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勇
關(guān)鍵詞:《滄浪詩話》;不假悟;透徹之悟
摘?要:以往學界多從字面理解《滄浪詩話》“不假悟”義涵,因此而把“漢魏不假悟”解釋為漢魏詩“不假借悟”,如此解釋,必然造成這句話與“詩道在妙悟”之間的矛盾,由于此矛盾無法解決而不得不歸咎于嚴羽行文的不嚴謹。當我們從傳統(tǒng)的思維定式之中超脫出來,把“不假悟”放回當時的禪學背景,發(fā)現(xiàn)其意并不是“不假借悟”而是“不假之悟”。如此理解,有利于解決以下問題:“漢魏不假悟”與“詩道在妙悟”之間的矛盾問題;“不假悟”與“透徹之悟”之間的高低問題;“尚”字的內(nèi)涵問題。
中圖分類號:I20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12435(2019)06002206
Meaning Discrimination of “Bujiawu” in Poetic Theory of Canglang
ZHANG Yong ( Research Center of Chinese Poetics,Anhui Normal University,Wuhu Anhui 241000, China)
Key words:Poetic Theory of Canglang;Bujiawu(不假悟);incisive enlightenment
Abstract:In the past,the scholars literally interpreted “Bujiawu” in Poetic Theory of Canglang as “no use of enlightenment”.Such interpretation inevitably caused the contradiction against the fact that “the essence of poetry lies in enlightenment”.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the academia had to ascribe the contradiction to Yanyus loose writing.However,when traditional thinking pattern is broken and “Bujiawu” is put back into the zen background,it is palpable that the meaning of “Bujiawu” is not “no use of enlightenment” but “enlightenment without external conditions”.In this way,it is easy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s including the contradiction mentioned above,the relative superiority or inferiority between “Bujiawu” and “incisive enlightenment”;the connotation of “Shang(尚)”.
一、問題的提出與檢討
《滄浪詩話·詩辨》:
大抵禪道惟在妙悟,詩道亦在妙悟。且孟襄陽學力下韓退之遠甚,而其詩獨出退之之上者,一味妙悟而已。惟悟乃為當行,乃為本色。然悟有淺深,有分限之悟,有透徹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漢魏尚矣,不假悟也。謝靈運至盛唐諸公,透徹之悟也。他雖有悟者,皆非第一義也。[1]27
在這段話中,“不假悟”是什么意思?嚴羽說“詩道在妙悟”,又說“漢魏不假悟”,這兩種說法是否矛盾?這些問題從明代就開始討論,至今未得到很好的解決。
