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艷玲
[摘 要] 在普遍采用的“教師命題、學生寫作、教師批改”的寫作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寫作興趣缺乏,害怕寫作的焦慮感驟升。運用支架式教學,順應“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為學生設置寫作目標,引領學生借助支架進行獨立探索、協(xié)作學習,提高英語寫作積極性。
[關鍵詞] 高中英語;寫作焦慮;支架式教學
對英語寫作產(chǎn)生焦慮感是影響寫作教學的重要因素,怎樣來緩解學生對寫作的焦慮?支架式教學通過搭建支架、營造情景,引領學生獨立探索、協(xié)作學習,并通過效果評價來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有意識地營造寫作氛圍,消除學生的寫作恐懼,降低寫作焦慮?,F(xiàn)結合高中英語寫作教學實際,對其應用策略簡述如下。
一、設置寫作目標,順應學生“最近發(fā)展區(qū)”
支架式教學的顯著特點是建構對知識的概念框架,圍繞寫作目標分解為若干學習任務,讓學習者逐漸走進寫作活動中。在寫作課堂上,結合本單元關于加拿大旅游經(jīng)歷的介紹信息,我們從中已經(jīng)了解關于加拿大的地理環(huán)境、城市特點、人文活動等內(nèi)容。針對“對某地”的描寫句式,我們將之作為寫作訓練目標。為此,我們讓學生扮演主人公,以介紹城市旅游為方向,以信件的格式來介紹城市位置、人口、面積、氣候、歷史文化等信息。在寫作任務明確上,考慮到學生已經(jīng)閱讀本單元與城市旅游相關的文本,也學習和掌握了介紹城市的知識和方法。因此,本節(jié)寫作任務學生較為熟悉,能夠靈活運用所學知識來豐富自己的英語作文。
二、搭建寫作支架,梳理文本篇章結構
將支架式教學應用到寫作中,需要圍繞寫作目標構建寫作要點,把握寫作的思路,設定具體的篇章結構。在對本單元文本的教學中,我們通過設置搶答題方式,讓學生回憶關于加拿大的主要信息。如官方語言、自然資源、面積、人口等。結合對加拿大相關信息的梳理,我們可以讓學生了解“介紹一個地方”需要從哪幾個方面來呈現(xiàn)。對照所學知識,結合所要介紹的城市,梳理寫作框架,啟發(fā)學生運用支架來確定所要描述的主要內(nèi)容及寫作要點,降低學生寫作的難度。
三、設置寫作情境,引領學生獨立探索
在寫作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寫作氛圍。在進行家鄉(xiāng)介紹前,我們以游戲的方式,有意滲透與寫作內(nèi)容相關的話題,來激發(fā)學生對寫作的積極性。同時,引入微視頻,來介紹家鄉(xiāng),強化學生對家鄉(xiāng)的熱情。之后,通過梳理這些寫作點,如“l(fā)ocation”“population”“history”等,鼓勵學生總結本單元所學習的描寫地點的句式,并參考英語固定搭配、習慣用語,嘗試用自己的話來介紹熟悉的家鄉(xiāng)。如關于家鄉(xiāng)的位置介紹,家鄉(xiāng)的面積介紹,家鄉(xiāng)的人口介紹,家鄉(xiāng)的語言介紹通過讓學生對單元內(nèi)相關地點描述句式的學習和借鑒,結合自己家鄉(xiāng)的特色,運用相關句式來表達,從模仿中來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拓展學生的寫作視野,也讓學生從中感受到寫作的趣味。
四、突出協(xié)作學習,以評價促進寫作體驗
支架式教學與英語寫作的融合,通過前面對寫作要點的梳理,對相關描述句式的運用,拓展了學生的寫作思維。同時,我們可以圍繞家鄉(xiāng)的特色,開展小組合作討論,增進寫作交流。針對一些學生不知道如何介紹家鄉(xiāng),我們通過對話模式,讓學生將家鄉(xiāng)的地理位置、人口、面積、自然環(huán)境、語言等進行表達。之后,可以將這些對話內(nèi)容轉換為寫作素材,降低寫作焦慮。同時,借助于分組對話,可以讓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帶動學習能力弱的學生,從交流中獲得寫作方向和要點,豐富寫作內(nèi)容。在英語寫作中運用支架教學,教師還要發(fā)揮教學評價的激勵優(yōu)勢,對學生的習作進行效果評價。一方面,設置學生“自我改正”表,讓學生自己對初稿進行自我評價。如信件的格式是否有錯、單詞大小寫是否有錯、標點符號是否有錯、時態(tài)語態(tài)是否有錯、單復數(shù)是否有錯、短語搭配是否有錯等。另一方面,設置學生“互評互改表”,結合學生習作,以同伴互評互改方式,對習作的段落設置是否合理、詞匯選擇是否妥當、句式運用是否多樣、句子過渡是否自然、書寫是否規(guī)范等。最后,對學生習作進行選評,圍繞“結構”“內(nèi)容”“語言”等評價標準,選出優(yōu)秀作文,進行張貼展示,既為學生提供鮮活的參考實例,又讓學生體驗到寫作的成就感。
總之,支架式教學強調(diào)對學生“最近發(fā)展區(qū)”的關注,通過搭建寫作支架,引領學生明白寫作主題,梳理與主題相關的寫作要點,并借助于所學的句式、將之運用到習作中,促進英語學以致用。
參考文獻:
[1]王競儒.支架教學對高中英語寫作教學影響的行動研究[D].廣州:廣州大學,2016.
(責任編輯:文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