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靖
新課程標準對學生語文閱讀作了具體的規(guī)定,就是要求把學生語文閱讀提到一個重要的位置。然而學生閱讀的水平并不讓人樂觀,其表現:一是朗讀時語調平淡,表情漠然;二是添字漏詞,聽起來很吃力。究其原因就是在語文教學中教師不重視朗讀教學。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就朗讀教學談一談自己的看法。
一、轉變觀念,提高認識
學校要不定期地組織語文教師認真學習《語文新課程標準》,使每位教師認識到中華民族的許多可貴精神都積淀在語言文字之中,應避免冗長的分析和機械的練習,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受到熏陶;讓教師也要認識到朗讀對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將起到很好的作用;朗讀教學是語文教學各項目標達到的突破口。
二、精心指導,提高朗讀水平
為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教師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指導,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首先要讓學生讀通文章,提高識字水平。一篇好的文章到手,對于喜歡讀書的學生當然是先睹為快,然而由于受中小學生識字量的限制,不可能對文章的每一個字都能認識,這就需要首先掃除文字障礙。而要解決文字障礙,可以求教于老師、同學,也可以借助于工具書。對于獨立進行課內外閱讀的學生,利用工具書既可以讀通課文,又可以在查到字音的同時,了解一下字意,為讀懂課文作一下鋪墊。
其次要讀熟文章,積累詞匯。課內外閱讀的一個重要的作用是為寫作積累素材。由于中小學生的讀書能力有限,很難做到讀一遍文章就可以讀準確,因此,在讀通課文之后,必須趁熱打鐵把文章讀熟,才能不至于很快遺忘。同時,掃除文字障礙之后,多讀幾遍達到能夠熟練地朗讀,做到一字不錯,可以保證在以后能準確運用。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還可以鼓勵學生摘抄文章中的好詞佳句,擴大自己寫作詞匯的積累,以備在今后的寫作中應用。
最后要讓學生讀懂文章,體會文義,理清結構。在兩步讀的基礎上,孩子們憑借自己已有的語感,對文章有了一個大概的印象。如果能進一步地展開朗讀,并能努力地去理解每一個句子,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文章內容,進而體會文章思想,達到真正讀懂文章。學生在大量閱讀中自然地提高自己的閱讀理解能力,同時也就形成了較強的語感。這樣,必然會伴隨他們讀書量的增大而讓讀書變得輕松,讀書的興趣也就會越來越高,理解能力也會得到很大提高。
最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美讀文章,領悟文思,敢于評價。美讀,也就是有感情地朗讀。當學生對文章的內容能夠真正理解之后,也就有了自己的認識。教師要鼓勵學生寫出自己對文章的看法,大膽對文章的各個方面進行評價,在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的同時,強化個性,使之逐步形成獨立寫作的能力。
總之,語文教學要牢牢把握朗讀這個環(huán)節(jié),不但要引領學生進入課文,而且要指導他們走出課文,大量閱讀,真正做到閱讀是語言信息的輸入,寫作是語言文字信息的輸出,使他們在“進”和“出”的過程中,充分運用好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