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莉 袁露
阿勒泰位于中國西北邊緣,屬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qū),是與蒙古國接壤的西北邊陲重鎮(zhèn)。地理位置遠遠偏離大陸中心,且交通不便人跡罕至。這是中國西北部,在由邊塞詩歌和80年代開始的西部文化書寫中,西北早就被賦予了質(zhì)樸、粗獷、豪放的邊陲美學特質(zhì),它的大漠、草原、黃沙、胡楊還有邊關(guān)月深深烙印在遠觀者的內(nèi)心,成為外來者想象新疆、想象阿勒泰的主要文化意象。然而,川籍作家李娟以細膩的女性情感,以一個外來者的身份。將90年代以來,她所見的阿勒泰進行重新書寫,將這個地方的日常生活、居于此的情感狀態(tài),作了詳盡的摹寫,先后發(fā)表了《九篇雪》、《我的阿勒泰》、《走夜路請放聲唱歌》、《阿勒泰的角落》、《冬牧場》、《羊道》等散文,稱為“阿勒泰的精靈”,其作品也被贊譽為“精靈般的文字扯動天邊的云彩”。李娟的書寫意義不僅僅有生態(tài)書寫、人類學文化記錄的意義,更重要的是她給與凝滯的地域文化以新的思考維度,悄然化開了文化中某些固著的意識,為西北地域文化賦予多種色彩。
日常的深度圖景
首先阿勒泰不是以自然風景的意義進入李娟的書寫,日常生活才是她創(chuàng)作的圓心。將日常生活融入創(chuàng)作,避免了以新異眼光打量日
常生活,以異地想象來言說地域這一觀賞者維度。這除了使西北地域文化得以還原自身的真實形象,而且靜觀之沉思使得瑣碎的自然生活得以從小維度深入情感深度和文化深度的可能,使得阿勒泰的日常能進行非風景的日常意義。
她在媽媽開的雜貨鋪里安靜生長、細致觀察。李娟能記住平常生活種吃、穿、住、行的日常風景。挑水”、背冰、種地、追逐季節(jié)生活,把雜貨鋪艱難的日常,當?shù)厝伺c雜貨鋪、縫紉店的種種關(guān)聯(lián)變成文字。因為生活于斯,李娟在《我們的裁縫店》里創(chuàng)作著日常的,在一夜碎石大如斗荒涼邊塞風光中,融入了鍋里燉著的風干的牛肉味;在荒寒的邊塞養(yǎng)著美艷曼妙的金魚,給了阿爾泰的生活音樂般起伏不定的節(jié)奏。寫了固執(zhí)老頭的害羞,寫了媳婦婆婆的愛美。記錄三只雞換衣服、給不出費用先拿走的瑣事,用溫暖瞬間明凈了整個阿勒泰的生活。情感在生活的縫隙中生成,氣味、笑容、一處溫柔的擺設(shè),一種日子中打磨的包容、理解、心疼才可以形成一個地域的溫度。只有這種生長,日常的意義才能超越風景的價值。
因為足夠安靜,心靈力量就滲透了平淡的日常,將阿勒泰生活創(chuàng)作成生氣濃烈的印象畫派,瑣碎的場景掩蓋不了生命的力量,它的樣子無限放大,把日常賦予深刻的文化意義。敏銳細膩的感官寫作集結(jié)出《我們這里的澡堂》這類現(xiàn)代主義的作品,李娟精確表達出感官凸顯的日常世界:放大的水流聲、歌聲單調(diào)高亢觸發(fā)了刀劃在玻璃上的痛苦感觸;聲音在氤氳著水汽的魔宮里流淌;眾多形形色色的身體交錯,清潔與骯臟在這里匯聚、男男女女的裸體交織成風景;爆發(fā)的主顧吵架聲、母親打孩子的耳刮子聲、光著身子的陌生人請求擦背的聲響又成為突出這些畫像中激進的色彩····。