卷二》載:“天井山。在縣西南五十里,閭江在其下,故亦名閭江山。上有天井峰?!盵14]47清代華湛恩《錫金志外》敘述詳細,“閭江山亦名天井山,西麓有泉二,一湮為民居,一尚存。山下有閭江,闊里許,今湮為田,僅通舟。案此山因有二泉,故名天井山,下之閭江既湮為田,居人即以閭江名所湮之地,非以閭江名山也。康熙庚午《志》記載:‘天井山亦名閭江山?!睹防镏尽吩疲骸閱T筑闔閭城于此,故江以閭名,山與地即以閭江名?!盵15]250《咸淳毗陵志》記載:“閭江山俗名驢山,在縣西北五十里,有闔閭城?!盵16]卷第十五應(yīng)是音轉(zhuǎn)之誤。由以上材料可知,閭江與太湖相連,今已不存,閭江山有因閭江得名和因闔閭城得名兩種說法,但無“閭山”之名。又因“西麓有泉二”,或名“天井山”。
2) 胥山?!妒酚洝の樽玉銈鳌贩Q伍子胥死后,“吳人憐之,為立祠于江上,因命曰胥山”[17]41?!断檀九曛尽酚涊d:“胥山在縣西北閭江側(cè),子胥被殺吳人哀之為立祠。”[16]卷第十五《清一統(tǒng)志》引《越絕書》“闔閭筑城,城中有小城二,徙治胥山”[18]2602,則“胥山”之名早已有之,非如《史記》所述。清《無錫金匱縣志·卷二》載:“胥山。在天井山之西,閭江上,亦名廟渚,山頂圓平。傳是子胥屯兵處,江上舊有闔閭城?!盵14]47則胥山和閭江山實是兩山。
圖3 胥山灣墓群位置示意圖(摘于《簡報》)
吳璀唐乾符二年(875年)去世,“享年五十六”,推知生于唐元和十五年(820年)。吳化平葬于唐乾符五年(878年),享年“五十有七”,推知生于唐長慶二年(822年)。吳氏墓地為無錫地區(qū)唐墓斷代和船形磚室墓分期標準提供了新材料。
《吳璀墓志》言“祔先人塋”,《吳化平墓志》言“□窆先墳”,都是葬于祖塋,可知胥山灣是墓葬集聚地?!逗唸蟆分赋?,“M1—M4并列成一排,其余4座墓葬位于南側(cè),也并列一字排開,每一排相鄰墓葬之間距離基本相同,墓道方向基本一致”,認為該處是“經(jīng)過規(guī)劃和布局的晚唐時期的吳氏家族墓地”[1]。
無錫是吳姓的發(fā)源地之一,在胥山灣所在的闔閭村有吳氏宗祠,族譜記載吳姓發(fā)源于此,后外遷,至宋代始遷回。據(jù)《吳氏統(tǒng)譜》記載,無錫閭江的吳姓于南宋年間從常州遷來,由本文所述墓志可知唐代即有吳氏家族生活于此,吳氏家族回遷至無錫的歷史可從南宋提前到晚唐。
地下出土的碑刻資料對家族譜系、漢字形體、職官、地理等的研究有證史誤、補史闕的巨大作用,正確釋讀碑刻是科學(xué)利用的前提。校正墓志文字首要依據(jù)字形,注意異體字形,如本文之“扵”;若字形殘泐則依據(jù)文意,如本文之“親”;要熟知墓志體例、文體特點,如本文之“祔葬”;要熟悉典故,如本文之“閑居賦”。胥山灣晚唐吳氏家族墓群,屬晚唐平民墓葬,墓志有明確晚唐紀年和郡望,有表明家族姓氏的墓磚。本文校正之墓志,對于研究吳氏家族遷徙歷史和唐代吳姓郡望有重大意義,對方志研究、吳氏宗譜研究有幫助。
(本文寫作中,蘇州市考古研究所副所長孫明利老師對“閭江山”“胥山”問題作了指導(dǎo),謹致謝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