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歡 謝青青 李夢媛 侯?!⊥蹙ЬА±畲河?/p>
摘 要: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健康素養(yǎng)的體現在他們身上,并不僅僅只是一種健康要求。大學生健康素養(yǎng)不足,對健康危險行為知識的缺乏如今已成為了嚴重的社會問題。分析通過對大學生健康素養(yǎng)狀況調查及健康危險行為等相關因素分析,使用MATLBA求解Logistic回歸模型來判斷影響大學生健康素養(yǎng)的因素有哪些及其影響程度。
關鍵詞:大學生;健康素養(yǎng);Logistic回歸模型;因素分析
健康素養(yǎng)主要通過個人能力與動機進行獲取,對其中信息進行利用后,保持與促進自身健康[1]。當健康素質水平較低時,會阻礙居民整體健康水平,對居民生活、工作以及國家整體發(fā)展都產生較為嚴重的影響[2]。本分析基于對大學生健康素養(yǎng)的調查和相關因素的分析,建立Logistic回歸模型來判斷大學生存在的一些健康問題。調查分為個年級,涉及人口學特征,健康知識,健康技能,健康行為4個方面,包括正幀和負幀[3]。通過對受試者健康危險行為的認知因素進行評分,評價受試者的健康水平,健康水平用A(好)或B(壞)表示。從而發(fā)現影響大學生健康素養(yǎng)主要因素。
一、Logistic回歸模型對健康素養(yǎng)影響因素分析
大學生健康素養(yǎng)的質量可以從學生的人口特征、健康知識、健康技能和健康行為四個方面進行評價。每個領域包括積極和消極兩個框架。獲得了八個框架:積極人口特征、消極人口特征、積極健康行為、積極健康技能、消極健康行為、消極健康知識、消極健康技能以及積極健康知識,其狀況評價體系如圖1所示。
圖1 狀況評價體系
根據分析上圖,對健康素養(yǎng)產生影響因素為7個,且每種影響因素優(yōu)劣程度不同。想要對主要影響因素進行判斷,采用建立模型的形式。假設八個框架的評價變量是Y,Y = A或B,Y是一個定性變量,而不是定量變量,因此應該用邏輯斯蒂算法代替回歸函數來回歸Y。設7個自變量依次為x1(1型)、x2(2型)、x3(3型)、x4(4型)、x5(5型)、x6(6型)、x7(7型),建立Logistic回歸模型,基本形式為:
(1)
其中,βi與多元線性回歸模型中的回歸系數相似。
通過建立概率函數,在應用模型時,y設定其為不回歸且單調連續(xù)概率函數。π(0<π<1)
即令
π=P(Y=1/x1,x2,…,x7)0<π<1, (2)
Logistic模型可變形為:
(3)
由于第二個函數是連續(xù)函數,只有通過正確映射原始數據,才能獲得回歸系數并建立映射關系。假設在5個組的框架中有m、m和n (0 < m < 1399,0 < n < 1399)。pi是主要因素的概率。每個已知幀下的1399 y值用作回歸數據,邊界值作為pi到p的映射關系。為:
(4)
在執(zhí)行參數回歸時,其中間值設為π值,則:
對于Y=A,π=;
對于Y=B,π=
利用MATLAB對以上計算結果建立映射關系,根據回歸系數對主要影響因素進行判斷。
即:R2 =0.0634,F=12.5643>0. 0000,與顯著性概率相關的p=1.1663>a=0.02,說明變量之間存在線性相關關系?;貧w方程為:
從公式中可以看出,剩余誤差不會連續(xù)出現在0以上或0以下,這表明變量之間幾乎沒有線性相關性。
二、Logistic回歸模型對健康素養(yǎng)影響因素的結果分析
部署重點高校學生的健康素養(yǎng)較高,而職業(yè)技術學校的健康素養(yǎng)最低,因此證明不同高校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個體受教育存在一定差異。將大學生健康素養(yǎng)相關因素設為變量,將其年齡、性別、學校類型、父親受教育程度、母親受教育程度等設為影響影響單因素,從而對其進行Logistic回歸分析(a入=0.05,a出=0.10)。大學生健康素養(yǎng)多因素非條件Logistic分析,如表1所示:
農業(yè)戶籍大學生與非農業(yè)戶籍大學生的健康素養(yǎng)無統(tǒng)計學意義。這可能與城鄉(xiāng)之間的經濟、文化和健康差異逐漸縮小有關。女生比男生有更好的健康素養(yǎng)。這可能與女孩更加關注自己的健康,形成更好的生活和行為方式有關。初中生健康素養(yǎng)水平高于高中生。同時,隨著學生年齡的不斷增長,學校健康教育水平與學生自我學校能力都有待進一步加強。
三、結語
綜上所述,大學生健康素養(yǎng)的整體水平一般,而男生、大專生和低年級大學生的健康素養(yǎng)水平相對較低,健康知識素養(yǎng)水平低于其他兩個維度。因此,需要學校針對學生健康素養(yǎng)教育進行重點教育,重點關注男生、大專生和低年級學生。高校健康教育主要以促進健康習慣養(yǎng)成、掌握急救技能、提高慢性病防御能力、掌握傳染病防御知識以及幫助學生樹立健康意識為主。
參考文獻
[1] 李莉,李英華,聶雪瓊,等.2012年中國居民健康素養(yǎng)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健康教育,2015(2):104-107.
[2] 劉明芝,王漢苗,牟善紀,等.基于多元有序logistic回歸的大學生性健康需求分析[J].醫(yī)學教育研究與實踐, 2018,v.26;No.132(04):120-125.
[3] 牟勁松,趙淑英,歐陽江,等.長沙市高校在校大學生健康素養(yǎng)影響因素多水平模型分析[J].中國衛(wèi)生統(tǒng)計, 2015, 32(6):945-947.
作者簡介:李歡(1983-),女,河南濟源人,講師,研究生,健康素養(yǎng)與健康促進創(chuàng)新研究團隊特約研究員,研究方向:臨床護理、護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