最后的視點卻由一個衰老的哈薩克女人和剛發(fā)育的女孩交錯在一起的裸體完成這幅畫卷聚焦的要點····作品魔幻的色彩并不亞于馬爾克斯的馬孔多。她的作品在細膩中生成了力量,這些力量的配色《遙遠的向日葵地》整個夏天母親赤身扛鋤盛開的葵花林勞作,曬得一身黑,同外部世界模糊了界限。陽光跳躍、萬物生長,這樣一副野地向日葵圖畫,比起梵高《向日葵》更加有生命野性力量。寫作者將自己對生活直觀印象的感知,捕捉變形,以自我的心象進行定格。生命的各色形態(tài)被記錄、放大。抽象的阿爾泰生活,使之成為風情十足的文化。
本雅明認為“游蕩者不僅要和人群保持同步,更要在各樣新奇誘惑時學會隱身觀望,適時疏離是他本的素質(zhì),這樣才不會走失?!?李娟在融入當?shù)厣畹耐瑫r又時刻保持著足夠的清醒,所以阿勒泰獲得了“被觀看”的可能,然后李娟再將自己完整地融入到生活之中,文字變成心靈的記錄,逐漸成為阿爾泰性格的一部分。
時間在大地上的痕跡
改革開發(fā)發(fā)展太快,當下的時光迅速遮掩了之前的時光,大地上空蕩蕩。而李娟筆下的阿勒泰以一種被時光過濾過的速度行進,緩緩顯出光陰的細膩紋路
90年代,中國社會開始飛速現(xiàn)代化發(fā)展。李娟發(fā)現(xiàn)遙遠的距離使得阿勒泰的一切事物都還處于世界發(fā)展的末端,“這是一個被廢棄數(shù)次又被重拾數(shù)次的小小村莊。這里沒有電,過去的老電線桿空空的立在村落,像是史前的事物。這里處處充斥著陳舊與‘永久的氣息?!?巴拉爾茨小村莊的現(xiàn)狀,保持了時間的樣子,阿勒泰的一切都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所到之處,見識到的古老的事物像被時間空間雙重保護在“水晶球”中,散發(fā)著“永恒的氣息”。阿勒泰的荒野如同一把保護傘,小心翼翼保護著即將從這個世界消逝的東西。
現(xiàn)代造就了太多相似的都市,繁榮的結(jié)果是把所有的地方同化為現(xiàn)代化的相同。而“喀吾圖,沒有爆發(fā),沒有日益龐大的積累??ξ釄D只是讓你進入它的秩序而已,然后就面對你停下來?!?李娟卻喜歡這種慢。她在《慢》中寫道:慢的時光是一種嫻雅靜好,匆忙的腳步走的太快,與生活中的美好和真愛失之交臂。李娟在這種距離產(chǎn)生的慢中,把日子咀嚼得很透徹。她的《冬夜記》是一篇時間與成長的絕妙文字。這些文字留下了沒有空調(diào)的冬夜漫長的寒冷,留下了人們在大地之上活動的痕跡。這些文字在慢中咀嚼生命生長的多種形態(tài),品味著一個冬夜冒雪前來買寶葫蘆飾品的女孩子對生活和愛情細膩的熱枕;品味著那些追逐黑色大擺裙、戴著寶葫蘆的姑娘們散發(fā)出的青春盛景,這些景象在暗夜里閃著微光,成為作者晶瑩剔透的青春秘密。
阿勒泰的成長與其間個體生命的成長,奇妙地合二為一。因為距離,西北的阿勒泰不能驟然轉(zhuǎn)變,它張望著融入現(xiàn)代?,F(xiàn)代商品一件件經(jīng)過遙遠的距離到達阿勒泰,這種距離增加了當?shù)厝藢Υ唐返那楦?,物不再只是物,它帶上了世界的溫度。這種感觸也曾被鐵凝精確捕捉,為我們留下了香雪追著火車換取塑料文的美好形象。這種延緩了的速度和過濾后的現(xiàn)代想象,也慢慢地延緩了人們對物質(zhì)更替的欲望,濃厚了物質(zhì)與生活生命交融的關(guān)系。使得西北地域能曾現(xiàn)出現(xiàn)代過程種更有人情味道的色彩。
