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明
摘 要:由于受家庭因素的影響,學生成長環(huán)境各不相同,有的條件優(yōu)越,有的家庭貧困,但如何使學困生能夠從身心各個方面都有一個健康、積極的學習環(huán)境,也是當前城區(qū)學校教育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之一。
關鍵詞:學困生;轉化;教育
俗話說“十個手指伸不齊”,各校各班中都普遍存在學困生,他們人數(shù)的多少直接影響學校教學的質量,是提高學習成績的最大阻礙。轉變學困生學習的態(tài)度和習慣成了提高成績的關鍵。但轉化學困生又是許多老師共同的難題,經過幾年摸索,我做了以下幾點嘗試,收到了顯著的效果。
一、用尊重、理解敲開學困生的心靈之門
大多數(shù)學困生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的家庭出現(xiàn)變故,有的家庭教育出現(xiàn)問題導致學困生的心理、性格或多或少地出現(xiàn)問題,使他們學習出現(xiàn)了困難;加之家長或教師又采取簡單、粗暴的方式一味責備、訓斥,或以不理睬、歧視等態(tài)度對待他們,一方面使他們自尊心受損,與家長、老師之間產生敵對情緒,厭倦學習;另一方面他們自己缺乏學習方法和學習能力,面對不斷積累的知識空缺無能為力。當這二者同時出現(xiàn)在這些學生身上時,他們就對學習失去了信心。
這時候,及早地發(fā)現(xiàn)問題,尊重、理解他們就尤為重要。尊重他們的人格,說話盡量心平氣和,多關心他們的身體、生活,關心他們在班級中的地位。告訴全班同學,每個人學習成績都會改變,學困生只是暫時在學習上遇到了困難,只要他們想改變,就一定會在老師和家長的幫助下改變的。這樣做不但是給學困生自己信心,也是告知其他同學不要歧視學困生,也是為了使他們消除對老師的抵觸心理。另外老師要理解這些孩子們面對各種困難的不易。有的學生學習基礎差,認真聽講卻聽不懂,不會做題,家長不理解,處處責備。他們自認為在班上是差生,有抬不起頭的自卑。同學也因此看不起他們,這樣人際交往也相繼出現(xiàn)問題……老師如果能設身處地地去理解這些孩子的痛苦,他們就會立刻接受你,不但使孩子內心減少了壓力,更可以直接走進他們的內心與他們交流。關切的目光、和氣的語氣,適當?shù)墓膭睿ú粌H僅是言語上的,更可以握握手,拍拍肩膀,摸摸頭),讓這些孩子從你這里感受到理解、尊重與愛,轉化學困生就成功了一半。
二、及時與家長溝通是轉化學困生的先決條件
教師絕不能埋怨、斥責家長的不當教育,不能把責任全推給家長。學困生已然這樣當然與家庭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可是如果老師這樣做,不但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反而會與家長鬧僵,失去家長的配合。正確的方法是理解家長的苦惱,盡可能多了解家長平時如何對待孩子,以及孩子們在家的種種表現(xiàn)。任何孩子的問題都與家庭不當?shù)慕逃嘘P,了解情況后,要先對家長教育孩子的做法的正確與否做出判斷,并給予教育方式的指導和建議。這樣,家長是十分樂意接受你的建議,去嘗試配合你的。這就得到了家長的支持,爭取了合力。
三、善于發(fā)現(xiàn)學困生的優(yōu)點,及時鼓勵、表揚
教師應具有仁愛、豁達的胸懷和洞察孩子的慧眼,善于發(fā)現(xiàn)學困生的優(yōu)點,不論是在什么方面。特長、品行、課堂上一次專注的聽講,端正的坐姿,一次漂亮的書寫,一次精彩的發(fā)言……都可以是表揚、鼓勵的理由。甚至還能從該批評的事情中發(fā)現(xiàn)他們值得贊賞的一面。不僅老師表揚他們,還可以發(fā)動同學們給他們鼓勵,讓學困生感受到老師與同學的關懷,使他們開心,更會使他們認識到自己原來沒有想得那么糟糕。
四、與學困生、家長一起制定具體的轉化方案
在做好了前面的工作后,孩子愿意接納你的幫助,并對你有了足夠的信任后,開始和學困生及家長一起尋找他們自己的不足,有哪些缺點。依缺點制定方案,同時有好幾個缺點就優(yōu)先解決最急需改正的,一個一個地改。然后針對一個缺點制定一個改錯方案??梢苑謳讉€階段,盡量給他們降低難度,像爬樓梯一樣,一臺階一臺階地上,使他們努一把力就能上去,同時還要及時與家長聯(lián)系做好家長家庭教育的指導,使家庭的教育配合得上。
五、及時表揚、贊賞
當學困生有了一點進步時,一定要及時鼓勵、表揚。家長與老師分別在家和學校表揚,表揚和鼓勵的方式可以多樣化,可以是精神的、物質的、語言的、行動的……贊揚使人獲得友誼與幫助,更會提升學困生的自信心和榮譽感,使他們產生上進心理。學困生一旦有了自信心,相信自己可以轉變得越來越好,那么轉化學困生就快成功了。
六、要持之以恒地去培養(yǎng)他們堅強的意志力
轉化學困生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老師極大的愛與耐心,很多時候,孩子也罷,家長也罷,甚至是老師都會以為孩子眼下與以前相比學習進步大了,可以放松了,結果一段時間后又會退步變回原先的樣子。所以不論是孩子,還是家長,還是老師都要堅定地嚴格要求下去。特別是提醒家長,一定要持之以恒地堅持下去。一個月,一學期,一學年……在不同的時期,老師要不斷地指導家長,采取相應的配合方式,直到學困生轉變了學習態(tài)度,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真正自信、快樂,從根本上得到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