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下一站,“后人類”烏托邦

2019-12-25 06:41:10向治霖
南風窗 2019年26期
關鍵詞:造物者三文魚無機

向治霖

起初,人們相信,造物者是完美的,他的作品一定也是完美的。傳道者說,律法的一點一畫都不能廢去。世界將如“完璧”般地歸于“天國”。

但從18世紀以來,造物者的工作被屢屢嫌棄。

首先是布豐,他發(fā)現(xiàn)某些動物器官沒有用處,比如豬的小趾。造物者為何要創(chuàng)造無用之物?

接著是達爾文,他在一次考察中發(fā)現(xiàn),南美海岸的沿途中,存在著很多大同小異的植物,它們是同個物種的“變種”。

那么,如果它們是被造物者一一創(chuàng)造的,造物者的工作就太繁瑣、太不經(jīng)濟了。

達爾文提出了“天擇”學說,解釋的是物種演化,即當下的物種全貌,是在漫長時間中的“天擇”結果。但是,有的物種變化很快,比如家養(yǎng)牲畜,達爾文便提出了“人擇”學說。

歷史是我們來時的路。從進化論的早期發(fā)展,我們可以看出:首先,世界不再是造物者的創(chuàng)造,所以它不再神圣,是可以改變的。其次,世間萬物不再必然是完美的。最后,“天擇”需要漫長的時間,且隨機性強。

自然而然地,“人擇”從一開始,就隱隱背負了人類重返完美的愿望。

“斯巴達”歸來

達爾文之后,孟德爾發(fā)展出遺傳學。轉眼來到今天,我們已經(jīng)知道生命的基礎物質,即DNA、RNA和蛋白質。生命的密碼,就在人類眼前,它也是一把控制生命的“鑰匙”。

只是,這把“鑰匙”能打開的“鎖”,究竟鎖住了什么?是“天國”還是“地獄”?

還沒有答案,但行動已經(jīng)開始了。

20世紀開始,轉基因的作品就走出了實驗室。首先是植物,研究者想要更完美的植物,做法也很簡單。他們將植株放到強烈的輻射環(huán)境中,刺激基因的變異,再從中挑選出符合預期的變異植株,把它們種植在田野上。

轉基因技術的“高級階段”,是“基因編輯”。

大多高級動物是真核生物,它們的DNA很長,有的DNA片段有用(基因),有的DNA片段沒用。那些沒用的片段,就像黏起了基因的“膠帶”。基因編輯就是利用“膠帶”,黏上新的基因,或者剪掉一些基因。如此,就實現(xiàn)了基因編輯。

第一個投入生產(chǎn)的轉基因動物—轉基因三文魚,用的就是基因編輯技術。

研發(fā)方需要更完美的三文魚,他們用一把“剪刀”(限制性內(nèi)切酶),剪開三文魚生殖細胞中DNA的“膠帶”,再將新加入的基因綁上“膠帶”(DNA連接酶),令剪斷的“膠帶”重新連接,就獲得了重組DNA。

編輯后的重組DNA生長出來的三文魚,就是轉基因三文魚。據(jù)了解,美國FDA(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批準了它的商業(yè)用途,它成為第一個走出實驗室的轉基因動物。

植物、動物都有了,接下來,輪到人了。

再一次,還沒有答案,但行動已經(jīng)開始了。

2018年11月,賀建奎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他宣稱,利用CRISPR/ cas9基因編輯技術,他成功地修改了人類胚胎,順利產(chǎn)出了兩個“轉基因嬰兒”。

賀建奎并不孤單。近日,俄羅斯科學家丹尼斯·雷布里科夫引起關注,同樣是因為宣稱了“基因編輯嬰兒”計劃。即便目睹了賀建奎的遭遇,他在接受《科學》采訪時仍然表示,賀建奎的實驗是積極的。他希望能將技術轉化為實際的應用,而賀建奎推動了這一點。

終于,“人類選擇”的目標,指向了人類自身。

其實,“人類選擇”在面對植物、動物和人類自身時,思路并沒有明顯的差異,那是一個可以預見的未來。

比如“完美的植物”,它抗旱、抗?jié)?、耐蟲,所需養(yǎng)分較少,但收獲更大。

“轉基因人類”的下一步,無非是要免疫更多的疾病,更能適應極端惡劣環(huán)境,攝取更少的營養(yǎng),但是成熟得更早、更久,衰老得更慢,以及更加強壯、聰明—就像斯巴達挑選精兵。

