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映月江
秦朝末年,天下大亂。自陳勝、吳廣之后,各路豪杰紛紛舉起反秦的大旗,這其中,就有日后以“力拔山兮氣蓋世”著稱的西楚霸王項羽。
據(jù)《史記》記載,項羽進入咸陽后,曾有人建議他,關中沃野千里,地勢險要,可以用來建都成就霸業(yè)。
項羽說:“富貴不還鄉(xiāng),如錦衣夜行,誰知之者?”后來項羽果然定都于彭城(今江蘇省徐州市)。
提建議的人不服氣,說人們說楚人就像是猴子學人戴帽子,現(xiàn)在看來還真是這樣啊,從而留下了“沐猴而冠”這個成語。
誠然,《史記》中說項羽定都彭城是想“衣錦還鄉(xiāng)”,但歷史都是由勝利者書寫的,項羽定都彭城是否還有其他深層次的原因呢?撥開歷史的迷霧,讓我們一起去看看項羽當初究竟是基于怎樣的考慮。
綜觀項羽和秦軍的幾次交手,項羽還真沒對秦軍客氣過。二十多萬秦軍是他命人坑殺的,咸陽城是他下令屠城的,還順手一把火燒了秦宮,就連那個有名無實的秦三世子嬰也是他下令殺害的。
種種暴行早已讓項羽失盡關中人心,若是他真的聽了謀士的話定都關中,那么他一方面必須要留下重兵鎮(zhèn)守關中,以免秦人反叛引起事端;另一方面還要派遣重兵出關,以便與各路人馬爭奪天下。
在項羽兵力有限的情況下,這兩件事幾乎不可能同時完成。當初項羽坑殺的秦軍,大多數(shù)是關中子弟,他們的親友組成了最堅固的反對項羽的力量,直到項羽入關的最后一刻,秦人還死守著函谷關要抗爭到底。
因此,若是項羽想要鎮(zhèn)壓秦人,使他們漸漸服從自己,這絕不是短時期內(nèi)能夠辦成的事情,但出關爭奪天下卻是勢在必行,決計不能拖延耽擱。
也就是說,如果項羽定都關中,那么他要么面臨奪取天下時大后方不穩(wěn)的危險,要么面臨重兵困守關中,再難逐鹿天下的遺憾。
或許有人會問,為什么劉邦定都關中后沒有這些麻煩呢?
那是因為,劉邦和項羽的戰(zhàn)斗路線完全不一樣。劉邦進入咸陽后,并沒有燒毀秦宮,也沒有加害投降的子嬰,史書里也沒有劉邦屠城的記載。
劉邦的路線本來就比項羽的溫和很多,更何況他還是平民出身,做過秦朝的亭長,比起貴族出身的項羽,劉邦更懂老百姓的心思。在劉邦和秦人約法三章并且實質(zhì)性地做了一些有利于民生的好事后,秦人幾乎是唯恐劉邦不愿留下做關中王了。
除了在關中沒有民意支持外,項羽定都彭城的另一個原因是他需要穩(wěn)固東南大后方以及籠絡舊部。
當初跟隨項羽起兵的八千將士,大多是江東子弟,這些人在外征戰(zhàn)多年,都十分思念故土。項羽作為軍中領袖,自然要體察下情,順應將士們的東歸之心,這樣才能有一支全心全意效忠自己的部隊。
此外,項羽在彭城的民眾支持度比在關中要好得多,在這里建都一方面可以讓項羽得到足夠的支持,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由于長期在外而導致大后方不穩(wěn)固的尷尬情況。
否則,若是項羽定都關中導致東部、南部的根據(jù)地與自己日漸疏離,甚至產(chǎn)生新的代理人,而自己又暫時無法在關中站穩(wěn)腳跟,那么試問天下之大,又哪有項羽的容身之處呢?
項羽并不傻,更何況還有范增輔佐。在當時的情況下,項羽實在是于公于私、于情于理,都不得不定都彭城了。
項羽定都彭城的第三個原因,是彭城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彭城是項羽當時能夠找到的最佳選擇。
我國古代有四條河流,被古人稱為“四瀆”,它們分別是黃河、濟水、淮河、長江。然而,這四條河流都是東西走向的,只能滿足局部的運輸需求,如果想要打通南北的運輸線,就需要人工開鑿河道。
在古代,這是一個浩大的工程,但同時也是一個收益巨大的工程。君不見,京杭大運河直到千年后還在造福后代。
然而,在項羽為自己劃定的國界里,就有一個現(xiàn)成的水利運輸網(wǎng)——鴻溝(戰(zhàn)國魏惠王時期開鑿,又稱狼湯渠)。
這條鴻溝將黃淮平原上的濟水、汝水、泗水、淮水全部連通了起來,同時這些發(fā)達的水網(wǎng)又連通了彭城周邊的水道,這使項羽可以隨時轉(zhuǎn)移兵馬錢糧到鴻溝水網(wǎng)中,取得交通運輸上的巨大優(yōu)勢。
而且,彭城還位于另一條人工開鑿的河道邗溝上面。這條原本由吳王夫差開鑿的河道,可以與長江相通,而長江又與贛江、漢水相通。這樣一來,只要項羽定都彭城,就等于得到了兩個發(fā)達的交通運輸水網(wǎng),實在是如虎添翼啊。
更重要的是,彭城除了擁有便利的運輸線,還擁有山川之險,這對處于平原地區(qū)的項羽來說是十分難得的資源。蘇軾曾說:“徐州為南北之襟要,而京東諸郡安危所寄也……夫以羽之雄略,舍咸陽而取彭城,則彭城之險固形便,足以得志于諸侯者可知矣?!?/p>
可見,項羽選擇定都彭城,絕不僅僅是衣錦還鄉(xiāng)那么簡單。后來的楚漢之爭中,項羽能夠與劉邦數(shù)年相持而不落下風,或多或少都是得益于定都彭城后所獲得的各種便利。
(滄 海摘自微信公眾號“我們愛歷史”,勾 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