明人胡應(yīng)麟《詩藪外編》卷二:
嚴氏云:“漢魏尚矣,不假悟也??禈芬灾潦⑻疲笍刂蛞?。”此言似而未核。漢人直寫胸臆,斫削無施,嚴氏所云,庶幾實錄。建安以降,稍屬思惟,便應(yīng)懸解,非緣妙悟,曷極精深?觀魏文之《典論》,極贊文章之無窮;陳思書牘,欲以翰墨為勛績。點竄相屬,筆削不遑,鍛煉推敲,殆同后世,豈直曰悟而已。吾為易曰:兩漢尚矣,不假悟也。曹、劉以至李、杜,透徹之悟也。[2]5557
在胡氏看來,“不假悟”即是“不假借悟”,其義為“直寫胸臆,斫削無施”,相反,“假悟”則為“假借悟”,其義為“鍛煉推敲”。據(jù)此,他同意嚴羽的觀點,認為兩漢“直寫胸臆”之詩屬于“不假悟”;同時,又反對嚴氏把曹、劉等魏人之詩列為“不假悟”,理由是:魏人之詩雖臻“懸解”“精深”之妙境,但經(jīng)過了“鍛煉推敲”,因此不能算“不假悟”,只能算“透徹之悟”。
胡應(yīng)麟的觀點引起了許學夷的質(zhì)疑:“蓋悟者,乃由窒而通,故悠然無著,洞然無礙,即禪家所謂解脫也。魏人五言,由天成以變至作用,乃無著而有著,無礙而有礙,而謂之妙悟可乎?”[3]73他認為魏詩已由漢詩的“天成”而變?yōu)椤白饔谩?,這是其與胡氏相一致之處,但又認為魏詩并未達到胡氏所謂的“懸解”“精深”之境,由于其“有著”“有礙”,即有明顯的“作用”痕跡,因此還稱不上“妙悟”之詩。此觀點雖然與胡氏相左,但對“不假悟”義涵的理解與其卻是一致的:“不假悟”即不加“作用”的自然天成。
“不假悟”的義涵問題也是現(xiàn)代《滄浪詩話》研究者關(guān)注的焦點。郭紹虞《滄浪詩話校釋》引胡應(yīng)麟、許學夷的觀點,認可“不假悟”即“不假借悟”之意。[4]16張?。ㄏ愀郏┰凇稖胬嗽娫捫9{》
《滄浪詩話校箋》一書的作者為香港中文大學張健,《滄浪詩話研究》一書的作者為臺灣學者張健。為了不引起讀者誤會,本文在提及兩位張健先生時,在姓名后加上地名。一書中匯集了中外學者有代表性的觀點,擇錄如下:
張健(臺灣)《滄浪詩話研究》第三章原理論:“固然,我們盡可承認漢代有些作品(如古詩十九首)是渾然天成的,也真是‘自肺腑中流出,但作者似乎不可能不經(jīng)由一種有意無意的醞釀——即妙悟——而遂得之。說它們‘不假悟也,已不免有些虛玄?!?/p>
葉嘉瑩《王國維及其文學批評》:“漢魏之詩更為質(zhì)樸真切,無論敘事、抒情、寫景,較之盛唐之詩都更為直接,更不需要任何妝點或假借?!?/p>
林理章《正與悟:王士禛的詩論及其淵源》:“漢魏之詩超越了技巧,完全是自發(fā)的,沒有人為有意的痕跡?!?/p>
荒井健日譯《滄浪詩話》:“漢魏是詩史上的創(chuàng)生期,其詩渾沌、自然,詩人無自覺意識地獲得至高至善的作品?!盵1]45-47
以上諸人的觀點,在思路上與胡應(yīng)麟、許學夷是一致的,都把“不假悟”理解為“渾然天成”“無自覺意識”“沒有人為有意的痕跡”“不需要任何妝點或假借”,依此邏輯,“假悟”就應(yīng)該是有“自覺意識”、有“假借與妝點”了。
這種解釋理路必然導(dǎo)致以下疑問:嚴羽既然認為“詩道在妙悟”,怎么又說漢魏詩“不假悟”呢?一方面說詩道離不開“悟”,另一方面又說作為“第一義”的漢魏詩不假借“悟”,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以上矛盾的癥結(jié)何在?張健(臺灣)《滄浪詩話研究》認為在嚴羽身上:
滄浪的行文并不曾做到十分謹嚴的地步。前面將“漢魏晉與盛唐之詩”并列為“第一義”;后文突然又來了一則補充意見,把它攔腰切成兩段,而云“漢魏尚矣,不假悟也”。如此,則幾乎又把“惟悟乃為當行,乃為本色”那一句肯定的斷語否決了?!鋵崋栴}原出在滄浪本身。
轉(zhuǎn)引自張健(香港)《滄浪詩話校箋》上冊,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45頁。
作為一代詩論大家,嚴羽會犯這種低級錯誤嗎?剛說過只有“悟”才是當行、本色,馬上又說作為“第一義”的漢魏詩沒有“悟”,這可能嗎?
