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音樂教育對孤獨癥兒童治療作用的研究

2019-12-10 10:18:14吳曉曦
藝術研究 2019年5期
關鍵詞:患兒兒童音樂

吳曉曦

摘 要:近年來,“孤獨癥”倍受國際醫(yī)學、心理學與教育學界關注,音樂作為一種非語言藝術,能超越言語,表達情感世界,能增強信心,打開自閉之門。有組織、有計劃地將音樂活動融入社會適應能力訓練中,探索對孤獨癥兒童的康復效用,以期提升他們的社會技巧、穩(wěn)定情緒、增加學習動機,并讓孩子快樂而有自信的成長。

關鍵詞:孤獨癥 音樂治療 作用

一、概念界定

1.孤獨癥

孤獨癥(Autism),又稱自閉癥,是先天腦部發(fā)育受損而引發(fā)的障礙疾患,一般三歲前發(fā)病,主要表現(xiàn)為社會互動障礙、溝通相互性缺損和重復出現(xiàn)刻板固執(zhí)行為等方面的問題。據不完全統(tǒng)計,我國的孤獨癥兒童大概有300-500萬,全球孤獨癥的發(fā)病率在逐年攀升。

2.音樂治療

音樂治療,簡單理解即為采用音樂所做的心理治療。美國國家音樂治療協(xié)會在1997年出版的《Music Therapy as a Career》一書中有詳細界定:“把音樂的成就當作治療目標令音樂達到復原、維持及改善個體心理及生理健康的作用,使個體在行為上帶來良好的改變。此改變使個體能在進行治療后,對自己及所生存的環(huán)境會有較大地了解,進而達到適當?shù)纳鐣m應?!雹?/p>

二、音樂治療的溯源與發(fā)展

從古至今,音樂與人類密不可分,音樂具有幫助消除心理或生理疾病的作用。西方關于音樂療效,可以追溯至古埃及的“音樂為人類靈魂妙藥”;古希臘羅馬時期也曾有類似的說法,此時音樂有驅魔、宣泄、凈化等部分醫(yī)療、宗教行為;文藝復興時期已經出現(xiàn)結構性音樂,起到增強身心發(fā)展與抵抗力的功效;1950年,美國國家音樂治療協(xié)會(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Music Therapy)成立,這是世界上第一個音樂治療學的國家協(xié)會。

1980年,美國音樂治療學家劉邦瑞教授將音樂治療介紹到我國,1989年成立“中國音樂治療學會”,我國音樂治療起步雖晚于西方,但對音樂治療功效早有記載,遠古時代,“樂先薬后”,炎黃文化之歷代圣賢均視音樂為藥,可養(yǎng)生延年;伏羲發(fā)明陶塤、精造琴瑟,亦樂亦藥,調理百病;中國最早的醫(yī)學典籍《黃帝內經》里對五音治療五臟之病有詳盡的論述。

三、音樂對孤獨癥兒童治療的作用

孤獨癥兒童音樂活動,主要方式有音樂游戲、樂器敲擊、即興表演、音樂情景劇場、音樂故事聯(lián)想等,音樂作為一種非語言的溝通方式,可以創(chuàng)造輕松、舒適的空間,幫助他們自如的接受外界刺激,維持優(yōu)勢能力的同時,提升弱勢能力,音樂就像雨后彩虹,為他們的不幸生活灑下五彩光芒。

1.促進動作發(fā)展

音樂教學活動可運用身體不同部位,通過樂器操作、觸摸游戲、肢體動作,來改善僵硬或萎縮不用的四肢肌肉,促進感覺動作之協(xié)調功能?!盎疖囍谩?、“一起來玩彩虹帶”、“走走停?!钡然顒樱瑥木植可眢w到大肌肉伸展的訓練是潛移默化、循序漸進的。

“火車之旅”運用多種樂器來完成適當?shù)纳眢w動作,依照患兒的能力分配樂器,鈸、小鼓、蛋沙鈴用于單手訓練;海洋鼓、雨聲鼓用于雙手訓練;火車汽笛用于嘴部訓練。患兒在了解到自己所代表的奇妙的“聲音”之后,便在老師“火車之旅”的故事講述過程中配以聲響。

彩虹帶的使用,是代替了物理治療常用的工具“彈力帶”,應用于團體活動,可以在“我們一起舉高高,一起放低低”的口令下做蹲起動作,也可以“向左、向右、集中”三個方向傳送,過程中訓練手指的精細動作和足夠的肌耐力。在實際教學中不難發(fā)現(xiàn),打擊樂器的使用可提供多種感官刺激、大小肌肉運動,對促進孤獨癥兒童動作發(fā)展十分有效。

音樂運動“走走停停”,旨在應用進行曲風格的兒歌,訓練患兒腿、腳等肢體協(xié)調運動,行進中的音符與停止等待的休止符作為“走”與“?!钡闹匾噶睿瞬糠謨热萁ㄗh放在課堂的開始部分,患兒隨著音樂進場,有強烈的活動儀式感,體現(xiàn)了主人公精神。

