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將近,爸爸趁著冬天里難得的大晴天,開始忙活一年一度的干魚塘(當地方言。意同“抽干魚塘的水抓魚”。)!
魚塘四四方方的,是用一塊塊大石頭砌成的,池塘邊栽著依依垂柳,這可都是爸爸的杰作。池塘有兩三米深,水還沒完全抽干,但是邊上已經見底了,大石頭裸露著,中間還有水波蕩漾。我拿著一個塑料杯,順著池塘邊搭的一架小小的木梯子,一步一步往下爬。
石頭之間有幾個小小的水洼,在陽光下淘氣地眨著眼。我挑了一個水洼,蹲在旁邊的大石頭上,屏息凝視。忽然,我發(fā)現平靜的泥面微微動了一下。不會是魚吧?我撿起一根小棍兒,輕輕一扒,呀!是一條小刁子魚。我急忙側著杯身伸過去,用力一撮,好,小魚進到杯子里了!我提起它閃著銀光的尾巴,開心地笑了。
爸爸看見了,沖我連連招手:“瑋兒,快來,中間有大魚抓!”我趕緊挽起褲管,脫了鞋,踩到軟軟的泥巴里,幾分寒意從腳底蔓延至全身,但是為了捉到更大的魚,管不了那么多了。我連蹦帶跳地在泥巴里走著,忽然,腳猛地往下陷去,好像有一股強大的力量把腿吸了進去。我用力往外拔著腿,不知道泥巴是不是想跟我開個玩笑,突然一“松手”,正在用力的我差點“翻車”,惹得爸爸哈哈大笑。
水越抽越少,大大小小的魚兒撲騰著,紛紛向我們展示著它們這一年來練成的健美身姿,看得人眼花繚亂。這時,爸爸遞給我一個長竿漁網,讓我先網巴掌大小的魚。我把網伸過去,看看這條,真肥;看看那條,也真肥。還沒看仔細,它們扎了個猛子,又都溜走了。我還是找條老實點的吧,于是瞅準一個露出水面的靜靜的魚背,鎖定目標,使勁往一邊撮,再向上提,那魚就乖乖地待在漁網里了。我把它倒進水桶里仔細看,這是一條十幾厘米長的小鯽魚,甩動著尾巴,在水桶里濺出了一朵朵小水花。
網了幾條小魚后,我信心爆棚,想挑戰(zhàn)大魚了。我把目標鎖定在一條有我手臂長的大魚身上,舉起漁網向下網去。大魚一驚,尾巴用力擺動著,灰灰的泥巴水濺到我的褲腿上、身上、臉上?!皢?,小樣兒,竟把泥巴濺到我身上,看我怎么收拾你。”我又一網下去,它扭個頭,擺了下尾巴,跑了。我立馬換個方向,乘勝追擊。哈,這下它逃不掉了。我抄起漁網猛地使勁一網,網住啦!可它實在是太重了,在網里不停地掙扎著。我提著它,手都酸了。在爸爸的幫助下,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于把它倒進了水桶中。嘿,好家伙,都快有半個我高了!
就這樣,我們一家人忙碌著,抓魚、舀魚、網魚、殺魚、腌魚、曬魚,小院里一派豐收喜慶的景象。爸爸告訴我,魚塘里的小魚還要留下來,再放進一些小魚苗,明年它們就會長成一條一條的大魚,干魚塘就是“年年有余”??!
【評委的話】
讀這篇文章,我們眼前仿佛浮現出一群人在一方魚塘里忙著抓魚的熱鬧場景,其中,那個最活潑、最靈巧又最勇敢的小女孩兒就是唐煜瑋同學啦。文章最出彩的地方,是描寫“我”網魚的場景,對其他人的描述一筆帶過。同學們,你們品出這篇文章好在哪里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