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霄鶴
區(qū)域活動開始了,潘思齊、李之行、嘉寶、丫丫、孫奇靜和胡睿析六位小朋友走進了表演區(qū),她們分別拿起了小兔子和大灰狼的頭飾,商量了一會兒以后各自扮演起了自己喜歡的角色。
今天她們要表演的故事是《小兔子乖乖》,潘思齊用“媽媽”的口吻大聲的和四個兔寶寶說:“紅眼睛,長耳朵,短尾巴,白圍脖,媽媽要去很遠的地方采蘑菇,你們千萬不要給陌生人開門”。四個“兔寶寶”奶聲奶氣的回答:“知道了媽媽,我們會很小心”。
輪到胡睿析扮演的大灰狼上場了,只見他這邊看看,那邊看看,然后貓著腰,輕輕的走到了小兔子的家門口,捏著嗓子說:“寶貝們,媽媽回來了,快開門吧!”四個兔寶寶不相信,讓他把尾巴伸進來瞧瞧,胡睿析扮演的大灰狼笨拙的把“尾巴”塞進門縫兒里,然后把屁股一撅,門里的小兔子們拽著尾巴,一起用力把門兒關(guān)上。只見“大灰狼”嗷嗷地叫著,掙斷尾巴“一瘸一拐”的摸著屁股逃走了。
故事《小兔子乖乖》是幼兒耳熟能詳?shù)墓适?,在角色表演時孩子們挑選了熟悉的故事來表演,提高了他們的專注和興趣的同時,更加入了自我感情的帶入和對角色的理解。大班幼兒表演的自主性和主動性已經(jīng)表現(xiàn)的非常突出,表演中能看出幼兒對自我角色展示的迫切需要,能聽出他們之間語言交流的重要信息。運用分角色表演的形式敘述故事,極好的支撐了他們閱讀中積累的經(jīng)驗。幼兒的模仿能力很強,角色表演中既有語言的模仿,也有角色動作的模仿,動作的產(chǎn)生對語言的運用既是輔助也是強化,孩子們在開心的表演,也是在愉快的游戲,會不知不覺進入情境,體驗自己扮演的角色在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中的喜怒哀樂,主動表達著角色的各種情緒和想法。在幼兒對角色的模仿中獲得近乎真實感受,同時,也提升了幼兒閱讀的欲望,形成了幼兒語言發(fā)展的良性循環(huán)。
故事表演是以內(nèi)容為載體的,以言語、動作為主要表現(xiàn)手段的,幼兒在活動中內(nèi)容選擇是否恰當,往往非常重要。引導幼兒從熟悉的作品入手,并嘗試和幼兒一起進行改編,將各角色的心理活動以角色自己的語言、動作和神態(tài)等表現(xiàn)出來。讓幼兒在創(chuàng)編過程中體驗到故事表演的另一種樂趣,語言能力也得到了相應(yīng)的提高。
在活動中不僅為幼兒提供頭飾,還要有帽飾、胸飾、顏色鮮艷的服裝及各角色需要的道具等,不僅能激起幼兒進行表演的愿望,而且還直接影響到表演的趣味性、戲劇性和象征性。
結(jié)束語:
想要幫助幼兒在角色表演中提升口語表達能力,首先要選擇一個適合幼兒接受的表演內(nèi)容來作為起點。充分地考慮到表演游戲的內(nèi)容是否符合幼兒的心里特點以及年齡特征,以此來找準切入點激發(fā)幼兒參與游戲的積極性與熱情。所以在選材上,我們要盡量選擇一些幼兒喜聞樂見的童話故事作品來進行拓展設(shè)計,比如文章中提到的《小兔子乖乖》,幼兒對于這樣的作品內(nèi)容熟悉,而且故事中角色性格鮮明、語言生動、行為夸張。在表演活動中,幼兒能盡情、舒暢地表演,每一名幼兒都能在扮演活動中自我提升,同時也能從別人身上吸取語言的精華和技巧,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感受到整個表演游戲的喜悅和快樂,最終實現(xiàn)整個口語表達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