張健(香港)《滄浪詩話校箋》在列舉大量前人觀點后,提出新的解釋路徑:
漢魏與謝靈運至盛唐之詩雖然都屬于第一義,但漢魏不是通過悟而達到第一義,而謝靈運至盛唐之詩卻是通過透徹之悟而達到第一義的。嚴羽說詩道在妙悟,是從邏輯上說的;說漢魏不假悟是從歷史上說的。嚴格說來,其邏輯表述與歷史表述之間是存在不周密處。[1]47-48
張先生另辟蹊徑,認為“詩道在妙悟”是從邏輯層面而言的,而“漢魏不假悟”則是從歷史層面而言的。這兩個層面的劃分的確獨具慧眼,但仍然解決不了兩者之間的矛盾問題,因此也只能把問題歸結(jié)于嚴羽行文的不周密。
嚴羽行文真的會如此不嚴謹嗎?會不會是我們的理解出了偏差?要解決這一矛盾,必須正確回答一個關(guān)鍵問題:“不假悟”真的是“不假借悟”之意嗎?由于《滄浪詩話》的理論方法是“以禪喻詩”,因此要想搞清楚嚴氏“不假悟”的真實內(nèi)涵,有必要考察此術(shù)語在佛學中的義涵。
二、作為禪道的“不假悟”
在佛教中,悟分為能悟與所悟兩個層面,前者指主體的悟性,后者指開悟的境界,即悟境。在佛家看來,悟境是沒有區(qū)別的,而主體悟性的獲得則是有區(qū)別的,區(qū)別在于是否有憑借。假借外緣的力量,如高僧的開示、佛經(jīng)的研讀,而獲得的悟性稱為“假悟”,相反,不假借外緣的力量而全靠先天根性的自我覺解,則稱為“不假悟”?!凹傥颉迸c“不假悟”這一對概念產(chǎn)生于晚唐,而這一思想的形成則十分久遠。
佛教認為,在佛祖誕生之前,佛道就已經(jīng)存在,它是一種永恒的存在,佛祖只是佛道的證悟者而不是發(fā)明者。由于當時佛教還沒有產(chǎn)生,佛祖悟道沒有任何的憑借,他完全依靠本覺內(nèi)熏而自然開悟、自行悟道,這稱為“獨覺”?!睹罘ㄉ徣A經(jīng)玄義》卷四云:“若出無佛世,自然悟道,此即獨覺?!盵5]729中這種不借他力與功用而無師自悟的智慧,稱為“自然智”“無師智”或“無功用智”?!洞笕战?jīng)義釋》卷五:“若是自然之慧,則非修學可得,亦不可授人?!盵6]344上“自然智”存在于人的先天根性之中,不是靠后天學習而獲得的,因此也是不能傳授給他人的。
佛教徒們普遍相信,佛祖可以僅憑“自然智”而證悟佛道、創(chuàng)立佛教,但佛教產(chǎn)生以后,廣大信徒要想契悟佛道則必須依靠外緣的力量?!秹?jīng)·機緣品》中,玄策說:“威音王已前即得,威音王已后無師自悟,盡是天然外道?!盵7]161威音王是佛教傳說中最早的佛。玄策這句話意思是說,威音王以前沒有佛教,他可以不憑借任何外緣而自然契悟佛道,這就是“無師自悟”,而威音王以后,要想體悟佛道則必須假借高僧大德的指點與佛教經(jīng)論的啟發(fā)。玄策這一說法是佛教界的普遍觀點。佛教常以“威音王”為界,把悟分為兩個階段,即威音王以前的“無師自悟”階段與以后的“借教悟道”階段。與此同時,“威音王已前”與“威音王已后”也成為一對固定的佛教術(shù)語。北宋高僧睦庵善卿所編佛學辭典《祖庭事苑》解釋這對術(shù)語說:“威音王佛已前,蓋明實際理地;威音已后,即佛事門中。此借喻以顯道,庶知不從人得。”[8]383中“威音王已前”,比喻無師而自悟佛道;“威音王已后”,則是假借經(jīng)教而悟佛道。
惠能對“無師自悟”思想做了新的闡釋。他說:“若一向執(zhí)謂‘須他善知識方得解脫者,無有是處。何以故?自心內(nèi)有知識,自悟?!盵7]68他認為,即使是在佛教產(chǎn)生之后,照樣可以不假借他人指點而“無師自悟”,因為一切萬法包括佛道本來就存在于人的自心之中?;谶@一理解,惠能反對過去以佛教的產(chǎn)生來區(qū)分“無師自悟”與“借教悟道”的作法,而主張以主體根性的利鈍作為劃分二者界限的標準。他說:“不能自悟,須求善知識指示方見。若自悟者,不假外求?!盵7]68根性利者可以不假借外力就能在自心之中生起般若觀照,從而于剎那之間妄念俱滅,回歸自我的本心、本性。根性鈍者則必須假借外緣的力量,比如佛經(jīng)的誦持以及高僧大德的開導(dǎo)等,方能證悟佛道?;菽堋白晕颉敝x等同于“不假之悟”,而“不能自悟”則近于“假借之悟”。
