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口山工人,是井岡山斗爭時期一支重要的革命武裝力量。水口山暴動后,工人領袖宋喬生帶領800余工人上了井岡山,投入到井岡山革命斗爭的洪流當中,為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的建立和發(fā)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關鍵詞]水口山工人;暴動;宋喬生;井岡山;重要作用
[作者簡介]周見美(1968-),女,漢族,湖南人,井岡山革命博物館編研陳列室副主任、副研究館員,本科,研究方向:井岡山斗爭史、井岡山精神。
[中圖分類號] D235[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6-8031(2019)11-0036-03
井岡山斗爭時期,朱毛兩軍會師后,紅四軍中有一支從水口山過來的工人武裝,毛澤東在寫給中央的報告《井岡山的斗爭》一文中就說到了水口山工人是紅軍的來源之一:“邊界紅軍的來源:(一)潮汕葉賀舊部;(二)前武昌國民政府警衛(wèi)團;(三)平瀏的農(nóng)民;(四)湘南的農(nóng)民和水口山的工人;(五)許克祥、唐生智、白崇禧、朱培德、吳尚、熊式輝等部的俘虜兵;(六)邊界各縣的農(nóng)民?!彼谏焦と藖淼骄畬?,壯大了根據(jù)地的武裝力量,為井岡山斗爭的建立和發(fā)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水口山工人暴動的歷史背景
位于湘江上游東岸的水口山,有著舊中國第一個自行設計建設的機械化有色金屬礦井,早在九百多年前,勞動人民就發(fā)現(xiàn)并開采了這里的礦藏。在黑暗的舊中國,中外反動派狼狽為奸,掠奪礦源,殘酷剝削和迫害工人,工人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1920年,雨村在《水口山現(xiàn)況記》說道:“水口山現(xiàn)在的工人之數(shù)約計四五千。除機械科有極少數(shù)的是外省人外,其余都是湖南人,并且大多數(shù)是周圍幾十里以內(nèi)的人。個個想維持水口山,好做他們子子孫孫的飯碗,所以他們順良到了極處,能受那種人所難堪的痛苦?!钡V局歷年所欠工人的薪水,導致工人幾次停工,但是因為沒有團結(jié),沒有較好地指揮,均以失敗而告終。
因為水口山有著深受壓迫剝削的產(chǎn)業(yè)工人,所以毛澤東在第一次到衡陽指導建立湖南三師黨小組時就明確指出,你們要到水口山礦去,那里有很多的工人,工人的革命性是最強的,建黨要與工人結(jié)合起來,在工人中發(fā)展黨員、團員,建立黨團組織。按照毛澤東的指示精神,衡陽地方黨組織迅速派人到水口山礦去做宣傳動員工人的工作,傳播馬克思主義思想,提高工人的思想覺悟。就這樣,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之下,水口山工人的革命烈火在不斷地發(fā)展壯大。
1922年7月,中國共產(chǎn)黨的第二次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在二大會議上,中國共產(chǎn)黨人認識到中國的工人階級,受著外國資本主義和國內(nèi)資本主義的雙層壓迫和剝削,所以他們有很強的反對資本主義的這種階級性和革命的堅定性。為了加強對中國工人運動的領導,1921年“一大”成立不久,就在上海成立了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由張國燾為總主任,毛澤東為湖南部主任,這是黨領導工人運動的機構,為了擴大宣傳和聯(lián)絡,出版了《工人周刊》。