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文娟,羅有衛(wèi),李章田,李俊龍,黃廷祥
(德宏州農業(yè)科學研究所,云南芒市678400)
馬鈴薯植株在生產過程中易受多種病毒的侵染,從而造成產量降低,解決這一問題的途徑主要是對馬鈴薯進行脫毒,組培快繁,培育脫毒種薯[1]。馬鈴薯的脫毒種薯推廣應用,一般可以使馬鈴薯增產30%以上,近年來在國內外得到普遍的推廣應用[2]。
德宏州地處云南省西部,為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冬無嚴寒,無霜期長,是云南省發(fā)展冬馬鈴薯生產優(yōu)勢區(qū)域之一[3]。2018年全州冬馬鈴薯種植面積1533 hm2,鮮薯總產量42.4萬t,鮮薯單產27825 kg/hm2,總產值5.7億元,平均產值3.78萬元/hm2。筆者以生產云薯304原原種為例,在實際生產中移栽苗的成活率在95%以上,單株結薯2~3個,結薯數(shù)500個/m2以上,合格率(3 g以上)在85%以上?,F(xiàn)將馬鈴薯原原種生產的關鍵技術總結如下。
選擇地勢平坦,土層深厚,通透性好的砂壤地地塊,底部用紅土趕實,并撒上生石灰消毒,等待建棚。大棚周圍不能種植茄科植物,并要求保持干凈,定期拔除大棚周邊雜草。
為了防止十字花科等作物帶來的病蟲害交叉感染,建設防蟲網(wǎng)溫室大棚進行原原種繁育。選用防蟲網(wǎng)40目以上,建成后的防蟲網(wǎng)溫室大棚不能有破損和洞眼,且網(wǎng)室必須封閉嚴實,以防止昆蟲進入到溫室大棚。根據(jù)當?shù)氐臍夂蜻€需備棚膜和遮陽網(wǎng)。在網(wǎng)棚內還應設緩沖間。進入大棚的工作人員應備用專用服和工作鞋,并定期進行消毒處理。
用地磚鋪成過道,把每個苗床劃分成深0.2 m、寬l m的小畦,種苗前20 d苗床底部澆水充實,趕平,撒上生石灰消毒。
基質消毒:首先撒辛硫磷于苗床底部用于防治地下害蟲。選用珍珠巖+腐殖土(7∶3)充分混勻做基質,基質按苗床凈面積拌入、拌勻普鈣300~450 kg/hm2。把基質填入苗床內,苗床基質厚度為10 cm,用水將基質澆透,用敵克松和百菌清各1000倍液澆施苗床,用地膜把苗床蓋嚴實。拉平遮陽網(wǎng),用500倍液的敵敵畏或37%甲醛熏蒸大棚,關閉大棚72 h,種苗前打開大棚,通風透氣至少24 h,揭開地膜準備種植。
從云南省農業(yè)科學院經(jīng)濟作物研究所馬鈴薯研發(fā)中心引進云薯304脫毒核心試管苗。
利用馬鈴薯脫毒核心試管苗組織培養(yǎng)擴繁獲得所需要數(shù)量的組培苗,將轉接好的瓶苗放在培養(yǎng)室內培養(yǎng),用人工補充光照培養(yǎng),培養(yǎng)條件為溫度20~25℃、光照時間 12~14 h/d、照度 2000~3000 LX。培養(yǎng)25~30 d,待瓶苗高 5~8 cm,4~7 片葉展開、生長健壯時可進行移栽。選擇合適的培養(yǎng)基是馬鈴薯組織培養(yǎng)成功的基礎。MS培養(yǎng)基是馬鈴薯組培最常用的培養(yǎng)基。自配MS培養(yǎng)基成本較低,但是對技術人員的操作水平要求較高。而干粉培養(yǎng)基因其使用簡單,配制方便近年在生產上得到普遍的應用。