惠能雖然提出了“假借之悟”與“不假之悟”的思想,但還沒有提出“假悟”與“不假悟”這一對概念。據(jù)現(xiàn)有資料看,中國禪學史上關(guān)于“假悟”與“不假悟”的討論肇始于晚唐?!毒暗聜鳠翡洝肪硎挥涊d,禪僧米胡派人去問仰山:“今時還假悟也無?”仰山答:“悟即不無,爭奈落在第二頭?”[9]285下這就是著名的“米胡悟否”公案?!敖駮r還假悟也無”,意思是問:您今天修禪悟道還需要假借嗎?仰山回答“悟即不無”,意思是說:需要假借之“悟”就不是真正的悟。這則公案提出了“假悟”概念,其意為假借外緣之悟,相反,“不假悟”則為不假借外緣之悟。整則公案表達了南宗禪“明心見性,不假外求”的思想。
“米胡悟否”公案在宋代以后的禪林十分流行,成為廣大僧眾參禪悟道的筌蹄。被嚴羽譽為“參禪精子”的大慧宗杲,就曾引用這則公案來批評“默照禪”的“守靜”禪法,提倡“不假外求”之悟。[10]939中以大慧宗杲為代表的“看話禪”與以宏智正覺為代表的“默照禪”,是兩宋之際最為著名的禪宗派別。隨著這兩派之間關(guān)于“假悟”與“不假悟”的爭論,這一對概念也逐漸成為人們的“口頭禪”。例如,有人把佛教產(chǎn)生之后的時期稱為“假悟的時節(jié)”,與此相對,佛教產(chǎn)生之前的時期則為“不假悟的時節(jié)”。[11]265下再如,有僧問宗寶道獨禪師:“如何是學人不假悟處?”答曰:“惡。”[12]750下這里,“不假悟處”代指人的本心、佛性。由于本心不可言說,道獨禪師以“惡”字答之。
綜上所述,在禪林,或者根據(jù)佛教產(chǎn)生的先后,或者根據(jù)主體根性的利鈍,人們把悟分為“假悟”與“不假悟”兩類,兩者在所悟即悟境上是沒有區(qū)別的,區(qū)別只在于能悟即主體悟性獲得的途徑與方法?!安患傥颉保康氖侵黧w根性的自我覺解,而“假悟”則要靠高僧大德的指點與佛教經(jīng)論的啟發(fā)等外緣的力量??傊?,作為禪道的“不假悟”,其意不是“不假借悟”,而是“不假之悟”,它指的是主體僅靠“自然智”而自行開悟,而不需要一個功夫歷練的過程?!耙远U喻詩”的《滄浪詩話》即是在這層意義上使用“不假悟”概念的。
三、作為詩道的“不假悟”
(一)“漢魏不假悟”的義涵及其與“詩道在妙悟”的關(guān)系
作為禪道的“悟”分為能悟與所悟,同樣,作為詩道的“悟”也分為能悟與所悟,前者指主體對藝術(shù)的直覺感悟能力與形象表達能力,后者則指渾然天成的藝術(shù)作品。分清能悟與所悟,是正確理解“漢魏不假悟”義涵的關(guān)鍵。
前文提到,從明代胡應(yīng)麟、許學夷至現(xiàn)代諸家,都認為嚴羽所謂“不假悟”指的是“渾然天成”的漢魏詩,換言之,所謂“不假悟”指的是所悟之詩境。沿此思路來理解“漢魏尚矣,不假悟也”這句話,必然得出“漢魏詩不需要悟”這一結(jié)論,而“悟”的意思理所當然就是胡應(yīng)麟所謂的“鍛煉推敲”,或張?。ㄅ_灣)所謂的“有意無意的醞釀”。這樣的話,“詩道在妙悟”的意思就應(yīng)是“詩道在于鍛煉推敲或有意無意的醞釀”,這種解釋,既違背本命題的原意,也與“漢魏尚矣,不假悟也”相矛盾。問題的根源就在于從“所悟”角度來理解“不假悟”,假如換一個角度,從“能悟”角度來理解的話,一切矛盾就會迎刃而解。
嚴羽在提出“漢魏不假悟”命題之前,先提出另外兩個命題:一是“詩道在妙悟”,二是“惟悟乃為當行”。先來判斷這兩個命題中的“悟”是能悟還是所悟。嚴氏在提出“詩道在妙悟”命題后,緊接著對其進行解釋,把“妙悟”與“學力”對舉,并以孟浩然與韓愈為例來說明,由此可以斷定此處之“悟”是指主體之悟性。此命題的意思是說:詩道在于主體之悟性而不在于其學力。作為這一普遍原理的補充,嚴羽接著又提出“惟悟乃為當行”命題,即對于詩歌創(chuàng)作來說,主體的悟性比學力更為重要,換言之,悟性是詩歌創(chuàng)作的“本色”動力,此處之“悟”無疑也是能悟。
