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世界在發(fā)展,中國在騰飛。許多中國人走出了國門,許多西方人也走進了中國。由于思維方式的不同,相比較而言,中國人對于本國文化的自信程度并非很高。本文經過中西文化的差異對比,分析中國文化自信的根源以及當代中西方文化的共通共融,揭示出:中國已非昔日之中國,中國早已接納了西方文化,而中華文化也早已影響到西方國家。文化沒有好壞,只有取長補短、自信共存,人類社會才會向更高的程度發(fā)展。
關鍵詞:中西方文化 自信 共存 共通 共融
文化自信是指文化主體對本民族文化的無比熱愛,對本民族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對本民族文化精神的自覺實踐,對本民族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心。
一、中西方文化具有差異性
(一)思維方式
西方人注重理性思辨和實證分析,用之對整體進行剖析;而中國人則注重事物的整體,相信直觀感受,依賴經驗。
西方哲人認為最完善、最真實、最美好的事物是具有思辨性的。在古希臘,哲學家和自然科學家認為,把握事物真理的最基本手段即抽象思維和邏輯思維,進而把“分析學”和“邏輯學”視為一切科學的工具。時代和科學都在不斷進步,西方實證分析的思想方法隨之發(fā)展,久而久之,實證分析和邏輯思維逐漸演變?yōu)槲鞣饺说乃季S方式。
中國傳統(tǒng)的思維方式就大不相同了,它往往忽略歸納推理與演繹推導。相反,它憑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來辨別、還原和判斷事物的本質及規(guī)律。這種直觀的思維方式導致中國人認識世界的方式并非“認知”,而是“體知”。老子所創(chuàng)“體道說”,就是用心靈“體”驗的方式,來把握萬物的根本之“道”。中國歷史發(fā)展的長河中,對于實證科學的探索相對缺乏,導致思想也相對束縛。
(二)價值取向
西方人十分強調自我,非常注重個體和競爭;而中國人則非常強調群體、十分注重和諧。西方價值觀認為,人類社會由個人這樣的“基點”組成。有個人才會有社會,有個人才會有整體,個人凌駕于社會整體。并且由個人能力來決定個人生存方式及質量?;谶@樣的價值取向,他們不具有關心、幫助、過問和干涉他人私事的習慣。他們提倡個性,強調競爭,使得自己的價值得以實現(xiàn)。
在中國古代,并排者之爭為“競”,對面者之爭為“爭”。二字合一,即比賽、奪取勝利。中國古代不提倡“競”“爭”,而提倡“忍”“讓”。儒家學說的“長幼尊卑”,道家學說的“無為”“不爭”,皆是如此。中國人在價值觀上特別強調群體意識,個人利益之于社會整體利益是服從的關系,中國人認為只有社會整體前進發(fā)展,作為整體的一部分,個人才能更好地獲得提升。
(三)倫理道德
西方人喜愛自由,并且十分習慣將榮譽自豪地張揚;中國人則以“謙虛”為美德。
個人奮斗是西方人最為崇尚的。對于自信心、榮譽感和獲得成就后的欣喜,他們絲毫不去掩飾;若他們能做出一番前無古人且超凡杰出的事業(yè),則就是他們孜孜以求的開拓創(chuàng)新了;西方人淡薄家庭觀念,子女一旦年滿18周歲或者結婚,經濟上就一定是獨立的了,此時父母不再具有資助子女的義務,因而親人間關系較為疏遠。
中國人取得個人成就時,幾乎不會加以炫耀,反而更為謙虛謹慎。西方人將這種謙虛定義為對自我的否定,同時也是對識得“千里馬”的“伯樂”的否定。對待家庭,中國人注重幾世同堂,相互扶持。
(四)行為規(guī)范
西方人將“利”與“法”看得很重;中國人則將“情”和“義”奉為準則。
個人權利是西方社會最為強調的,他們漠視人與人之間的情義,一旦矛盾發(fā)生,他們通常依靠法律手段來解決。他們單一地利用法律來保護個人權利,制裁人權的侵犯。
中國人受傳統(tǒng)思想的影響,重義輕利,重情輕法。儒家把驅義逐利視為道德的淪喪,認為義應當成為最高行為準則。中國幾千年來一直靠道義約束行為,以道義作為規(guī)范,甚至用道義作為社會的維系,法律在人們的意識中占比甚少。
(五)社會關系
西方人崇尚人人平等,中國人強調上下等級。
西方的平等意識指出人人都有競爭的權利,個人權利不容他人侵犯,無論貧窮富貴,人人都應受到尊重。