1922年9月14日,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湖南分部在幕后組織的安源路礦舉行的工人大罷工取得了全面勝利,極大地鼓舞了水口山礦的工人。水口山雖地處偏隅之地,信息不便,但因水口山、安源兩處工人,時有來往,稍微有點知識的工人,都會有躍躍一試不可中止之勢,“尤以機械科少數(shù)工人為最激烈,遂暗中組織,簽名畫押,互相結(jié)合,俱樂部從此萌芽了?!雹侔苍戳T工勝利的消息傳到水口山后,發(fā)起組織俱樂部的工作因經(jīng)濟困難,缺乏經(jīng)驗,加上號召力不夠,所以機械科工人黨員劉東生、羅同錫等商定派工人代表劉東生到安源去學習,一方面是參觀、聽講,一方面是請求援助,以便準備發(fā)起水口山工人自己的罷工斗爭。
劉東生到達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后,將水口山工人的情況及組織團體的必要性,一一作了匯報,沒幾天就返回了水口山。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本著階級互助的精神,特地派出文書股股長蔣先云、經(jīng)濟委員會委員謝懷德、毛澤覃等共產(chǎn)黨員來到水口山加強對水口山工人運動的領導。他們在水口山,一邊參觀礦務,一邊幫助水口山工人組織團體。蔣先云,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的主要領導人之一,是學生運動、工人運動的杰出領袖。1922年11月22日,蔣云先一行四人受組織委派來到水口山的當天夜里,就召集了各位重要工友,將組織俱樂部辦法商量妥當,并定出實施計劃。第二天就在康家戲臺成立了湖南水口山工人俱樂部籌備處,組織了臨時干事會,推選羅同錫為臨時正主任,劉東生為臨時副主任,由各科公推臨時總代表,組織臨時代表會。并由臨時干事會及臨時代表會共同推選蔣先云為全權代表,謝懷德、李慶余、方福勝為參事員。礦局見俱樂部的成員舉止文明,不敢無故干擾,工人看到這種情況,膽子漸漸地大了起來,入部報名的人絡繹不絕。不到兩天時間,報名者就達到了三千多人。俱樂部見此情形,“一面呈文到常寧縣備案,再呈文礦局申明理由,并祈指導進行;一面刷出傳單,張貼布告,定二十七日開正式成立大會,水口山工人俱樂部,從此呱呱墜地了?!雹诤纤谏焦と司銟凡康淖谥季褪恰奥?lián)絡感情,涵養(yǎng)德性,互相幫助,共謀幸福。”在成立的前一天,俱樂部籌備處散發(fā)傳單,致各公團函,當局雖然感到觸目驚心,卻也無可奈何,沒有什么阻礙的理由。
水口山俱樂部成立后,為了避免操之過急,他們先向礦局提出了最低限度的四個條件看當局如何答復:(1)承認工人俱樂部有代表工人之權。(2)津貼俱樂部各種經(jīng)費。(3)增加工資。(4)均分紅獎。但是礦當局對工人的這些合理要求置若罔聞,激起工人憤怒,矛盾空前激化,轟轟烈烈的大罷工一發(fā)不可遏制。
1922年12月5日,在蔣先云組織和領導下,震驚中外的水口山礦工人大罷工爆發(fā)了。3000多名工人沒有一個人上工,就地集中抗議礦當局對工人實行殘酷剝削和壓迫的罪行。同時,懸掛著的“罷工”“救命”“從前做牛馬,現(xiàn)在要做人了”的各種旗幟、沿途墻壁上寫滿了的“不準侮辱職員”“堅持到底,靜候解決”的各種布告貼滿了礦山的每一個角落。罷工后,為避免當局者引誘代表入局,壓迫開工,俱樂部又向外發(fā)出請社會各界援助的傳單和快郵代電。罷工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長沙和全國各地,在全省乃至全國造成了很大影響。全國各界都對水口山工人罷工進行了各種援助,有些地方如唐山、安源等處,都郵匯了大批款項以作為經(jīng)濟上的援助,聲援的電報也如雪片般的飛向水口山礦,使全礦工人受到巨大的鼓舞。同時,各工團也定期作了實際上的援助,舉行工人總罷工。