順著以上思路,“漢魏不假悟”命題所討論的也是能悟即主體之悟性的問題?!安患傥颉笔菍ν硖埔詠矶U林“不假悟”概念的借用,其義為“不假之悟”,是說主體之悟性來自先天根性的自我覺解,而非后天假借外緣鍛煉的結(jié)果。嚴羽借用這一術(shù)語,來說明漢魏詩人之悟性來自其先天的根性,而非來自對前人作品的揣摩及后天的鍛煉??傊?,“漢魏不假悟”中的“漢魏”二字,指的是“漢魏詩人”而不是“漢魏詩”。照嚴羽的意思,漢魏詩人的直覺感悟能力及藝術(shù)創(chuàng)造能力來自其先天根性,而非后天鍛煉。
把“不假悟”理解成“不假之悟”,就不存在“漢魏不假悟”與“詩道在妙悟”之間的矛盾問題了?!霸姷涝诿钗颉笔钦f:主體之悟性是詩歌創(chuàng)作的原動力,它比“學力”更本色、更重要。這是就普遍意義而言的。具體而言,主體之悟性根據(jù)獲得方式的不同分為兩種:一種是“不假悟”,一種是“假悟”,前者是先天根性的自我覺解,后者則是假借外緣的結(jié)果,漢魏詩人之悟?qū)儆谇罢?,謝靈運至盛唐諸公的“透徹之悟”屬于后者。因此,漢魏詩人的“不假悟”是主體悟性的一種,“漢魏不假悟”是“詩道在妙悟”這一普遍原理的具體表現(xiàn)之一,兩者是特殊與一般的關(guān)系,兩者之間根本不存在矛盾問題。
(二)“不假悟”與“透徹之悟”
辨明“不假悟”的義涵,不但有利于解決“漢魏不假悟”與“詩道在妙悟”之間的矛盾問題,而且有利于解決“不假悟”與“透徹之悟”之間的關(guān)系問題。
嚴羽提出“悟有淺深”命題,并把主體之悟性分為“透徹之悟”與“一知半解之悟”。這兩個術(shù)語都來自宋代禪學。例如,圓悟克勤說:“他(按:指趙州從諗)是透徹底人,祝土著磕著便轉(zhuǎn),具本分作家眼腦”[13]195中;大慧宗杲說:“這里一千二百衲子,個個有一知半解,每來室中,道得諦當者甚眾,跳得兩跳后,更與一拶,便去不得?!盵14]887中在以上兩例中,“透徹”是指主體對佛道的徹底了悟,“一知半解”則指主體對佛道的理解只是停留于口頭而未達心領(lǐng)神會的程度。嚴羽借用這兩個術(shù)語來評論漢魏以后的詩人,認為謝靈運至盛唐諸公徹底了悟詩道,因此為“透徹之悟”,而大歷以后的詩人對詩道未能徹悟,只能算是“一知半解之悟”。
在提出“透徹之悟”與“一知半解之悟”后,嚴羽又提出“不假悟”。這“不假悟”與“透徹之悟”是什么關(guān)系?兩者有無高下之分?過去學界一般把“不假悟”理解為“不依靠悟”,由此出發(fā)往往得出“不假悟”高于“透徹之悟”的結(jié)論。如,林理章《正與悟:王士禛的詩論及其淵源》:“謝靈運至盛唐諸公之詩最多只是達到‘透徹之悟,較漢魏為低……他們永遠不能完全達到漢魏之境,因為他們還須靠悟。”[1]52如果把“不假悟”的義涵理解為“不假之悟”,結(jié)論就大不相同了。
前文說過,“不假悟”與“透徹之悟”這兩個術(shù)語都來自佛教。在佛教中,按主體悟性的獲得途徑來分,悟分為“不假悟”與“假悟”,而按主體悟性的深淺來分,則分為“透徹之悟”與“一知半解之悟”。嚴羽借用了這兩種分類法,認為:漢魏詩人悟性的獲得來自先天稟性,故稱“不假悟”,而漢魏以后詩人的悟性來自后天的鍛煉,則為“假悟”;謝靈運至盛唐諸公由于徹悟詩道故稱“透徹之悟”,大歷以后詩人由于不能徹悟詩道故稱“一知半解之悟”。由此可見,嚴羽所謂的“不假悟”與“透徹之悟”分別屬于兩個完全不同的分類體系。
從主體悟性的深淺來看,“不假悟”應(yīng)屬于“透徹之悟”,兩者是沒有區(qū)別的,因此嚴羽把二者都列為“第一義之悟”。就主體悟性獲得的途徑而言,“不假悟”與“透徹之悟”是有區(qū)別的,前者是沒有假借的,后者則是有假借的。那么,在嚴羽看來所謂“假借”是指什么呢?答案是“熟參”,即對前人創(chuàng)作經(jīng)驗的揣摩、消化與吸收。漢魏之前沒有五言詩,漢魏詩人的五言創(chuàng)作,沒有經(jīng)過“熟參”的過程,僅憑自己性情所至而自然與詩道契合,因此嚴羽稱之為“不假悟”;謝靈運至盛唐諸公則需要揣摩、學習前人的創(chuàng)作經(jīng)驗才能契悟詩道,他們的“透徹之悟”是“熟參”的結(jié)果。