中國人的等級觀念存在于工作中的上下級,家庭中的長幼順序等。強調下級服從上級命令,小輩遵從長輩意愿等。
中西方文化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文化。通過比較,能清晰地看到差異的存在,而這種存在是顯著的、長久的、客觀的、不能輕易改變的。中國歷史上過了盛唐,便跌入了“積貧積弱”的宋代,直至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統(tǒng)治結束,在文化上,形成了些許的不自信。
當今社會,“地球村”的概念早已提出,殊不知在個別人認為“東西還是洋人的好”的時候,西方社會早已對中國文化趨之若鶩。文化的自信共存,才能實現(xiàn)“同一個地球,同一個夢想”。
二、當代中國文化自信的根源
(一)新的價值觀念的崛起
中國的崛起是新型文明崛起的代表,中國的成功是新價值觀念成功的典型。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沒有復制任何其他國家模式,其自身的特殊元素決定了中國特色文化和價值理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核。不同于西方新的文化精神和價值觀念,中國的崛起成功地繞開了西方宗教、政治、經濟等一系列問題,中國文化自信的強大底氣來源于此。
(二)中華文化的滋養(yǎng)
中華民族五千年燦爛文化不曾斷流,它有力地支撐起了當代中國人的文化自信。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塑造了獨步世界上千年的東方古國。如今,這些文化在接受著無止境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它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互相適應,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互相協(xié)調,迸發(fā)出強大的文化生命力。
(三)對人類文明的吸收和借鑒
文化自信本質上應是兼收并蓄、從容吐納的。不自我矮化和貶低,同時也不矮化和貶低別人,才是真正的自信。經過互相交流的文明才能多彩,經過互相借鑒的文明才會豐富。國家的自信呈現(xiàn)在正視自身文化的弱短,包容外來文明的優(yōu)長中。
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開放而不封閉,它強大的能力體現(xiàn)在自我調適、吸納、變革和發(fā)展中,西方宗教文化無法與之比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及價值觀吸收了人類文明的積極成果,反映了不同文明所承載的共同價值。
(四)中國模式的成功實踐
中國道路的巨大成功是支撐中國文化自信的基石。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來自軟實力背后的硬實力,來自文化背后的經濟,硬實力崛起了,經濟上騰飛了,中國更自信了。
中國道路的成功代表著中國文化和價值觀的成功。中國道路的開辟,中國奇跡的創(chuàng)造,都在這短短幾十年中。這充分揭示了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它無時無刻不在體現(xiàn)著人類文明發(fā)展進步的方向。
三、中西方文化的共通共融
當今社會,中國人走出國門的機會愈來愈多,中西方相互交流的機會也越發(fā)頻繁。我們可以看到,中西方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已經達到了共通共融。
(一)語言共融
世界通用語言是英語,英語也是許多西方國家的官方語言。從語系上來說,西方許多國家的語言和英語一樣,同屬斯拉夫語,所以即便作為第二語言的話,學習起來也會比較容易。在中國,孩子們從小學,甚至從幼兒園開始,就專門學習英語,讓世界官方語言與中國孩子的成長同步。再者,當代中國新一代的父母多為70后、80后的高才生,英語對他們來說已是易如反掌,所以孩子除了在學校能有學習英語的良好機會,父母還能在家中給予他們良好的英語交流氛圍。
