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清代滿文朱批奏折中的人名及其對音漢譯

2019-12-30 07:37:38韓曉梅
民族翻譯 2019年4期
關鍵詞:都統(tǒng)滿文奏折

⊙ 韓曉梅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北京 100031)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有數(shù)量眾多的清代滿文檔案,宮中滿文朱批奏折記載內(nèi)容豐富,奏折上有皇帝朱砂紅筆批示,是研究清史的第一手材料,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歷來受到檔案利用者和清史學界的重視。為了便于廣大專家學者利用滿文檔案,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近年完成了對館藏滿文檔案的整理編目工作,并相繼推進和開展了滿文檔案的著錄和翻譯工作。

在滿文檔案整理、著錄和翻譯工作中,只有確保漢譯滿文檔案內(nèi)的責任者人名信息準確,才能為檔案利用者準確查找所需檔案提供幫助。本文以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館藏康雍乾三朝宮中滿文朱批奏折中的責任者人名為例,通過梳理,總結(jié)出清代滿洲人取名用詞的特點,嘗試探討滿文檔案著錄和翻譯工作中滿文人名對音漢譯應遵循的準則,以期對現(xiàn)代滿文檔案的著錄及滿語文翻譯工作有所裨益。

一、清代滿文朱批奏折中出現(xiàn)的責任者人名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館藏滿文朱批奏折屬于宮中全宗,這部分檔案系統(tǒng)完整,內(nèi)容豐富。筆者有幸參與了宮中滿文朱批奏折的整理和編目工作。在檔案整理和目錄編制過程中,準確地對滿文檔案中責任者人名進行漢譯,確定責任者信息項,是一項重要工作內(nèi)容。滿文朱批奏折的責任者是指形成奏折內(nèi)容并對其負責的成文者,主要包括滿洲蒙古王公、中央部院大臣以及地方總督巡撫等人員。

(一)滿文朱批奏折中的宗室王公貝勒

在康雍乾三朝滿文朱批奏折中出現(xiàn)的滿洲宗室王公,有康熙朝和碩簡親王yargiyangga雅爾江阿,多羅僖郡王yohi岳希,鎮(zhèn)國公puki普奇;雍正朝的和碩康親王cunggan崇安,多羅平郡王fupeng福彭,英誠公fengxengge豐盛額,多羅貝勒abulan阿布蘭,奉恩輔國公aintu愛音圖,宗室cudzung楚宗;乾隆朝的和親王hvngjeo弘晝,恒親王hvngjy弘晊,理親王hvngsi弘皙,定郡王miyan de綿德,奉恩輔國公lu king祿慶①,等等。

除了滿洲王公外,還有蒙古親王和郡王。例如:青海扎薩克親王cagandanjin察罕丹津,青海和碩特蒙古親王lobdzangdanjin羅布藏丹津,科爾沁蒙古達爾罕親王lobdzanggumbu羅布藏袞布,sebtenbaljur色布騰巴勒珠爾,喀爾喀多羅郡王額駙dondobdorji敦多卜多爾濟,喀爾喀郡王sangjaidorji桑寨多爾濟,青海多羅郡王punsukwangjal盆蘇克汪扎爾,等等。

(二)滿文朱批奏折中的中央部院大臣

中央部院大臣也是在康雍乾三朝滿文朱批奏折中出現(xiàn)較多的責任者。例如:康熙朝的吏部尚書funingga富寧安,禮部尚書cen yuwan lung陳元龍,工部尚書he i赫奕,理藩院尚書arani阿喇尼,太仆寺卿asinai阿錫鼐;雍正朝的禮部尚書arsungga阿爾松阿,吏部右侍郎fuxen傅紳,太仆寺少卿hvwaxan花善;乾隆朝的內(nèi)閣大學士jalangga查郎阿,禮部尚書fulehun富勒渾,工部尚書兼內(nèi)務府總管laiboo來保,等等。

