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媛媛
摘 要:“互聯網+”時代,不同類型的檔案機構對人才信息素養(yǎng)的要求存在差異。信息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可分為意識層面和技術層面兩個層次,一方面《高等教育信息素養(yǎng)框架》提供了很好的培養(yǎng)思路,可以依循《框架》的指導進行信息意識方面的培養(yǎng);另一方面要學習相應的信息學知識,還要采取適當的信息技術手段,這樣才能達到提高檔案人信息素養(yǎng)的目的。
關鍵詞:信息素養(yǎng);高等教育;檔案教育
中圖分類號:G27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19)11-0159-03
一、引言
互聯網時代人們周圍充斥著海量、片段化的信息。具備一定的信息素養(yǎng)是人們適應信息社會的一項基本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夠判斷什么時候需要信息,如何去獲取信息,以及如何去評價和利用信息。
檔案是固著在一定記錄載體上的信息記錄方式。挖掘、傳遞檔案中記錄的信息,并使之發(fā)揮應有的價值是檔案人的使命。這需要檔案人具有較高的信息素養(yǎng),需要高等院校培養(yǎng)出與信息社會相適應的檔案人才。
二、不同檔案機構類型對人才信息素養(yǎng)需求存在差異
檔案機構大致可分為檔案科研機構、檔案管理機構和檔案管理輔助機構。檔案科研機構指設立檔案學專業(yè)的大學,以檔案學研究和人才培養(yǎng)為主要任務。檔案管理機構指各級各類檔案館(室),以管理檔案和服務部門社會為主要任務。檔案管理輔助機構是指各類檔案企業(yè),以提供數字化加工服務等為主要任務。
(一)檔案科研機構需要對信息敏感度高的人才
信息的敏感度是指在獲取、鑒別信息時的敏銳程度和利用信息時的反應能力。檔案科研機構需要占據理論研究高地,首先要有具有前瞻性和重大社會價值的選題,而選題所體現的信息素養(yǎng)在于,如何占有大量信息,如何在海量信息中敏銳地發(fā)現有價值的題材,圍繞這一題材進一步開展研究,并將研究成果指導于實踐。檔案科研機構需要培養(yǎng)各類檔案專業(yè)人才,就要求老師一方面要將前沿的理論研究信息傳達給學生,另一方面要敏銳地感知社會和學生的需求,并根據需求開展課堂和實踐教學。無論是理論研究還是人才培養(yǎng),都需要信息敏感度高的人才。
(二)檔案管理機構需要能夠提供實用信息的人才
在信息社會里,各種載體形式的檔案資源呈幾何式增加,檔案管理機構面臨兩大挑戰(zhàn),一是如何存儲管理好檔案資源,二是如何有效地利用檔案資源中蘊含的信息。要解決好兩大挑戰(zhàn),還要處理好繁重的事務性工作,檔案管理機構所需要的信息素養(yǎng)就要以實用為主,以解決檔案管理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為前提,比如新型載體的檔案如何保管,如何達到標準化管理的要求,如何更便捷地提供檔案信息來滿足用戶需求等等。檔案管理機構人才要先獲取相當的知識,進而培養(yǎng)個人工作中的應變能力,才能夠不斷地應對檔案管理中出現的新問題新挑戰(zhàn),推進規(guī)范化管理工作。
(三)檔案輔助機構需要能夠加工檔案信息的人才
檔案輔助機構主要提供檔案數字化信息化加工等服務,需要按照客戶設定的信息加工規(guī)則,對檔案信息進行批量化加工、著錄,使不同載體的檔案信息以數字化的形式揭示出來,并加以保存。其對人才信息素養(yǎng)的要求主要體現在信息技術層面,一方面要熟悉數字化處理、信息挖掘等信息技術,一方面要掌握檔案著錄、信息存儲等標準規(guī)范。
三、基于意識層面培養(yǎng)檔案人才的信息素養(yǎng)
信息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歸根結底是思維意識的培養(yǎng),尤其是檔案科研機構和管理機構所需要的信息素養(yǎng)更加側重于檔案意識層面。依據《高等教育信息素養(yǎng)框架》,檔案信息素養(yǎng)可以從四個方面進行培養(yǎng)。
(一)樹立檔案信息具有權威性和情境性的信息意識
如果說,對于權威,需要以一種有根據的懷疑態(tài)度,以及對新觀點、不同聲音和思想流派變化的開放態(tài)度來看待[1]。那對于檔案信息這種權威,所能做的只有無條件地接受。檔案之所以是信息中的權威,是因為它是在工作、生活過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價值的真實記錄。檔案信息是伴生物,而不是后期加工形成的,檔案信息的內容或許不是真理,甚至可能是錯誤的,但整個檔案信息卻是一種真實反映,可以作為信息中的權威。
檔案信息具有情境性,也就是檔案信息元數據。元數據不是電子檔案所特有的,只不過電子檔案的元數據是以數據形式記載下來的,而其他檔案的元數據是隱含的或通過形態(tài)表現出來的。比如縑帛檔案的織造方式和絲的構造可以反映出檔案形成的年代,被篡改檔案上殘留的痕跡可以印證偽證信息,甚至通過一定的技術手段還可以還原信息真像。檔案信息內容也具有情境性,也就是指信息表達的相關語境,漢語文化博大精深,一段文字放在不同的語境中,反映的涵義有所不同,有些在現在看來可謂謬誤的信息,放在當時的環(huán)境中,也許就是正確的。