又比如“轉基因三文魚”,它不像自然三文魚,生長半年后要休養(yǎng)半年,而是一直保持生長,成熟周期降低一半,經(jīng)濟效益大一倍。

“轉基因人類”也是如此。賀建奎和丹尼斯·雷布里科夫一開始的目標,都指向了預防艾滋病感染,類似于轉基因植物的“耐蟲”。

可以預見,“轉基因人類”的下一步,無非是要免疫更多的疾病,更能適應極端惡劣環(huán)境,攝取更少的營養(yǎng),但是成熟得更早、更久,衰老得更慢,以及更加強壯、聰明—就像斯巴達挑選精兵。

不過,那是“完美的人類”嗎?

走向“賽博格”

追求完美不是錯,對完美的偏執(zhí)才有問題。就像“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被推廣成一個政治社會學的概念時,給“種族隔離”提供了辯護,造成觸目驚心的人間慘劇。到今天,“達爾文主義”仍被連累,成為一個頗具貶義的詞。

何況,基因編輯不是“人擇”的唯一手段,也不是顛覆性最強的手段。

在追求完美的路上,“人擇”除了基因編輯,還有仿生工程、無機生命。仿生工程是指,利用新材料,模擬生命生理過程,比如“人造子宮”。無機生命更好理解,它創(chuàng)造的是無機體,卻擁有一定的智慧,比如人工智能。

三種科技在干預生命時,有程度上的差別?;蚓庉嬛苯訉铙w下手,從根本的生命密碼上改造人類,這讓它成為倫理風險最高的一種技術。仿生工程在有機體與無機體之間,無機生命則看似更加無害了。

但是,后兩者的顛覆性不見得更小。仿生工程所創(chuàng)造的“人造子宮”,將胚胎發(fā)育過程放到了外環(huán)境中,針對發(fā)育的不同階段,可以實時地觀察、修改,使“優(yōu)秀”的胚胎可以順利產(chǎn)出,“劣質”的則中途放棄。這是更方便、也更赤裸的一種“人擇”。

無機生命在于,它可以探究生命體的能力上限。如今在風口上的人工智能,有望成為超越人類的智慧機器。再比如科幻作品中的“機械臂”,它是無機體,卻可以通過腦機接口技術,令人類輕易獲得古代神話中力士的力量。

要知道,想要獲得超強壯的身體,基因編輯必須在茫茫的基因海洋中,找到影響身體機能的基因,還要發(fā)明可執(zhí)行的編輯技術。不僅可能性小,而且成本很高,而無機生命就能相對容易地實現(xiàn)。

基因編輯、仿生工程和無機生命,三者相互配合,在未來成功落地的話,人會變成什么樣子呢?

早就有人憂心忡忡,福山在2002年出版了《我們后人類的未來》。他寫到,以上三種技術,本質上是要取代“天擇”,也就是要改變生命體的統(tǒng)一性、連續(xù)性。

換言之,將來的人類社會中,會有一批難以想象的“超人”,他們的競爭能力無人能敵。福山把改造而來的“超人”,命名為“后人類”。

現(xiàn)在來看,福山定義的“后人類”,有一定的時代局限,它源自科研方向的變化。

20世紀中期以來,DNA雙螺旋結構的發(fā)現(xiàn),“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實現(xiàn),將生物學推至巔峰。探究生命本質的工作,理應繼續(xù)往下發(fā)展。比爾·蓋茨曾說過,21世紀是屬于生物學的。福山說的“后人類”,也主要是在生物學意義上的。

但在新世紀,生物學遇到了瓶頸,異軍突起的是一門新科學:軟件工程。

“后人類”的未來由此而變。在過去,所謂的智能化,是讓機器的運作過程,模擬/接近生命的發(fā)生過程?,F(xiàn)在,反過來了,人工智能的智慧高過人類,人體反倒成為那臺不夠優(yōu)秀的“機器”。

所以,以前是機器學習人類,而今是人類追趕機器。這層關系的顛倒,正如1985年的《賽博格宣言》所說:“我們的機器生動得讓人不安,我們自己死氣沉沉得讓人恐懼?!?/p>

自那以后,“后人類”不再只是基因強化版的人類,而是機器與有機物的混合體—也就是“賽博格”(cyborg)。

無錯“烏托邦”

機器與有機體的融合越深,兩者之間的界限就越模糊,這是正在發(fā)生的事。

DNA、RNA和蛋白質,作為生命體獨有的物質,也被叫作生命的基礎物質。但在如今,生命體的“生殖-表達”過程,也被解讀為一種“編碼-實現(xiàn)”過程。生命的概念被機械化了。