(三)滿文朱批奏折中的地方將軍督撫

除去中央部院大臣,還有許多地方將軍督撫等官員,也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康雍乾三朝滿文朱批奏折中。例如:康熙朝的奉天將軍anjuhv安珠瑚,吉林將軍basai巴賽,黑龍江將軍centai陳泰,甘肅巡撫coki綽奇,山西巡撫deyen德音;雍正朝的兩江總督cabina查弼納,浙江巡撫fahai法海,山東巡撫hvwang bing黃炳;乾隆朝的寧夏將軍bahai巴海,伊犁將軍booning保寧,云貴總督aibida愛必達,等等。此外,還有各地知府、總兵、駐防八旗都統(tǒng)、副都統(tǒng)等官員,因人數(shù)眾多,不便在此一一列舉。

二、清代滿文朱批奏折中滿語人名的用詞特點

姓名是一種文化符號,是通過語言文字區(qū)別人群個體的標志。姓表明其家族傳承,名則通常具有一定含義,多是長輩對晚輩的祝福與期望。清代滿洲人皆用滿語取名,在日常生活中,彼此相稱均不帶姓,只呼其名。因此,清代滿洲官員書寫公文奏折時亦不寫姓,只寫其名。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取名習俗,并且受到環(huán)境、社會、歷史等諸多因素的影響。通過對清代滿文朱批奏折的責任者人名進行滿語詞義分析,可以總結(jié)出滿洲人在取名時選詞用詞上的一些特點。

(一)以滿語名詞取名

滿洲人經(jīng)常以表達動物、植物、身體部位以及生活用品名稱的名詞來取名。

1.動物

滿洲人發(fā)源于東北白山黑水之間,生存環(huán)境中的飛禽走獸和昆蟲,便成了他們?nèi)∶撵`感來源。例如:刑部河南司郎中ebte額布特(雛鷹),署鑲白旗漢軍副都統(tǒng)事參領kvrcan庫爾禪(灰鶴),河南彰德府知府tojin托津(孔雀),署正藍旗蒙古都統(tǒng)事護軍統(tǒng)領nacin納秦(鴉鶻),荊州副都統(tǒng)jarhv查爾扈(豺狗),鑲白旗蒙古都統(tǒng)kirsa奇爾薩(沙狐),理藩院尚書sengge僧格(刺猬),鑲白旗前鋒參領tukxan圖克善(牛犢),正紅旗滿洲驍騎參領覺羅heliyen和廉(螳螂)②,等等。

2.植物

與用動物名稱取名相似,山林中茂密的松樹、榆樹和柳樹等植物,也是滿洲人取名時比較常見的選擇。例如:工部尚書jakdan渣克旦(松),山西巡撫sukji蘇克濟(榆樹錢兒),山東登州鎮(zhèn)總兵teksin特克慎(三川柳),內(nèi)閣侍讀學士bujan布展(樹林),署理商都達布遜諾爾馬駝群事務三旗牛羊群總管bohori博和里(豌豆),散秩大臣arsun阿爾遜(幼芽),等等。

3.身體部位

滿洲人除了用日常見到的動物和植物取名外,還有以身體部位命名的習俗。例如:鑲白旗滿洲都統(tǒng)foron佛倫(頭發(fā)旋),正紅旗滿洲都統(tǒng)sudan蘇丹(鬢角)、工部郎中nionio牛鈕(眼珠),江南松太道員tunggen通恩(胸脯),領侍衛(wèi)內(nèi)大臣samha薩穆哈(痣、胎記),等等。

4.生活用品

滿洲人狩獵用的弓弦、出行用的爬犁、穿戴的帽子等生活用品,也被用來取名。例如:鑲黃旗滿洲副都統(tǒng)uli吳禮(弓弦),四川打箭爐都統(tǒng)fara法喇(轎桿、車轅、爬犁),戶部尚書muheren穆和倫(輪子、耳環(huán)),太原鎮(zhèn)總兵taibu臺布(房柁、棟梁),易州城守尉mahala瑪哈拉(帽子),內(nèi)閣侍讀學士hooxan和善(紙張),正藍旗漢軍都統(tǒng)jangju章柱(象棋),等等。

