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錦濤
摘要:現(xiàn)代漢語“求+X”中,X可以是名詞性成分、謂詞性成分和小句。“求+V”結構中,有些結構已經固化,有些可能是從“求+述謂小句”演化而來,語義上看,動詞多是二價或三價動詞。在流行語中,“求”后的動作性成分有名物化傾向,整個結構具有處置義,使用過程中多帶有戲謔意。
關鍵詞:“求V”;框架語義;名物化;受益處置
沈家煊(2002)認為可以把不同程度的處置意味理解為“主觀處置”和“客觀處置”,兩者互有聯(lián)系又性質不同。而在“求+V”結構中是否會因為“求”的動作意和動作結果帶來語義上的處置性呢?另外,胡裕樹、范曉(1994)提到當動詞形容詞在句子的語義平面為動元身份、在句子的句法平面為主賓語身份時,可以說動詞、形容詞“動元化”了,且名物化不是孤立的詞匯意義或概念意義,也不是名詞的功能意義,而是語義平面動核結構中的意義。在流行語中“求v”是否是從“求+小句”演化而來的?“求”后的動作性成分是否存在名物化的現(xiàn)象?本文將在觀察語料的基礎上,從句法、語義和認知語義框架幾個角度進行肯定說明,以期對“求+V”結構有更深的理解。
一、古代漢語中的“求+X”
“求+X”的形式在上古漢語中就已經存在了,從X的性質上來看,有“求+體詞性成分”,如“民之求利”;也有“求+謂詞性成分”,如“黥人之面,非求傷民也?!绷硗?,“X”可以是單音節(jié)動詞,主要是在現(xiàn)代漢語中逐漸被固化在“求V”中的動詞,如“求見”“求救”“求援”“求饒”“求助”等。其中“求見”“求助”“求救”“求援”在先秦時期已經出現(xiàn),但用例并不是太多,而“求饒”則在元明時期才開始出現(xiàn),包括雙音節(jié)的“求饒命”;從形式上來看,一是在疑問句中,“求”的賓語前置,其后沒有成分,一是在“求+X”之后還有與之關系緊密的介詞性短語。如“晉樂王鮒求貨于穆子”,其中“貨”是“求”的目標物,“穆子”是對象;在“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中,“己”“人”是“求”的對象;在“求賢良以翼之”中,“賢良”是“對象”,“翼之”是目的。綜合語料來看,“求+X”這個結構在句子中所關涉的對象包括:“求”的動作施行者、“求”的目標和“求”的對象,“目標”或直接跟在“求”的后面,或通過表目的的介詞“以”標記出來,不僅有具體或抽象的事物,還包括由述謂性事件造成的結果。也有較少的句子中出現(xiàn)了第二個動作施行者,如“賢良”。
二、現(xiàn)代漢語中的“求+X”
觀察現(xiàn)代漢語中的語言事實可以總結出“求+X”所在句的較為完整的結構形式,描寫為“O1+求+O2+V+O3”,可以把這個當作基礎形式,其他形式可以從這個結構中演化出來。以幾個基本句為參照:
1. O1+求+O2+V+O3:(1)我求你幫我做一件事。(2)我求你幫他做一件事。(3)我求你做一件事。(4)我求你幫助我。2. O1+求+O2+V:(5)我求你幫忙。3. O1+求+O2+O3:(6)我求你一件事。4. O1+求+O2:(7)我求你了。(8)我求求你。5. O1+求+O3:(9)我求個情/簽。(10)我求名不求利。(11)*我求一件事。6. O1+求+V:(12)求安慰。/求放過。(13)求贊。7. *O1+求+V+O3:(14)*我求幫我/他做一件事。(15)*我求做一件事。8. *O1+求+O2+V:(16)*我求你幫助。(17)*我求你安慰。/*我求你贊。9. O1+求+O2+V:(18)我求你快睡覺/睡吧。(19)我求你休息/坐一會兒吧。
從句法結構上來看,O2在完整的結構中扮演兼語的角色,既是“求”的賓語,又可以做V的主語。而且,O2多數(shù)情況下是必須出現(xiàn)的,第五點中出現(xiàn)的例外情況,要么是在對舉的情況下出現(xiàn),這種情況在上古漢語中就已經存在了,要么是插入“個”,使用過程中逐漸凝固,而第六點中,流行語的情況也是一種凝固化,與(9)的情況互補。
三、框架語義下的范疇化