2.改善認知水準

認知能力,主要指所謂的智力以及學業(yè)成就所需的聽、說、讀、寫、記憶等能力,小到空間概念,大到吸收知識的方式和解決問題的思考能力。孤獨癥兒童中70%表現(xiàn)出智力落后,10%智力超長,20%在正常范圍,他們對周圍事物無法進行分析、歸納和整理。音樂具有喚起的作用,可提升感知和思維應用能力,豐富其理解力,發(fā)展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有些孤獨癥患兒是從自我認識元素之感知能力開始著手訓練的,認識自己的五官、形象甚至知道自己是怎樣的人?!吧斥彄u搖搖”活動中,患兒手拿蛋沙鈴,老師哼唱歌曲,歌曲唱到哪一身體部位,患兒就用蛋沙鈴指出目標身體部位上。蛋沙鈴是適合大部分兒童把握的樂器,能發(fā)出美妙的“沙沙”聲,形狀小而圓,患兒游戲過程中,也不會因為動作控制能力較差而傷害到自己。教學設計除了安排“指認自己的身體部位”,還可以讓患兒“指認別人的身體部位”,同時達到互動的目的。

認知能力的訓練更應注重因材施教,因為每位患兒的障礙癥狀不盡相同,有的聽力方面弱、注意力差,那就可以采用樂器音色辨別、節(jié)奏說白訓練方式提升聽辨能力和敏銳度;如果感知能力康復的效果很好,可以進一步運用“再創(chuàng)造式音樂治療”和“即興演奏式音樂治療”開發(fā)想象、創(chuàng)造提升。

3.誘發(fā)語言互動

音樂活動能增加語言表達技巧,利用聽音樂、說唱或者律動活動,可改善障礙兒童的口語互動?!吧险n歌”、“問候歌”和“再見歌”是結構教學法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孤獨癥兒童對環(huán)境的改變非常敏感,除了在教學環(huán)境上盡量保證不變以外,教學內容的重復性也是重要因素,從歌曲的架構上來說,盡量保持不變的曲調,歌詞隨著“上課”、“下課”而改變,才可以讓患兒自然的接受信號,聽到旋律或歌詞便知道課程的開始或結束。在這部分音樂活動中,最主要的環(huán)節(jié)是患兒跟著輕快的音樂向老師、伙伴們問好,提升日?;佑谜Z的使用。

即興創(chuàng)編是奧爾夫音樂的核心內容,也是豐富患兒語言的有效手段。在特定節(jié)奏與旋律中創(chuàng)編歌詞,歌詞的內容可以選用詩詞、童謠、諺語,從短小的篇幅入手,結合樂器、舞蹈等元素,讓孤獨癥兒童參與進來,還可以利用游戲環(huán)節(jié)充分調動患兒發(fā)聲和大喊的欲望,比如游戲中“解鎖密語”的設定就足夠引起孩子們的好奇。

4.增進情緒管理

“音樂能夠通過想象,將令人們痛苦的情感體驗和生活經歷逐漸轉化、升華,達到平衡及滿足人的情緒,并使這種情緒經歷最終成為自身的精神財富。”②形容情緒的成語有很多,如“喜極而泣”、“坐立不安”、“義憤填膺”、“感激涕零”等,從高興、愉快、感激到焦慮、緊張,最后到害怕、生氣,情緒的多元與豐富,帶給人們多彩多姿的生活。情緒如果處理得當,在社會交際中得心應手,如果處理不當,則體現(xiàn)出欠佳的社會適應性。孤獨癥兒童情緒反映不穩(wěn)定,會有脾氣大、難控制;一個人躲在墻角;大哭、怪叫、吐口水等行為。個訓教學的教學方式在提升情緒管理方面卓有成效,但需要給他們配備專屬的特訓教師、不變的教學空間和固定的教學模式等穩(wěn)定的環(huán)境。

當不良情緒出現(xiàn)之時,最好的辦法就是“擁抱”,讓孤獨癥兒獲得安全感。“愛我你就抱抱我”音樂中,有“抱抱”、“親親”、“陪陪”、“夸夸”等表示親昵動作的詞語,教師可以借此曲境,漸漸與患兒一起做律動動作,拉近彼此距離。

特訓音樂活動“情緒卡片猜猜猜”中可以指定幾種不同類型的情緒卡片,比如:開心、傷心、生氣、滿意等,通過不同的節(jié)奏、節(jié)拍去詮釋抽到卡片上的情緒音響,有的孤獨癥兒抽到“生氣”,他需要表現(xiàn)出氣球爆炸的聲音,所以需用雙手在打擊樂器上重拍。再比如,有的想假裝“傷心”,就用手指輕輕地點下鼓面,代表眼淚一滴一滴地流下,這樣可以有效地控制自我情緒,還有助于理解日常生活中他人即刻反應出的情緒。