由此可見,滿洲人的生活環(huán)境、生產(chǎn)及生活方式對滿洲人的取名習俗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滿洲人獨特的取名習俗彰顯了狩獵民族的特性,是有別于其他民族的獨特文化特征。

(二)以滿語動詞取名

滿洲人用動詞取名時,多使用動詞原形和使動態(tài)形式。前面已經(jīng)提到,滿洲人以狩獵采集為生,在自然環(huán)境中,經(jīng)常見到河水奔流,大地震動。這些都是自然之力的體現(xiàn),是力量的象征。在艱苦的野外能夠燃起篝火,立起帳篷,便可以獲得食物和溫暖,這是擁有卓越生存能力的體現(xiàn)。滿洲人對自然之力的崇拜,對食物和溫暖的向往,也同樣對他們的取名用詞產(chǎn)生了影響。

1.動詞原形

例如:吉林烏拉副都統(tǒng)ucara烏察喇(碰見、遭遇),太常寺卿yarhvda雅爾呼達(領導、牽引),鑲紅旗漢軍副都統(tǒng)兼署吏部右侍郎tangka唐喀(震動),甘肅巡撫xutu舒圖(漸漸長大),南城監(jiān)察御史hesebu赫色布(造化、天賜),正藍旗滿洲都統(tǒng)yende音德(燃起、興旺),等等。

2.動詞使動態(tài)

例如:四川嘉定府知府wesibu倭什布(提拔、晉級),wesibu是wesimbi(向上、興旺)的使動態(tài)。盛京將軍覺羅ilibu伊禮布(豎立、建立),ilibu是ilimbi(立起、興起)的使動態(tài)。包衣驍騎參領mukdembu穆克登布(興旺、昌盛),mukdembu是mukdembi(上升、興旺)的使動態(tài)。正藍旗前鋒參領anabu阿那布(使推、相讓),anabu是anambi(推、排斥)的使動態(tài)。

(三)以滿語形容詞取名

名字是承載長輩對晚輩祝福與希望的載體,滿洲人也喜歡用形容美好愿望的詞語,為后代取名,以此來表達長輩的祝福。例如:散秩大臣果毅公necin訥親(平安的、安定的),議政大臣固山貝子宗室sulfa蘇爾發(fā)(安逸的、自由的),監(jiān)察御史bekitu伯奇圖(牢固的、壯實的),總管sektu色克圖(聰明的、伶俐的),鑲紅旗漢軍副都統(tǒng)garsa噶爾薩(爽利的、敏捷的),詹事府詹事tumin圖敏(豐足的、濃稠的),等等??梢?,身體結(jié)實、聰明伶俐、平安富足是長輩對晚輩未來最為殷切的期望。

滿洲人除了用上述形容詞取名,還有用派生形容詞取名的例子。派生形容詞即由名詞或動詞,通過添加詞綴-ngga、-ngge而生成的形容詞。例如:承德知府taifingga臺斐英阿(太平的、安寧的),taifingga由名詞taifin(太平)派生而成。吏部尚書jalangga查郎阿(有氣節(jié)的、有骨氣的),jalangga由名詞jalan(骨節(jié))派生而成??κ哺翣栴I隊大臣yangsangga揚桑阿(姿美好看的、文采斐然的),yangsangga由名詞yangse(文采)派生而成。庫車辦事大臣tusangga圖桑阿(有益的、有用的),tusangga由名詞tusa(益處)派生而成。領侍衛(wèi)內(nèi)大臣英誠公fengxengge豐盛額(有福祉的、有造化的),fengxengge由名詞fengxen(福祉)派生而成。

(四)以滿語數(shù)詞取名

滿洲人還有以數(shù)詞取名的習俗,通常是以滿語序數(shù)詞或者基數(shù)詞取名。例如:戶部尚書sunjaci孫渣濟(第五),貴州安籠鎮(zhèn)總兵nadanju那丹珠(七十),德州城守尉uyunju烏云珠(九十),熱河副都統(tǒng)minggan明安(千),等等。滿洲人以序數(shù)詞命名應該是取義于孩子出生時,在家中子女間的排行順序。以基數(shù)詞取名可能是取義于孩子出生時,家中父輩或祖輩的年齡。[1]滿洲人以家中父祖輩的年齡給新生兒取名,體現(xiàn)了滿洲尊老敬老的民族傳統(tǒng)。