在外界的援助如此之多,內(nèi)部的力量又是如此的堅固團結(jié)的情況下,當局即便是硬如鐵石,也不得不軟化了。就這樣,25日晚,俱樂部和當局雙方擬訂好了談判條件18條,在26日下午蓋章生效后,俱樂部立即通知各科工友,27日下午開工,罷工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鄧中夏評價“其雄壯不亞于安源”。
二、800多名水口山工人上井岡,壯大了革命的武裝力量
早在1921冬,水口山就有70多名工人被吸收入團,并成立了水口山礦社會主義青年團。在此基礎上,蔣先云等人又在工人中發(fā)展了劉東軒、宋喬生等一批積極分子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并隨著黨員人數(shù)的不斷增加,成立了中共水口山工人黨支部,由蔣先云擔任書記。
“馬日事變”后,水口山的黨組織遭到了敵人的嚴重破壞,大部分黨員失散了,只留下宋喬生等十多個黨員潛伏下來。1928年2月,湘南特委書記陳佑魁派鄧牧良到水口山,和宋喬生一道發(fā)展地下黨組織,開展武裝斗爭。宋喬生當時在水口山礦工人俱樂部擔任糾察股委員,是1925年5月入黨的老黨員了,有一定的組織能力,在工人當中還是很有號召力的。
1927年冬,水口山的工人和耒陽、衡陽邊界農(nóng)民在桐梓山舉行暴動,建立了一支革命的武裝力量,成立了湘南游擊總隊,進行游擊戰(zhàn)爭。1928年初,在宋喬生的領導下,水口山工人先后兩次發(fā)生暴動,奪取了礦警隊的槍支、彈藥和銀元、糧食,并在宋喬生的帶領下,部隊開往耒衡邊界的桐梓山,一路上有不少人加入到隊伍當中來。
而此時,朱德率領的南昌起義余部到達了湘南,1月12日,他們利用胡少?!吧贍敗钡墓_身份,打著國民革命軍第16軍140團的旗號,開進宜章縣城,智取宜章,揭開了湘南起義的序幕。朱德部公開打出了“工農(nóng)革命軍第一師”的旗號。31日,工農(nóng)革命軍利用坪石的有利地形,發(fā)動群眾,大敗許克祥6個團的兵力,創(chuàng)造了“以少勝多”的光輝戰(zhàn)例,朱德說:“我們軍隊起來就靠那一次戰(zhàn)斗?!逼菏瘧?zhàn)斗,極大地振奮了湘南工農(nóng)群眾的革命情緒,推動了湘南起義的發(fā)展。坪石大捷后,工農(nóng)革命軍又相繼攻克了郴縣、永興、資興、桂東、耒陽等縣城,幫助組建了三個師和二個獨立團,并廣泛發(fā)動群眾組織地方武裝,建立革命政權,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插牌分田運動,革命浪潮波及到二十余縣,湘南起義進入高潮。
湘南起義軍取得勝利后,揮師北上,1928年2月中旬攻克耒陽縣城,開展群眾運動,建立紅色政權。而此時,由宋喬生率領的水口山工人來到了離耒陽縣城十多里的地方,他們一路上都看到有紅軍戰(zhàn)士,同時,他們還看到耒陽城內(nèi)起了火,他們就直奔耒陽,此時的朱德正在耒陽指揮部,聽說來了許多的水口山工人,就出到門外去迎接他們。美國作家艾格妮絲·史沫特萊在《偉大的道路》中就寫道:“在這時期,水口山銻礦的八百名礦工參加了朱將軍的隊伍。原來是鐵匠、后來轉(zhuǎn)為礦工的宋喬生是早期的共產(chǎn)黨員和工人組織者之一,大約四十歲,曾經(jīng)為他們的工會和學習小組領導過許多次流血斗爭,自從工會被反革命趕入地下以后,他還能保持工會實力的完整。他們手持鐵棒木棍,和銻礦公司的武裝警衛(wèi)大打交手仗,奪過了三十支步槍,便一路行軍而來,參加朱德的隊伍?!?/p>
