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引循
9.麥門冬粥 《老老恒言》云:《南陽活人書》:治勞氣欲絕,和大棗、竹葉、炙草煮粥。又《壽世青編》:治嗽及反胃。按:兼治客熱口干心煩?!侗静菅芰x》日:其性專泄不專收,氣弱胃寒者禁服。
參考粥譜:
[原料]麥冬10克、大棗2粒、粳米150克。
[制作]將粳米、麥冬、大棗淘洗后放入鍋內(nèi),加水,武火煮開;再用文火燜至米爛、粥稠便可??杉颖巧僭S服食。
[功用]養(yǎng)心寧神,潤肺清暑熱。本品還具有美容作用,尤其適于口干舌燥、面部皮膚干燥的女性。
10.地黃粥
《老老恒言》云:《臞仙神隱書》:利血生精,候粥熟再加酥蜜。按:兼涼血生血,補(bǔ)腎真陰。生用寒,炙熟用微溫,煮粥宜鮮者,忌銅鐵器。吳旻《山居錄》云:葉可作菜,甚益人。
參考粥譜:
[原料]生地黃50克、粳米100克、生姜少許。
[制作]將生地黃、生姜搗汁備用。用粳米煮粥,煮至九成熟加入生地黃及生姜汁,攪勻,空腹食之。本粥忌銅鐵器。
[功用]滋補(bǔ)腎陰。
11.吳茱萸粥
《老老恒言》云:《壽世青編》:治寒冷心痛腹脹。又《千金翼》:酒煮茱萸治同。此加米煮,檢開口者,洗數(shù)次用。按:兼除濕、逐風(fēng)、止痢。周處《風(fēng)土記》:九日以茱萸插頭,可辟惡。
參考粥譜:
[原料]吳茱萸2克、粳米50克、生姜2片、蔥白2莖。
[制作]將吳茱萸研為細(xì)末;用粳米先煮粥,待米熟后下吳茱萸末及生姜、蔥白,同煮為粥。
[功用]補(bǔ)脾暖胃,溫中散寒,止痛止吐。適用于脘腹冷痛、嘔逆吞酸。
12.常山粥
《老老恒言》云:《肘后方》:治老年久瘧。秫米同煮,未發(fā)時服。按:兼治水脹,胸中痰結(jié),截瘧乃其專長。性暴悍,能發(fā)吐。甘草末拌蒸數(shù)次,然后同米煮,化峻厲為和平也。
參考粥譜:
[原料]常山10克、粳米50克。
[制作]將常山用酒制,洗凈后用溫水浸泡24小時,加水200毫升,煎至減半后去渣取汁,與淘洗干凈的粳米一同加水400毫升,熬煮成粥。可加白糖少許服食。
[功用]截瘧。適用于體弱年老久瘧者。 13.白石英粥 《老老恒言》云:《千金翼方》:服石英法,搥碎水浸澄清,每早取水煮粥,輕身延年。按:兼治肺痿、濕痹、疸黃,實(shí)大腸。《本草衍義》日:攻疾可暫用,未聞久服之益。
參考粥譜:
[原料]白石英15克、粳米100克。
[制作]將白石英打碎,用清水浸泡,每天早晨取澄清的白石英水煮粥,粥熟即可。
[功用]輕身延年。
14.紫石英粥
《老老恒言》云:《備急方》:治虛勞驚悸。打如豆,以水煮取汁作粥。按:兼治上氣,心腹痛,咳逆邪氣,久服溫中。蓋上能鎮(zhèn)心,重以去怯也;下能益肝,濕以去枯也。
參考粥譜:
[原料]紫石英15克、糯米100克。
[制作]打碎紫石英,用水溝洗,加水濃煎,棄渣取汁。洗凈糯米,放藥汁內(nèi)煮粥。
[功用]溫暖中焦,治療虛勞。
15.慈石粥
《老老恒言》云:《奉親養(yǎng)老書》:治老人耳聾,搥末綿裹,加豬腎煮粥?!娥B(yǎng)老書》又方:同白石英水浸露地,每日取水作粥,氣力強(qiáng)健,顏如童子。按:兼治周痹風(fēng)濕,通關(guān)節(jié),明目。
參考粥譜:
[原料]慈石(即磁石)40克、豬腎90克、粳米100克,生姜、蔥適量。
[制作]將磁石搗碎后放入砂鍋內(nèi),加入適量清水,用武火煎煮1小時后,濾渣留汁備用;將豬腎洗凈,去膜及內(nèi)雜,切片待用;將粳米洗凈后放入砂鍋內(nèi),倒入煎煮好的磁石汁,并加入豬腎、生姜、蔥和適量的清水;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熬煮至粥熟即成。
[功用]治老人耳聾及風(fēng)濕疼痛,兼可明目。
16.滑石粥
《老老恒言》云:《圣惠方》:治膈上煩熱,滑石煎水,入米同煮。按:兼利小便,蕩胸中積聚,療黃疸、石淋、水腫。《炮炙論》日:凡用研粉,牡丹皮同煮半日,水溝曝干用。
參考粥譜:
[原料]滑石100克、粳米150克。
[制作]將滑石煎煮,去渣取汁,下米煮粥,粥熟爛即可。可加入食鹽和蔥白少許調(diào)味。
[功用]解暑熱煩渴,通利小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