三、清代滿文檔案中人名對音漢譯應遵循的準則

滿文檔案的著錄和翻譯工作中,滿文人名的漢譯是指用漢文對音滿文人名,即用漢字標注滿文人名的讀音。在滿文人名漢譯時,只有規(guī)范選用漢字進行對音,才能準確反映檔案里的歷史信息,為史學研究提供更為信實的資料。筆者通過總結(jié)以往滿文檔案的著錄和翻譯工作經(jīng)驗,再結(jié)合整理清代滿文朱批奏折時所遇到的滿文人名對音漢譯工作難點,列舉了一些滿文人名對音漢譯應注意的問題,以期對滿文檔案和滿語文翻譯工作有所助益。

(一)滿文人名對音漢譯應遵循國家檔案行業(yè)標準

為了提升滿文檔案著錄工作的規(guī)范性和統(tǒng)一性,適應新時代滿文檔案著錄翻譯工作的新需求,最新修訂的《滿文檔案著錄名詞與術語漢譯規(guī)則》(以下簡稱滿文漢譯規(guī)則),經(jīng)全國檔案工作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審查通過,國家檔案局批準,于2019年9月1日起正式實施。該規(guī)則由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起草,根據(jù)《檔案著錄規(guī)則》DA/T30—1999和《明清檔案著錄細則》DA/T8—1994的規(guī)定,結(jié)合我國滿文檔案著錄和翻譯工作的實踐經(jīng)驗和遇到的問題,在《滿文檔案著錄名詞與術語漢譯規(guī)則》DA/T30—2002基礎上修訂完成。其中,對于滿文人名漢譯做出了具體的規(guī)范和要求。

首先,應參照《清代職官年表》[2]、《清代各地將軍都統(tǒng)大臣等年表》[3]、《清史稿》[4]、《大清歷朝實錄》[5]翻譯著錄;

其次,凡同一人名在上列各書中用字不統(tǒng)一時,應以列在最前面的書為依據(jù)翻譯著錄;

再次,在上列規(guī)定的工具書中未查到的人名,應依據(jù)滿文漢譯規(guī)則附錄A音譯,并考慮漢譯人名的用字習慣,同時應在其后加括號,括號內(nèi)依據(jù)附錄B轉(zhuǎn)寫對應滿文。

滿文漢譯規(guī)則作為滿文檔案工作的行業(yè)標準,規(guī)范了滿文人名對音漢譯所用工具書的種類和參考順序,明確了滿文人名對音漢譯的工作準則,為新時代滿文檔案工作的推進和開展劃定了規(guī)范性的行業(yè)標準,使得滿文人名漢譯工作有據(jù)可循,有則可依。

(二)滿文人名漢譯應注意滿文特定字母、外加單字和變音現(xiàn)象

1.特定字母

sy、cy、jy是滿文中專門拼寫漢語的三個特定字母,在拼寫滿文人名時也被廣泛使用。例如:和碩廉親王yvnsy允禩,正黃旗護軍參領syge四格,康熙朝內(nèi)務府總管xang jy xvn尚志舜,正藍旗蒙古副都統(tǒng)jyyung智勇,吐魯番領隊大臣fojy佛智,盛京禮部侍郎jysin志信。

2.滿文外加單字

為了滿足拼寫漢語或其他語言借詞的需要,在滿文原有字母之外,又增加了一些專為拼寫借詞用的單音字,稱為“滿文外加單字”。如:ioi余;nioi女;lioi律。其中的ioi,在拼寫滿文人名時較為常用。例如:哈密辦事大臣kingioi慶玉,江西贛州知府gingioi景裕,荊州將軍suioi素玉,等等。