隨后,“游擊隊整編為中國工農(nóng)革命軍獨立第三團,團長宋喬生。全團1200人左右,其中水口山工人804人,耒陽農(nóng)民200余人?!雹蹚拇?,水口山工人就融入到湘南起義的革命洪流當中。
在耒陽,為了保衛(wèi)耒陽蘇維埃政權,宋喬生帶領獨立第三團,與常寧縣反動民團多次交手,連連出擊,消滅了當?shù)氐姆磩游溲b,壯大自己的隊伍,威震一方,有效地牽制了從衡陽方面進犯湘南起義軍的敵人。
“水口山,1928年正月初四夜晚12時在水口山暴動。初五日早晨到了桐子山,這時有工農(nóng)紅軍600多人,全是水口山工人?!@時已經(jīng)是1928年正月12日,并且當天到了水口山,水口山工人、農(nóng)民有二百至三百人參加了工農(nóng)紅軍,共有800多人了……奔赴了革命搖籃井岡山。”④
1928年4月下旬,朱德、陳毅率領的南昌起義余部及湘南農(nóng)軍到達了井岡山,宋喬生所部也跟隨起義軍一起,順利到達井岡山,和毛澤東的秋收起義部隊勝利會師,壯大了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的武裝力量。
三、水口山工人在井岡山斗爭時期的重要作用
水口山工人跟隨湘南起義部隊到達井岡山后,開始了艱苦卓絕的井岡山斗爭。1928年4月28日,朱毛兩部在寧岡龍市勝利會師,并成立了中國工農(nóng)革命軍第四軍,后改稱中國紅軍第四軍,簡稱紅四軍。水口山工人分別編入28團、29團、特務營等部隊,宋喬生擔任了特務營營長,“看見水口山工人趙桂生,顏炳生兩老庚編為二十八團一營四連,其余的水口山工人編為第四軍軍部警衛(wèi)排,保衛(wèi)軍,是在龍市會師時改編的?!雹?/p>
水口山工人來到井岡山后,他們分散在各團、營,在戰(zhàn)斗中不斷成長,發(fā)揮著他們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以宋喬生所領導的部隊表現(xiàn)最為顯著。
水口山工人上井岡山后,有部分編入到以宋喬生為營長的特務營。在井岡山斗爭時期,由于工農(nóng)革命軍沒有自己的兵工廠,武器來源主要靠戰(zhàn)場上繳獲敵軍的武器來武裝自己。井岡山斗爭初期,工農(nóng)革命軍部隊曾在茅坪設立了修械所。后來因斗爭形勢需要,加上在戰(zhàn)爭年代,戰(zhàn)斗十分頻繁,幾乎三天一小仗,五天一大仗,所以,槍支來源成了當時急需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除了從敵人那里繳獲過來,就是靠紅四軍自己修理槍支。這樣一來,到了1928年秋天,就在井岡山茨坪成立了紅四軍軍械處,由宋喬生任處長。為了加強軍械處的力量,將鐵匠出身的王佐的得力助手刁輝林調(diào)入軍械處當副處長,抽調(diào)了二十多名水口山工人編入軍械處,主要負責修理全軍的各種武器,以便及時供給紅軍戰(zhàn)場上使用。
軍械處的設備是非常簡陋的,只有鐵砧、鐵錘、鉗子、風箱、火爐、鏟子等工具,井岡山的革命老人羅冬祥、李珍珠等人還回憶說“有一個機器專門車槍管,擺一個架子,一個人站在上面車”,當時并沒有專門的技術人員,只有二十多名打鐵工人。在這種困難下,工人們?nèi)找共煌5墓ぷ?,全靠自己想盡各種土辦法,因陋就簡,用土辦法自己燒炭,自己鑄鐵,并且大膽創(chuàng)新,修理槍支。軍械處不僅能修理各種武器,制造一些簡單的梭標、大刀、鳥槍等武器,而且還能制造出單響槍和松樹炮,并將修理或制造出的武器,拿到后山上進行驗槍試放,經(jīng)過檢驗合格后,立即派人送往前方,相應地解決了紅軍各部隊的武器供應。1928年8月30日,黃洋界保衛(wèi)戰(zhàn)中使用過的那門迫擊炮就是在這個軍械處修理后抬上黃洋界參加戰(zhàn)斗的。同時,他們還會幫助當?shù)氐睦习傩招蘩礴牭?、鋤頭等各種農(nóng)具。