嚴羽描述“透徹之悟”的獲得過程說:
學詩有三節(jié):其初不識好惡,連篇累牘,肆筆而成;既識羞愧,始生畏縮,成之極難;及其透徹,則七縱八橫,信手拈來,頭頭是道矣。[1]477
他把主體悟性的獲得過程分為三節(jié)。第一節(jié)由于不悟詩道而肆筆妄為,第二節(jié)由于初悟詩道而心生畏縮,第三節(jié)由于徹悟詩道而信手拈來,頭頭是道。由此可見,“透徹之悟”的獲得要經(jīng)歷一個由不悟到初悟再到透徹的“熟參”過程。相形之下,漢魏詩人沒有經(jīng)過這樣一個功夫歷練過程。嚴羽評價《胡笳十八拍》說:“混然天成,絕無痕跡,如蔡文姬肺肝間流出。”[1]636這種“混然天成”的藝術(shù)作品是從作者“肺肝間流出”的,并非“熟參”的結(jié)果。
綜上所述,“不假悟”與“透徹之悟”分別屬于兩個不同的分類系統(tǒng),因此不可把二者硬拉一起強分高下。從主體悟性的深淺來看,兩者是沒有區(qū)別的,其區(qū)別僅在于悟性獲得的途徑與方法,“透徹之悟”需要一個“熟參”的過程而“不假悟”則不需要這一過程。
(三)“尚”與“不假悟”
關(guān)于“漢魏尚矣”之“尚”字,張健(香港)《滄浪詩話校箋》引《史記·五帝本紀》及司馬貞《索隱》解釋為“上”,為“久遠”之意。[1]45周裕鍇在“久遠”意之外又加上“上乘”之意。他說:“‘尚字通‘上,有上古、上乘之義。”[15]兩位先生所言都有道理。除此之外,“尚”字還有一解,似乎更符合嚴羽“以禪喻詩”之體系。
禪宗經(jīng)常用“上”“向上”“向上事”等詞來表達真實而絕對的禪悟境界,意思等同于“本分”“本來面目”“實際理地”。如,有僧問大慧宗杲:“如何是向上事?”宗杲:“癡人面前不得說夢?!盵16]815上該僧問的“向上事”即是指“本來面目”,宗杲的答語暗示“本來面目”不可言說。禪宗常用的“威音王”一詞也有“上”或“向上”的意思,如《妙法蓮華經(jīng)通義》卷六:“此(按:威音王)乃空劫初成之佛,已前無佛。故宗門稱‘向上曰‘威音那畔?!盵17]583下在禪宗典籍中,“威音王”通于“上”或“向上”,為極遠之意,由此引申出“本分”“實際理地”“本來面目”等意。如丁福?!斗饘W大辭典》引《方語鈔》曰:“禪錄言威音王者,謂極遠也,又指本分也?!盵18]1554嚴羽“漢魏尚矣”之“尚”,極有可能是借用禪宗術(shù)語“上”或“向上”,表面意為久遠,引申意為“本分”或“本來面目”。
在“漢魏尚矣,不假悟也”一句中,“尚”為“本分”或“本來面目”,而“不假悟”則是對“尚”字的進一步說明。整句話的意思是說:漢魏詩人以自己的本來面目進行詩歌創(chuàng)作,其悟為不假之悟。像禪宗把“威音王”作為禪道“不假悟”與“假悟”之間分界線一樣,嚴羽把“漢魏”作為詩道“不假悟”與“假悟”之間的分水嶺,認為漢魏詩人為“不假悟”,而其后的詩人則為“假悟”。
四、結(jié)?論
當我們從傳統(tǒng)的思維定式之中超脫出來,把“不假悟”放回當時的禪學背景,發(fā)現(xiàn)其意并不是“不假借悟”而是“不假之悟”,嚴羽正是在這層意義上使用這一概念的。如此理解“不假悟”的義涵,有利于解決以下問題:
(一)“漢魏不假悟”與“詩道在妙悟”之間的矛盾問題。嚴羽認為漢魏詩人的五言創(chuàng)作是其真性情的自然流露,是從其“肺肝間流出”的,這種創(chuàng)作態(tài)度與方法正是他們“妙悟”詩道的表現(xiàn),其悟性的獲得不是來自后天的鍛煉而是來自先天根性的自我覺解,因此屬于“不假悟”?!皾h魏不假悟”是“詩道在妙悟”這一普遍原理的具體表現(xiàn)之一,兩者并不矛盾。
