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典小說,常見有英雄人物是天上星宿下凡的描寫,而說得最多的便是二十八宿。于是,在民間傳說中,二十八宿被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其實,二十八宿一點也不神秘。古人經(jīng)過長期的觀察,把黃道(太陽和月亮所經(jīng)過的天區(qū))附近的恒星分成二十八組,并以此為坐標來觀察星體的運行,這就是二十八宿。換言之,二十八宿即二十八個星區(qū),是將黃道附近的天區(qū)按自西向東的方向所劃分的二十八個不等分的星空區(qū)域。
中國古代很早就有關(guān)于二十八宿的記載。而記載二十八宿最完整的,當推秦代的《呂氏春秋》及成書于西漢的《淮南子》。
二十八宿可分為四組星,其排列的次序是:
東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
北方七宿:斗牛女虛危室壁
西方七宿:奎婁胃昴畢觜參
南方七宿:井鬼柳星張翼軫
而每一方的七宿又被古人想象成四種不同動物的形象,即“四象”,這就是東方蒼龍、北方玄武(龜蛇)、西方白虎、南方朱雀。這與西方古代把某些星座想象為某些動物的形象(如大熊、獅子、金牛、天蝎等)也頗為相似?!八南蟆贝_立后,后世的人們便常用蒼龍、玄武、白虎、朱雀來標志或指代東、北、西、南四個方向,如唐代長安的南大街被命名為朱雀大街,北京故宮的北門被命名為玄武門。
至于二十八宿,在古代更是得到了廣泛的應(yīng)用。首先,它可以用來表示“七曜”(日、月、金、木、水、火、土)運行的位置。由于二十八宿都是恒星,而古人又認為恒星的位置是永久不變的,所以便常用二十八宿來表示日月及五星所處的位置。如 “月經(jīng)箕”,即言月亮行經(jīng)箕宿;所謂“熒惑守心”,即言火星居于心宿的位置; “太白食昴”,即言金星遮蔽了昴宿;蘇軾《前赤壁賦》所謂“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即言月亮在斗宿和牛宿之間徘徊。其次,二十八宿中的一些星宿,也被古人用來測定歲時季節(jié),如 “正月初昏參中”“五月初昏大火中”等。古人經(jīng)觀測得知,初昏時參宿在正南便是春季正月,初昏時大火星(即心宿)在正南便是夏季五月。
此外,二十八宿中的有些星宿,由于星象奇特,也常被古代文學作品所描述,并被賦予了特殊的含義。如《左傳·昭公元年》所記載的“參”“心”二宿的傳說便是一例。由于參宿居西,心宿居東,出沒兩不見,所以古人便用參、商(即心宿)來比喻兄弟的失和或親朋的久不相見。如杜甫《贈衛(wèi)八處士》之“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便是講親朋的不能相見。而柳宿中的酒旗三星,因為其形狀像酒旗,也常被古人用作反對禁酒的說辭。如東漢末年曹操禁酒,孔融便在上書中稱“酒之為德久矣……天垂酒星之耀,地列酒泉之郡,人著旨酒之德”。唐代的李白也在《月下獨酌》(其二)中吟道:“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愛酒,地應(yīng)無酒泉。天地既愛酒,飲酒不愧天?!?/p>
順便說一下北斗,西方把它稱為大熊座。在中國,北斗雖然不屬于二十八宿(北方七宿中的斗宿是指南斗),卻是一組非常引人注目的星。它由七顆星組成,形似古代舀酒之斗,故名。其中組成斗身的四顆星依次是天樞、天璇、天璣、天權(quán),組成斗柄的三顆星依次是玉衡、開陽、搖光。古人常用北斗來辨別方向和季節(jié)。把天璇、天樞連成一線,再延長五倍的距離便是北極星的所在,而北極星便是北方的標志。初昏時,斗柄在不同的季節(jié)所指的方向也有所不同,據(jù)此又可以辨別季節(jié)。如斗柄指東,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杜甫《贈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韻》:“一別星橋夜,三移斗柄春?!逼渌^“三移斗柄春”,即言過了三年。
與二十八宿相聯(lián)系,古人還把黃道附近的一周天按照由西向東的方向分為十二等分,謂之“十二次”,其名稱依次是:星紀、玄枵、娵訾、降婁、大梁、實沈、鶉首、鶉火、鶉尾、壽星、大火、析木。而每一“次”都以二十八宿中的某些星宿作為標志。這與外國古代所劃分的“黃道”十二宮也頗有相似之處?!笆巍钡挠猛荆皇怯脕碇甘疽荒晁募咎査幍奈恢?,以說明節(jié)氣的變換,如太陽在星紀中交冬至,太陽在玄枵中交大寒等;二是用來說明歲星(木星)每年運行所處的位置,并據(jù)此進行歲星紀年,如某年“歲在星紀”,某年“歲在玄枵”等。
古代星象家還把天上的星宿與地上的區(qū)域相聯(lián)系,讓它們互相對應(yīng),即《史記·天官書》所說的“天則有列宿,地則有州域”,這便是分野。如《漢書·地理志》云“齊地,虛、危之分野也”“魯?shù)?,奎、婁之分野也”“楚地,翼、軫之分野也”。分野的建立,在古代主要用于占卜,即通過觀察天象預(yù)測有關(guān)地區(qū)的吉兇禍福。作為一種天文與地理相聯(lián)系的觀念,分野在古代文學作品中也常常被提及。如王勃《滕王閣序》所說的“星分翼軫”,即指滕王閣所在的洪州屬翼、軫二星的分野。李白《蜀道難》所說的“捫參歷井”,即指與蜀地(益州)和秦州(雍州)相對應(yīng)的參宿與井宿;而詩人不直接說他由秦入蜀,而說他從井宿旁經(jīng)過,又伸手摸到了參宿,真是浪漫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