在外加單字中,帶有ki、gi、hi復合音的單字比較特殊。ki、gi、hi在拼讀漢字時,發(fā)音分別與ci、ji、si相同,并且較ci、ji、si更為常用。如:ciowan/kiowan全/權;jioi/gioi聚/居,sioi/hioi須/徐,iowan/yuwan員/元,siowan宣,等等。在人名中具體體現(xiàn)在署鑲藍旗蒙古都統(tǒng)事副都統(tǒng)mingciowan明全,陜甘總督y(tǒng)ang ing gioi楊應琚,浙江巡撫sioi yuwan meng徐元夢,儀郡王yongsiowan永璇,等等。

3.變音現(xiàn)象

在滿文人名對音漢譯時,應注意有些輔音和音節(jié)連寫時會發(fā)生變音現(xiàn)象。在利用工具書查找對音人名時,只有選用準確的對音漢字,才能更為迅速、便利地查證到正確的檔案責任者。

(1)m變音成n

在滿文漢譯規(guī)則附錄A中,m對音為“木”字。但是在滿文人名中,若在人名詞中位置出現(xiàn)m,m通常與前一音節(jié)拼讀,m變音為n。例如:閩浙總督mamboo滿保,mam變音成man,對音成“滿”字。福建福寧鎮(zhèn)總兵ulamboo烏蘭保,lam變音成lan,對音成“蘭”字,等等。

(2)r變音成l

在滿文漢譯規(guī)則附錄A中,reng對音為“稜”,但是在利用工具書對音查詢?nèi)嗣麜r,“稜”音變成“楞”。例如:衢州鎮(zhèn)總兵irengge伊楞額,察哈爾總管sereng色楞,等等。

(3)xui變音成zui

在滿文漢譯規(guī)則附錄A中,xui對音為“水”字。而在工具書中,出現(xiàn)在人名中的xui,通常變音為zui,對音成“瑞”字。例如:西藏辦事大臣hengxui恒瑞,伊犁辦事大臣mingxui明瑞。

(4)dei變音成de

在滿文漢譯規(guī)則附錄A中,dei對音為“德依”,然而在工具書中,dei通常變音為de,對音成“德”字。例如:議政大臣領侍衛(wèi)內(nèi)大臣侯bahvdei巴渾德,散秩大臣kilidei祁里德,內(nèi)閣學士dengdei登德,戶部侍郎覺羅sedei塞德,西安右翼副都統(tǒng)gemdei格木德,右衛(wèi)副都統(tǒng)serdei塞爾德,湖南布政使suldei蘇爾德,等等。

(5)tei變音成te

在滿文漢譯規(guī)則附錄A中,tei對音為“特依”,但是在工具書中,tei通常變音為te,對音成“特”字。例如:湖廣總督erentei額倫特,盛京佐領entei恩特,巡查游牧等處地方理藩院員外郎ciriktei齊里克特,等等。

(三)滿文人名對音漢譯應避免選用表示漢人姓氏的漢字

滿文漢譯規(guī)則規(guī)定,在滿文檔案工作中遇到未能在工具書中找到的滿文人名,應考慮漢譯人名的用字習慣,并根據(jù)滿文漢譯規(guī)則附錄A,選用正確的漢字對音漢譯。漢譯人名的用字習慣是指除去檔案責任者是漢人的情況外,漢譯其他滿文人名時,應避免選用表示漢人姓氏的漢字。從滿文人名漢譯用字上,使?jié)M文人名有別于漢人人名,可以避免廣大檔案利用者對檔案責任者的民族屬性產(chǎn)生誤解。