在中國的大城市,例如北京、上海、成都、廣州,由于西方國家就業(yè)人口、定居人口的增多,連街邊的小販都能熟練運用英語進行交流。英語,已成為中西方共融的語言。
(二)思維共融
上文提到中西方的思維是存在顯著差異的。但隨著國際交流的日常化,中西方人們的思維開始互相碰撞、互相接受、互相吸引。
中國人也越來越懂得尊重他人和保護個人隱私,同時彰顯個性;西方人也越來越注重情感的交流,重視集體的力量。
日常生活中,中國人也會主動提出AA制,西方人也會請你喝杯咖啡。以往中國人羨慕的藍眼睛白皮膚,如今也在羨慕中國人擁有錦緞一般的黑發(fā)、墨如星空的眼眸和健康紅潤的淺麥肌膚。
(三)飲食共融
中國人總是強調“民以食為天”,美食是中國人生活的重心。如今在中國的大中城市,西餐館比比皆是,男女老幼都能熟練運用刀叉取食牛排,分餐制也不顯得那么突兀。西方飲食習慣已悄悄滲透進中國人的生活。
相比較而言,中國餐館在西方國家的認可程度之高令人咋舌。不論你走在英國倫敦的雙塔橋堍,德國杜塞爾多夫的萊茵河畔,丹麥哥本哈根的哈姆雷特城堡外,瑞典赫爾辛堡的厄勒海峽旁,映入你眼簾最多的,就是中國餐館。往往這些餐館的位置極佳,面積極大,食客極多。值得一提的是,在西方國家,中國餐館的菜價,相對其他餐館是較為昂貴的。
(四)生活用品共融
在國內,一些年輕人還需要請人到西方國家代購GUCCI、COACH的時候,西方人早已到北京、上海搶購中國生產的包包,他們認為,這些包包工藝細致、堅固耐用、美觀大方,完全沒有必要購買一些西方的大牌、名牌。
同理,在國內年輕人大肆購買CHANEL、ARMANI和YSL化妝品的時候,西方人早已將我們的百雀羚、標婷、雅霜等帶回國,作為最好的日常保養(yǎng)品使用。
(五)社會活動共融
西方國家所具有的社會活動,中國人幾乎全部擁有。中國龐大的人口、遼闊的疆域、豐富的資源和不斷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經濟、文化、生活,無一不在刺激著社會活動數(shù)量的增加和品質的提高。年輕人工作之余可以去咖啡廳、電影院、游樂場、養(yǎng)生館、健身房;老年人可以去老年大學、舞蹈中心甚至國內外旅游。這些以往只能在西方國家所聽所見的社會活動,早已滲入中國,并且在模式、類別等方面都進行了創(chuàng)新和擴展。近年來,西方國家的社會活動,相對已經沒有中國豐富了。由于生活規(guī)律的不同,往往中國人的夜生活才開始,西方人的夜生活就已經結束了。
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震撼了全世界。這是一場空前盛大的、史無前例的世界性體育盛會。這一場活動,是解讀中國文化自信的典型代表。
中西方文化已經到了共通共融的時代,我們不必再去強調誰的文化更好一些、更超前一些。海納百川,各具特色,自信共存,才能將世界優(yōu)秀文化傳承并弘揚,服務于人類歷史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錢穆.中國文化史導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2]張彥鴿.中西方“面子”文化差異與跨文化交際[J].三門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7(02).
[3]多曉萍.從飲食角度淺析中西文化[J].蘭州工業(yè)高等??茖W校學報,2005(65).
[4]胡壯麟.語言·認知·隱喻[J].現(xiàn)代外語,1997(04).
[5]陳曙光.當代中國文化自信的根源[EB/OL].中國社會科學網(wǎng),2016-11-26.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2年無錫機電高等職業(yè)技術學校校級課題“高職英語課程服務職校國際交流的實踐與探索”(課題編號:錫機電研1217)。
(作者簡介:單敏,女,本科,無錫機電高等職業(yè)技術學校,講師,研究方向:英語)(責任編輯 劉月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