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彪
在教育處于大視野、大格局、大規(guī)劃的變革與轉型背景下,家庭教育、家校融合教育的地位愈發(fā)凸顯,備受重視。它引領著眾多教育業(yè)內(nèi)人士更加關注教育中人的存在,更加關注基于“兒童”的教育合力的形成與彰顯。基于此種認識,梅嶺小學西區(qū)校以“新兒童教育”作為變革的突破點,提出了“新兒童家長學院”建設的融合教育主張。
認知:朝向“新”的未來
基于學校文化基因的新追求。立足學校文化傳承基礎上提出的“新兒童教育”實現(xiàn)了真正意義上的學校文化尋根和價值回歸,在此背景下衍生的“新兒童家長學院”是對學校辦學文化的深度回應,我們堅信學院研修理應成為學校辦學系統(tǒng)的有力支撐和價值指向。
基于家校共建模式的新探索。教育的發(fā)展與變革,對學校的專業(yè)結構,家庭的人文素養(yǎng)、社會的價值觀念提出了新的命題和挑戰(zhàn),“新兒童家長學院”對現(xiàn)有的家庭教育研究生態(tài)、家校合作共建體系、兒童生命成長質態(tài)進行重新審視,專注于打造適應兒童發(fā)展的、多維度的家校融合新路徑。
基于建構教育合力的新需求?!靶聝和逃笔且环N著眼于兒童當下和未來發(fā)展的教育,需要我們的教育實踐方式發(fā)生與之相匹配的新的、深刻的變化。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新教育體系,形成新的教育合力,引導教師、學生、家長“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應成為“新兒童家長學院”的終極目標。
實踐:以境育心、理實相生
讓學校、家庭、社會擁有相同的教育尺碼這是“新兒童家長學院”的美好愿景和期許,同時也是一項立體、宏觀、系統(tǒng)的工程,需要全方位介入、多維度實施。
體系建設:如果將“新兒童教育”比喻成一叢繁茂的教育森林,那么“新兒童家長學院”就是其中梵梵的一株。其本身,就是一個實現(xiàn)了正向循環(huán)的綠色教育生態(tài)系統(tǒng),五大中心是穩(wěn)固的根基,課程群是枝干,項目群是末端靈動的枝葉。各要素在學院這顆大樹上各司其職,生生流轉,相互促進,彼此依賴。可以這樣講,“新兒童家長學院”是一個多維度立體建構的家校融合教育研修體系,是一個全方位支持應對家庭教育素養(yǎng)提升的定制化平臺,是一個多維度掘進、多層面推進的研討學習空間,指向的不僅僅是家庭教育研修方式的變革與升級,更是一種家庭教育理念的轉型與突破。
空間建設:脫離了教學場所的學院一定不是一所真正的學院。為進一步彰顯“新兒童家長學院”的文化內(nèi)涵,我校以楊柳青校區(qū)為示范點,以五大中心建設為抓手,從色彩空間、精神空間、生命空間、自然空間多個維度,打造學院研修的專屬物態(tài)呈現(xiàn)。接待中心、研究中心、體驗中心、活動中心、工作中心,每個中心指向不同的功能,會議、研修、互動、傾訴、體驗、視聽,各個空間既相互獨立,又彼此融合,教師、兒童、家長和家庭,關于教育的每一個存疑需要互通時都可以進入相應的場景,借力學院資源實現(xiàn)教育的優(yōu)化。在這里,“新兒童家長學院”既是一種物態(tài)呈現(xiàn)、還是一處研修場域,更是教師、兒童、家長和家庭的精神棲息之所。
課程建設:“新兒童家長學院”的成長過程伴隨著課程創(chuàng)生的過程。我們從學生、家長、教師三個維度卷入,提出了“三新”課程建設理念。新父母課程,我們積極推進“百草園父母學堂”建設,開設教育理念基礎課、共性問題分析課、家長交流研討課。父母教養(yǎng)方式、親子職業(yè)體驗、親子閱讀分享、傳統(tǒng)文化教育等等一個個鮮活的課程主題引導廣大家長直面當下家庭教育中的短板和缺失,提升家庭教育的理念和水平,在這里家校融合實現(xiàn)了真正意義上的同心、正步、共鳴、共振;新教師課程,“為人師”的內(nèi)容范疇不僅局限于學生,其目標指向還應延伸至家長、家庭和社會,家庭教育指導力、示范力應成為衡量當下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重要標準之一。為此我校引入了“薩提亞”“正面管教”等培訓課程,從多個維度提升教師家庭教育指導能力,并借助“千師訪萬家”等活動平臺,引導教師走進社區(qū)、走進家庭、走進學生,用理論指導實踐,讓課程溢出效應;新兒童課程,“孩子只有不同,沒有好壞”“教育更多的是陪伴是等待,是擔責”這些鮮明的觀點迸發(fā)于家長學院的新兒童課程“一個孩子的研討會”,每一個學生,都是一份獨特的案例,每一份案例,都有一個團隊在研討,專業(yè)的眼光、獨到的見解、精準的研究,讓一個個兒童和家庭釋放天性、獲得理解、贏得尊重。
論壇峰會:一年一度的“新兒童教育論壇”使家校融合因為擁有共同的教育愿景而走得更近,貼得更緊,論壇體現(xiàn)了以下幾個特色:一是前瞻的理念引行,“新兒童家長學院”圍繞既有的定位,組建了專業(yè)化導師團隊和菜單式的論壇主題,《弟子規(guī)的智慧》《今天我們怎樣做父母》等等一個個文化主題的論述,從不同的視角和維度闡述“家庭教育”的特質與要義,給家校融合以思想的啟迪和前行的力量;二是生動的活動支撐,論壇圍繞“新兒童、新家庭、新教育”的發(fā)現(xiàn)與定義,開展了系列沙龍研討活動。通過“讓孩子用自己的腳步丈量”“為孩子擦亮生命的底色”等一個個閃亮的論壇主題,進行理念的碰撞、案例的解讀、觀念的分享,從而對“家庭教育”形成更加明晰的認識,更加高位的定義;三是共振的教育合力,朱永新教授認為,教育孩子,是父母對自身成長歷程的一種折射和反思?!靶聝和议L論壇”活動更像是一次家庭教育問題的專家門診會,凸顯了家長的參與性和反思性。論壇活動中的“家庭教育情景劇”將“兒童作業(yè)完成拖拉”“父親不重視陪伴兒童成長”等現(xiàn)實問題通過情景表演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請家長觀摩、供專家剖析,讓父母反思。
愿景:從行走到信仰
美國詩人惠特曼說過,“一個孩子向前走去,他最初看到的那個東西,他就變成了那個東西,那個東西慢慢地會變成孩子生命的一部分?!蔽覀兩钪?,小學——兒童澄澈透明的生命之初,學校和家庭共同給孩子提供的生活是什么模樣,孩子即會慢慢成長為這種模樣。
我們亦深知,當下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負累太多,同思共行的步履何其艱難。泰戈爾說:“我要自此岸至彼岸,渡過來,渡過去……”這些年,梅嶺小學西區(qū)校從“新兒童家長學院”一路走來的新家庭教育實踐恰似這漫漫征途中的跋涉前行,我們懷揣一束光,為一個個家庭,一個個孩子帶去更多的光亮,共同陪伴更多的家庭走一段更為豐盈、更為穩(wěn)健的教育行程,我們堅信新家庭教育的幸福彼岸,我們可以快樂抵達!
(江蘇省揚州市梅嶺小學西區(qū)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