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君燕
元朝時期,于欽在山東某地擔(dān)任官職。這期間,他經(jīng)常尋訪當(dāng)?shù)毓袍E,還自掏腰包捐錢捐物,用于古跡的保存和修繕。
有一次,當(dāng)?shù)刂d修水利,為了節(jié)省預(yù)算,打算拆除當(dāng)?shù)氐囊蛔潘聫R,把拆下來的石料和木材用作施工材料。那座古寺廟的歷史悠久,很多民眾都表示反對。但知府態(tài)度堅決,對民眾的意見置若罔聞。
這時,有人想到了于欽,希望他能出面勸阻。然而,于欽非但沒有勸阻,反而自告奮勇,擔(dān)任了拆除古寺廟工程的“總指揮”,民眾對此大失所望。
不過事情很快出現(xiàn)了轉(zhuǎn)機,沒多久,知府就叫停了這個工程,古寺廟得以保存。后來,大家才知道,知府之所以改變初衷是因為于欽的預(yù)算。于欽告訴知府,拆除這座古寺廟需要花費好幾千兩銀子——和所得到的石料和木材相比,簡直太得不償失了。眾人這才恍然大悟,明白了于欽當(dāng)初的用意,頓時對于欽的智慧佩服不已。
明知正面勸說效果不大時,不妨先順從對方的意愿,再找出難點所在,讓對方主動知難而退,從而達到目的。
(推薦者:昌? 平)
(本欄插圖:陸小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