清代統(tǒng)治者為保持滿洲舊俗,曾嚴禁滿洲人取用漢姓。乾隆二十年十一月十二日,乾隆帝曾降諭旨,“向來滿洲名氏,惟取清話之與漢字對音者,書寫漢字,不得依附漢姓,故意牽混?!私袢毡窟M呈本內(nèi),有喀爾吉善題調(diào)都司之何督一員,朕初意其為漢人,及閱該員履歷,則系鑲黃旗滿洲人。伊既系滿洲出身,或赫或和,何字不可書寫。乃必牽混漢姓,此種陋習,斷不可長。著再通行曉諭,嗣后倘有仍前混寫者,必當重懲其罪……”③由此可見,早在清代,滿洲人在名字中使用漢人姓氏的行為,便被嚴令禁止。然而,乾隆帝雖屢頒諭旨,嚴禁滿洲人取用漢人姓名,卻仍有人以身試法。乾隆四十六年,同為滿洲出身的伍進福、覺羅觀音珠和云祥三人,于科場舞弊被抓。乾隆帝降旨“不可不嚴辦示懲,伍進福以滿洲而取漢姓名,殊屬可惡,著削去旗籍,以從其欲,于枷號滿日,改發(fā)伊犁,給厄魯特為奴……”④

結(jié)語

在現(xiàn)代翻譯出版的滿文檔案史料中,滿文人名使用漢姓漢字的問題仍然存在。例如由北京市民委古籍辦和新疆少數(shù)民族古籍辦編譯的《盛京移駐伊犁錫伯營鑲紅旗官兵三代丁冊》中,用滿文抄錄的三代丁冊將錫伯族閑散wangcin漢譯成“王欽”,實際應譯成“旺沁”;將dulixan漢譯成“杜里山”,實際應譯成“都理山”;將julungga漢譯成“朱隆阿”,實際應譯成“珠隆阿”,等等。[6]在今后的滿文檔案翻譯工作中,應盡量避免再次發(fā)生這種現(xiàn)象。

時代在進步,歷史在發(fā)展,新時代滿文檔案和滿語文翻譯工作面臨著全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為順應現(xiàn)代滿文檔案的著錄和滿語文翻譯工作的新要求,進一步滿足檔案利用者對滿文檔案的查詢利用需要,滿文檔案工作者必須與時俱進,不斷更新觀念,完善工作方法。只有如此,才能充分地發(fā)揮自身的作用,為推進新時代滿語文翻譯工作貢獻一份力量。

注 釋:

①文中所有滿文人名均已依據(jù)《滿文檔案著錄名詞與術語漢譯規(guī)則》DA/T30—2019進行拉丁轉(zhuǎn)寫。

②()內(nèi)文字為滿文朱批奏折責任者滿語人名的漢語詞義。

③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軍機處上諭檔,檔號:乾隆二十年十一月十二,第1條,盒號573,冊號5。

④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軍機處上諭檔,檔號:乾隆四十六年十二月二十四,第3條,盒號682,冊號2。

猜你喜歡
都統(tǒng)滿文奏折
奏折的產(chǎn)生,原來是為了保密
黨員文摘(2023年16期)2023-08-31 13:50:32
庭院吉氣自何方 一份紫禁城庭院門位相度奏折的圖解
紫禁城(2020年3期)2020-04-26 05:19:58
清代黑龍江地區(qū)的副都統(tǒng)及駐防城
奮斗(2019年23期)2019-12-20 08:49:38
清代乾隆朝察哈爾都統(tǒng)群體特征研究
滿文檔案所見厄魯特源流
三田渡漢文滿文蒙古文碑文對比研究
清代審理哈密和吐魯番回人案件的兩份滿文題本譯釋
北京地區(qū)滿文古籍縱橫談
清代琿春副都統(tǒng)衙門檔之戶口冊淺析
“奏折是最靠不住的東西”
雜文選刊(2008年9期)2008-02-11 10:41:01
鱼台县| 三明市| 奉节县| 太仓市| 成武县| 射洪县| 郧西县| 彩票| 公安县| 古田县| 灯塔市| 甘德县| 新建县| 皮山县| 平潭县| 庆云县| 万载县| 韶山市| 延津县| 无棣县| 德阳市| 东兴市| 兴义市| 益阳市| 岳阳县| 临沭县| 山东省| 临海市| 东乡| 武强县| 永平县| 旺苍县| 拜泉县| 台湾省| 庆云县| 康乐县| 怀化市| 博湖县| 衢州市| 获嘉县| 安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