(二)具備在檔案形成過程中鑒定價值屬性的信息能力
對檔案價值的鑒定是一種信息能力,通過鑒定合理劃分保存期限,對于紙質檔案而言,旨在解決檔案實體數量大量增長與檔案管理部門有限存儲空間之間的矛盾;對于電子文件和電子檔案而言,旨在切實保障電子文件、電子記錄質量,并為組織和人類社會留存可以長期保存的真實、完整、可讀、安全的數字證據和數字記憶[2]。檔案價值鑒定要考慮檔案形成的過程,社會生產、生活不同階段形成的檔案價值不同。首先,對于黨政管理類檔案而言,文件辦理階段形成檔案的價值要高于布置階段,總結階段形成的檔案價值要高于過程階段的檔案,批復階段的檔案價值要高于請示階段。其次,對于專門檔案來說,基建審批設計階段、竣工驗收階段檔案價值要高于施工一般過程檔案,項目總結鑒定階段檔案價值要高于申報、研究階段,產品定型階段檔案價值要高于試制、研發(fā)階段。再次,電子文件、電子檔案形成過程中還要考慮電子檔案的有效性,即判斷需要歸檔保存的電子檔案是否能夠在保管期限內具備真實性、完整性和可用性[3]。檔案價值判斷信息能力的培養(yǎng),要先從書本和實踐中熟悉文件形成的過程,然后掌握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有預見性地判斷檔案信息的價值,還要具備相應的技術手段,鑒別價值實現的保證條件。
(三)采用探究式和對話式學術研究方式獲取檔案中蘊含的信息知識
檔案具有知識價值,一方面在于檔案是社會知識積累的產物,并且檔案的積累也反映出社會文化的進步,另一方面經過系統(tǒng)化整理的檔案才具有知識價值,而碎片化、片段式的檔案則無法揭示知識的全貌。檔案與圖書產生的區(qū)別在于,檔案用于記錄固定知識,圖書用于傳播知識,因而檔案專業(yè)培養(yǎng)往往側重于采取什么樣的手段將生產、生活中形成的知識記錄固定下來,而在互聯網+的時代,信息利用傳播的重要性日益明顯,如何系統(tǒng)地挖掘、傳遞檔案中蘊含的知識,正在成為防止檔案專業(yè)不被邊緣化的關鍵所在。
在任何領域,研究都永無止境,它依賴于越來越復雜的或新的問題的提出,而獲得的答案反過來又會衍生出更多問題或探究思路。由于視角和理解各異,不同的學者、研究人員或專業(yè)人士團體會不斷地帶著新見解和新發(fā)現參與到持續(xù)的學術對話中[4]。這種探究式和對話式的研究方式十分有利于檔案知識開發(fā),一方面,檔案中蘊含的知識需要去探究,并且是帶著問題和課題來探究,對于同一份檔案而言,不同的課題著眼點不同,挖掘出來的知識也是不同的,課題還要帶有前瞻性和社會熱點的敏銳性,這樣才能真正體現出檔案的價值。另一方面,在課題探究的過程中需要發(fā)揮集體才智,由于個人知識面和經歷的限制,對檔案信息的理解度存在差異,這種差異會影響到知識的挖掘,甚至可能會影響課題目標的實現,這就需要進行對話式研究,在討論和爭辯中形成真知卓見。
(四)秉承在檔案庫中展開戰(zhàn)略探索式檢索的信息道德
信息檢索往往是非線性并且迭代反復的,需要對廣泛的信息源進行評估,并隨著新認識的形成,靈活尋求其他途徑[5]。在檔案中進行檢索是挖掘知識、發(fā)現知識的過程,這也就決定著第一,檢索的過程是復雜的,檢索手段、檢索策略的選擇取決于對檔案內容的把握和日常知識的積累。第二,檢索可能無果,檢索結果的獲得取決于檔案館藏是否豐富,也依賴于檢索者的經驗和手段。對于檔案工作者的培養(yǎng)而言,不僅要教會如何制定檢索策略,如何選擇檢索手段,還要培養(yǎng)檔案工作者的信息道德,即為了檢索目標,堅持進行探索的精神,為了檢索目標,最大程度上豐富館藏資源的精神,守檔為了用檔,在用檔的基礎上最大程度地守好檔。
四、基于技術層面培養(yǎng)檔案人才信息素養(yǎng)
信息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離不開一定的信息技術。在“互聯網+”時代,一方面信息技術是人才培養(yǎng)的內容之一,檔案人需要學習檔案管理所必需的信息技術,為日后工作奠定技能基礎;另一方面信息技術是人才培養(yǎng)的手段之一,人才培養(yǎng)的手段因為信息技術變革而更新。
(一)學習必要的信息知識提高信息素養(yǎng)水平
互聯網+的環(huán)境下各類信息知識繁雜,而檔案人才在獲取知識時應該依循兩個原則,一是依循檔案的形成和價值發(fā)揮規(guī)律,能夠應于檔案發(fā)展軌跡的信息知識才是真正有價值的;二是順應社會發(fā)展的趨勢,在檔案價值發(fā)揮過程中應該應用最先進的信息知識,而不是陳舊落后的知識。
要提高檔案人才的信息素養(yǎng),應該學習的知識大致可以分為信息存儲、信息傳遞和信息獲取等三類?;ヂ摼W+背景下,信息存儲可分為脫機實體存儲和在線虛擬存儲,脫機存儲以光盤、硬盤等為主,在線存儲主要是網絡服務器和云存儲等。就存儲介質而言,兩者沒有區(qū)別,都是以二進位制記錄,記錄方式相同,存儲容量大小不同而已。就存儲安全而言,脫機存儲安全性可控的,在線虛擬存儲更多要考慮信息的安全性,要從技術層面防止失泄密風險。信息傳遞主要是基于檔案館、室層面,是指采取什么樣的方式將檔案信息傳遞出去,使其發(fā)揮社會價值,從信息的角度,主要是涉及檔案網站和手機客戶端建設,使用一種簡易直觀的形式將檔案信息傳遞給用戶。信息獲取主要是基于檔案用戶層面,即使用什么手段可以獲得所需的檔案信息,信息獲取要考慮時效性和有效性問題,要及時、準確地獲取所需的信息,就離不開相應的技術支持。因此,檔案人需要學習信息記錄材料學、網絡技術、數據挖掘技術等方面的知識。
