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翠珍
1977年年底,舉國上下歡欣鼓舞,因為 570萬學生自主報名參加了高考。重新恢復高考制度,離不開查全性的大膽諫言。
當時,査全性還是武漢大學的一名副教授。他接到通知,于8月去北京人民大會堂參加科學教育座談會。到了北京后,他發(fā)現參會的除了吳文俊、鄒承魯、王大珩、周培源、蘇步青等著名科學家以及教育部的負責人外,鄧小平每場必到。雖然鄧小平并不發(fā)言,卻一直在安靜地聆聽。查全性意識到會議的重要性,他拿出一張格紋紙,開始寫發(fā)言提綱,因為太激動和緊張,鉛筆折斷了好幾次,才終于寫好了不足6行字的發(fā)言提綱。會議進行到第3天,查全性大膽發(fā)言,他認為當前大學新生質量不高,主要原因在于招生制度的不合理。就像工廠進的原材料沒通過檢驗不能生產出合格產品一樣,必須廢除群眾推薦,領導批準的招生制度。同時,他還對當時制度的不合理做了幾點闡述,最后他說:“我建議從今年開始就改進招生辦法。今年能辦的就不要拖到明年去辦。”
他的話音剛落,舉座皆驚。大家都注視著一言不發(fā)的鄧小平。鄧小平沒有立即表態(tài),而是環(huán)視四座問:“大家對這件事有什么意見?”王文俊、王大珩都表示贊同,鄧小平又問當時的教育部長劉西堯,當年恢復高考是否來得及。劉西堯說來得及,代表們也紛紛表示來得及。鄧小平略一沉吟,果斷地一錘定音:“既然大家要求,那就改過來,今年就恢復高考?!比珗鲰懫馃崃业恼坡?。
查全性也沒想到,正是自己的敢講真話,改變了一代代人的命運。
(編輯/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