為了增強試管苗對大棚內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移栽前7 d將培養(yǎng)室的溫度調至接近大棚溫室,以達到煉苗的目的,從而省去溫室煉苗的環(huán)節(jié)。移栽前,把試管苗從瓶中拿出,用清水洗凈根部的培養(yǎng)基,放置于事先準備并消毒好的盆或者箱子里,加入適當清水,放置冷涼的地方備用。
采用直接移栽脫毒試管苗的方法以生產馬鈴薯原原種,利用這種方法可以大幅度減少因剪切扦插過程中引起的病毒交叉感染機會,大幅度提升種薯質量,提高結薯個數(shù)等優(yōu)點。
移栽時間為當?shù)貧鉁仄骄€(wěn)定在20℃以下時就可以移栽,根據(jù)實際情況,德宏州為每年的10月10日至次年的2月10日進行移栽。移栽時,先用清水洗凈試管苗,按株行距6.5 c m×10 c m移栽在苗床中。用適合苗床寬度和與之設定的株行距設計的打孔器,移栽時先用打孔器打出深3~5 cm的小洞,然后用小鑷子把苗直立放進小洞里,附上基質蓋嚴小孔,保持苗的上部露在外面2~3 cm,邊種植邊用細眼噴壺澆水,種完以后封閉大棚保溫保濕。
移栽后決定幼苗成活率的關鍵因素是對大棚內溫度、濕度的精心把控。在移栽后的7~10 d溫室大棚溫度要控制在20~25℃,為避免強光照射,拉開遮陽網(wǎng)遮陰,同時濕度要達到80%~100%,所以在此期間每天要快速給幼苗噴灑水2~3次,以后逐步減少用水。
待苗移栽7~10 d生根后,揭開遮陽網(wǎng)防止苗徒長,同時進行水肥管理。種植7~10 d即可用0.2%磨細的進口三元復合肥(15∶15∶15)兌水用細眼噴壺進行首次追肥,追完肥后立即用清水洗苗。種植15~20 d用0.4%磨細的進口三元復合肥(15∶15∶15)進行第2次追肥。以后視苗情長勢用0.4%磨細的進口三元復合肥追施。
馬鈴薯塊莖生長的最適溫度是15~18℃,莖葉生長的適溫是19~23℃,所以在移栽前期溫度稍高一些,到生長中、后期溫度稍低一些,晝夜溫差較大些,有利于塊莖的形成與生長。
待苗高15 cm左右時,匍匐莖未長出來前用珍珠巖進行第1次培土,以后根據(jù)長勢培土1~2次。
苗弱時可用0.1%磷酸二氫鉀和0.2%尿素進行葉面噴施,苗出現(xiàn)徒長時可用1000×10-6的矮壯素噴施控制其長勢。
德宏州冬季屬低溫高濕天氣有利早疫病、晚疫病發(fā)病,應以預防為主,進行保護性防治。用80%大生可濕性粉劑,甲霜·錳鋅,或50%錳鋅·氟嗎啉,或70%安泰生(丙森鋅)等藥劑進行2~3次保護性預防噴霧防治。發(fā)現(xiàn)中心病株及時拔除銷毀或隔離,用60%百泰(唑醚·代森聯(lián)),或用52.8%抑快凈(噁酮·霜脲氰),或用687.5 g/L銀法利等藥劑間隔5~7 d連續(xù)交替用藥進行治療防治3~5次。清除溫室大棚內外雜草,嚴格處理作物殘枝,用敵敵畏1000倍稀釋液,或用吡蟲啉500倍稀釋液每隔7 d打藥防蚜蟲。
原原種成熟后,薯秧逐漸變黃,收獲前20 d停止?jié)菜?,能促進薯皮老化。選擇晴天收獲,收獲前先拔除莖葉部位,清除枯枝敗葉運至隔離地帶銷毀。收獲時注意輕拿輕放,盡量減少機械損傷。新收獲的原原種要置于通風處晾種7 d,晾種期間要避免陽光直射防止薯皮變綠,同時剔除病種、爛種。原原種按不同等級分別裝入尼龍網(wǎng)袋,每個網(wǎng)袋內外掛好牌后,放進通風良好,溫度保持在2~4℃的冷庫內存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