斗爭雖然殘酷,但軍械處卻在日益壯大,人數(shù)和設備都相應地得到了增加。軍械處既有力地確保了前方作戰(zhàn),又支援了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密切了軍民關系,在井岡山斗爭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井岡山斗爭時期,戰(zhàn)士們不僅要學會打仗,還要學會做政治思想工作。他們在部隊里不僅要學習革命歷史,也要學會做宣傳工作、學會怎樣去領導群眾、組織群眾、發(fā)動群眾起來參加革命斗爭。而在所有的革命隊伍當中,水口山工人和鐵四軍一樣,是最敏捷、最有組織紀律性、最有革命警惕性和先進政治性的。而農(nóng)民隊伍因為沒有得到很好的鍛煉和培訓,遇到事情總是漫不經(jīng)心,因此,“為了提高他們的效率,朱德分派水口山礦工在農(nóng)民隊伍中擔任軍事和政治領導人,還把五、六百名農(nóng)民‘起義領導人調(diào)到特別訓練支隊去?!雹?/p>
1928年11月,根據(jù)中共湖南省委6月26日來信:“前敵委員會,省委指定下列同志組織之:澤東、朱德、陳毅、龔楚、喬生及士兵同志一人、湘南農(nóng)民同志一人組織之?!雹咧匦陆M織了前委,前委工人代表為宋喬生。前委,是湘贛邊界黨的最高領導機關,既管轄軍委,又管轄特委。所以作為前委委員的宋喬生,身上的重擔任務更加艱巨了,但他毫無怨言,盡心工作,充分展示了特殊的領導才能和軍事才能。可惜,1929年1月,水口山工人領袖宋喬生在江西大庚縣與敵人作戰(zhàn)時壯烈犧牲。
水口山工人在井岡山斗爭時期的重要作用,正如美國作家艾格妮絲·史沫特萊在《偉大的道路》中就寫道:“朱將軍聽到消息便走出他在耒陽的司令部,到街頭迎接礦工。他們中有幾個孩子不過十一、二歲,深怕不讓參軍,故意裝成又高又大的樣子。這些孩子已經(jīng)當了三四年礦工了,每天干活時間和其他成年礦工一般多。像其他參軍的窮苦孩子一樣,他們被轉(zhuǎn)到政治部,為各司令部作傳令兵、通訊員的工作,有時間便接受正規(guī)教育。這些‘小鬼們——這是對孩子們的親熱稱呼——就在部隊中成長起來,以后成為干部,把全部生命奉獻給革命?!?/p>
朱德在1937年談到這批水口山工人的時候,有很多人還在部隊里,并且不少人已經(jīng)成為了優(yōu)秀的軍事指揮員和政治領導人。
水口山工人,他們來到井岡山后,分散在各個崗位上,發(fā)揮著自己獨特的領導才能和軍事才能,提高了部隊的戰(zhàn)斗力,為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的建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注釋]
①鳴非.湖南水口山工人俱樂部紀實.水口山礦工人運動資料,湖南人民出版社,1979年10月出版:第54頁.
②鳴非.湖南水口山工人俱樂部紀實.湖南水口山工人俱樂部紀實,湖南人民出版社,1979年10月出版:第56頁.
③胡厚春,吳志平,宋光輝著.井岡英魂——宋喬生傳.團結(jié)出版社,2018年3月出版:第133頁.
④黎寅典.水口山工農(nóng)紅軍奔赴井岡山路線回憶.井岡山革命博物館采訪資料.
⑤井岡山革命博物館采訪資料.訪問黎宗任談話記錄材料.
⑥艾格妮絲·史沫特萊.偉大的道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79年4月出版:第266頁.
⑦中共湖南省委關于軍事工作給湘贛特委及四軍軍委指示信.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1987年出版:第14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