另一種邊塞詩意
大眾所能記起的邊塞詩意從岑參、高適的邊塞詩歌而來,雄奇、荒涼的色彩成為邊塞詩意的底色。這一底色源于邊塞詩歌多數(shù)是以戍邊者的身份寫成。身份決定視角,過客身份、住民身份、客居身份書寫絕對是不同的。李娟以流寓身份客居阿爾泰,阿爾泰是她成長生活定居之地。
文字的詩意源于細膩的認同:“我若也為我的家庭繪下那么多的羊角,那么我空蕩蕩的氈房一定也會擁擠不已。羊角和羊角在之間的空隙,棲滿了溫順謙和的靈魂?!?“對認同感和歸屬感的強烈需求讓她能夠在異域生活中觸及到有關(guān)生命寓居的深層道理?!斑@種領(lǐng)悟的引導(dǎo),使得李娟對阿爾泰的記錄能深入到生命哲理領(lǐng)悟的高度。 “拼出我在勞動中看過的,讓我突然流淚不止的情景,再把它日日夜夜放在我生活的地方,讓這道閃電,在我平庸的日子中逐漸簡化、鈍拙,終于有一天不再哽咯我的眼睛和心,我便完成了表達?!? “倘我能——倘我能用我的手,采集扎破我心的每一種尖銳明亮的顏色……” “我便將我想說的一切都說出了,我便會甘心情愿于我這樣的一生……可我不能!在這樣的句子種,可以看見勞動、日常每一天的生活與生命深度詩意的無障礙關(guān)聯(lián)表達,以閃電、色彩的絢爛來對對世俗生活做出轉(zhuǎn)化;用語言建構(gòu)生命意義的意識,是李娟作品深層次詩意獲得的途徑。
阿爾泰的詩意,產(chǎn)生于李娟對萬物皆有生命的深刻認同, “萬物,就自身而言,努力維持自身的存在。” 李娟筆下有關(guān)阿勒泰的一切事物都被賦予生命,并且其擁有著自身的歸屬軌跡。風與云,有著無法割裂的羈絆,像小魚一樣的云“?!痹谔炜盏共蝗缯f是“吻著”天空,這是風的杰作,萬米高空的風與云互相糾纏,千變?nèi)f化,一覺醒來看云“一朵朵的云整齊地排列在天空中說‘結(jié)束了……讓人覺得在剛剛睡去的一小會兒的時間里,世界剛發(fā)生過奇跡。” 森林和海,“森林里蕩漾的氣息是海洋的氣息——億萬只澎湃的細流匯成了它的平靜與沉寂” 森林包容萬物,有著大海的壯闊與深沉。李娟讓自己的位置與萬物持平,猶如對話阿爾泰的智者,在世界萬物的流動中,摸索生命的軌跡。流動、改變,萬事萬物在漂流中,不斷變換形態(tài),用時間與經(jīng)歷磨礪生命的軀殼,深藏住生命的意蘊。
廣袤和蒼涼產(chǎn)生了包容的詩意,產(chǎn)生了靜處的意義:這一片開闊的草原是“開闊的,清新的,明亮干爽的,高處的……一眼望過去,萬物坦蕩,不投陰影?!?開闊的大地凸顯人的渺小,生命在其中孤獨寂寞,形單影只,可是也因為廣袤的大地空明坦蕩,心扉也能隨之敞亮,不摻雜其他情緒。人性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趨向于原生態(tài),也就是人性的自然化。“在此之前,我們從來不曾如此這般完全袒露在自然的注視之中?!?/p>
李娟用千千萬萬的文字,將一個真正的非風景的阿勒泰呈現(xiàn)。她的文字使得西北有血有肉的豐富起來。在日常生活種變得富有人情、風情十足、色彩濃烈。把現(xiàn)代的意義賦予了人心靈感知的意義,并將日常引入了哲理詩歌的深度,歌詠了生命的意蘊。這就是寫作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