(二)“不假悟”與“透徹之悟”的高低問題。“不假悟”是就主體悟性獲得的途徑而言的,“透徹之悟”則是就主體悟性的深淺而言的,兩者屬于兩個完全不同的分類系統(tǒng),因此不應(yīng)強分高下。
(三)“尚”字的義涵問題。在“漢魏尚矣,不假悟也”一句中,“尚”通“上”,為“本分”或“本來面目”之意,而“不假悟”則是對“尚”字的進一步說明。整句話的意思是:漢魏詩人以自己的本來面目進行詩歌創(chuàng)作,其悟為“不假之悟”。
參考文獻:
[1] 張健.滄浪詩話校箋: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2] 胡應(yīng)麟.詩藪外編:卷二[M]∥吳文治.明詩話全編:第5冊.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
[3] 許學夷.詩源辯體[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7.
[4] 郭紹虞.滄浪詩話校釋[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1.
[5] 妙法蓮華經(jīng)玄義:卷四[M]∥大正藏:第33冊.臺北:佛陀教育基金會出版部,1990.
[6] 一行.大日經(jīng)義釋:卷五[M]∥大藏新纂?yún)e續(xù)藏經(jīng):第23冊.石家莊:河北省佛教協(xié)會虛云印經(jīng)功德藏,2006.
[7] 惠能.壇經(jīng)[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8] 善卿.祖庭事苑[M]∥大藏新纂?yún)e續(xù)藏經(jīng):第64冊.石家莊:河北省佛教協(xié)會虛云印經(jīng)功德藏,2006.
[9] 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十一[M]∥大正藏:第51冊.臺北:佛陀教育基金會出版部,1990.
[10] 宗杲.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卷三十[M]∥大正藏:第47冊.臺北:佛陀教育基金會出版部,1990.
[11] 正覺頌古,行秀評唱.從容錄:卷四[M]∥大正藏:第48冊.臺北:佛陀教育基金會出版部,1990.
[12] 道獨.長慶宗寶獨禪師語錄:卷三[M]∥大藏新纂?yún)e續(xù)藏經(jīng):第72冊.石家莊:河北省佛教協(xié)會虛云印經(jīng)功德藏,2006.
[13] 克勤.碧巖錄:卷七[M]∥大正藏:第48冊.臺北:佛陀教育基金會出版部,1990.
[14] 宗杲.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卷十八[M]∥大正藏:第47冊.臺北:佛陀教育基金會出版部,1990.
[15] 周裕鍇.《滄浪詩話》的隱喻系統(tǒng)和詩學旨趣新論[J].文學遺產(chǎn),2010(2):28-37.
[16] 宗杲.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卷一[M]∥大正藏:第47冊.臺北:佛陀教育基金會出版部,1990.
[17] 德清.妙法蓮華經(jīng)通義:卷六[M]∥大藏新纂?yún)e續(xù)藏經(jīng):第31冊.石家莊:河北省佛教協(xié)會虛云印經(jīng)功德藏,2006.
[18]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下冊[M].上海:上海書店,1991.
責任編輯:鳳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