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楠楠 溫州大學
有關《史記·樂書》的產(chǎn)生,學術界一直有不同的觀點。本文主要對楊合林以及王衡等學者的觀點做出了總結,大概分為以下兩種。
其理由是根據(jù)相關學者和史料文獻記載,如楊合林的文章中提及的《藝文志》中注:“十篇有錄無書?!倍啤稑窌繁惚话谒峒暗挠袖洘o書的范圍內(nèi),也正應實了“《樂書》已是亡本,不是出自司馬遷之手”這句話。此外,在王衡的觀點中,甚至還有“《史記·樂書》可能脫胎于《禮記·樂記》”這種說法。要知道,我們舉的例子只是冰山一角,但足可見當時贊同這種觀點的人很多。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觀點,并非空穴來風,皆存在諸多的相關史料可以印證這種觀點。
做事情皆要一分為二地看待問題。有人說《樂書》并非出自司馬遷之手,也有人質(zhì)疑這種觀點。以唐人劉知幾為代表,其認為《樂書》出自司馬遷之手。后來,有部分學者如南宋的呂祖謙等均贊成此說法。我們知道,做事情要有理有據(jù),空想跟現(xiàn)實情況是兩碼事,也正是由于提出這些觀點的學者缺乏證明其觀點的材料,對這種觀點的呼聲也就日漸消散了。
對于以上觀點,筆者的看法是:我們現(xiàn)在尚未找到足夠的證據(jù)來證實《史記·樂書》出自司馬遷之手,但說《史記·樂書》搬抄了《禮記·樂記》的觀點未免欠妥,說是同源異流或許會更恰當一些。因為一種文獻在當時會存在多種傳播途徑,那么自然會有不同的版本、不同的見解,這種情況也是普遍存在的。
禮和樂之間的關系在學術界可謂是老話題了,它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吸鐵石與磁鐵一般,剪不斷、分不開。之前對此問題進行過研究的學者聶影便通過諸多史料表明了,禮與樂是彼此聯(lián)系、共同發(fā)揮作用、互為補充的關系。
聶影指出,鄭樵在《通志樂略》中云:“禮樂相須以為用,禮非樂不行,樂非禮不舉?!边@表明他對禮樂之間相互依存的關系是持贊同態(tài)度的。同樣,在王衡的《〈史記·樂書〉禮樂論淺析》中也有類似的觀點,其認為,《史記·樂書》將“樂”與“禮”相對而論,并不只是為了凸顯“樂”“禮”之間的差異,更是為了強調(diào)“樂”“禮”相偕相和的重要意義。除了以上學者所表達的觀點之外,《史記·樂書》中“禮義立,則貴賤等矣……”“樂由中出,禮自外作……”等史料所述一樣,皆向我們展現(xiàn)了禮和樂是先王用于治理國家和規(guī)范人們道德的手段。也正如史料所表達的,只有將“禮”的制度建立起來,才能夠將貴賤等級區(qū)別開來。樂也是同樣的道理,只有將“樂”在形式上加以統(tǒng)一,上下的關系才能和睦。
筆者贊同以上學者的觀點,在《史記·樂書》中,“宮為君,商為臣,角為民……”這段史料也同樣反映了人與人之間不同等級的問題,且象征著國家的發(fā)展情況。只要人們不去僭越那個“禮”的規(guī)定,“樂”必然是和睦的。同樣,國家發(fā)展也是穩(wěn)定的。因此,兩者的共同作用是治國之道。古時的皇帝到民間體察民情,也會將人們流唱的歌曲作為當時朝代發(fā)展情況的參考點?;实廴羰侵卫韲矣腥视兄尽Ⅲw恤百姓,在民間就會有歌功頌德的歌曲。若是統(tǒng)治者是以權謀私、暴力昏君的話,流傳出去的便是相反類型的歌曲。即便在今天,我們依然可以感受到禮與樂是緊密相連的。就像我們在莊嚴肅穆的情境下與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會選擇不同風格的音樂一樣,通過音樂可以營造不同的氣氛,兩者互為表里,相互依存。
《史記·樂書》中的相關問題不僅是以上幾點,其內(nèi)容可謂是包羅萬象,有樂本、樂論、樂禮、樂言等篇章內(nèi)容。本文所總結的僅僅是《樂書》中杯水車薪的內(nèi)容,未涉及的還有音樂的階級性、“樂”的美學觀點、“樂”的成型過程等不同領域的問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也為我們之后對此類問題的研究提供了廣泛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