關于認知語言學中涉及的框架語義及其與句法之間的關聯(lián),有很多學者都做了研究?!叭藢陀^世界的認知將形成一個概念框架,這個概念框架一定投射為某個特定的語義框架,這個特定的語義框架又一定通過特定的構式來加以表達……”(陸儉明,2006)另外,F(xiàn)illmore(1982)認為框架并不是在真實世界中存在的實體,而是一種原型。Petruck(1996)認為框架是任何一種概念系統(tǒng),理解該系統(tǒng)中的任何一個概念都必須以理解整個系統(tǒng)為前提;引入其中任何一個概念都會涉及系統(tǒng)內其他所有概念。“‘框架為語義理解和描述提供所需概念背景。對框架中任一概念進行解釋通常會涉及該框架內的其他相關概念”(李福印,2008)。一個較為完整的命題事件就是一個“框架”,包括構成事件的各類范疇成分。
對于上面提到的句法結構,它的最原始的命題表述是“論元1完成‘求的動作,造成某種結果并產生影響。動作一般指向論元2,論元1 始終扮演受益者”。在“求”這個事件框架內可能還有其他成分,但上面的表述是其最基本的框架語義。在這個結構中,“求”可以被“請求、要求”等形式替代,但這些詞只是增加了一些情狀范疇,對框架義不產生影響。在這個命題里面,除了包括“求”的動作施行者、“求”的目標和“求”的對象外,通常還有動作V的施行者和動作結果的受益者。結合例句分析:在(1)中,出現(xiàn)了“幫我”“幫他”,引進了受益者,那么此時兼語句中有兩個受益者,一是“求”的施行者1,一是被“幫”標記的受“V”影響的一個受益者,可稱之為“直接受益者”和“間接受益者”。如果兩者同指,那受益者只有一個,如果不同指,受影響者有兩個。再結合(3)來看,標記明顯的受益者這個成分不是這個框架內所必需的,這說明“求”這個事件框架本身自帶一個受益者。再結合第七點來看,盡管前面“求”的動作指向是“你”,但實際“求”的對象或者說“求”的結果是“你做一件事”這個事件。雖然“你”必須出現(xiàn),但出現(xiàn)的原因不是因為它作為“求”的動作指向,而是因為它在后一個事件中充當了一個必要論元。這個結構中有兩個命題事件,兩個語義融合為一個句法形式,可把賓語位置上的述謂事件定義為次命題。在次命題中要求一個論元必須出現(xiàn),而在整個命題中要求必須存在一個受益者,次命題中的動作是外指的,所以大多數(shù)情況下,V要求至少是二價動詞。針對第二點和第九點中出現(xiàn)的情況,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這些動詞或者必須在句末加上時量短語才能成立,如“坐一會兒”;或者動詞在構詞上是述賓結構,如“幫忙”;從第三點來看,“求+對象+目的”是成立的,我們可以理解為在“求”這個大框架內,只要求出現(xiàn)所求內容即可,而不管“內容”在次命題中是一個事件還是狀態(tài)。這也可以看出“求”這個大的框架對次命題中的動作行為具有部分消解作用。在第六點中,“求”后的成分只剩下了動詞,且是成立的,也就是說在命題義內,“求+對象+目的”就等于“求+V”,這里的這些動詞也就具有了名物化的傾向,在凝固了的“求+V”結構中,也就無所謂是及物動詞還是不及物動詞,所以(13)同樣成立。換種理解方式,這些詞名物化是因為用一個動詞代替了一個事件,也就是整個次命題事件“O2+V+O3”在“求”這個框架中被范疇化了,“V”的范疇特征得到突顯并發(fā)生變化,“O2/O3”的范疇特征趨于隱藏。這里的剩余成分似乎可以“隱喻”或“轉喻”整個事件。
綜上所述,流行語中的“求+V”結構,動詞是述謂事件名物化的結果,且述謂事件中的動詞要求至少能帶兩個論元。整個結構義是處置受益。另外,在使用過程中,這個結構似乎是對論元1地位的“貶化”,帶有修辭意味,有時兼有戲謔意。
參考文獻:
[1]范曉,胡裕樹.動詞形容詞的“名物化”和“名詞化”[J].中國語文,1994(2).
[2]沈家煊.如何處置“處置式”?——論把字句的主觀性[J].中國語文,2002(5).
[3]王冬梅.動詞的控制度和謂賓的名物化之間的共變關系[J].中國語文,2003(4).
[4]李福印.認知語言學概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5]陸儉明.句法語義接口問題[J].外國語,2006(3).
[6] Fillmore,Charles.1982.Frames semantics.In The Linguistic Society of Korea,Linguistics in the Morning Calm,111-137.Seoul:Hanshin.
[7] Petruck,Miriam.1996.Frame semantics.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