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純
美國大多數(shù)自治州對酒駕者的處罰,均離不開“酒駕初犯者繳納罰款,遭時長不一的監(jiān)禁與吊銷駕駛證等懲罰”。其中也不乏自治州的個性化懲罰措施,像美國西部加利福尼亞州,對酒駕初犯者多要求違規(guī)者參加社區(qū)義工服務(wù),如到醫(yī)院做清潔工、照顧孤寡老人等,以此警示他們珍惜與尊敬生命。
不過,最讓人不得不佩服的,是得克薩斯州針對酒駕行為出臺的“花樣式懲罰”措施。在得克薩斯州,若因酒后駕駛引發(fā)交通事故,造成人員傷亡,酒駕者除需接受連續(xù)10年每周向遇難者基金會捐贈10美元的懲罰外,余生還必須遵守法律規(guī)定,于死者忌日當(dāng)天攜帶一捧鮮花到死者墓前進行懺悔。此外,酒駕者還需在胸口掛一塊關(guān)于酒后駕駛事實的牌子,到曾喝酒的酒店門口受眾人的圍觀指責(zé)。
美國其他各州亦紛紛效仿得克薩斯州對酒駕者的懲罰措施。這種人性化的心靈懲罰看似不及肉體懲罰那般殘忍,可它的懲罰效果卻遠比暴力懲罰深遠顯著,畢竟這種懲罰是用酒駕者一生的時間懺悔與反思,稍有點良知的人,整天受這種陰影折磨,還敢再酒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