依然是那條雙螺旋結構的DNA分子,它不再蘊藏生命的奧秘,只是一個寫定了的程序。四種堿基的排布,是它的“編程語言”,轉錄表達出來的蛋白質,則是它的一個應用。

而且,生命過程不僅不再是神秘的,它甚至被看作是“低效”的。

《自私的基因》一書中,作者這樣描述:“我們都是生存機器—作為運載工具的機器人,其程序是盲目編制的,為的是永久保存所謂基因這種稟性自私的因子。”

言下之意,人類機體作為一部機器,可改良的地方太多了。

“我們的機器生動得讓人不安,我們自己死氣沉沉得讓人恐懼。”

“轉基因人類”的制作思路就是如此:人類會感染艾滋病病毒,是因為存在“CCR5基因”,它是一個BUG,用基因編輯技術消滅它,只是修復了這個BUG。

同樣地,機體內(nèi)存在的“原癌基因”,可能癌變導致癌癥,它是一種可能引發(fā)機體混亂的BUG。所謂的不孕不育,是細胞分化過程中也即機體執(zhí)行指令時,出現(xiàn)的一個執(zhí)行BUG。不夠強壯、不夠聰明、不夠有勇氣……它們都是BUG。

所以我們需要修復工具—基因編輯、仿生工程和無機生命—只要不斷地修復BUG,就可以獲得完美的人類。

在這完美的理想當中,卻有人很“掃興”。

福山警告說:“當人類的智力和情感,可以像U盤一樣即插即用時,我們的人格同一性、生活的統(tǒng)一性,乃至文化本身就都分崩離析?!?/p>

道理很簡單,改造而來的“后人類”,不再有BUG,也就不會再犯錯了。

在編程的邏輯里,“犯錯”/BUG是很可怕的,是一定要修復的,否則程序就不夠高級。但在人類/文明的概念里,“犯錯”有積極意義。文明正是在“犯錯”中成長勃發(fā)。

以此類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思想,算不上“絕對正確”,但世界才因此千姿百態(tài)。

對“犯錯”的重視,不只是社會學者、人文學者。計算機發(fā)明者圖靈,在比較機器的邏輯推演和心靈運作時,提到過一個重要區(qū)別:邏輯推演僅僅適用于那些只能生成真陳述的算法,所以它不會出錯,但人是會出錯的。人類心靈是一種既能產(chǎn)生真語句、又能產(chǎn)生假陳述的特殊算法。

在論述一臺計算機可以多大程度上模仿人類時,圖靈說,一臺經(jīng)過編程的計算機也許可以進行學習和犯錯誤,“如果指望一臺機器不會犯錯誤,那么它就不可能有智能”。

掃平了BUG的“后人類”,會生活在一個怎樣的世界呢?

不妨想象一下:某學校內(nèi),一小孩跨不過2米高的跨欄。沒有人鼓勵他繼續(xù)嘗試,老師只是把結果記在了一張績效考核表上。小孩回家哭訴:“爸爸,我的xxx-xxx組件落后,快幫我升級一下吧!”

猜你喜歡
造物者三文魚無機
一切才剛開始
無機滲透和促凝劑在石材防水中的應用
石材(2020年9期)2021-01-07 09:30:04
一切才剛開始
加快無機原料藥產(chǎn)品開發(fā)的必要性和途徑
三文魚
飲食科學(2016年9期)2016-11-18 10:53:33
第八屆非凡時尚人物頒獎盛典:致敬造物者
有機心不如無機心
山東青年(2016年2期)2016-02-28 14:25:31
酸溶性三文魚皮膠原蛋白超濾脫鹽的研究
Fe2(SO4)3氧化脫除煤中無機硫的研究
開始
讀者(2010年24期)2010-07-05 21:54:07
毕节市| 娱乐| 鹤壁市| 社旗县| 隆尧县| 连州市| 临澧县| 张家口市| 鄯善县| 焦作市| 定州市| 上饶县| 那曲县| 灯塔市| 龙山县| 合水县| 延长县| 毕节市| 那坡县| 新邵县| 开封市| 福鼎市| 原平市| 惠水县| 枞阳县| 井陉县| 丰原市| 墨脱县| 石狮市| 博客| 黄梅县| 凤城市| 永顺县| 青铜峡市| 永新县| 洛隆县| 永和县| 七台河市| 新蔡县| 平远县| 商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