5.擴展社會交流

部分特殊兒童受到本身智能所限,再加上外表上的特征,通常都缺乏社交機會,與人接觸非常少,在音樂活動中,可強化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行為,適宜采用團體集體訓練模式。

音樂活動“找朋友”的目標就是認定“要好的伙伴”,體會到“需要”、“幫助”、“分享”等關鍵詞,建立和睦相處的友善關系。“小小指揮家”是訓練領導者的活動,在音樂活動中可以學會相互配合,作為不同的音樂聲部,時而等待、時而輪流,還能夠理解“開始”、“暫停”與“結束”的概念,另外,擔任樂隊的領導者,少不了與團隊成員的眼神接觸、目光交流,更重要的是,當患兒指揮的那一瞬間非常的自豪,臉上會露出自信的笑容,不知不覺,成就感慢慢建立。

音樂戲劇是目前社會上比較熱衷的一種干預方式,“劇場”是向所有人開放的,舞臺上的表演水平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身心狀況的改善。音樂戲劇是在某一特殊主題中,在音效的配合下進行角色扮演。“波斯市場”這段音樂主題鮮明,人物角色豐富,有遠來的商隊、酋長、侍衛(wèi)、公主、乞丐等,患兒不僅要揣測自己負責的角色特質、發(fā)揮假扮的想象力,還要遵守出場順序,在提升社會交流技巧的同時,還要有遵守團體基本規(guī)范的意識。

結語

從“音樂活動融入社會技巧領域之概念圖”可以看出,對孤獨癥兒童實施音樂教學,可以整體提升患兒的語言能力、動作技能、溝通技巧、人際關系、行為控制力、自我能力,并形成良好的成長循環(huán)體系。

需要說明的是,音樂治療所起的作用不是對每位孤獨癥兒童都適用,還要根據患病程度進行個案教學計劃制定,開始患兒沉浸在自閉的世界里,一般從單一動作訓練開始,與特訓師建立良好教學關系、對樂器熟悉后,觀察其自行探索的能力,逐步開展興趣活動,接著訓練患兒完成指令,進入行為控制階段,最后上升到能力發(fā)展階段。教學中效果的取得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是日積月累、長期訓練的結果,切不可急躁,對他們要有足夠的耐心,讓他們有自由存在感,用真正的愛和等待告訴他們:“有我們在,你們并不孤獨”。

世人常把孤獨癥患者比喻成“星星的孩子”、“孤獨的天才”,他們不聾,卻充耳不聞;不盲,卻視而不見;不啞,卻不知如何開口,正常外表下卻具有連最親近的母親都無法了解的迷一樣的個性,他們在人間的存在,猶如天上孤星一般冷漠,唯有依賴醫(yī)療科技、教育專家及家長的努力和愛得以改善。常言道:“言語的盡頭便是音樂”,我們希望帶領這群有特殊需求的學生一起成長,讓藝術成為點亮患兒心智的明燈。

注釋:

①林貴美.音樂治療與教育手冊[M].心理出版社,1993.

②黃國志.音樂治療與心身康復[J].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1996.

參考文獻:

[1]林貴美.音樂治療與教育手冊[M].心理出版社,1993.

[2]胡士紅.特殊兒童的音樂治療[M].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3]黃國志.音樂治療與心身康復[J].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1996.

[4]馬世雯,徐建德.音樂教育對特殊兒童成長的影響[J].云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

[5]施英,黃辛隱.再創(chuàng)造式音樂治療對孤獨癥兒童的療效研究[J].中國特殊教育, 2011.

注:本文系2017年度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金項目,項目名稱:孤獨癥兒童治療性音樂教學實踐研究,項目編號:2017SJB1990。

猜你喜歡
患兒兒童音樂
KD患兒急性期h-FABP、PAC-1表達與冠狀動脈受損的關系
圣誕音樂路
兒童繪本(2017年24期)2018-01-07 15:51:37
音樂
留守兒童
雜文選刊(2016年7期)2016-08-02 08:39:56
六一兒童
“暖男”石卓:用懷抱安慰患兒
特發(fā)性矮小患兒血中p53及p21waf/cip1的表達
音樂
秋夜的音樂
“六·一”——我們過年啦!
呈贡县| 高安市| 双流县| 越西县| 陆川县| 二连浩特市| 锡林浩特市| 龙胜| 赣榆县| 和田市| 大田县| 龙州县| 锡林浩特市| 宁强县| 卓资县| 建湖县| 万载县| 安义县| 内黄县| 恩施市| 宣汉县| 蓬安县| 桃江县| 玉溪市| 商城县| 龙井市| 娱乐| 象州县| 汝州市| 土默特右旗| 青铜峡市| 湘潭市| 灌南县| 上思县| 香港| 宁国市| 班玛县| 西华县| 儋州市| 钟山县| 平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