(二)利用易于接受的信息手段提高人才培養(yǎng)效果
信息知識需要借助于一定的信息手段傳遞,在互聯網環(huán)境中,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已經逐漸被網絡在線教學所取代,尤其是以慕課(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即大型的開放式網絡課程)為代表。慕課作為一種信息教育手段,并不是簡單地把教學內容上傳到網絡上,要取得好的教學效果,就要考慮受眾、內容和教學手段等三方面問題。第一慕課的受眾是誰。傳統(tǒng)教學環(huán)境下,檔案教育的受眾是接受檔案學歷教育的在校學生,而在互聯網環(huán)境下,檔案教育的受眾擴大,可能是專業(yè)在校生,也可能是非專業(yè)在校生、檔案專業(yè)從業(yè)者,或者其他民眾。第二慕課的內容是怎樣的。由于課程受眾的擴大,課程本身也就不僅僅局限于提高檔案專業(yè)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利用檔案管理相關技能,提高非檔案專業(yè)人士獲取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成為課程的重要內容。除此之外,課程內容還應該能夠滿足檔案人職業(yè)發(fā)展的信息素養(yǎng)需求,傳授貼近檔案管理實際的各類知識。第三什么樣的課程形式能夠達到教育效果。非專業(yè)人員尋求教育培訓時往往帶有很強的目的性,選擇的自主性也更大,也就意味著必須采用一種更易于學習的形式,才能真正吸引受眾,達到教育的目的。抖音、快手等的盛行,給我們一定的啟示,互聯網時代人們的學習更加顯現出碎片化,因而相對于長篇講座而言,以專題來組織的短視頻可能更易于被觀眾接受,更容易達到教育的效果。
五、結語
互聯網+檔案信息素養(yǎng)培養(yǎng)歸根結底在于,如何以檔案教育為基礎,提高大眾存儲信息、獲取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同的檔案機構所需要的人才不同,對信息素養(yǎng)的要求也不盡相同,但是歸結在人才培養(yǎng)的途徑上,需要從意識和技能兩方面進行著手。
參考文獻:
〔1〕〔4〕〔5〕韓麗風,王茜,李津,管翠中,郭蘭芳,王媛譯.高等教育信息素養(yǎng)框架[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5,(06):118-126.
〔2〕王英瑋,陳智為,劉越男.檔案管理學[M].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
〔3〕王傳宇,張斌.科技檔案管理學[M].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責任編輯 賽漢其其格)
Abstract: In the era of "Internet +", different types of archives have different requirements for talents 'information literacy. The cultivation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levels: consciousness level and technical level. On the one hand, the " Frameworks for Information Literacy for Higher Education" provides a good idea for training. We can follow the guidance of it to cultivate information consciousness.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necessary to learn the correspond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knowledge, and adopt appropriat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eans. In this way,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the information literacy of archival people can be achieved.
Keywords: Information Lliteracy; Higher Education; Archival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