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子瑤
傳統的紙媒傳播方式是單向的,是在特定的時間向受眾傳播信息,受眾在信息接收過程中處于被動的地位,而且也缺乏信息的反饋。而新媒體時代的媒體傳播方式是雙向的,受眾可以和傳媒方進行有效的互動,受眾甚至可以通過新媒體渠道來成為信息的傳播者。新媒體時代下,不僅新聞傳播方式發(fā)生了改變,其形式也發(fā)生了改變,在傳播信息過程中,紙媒會受到媒體立場或者政治因素的影響,導致紙媒的新聞風格比較單一,但是隨著新媒體的出現,微信、微博等媒體的出現,使得每一個新聞受眾都可以通過網絡的渠道來發(fā)表自己的觀點,改變了新聞傳播的行為。
新媒體的出現,使得新聞傳播的速度也發(fā)生了變化,在網絡技術的支撐下,當前信息的傳播不再需要經過繁雜的過程才能發(fā)布出去,新聞傳播者甚至信息受眾者都可以通過新媒體渠道隨時隨地發(fā)布相關的新聞信息,使得信息的傳播實現了實時化。而且新媒體時代下的新聞傳播,信息的真實性更強、質量更高,傳播方和受眾方之間的互動更強,更有利于信息之間的相互傳播,這也是傳統紙媒無法實現的功能。
新媒體時代新聞傳播的展現方式也從單一轉向了交融,當前新聞傳播的方式是多種的,其中可以包括有文字形式、圖片形式、聲音形式或者視頻形式等,不同的新聞受眾可以在相同一個平臺上進行信息之間的交流和共享,進而提高信息傳遞的受眾面。新媒體時代下,新聞傳播的方式更具交融性,比如在以前,手機僅僅只是具備打電話、發(fā)短信的功能,但是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網絡技術的發(fā)展,當前手機的功能越來越多樣化,比如可以進行視頻的收看,觀眾可以隨時隨地觀看新聞。
新媒體時代新聞產生的模式也發(fā)生了變化,傳統的紙媒新聞生產是處于封閉的模式,從事件的發(fā)生,到記者的采訪、寫作、編排等過程,都是封閉的,都是新聞編輯機構進行內部運作的,所以新聞受眾對于新聞是怎么生產出來并不熟悉,更沒有參與到新聞生產的過程當中。但是隨著新媒體的出現,新聞傳播方不再僅僅局限于新聞編輯機構,每一位新聞受眾也可以成為新聞的生產者,通過手機、網絡等,新聞受眾可以隨時隨地將自己身邊發(fā)生的新聞發(fā)布到網上,從而提高新聞傳播的效率,保證新聞的時效性和及時性。
和新媒體相比,傳統紙媒存在著很大的弊端,所以在新媒體技術的沖擊下,傳統紙媒在編輯過程中也遇到了很大的挑戰(zhàn),首先,傳統紙媒的讀者出現流失的現象。因為在新媒體時代下,觀眾們獲取新聞信息的途徑越來越多樣化,新聞傳播的渠道更加多元化,觀眾也可以免費獲取大量的信息資源,所以導致傳統紙媒的受眾逐漸減少,現在傳統紙媒的讀者主要是老年人,中年人以及年輕人的讀者數量比較少。隨著傳統紙媒讀者的流失,傳統紙媒的廣告額也出現大幅度下滑的情況,因為新媒體的快速發(fā)展給傳統紙媒的發(fā)展造成巨大的沖擊。
新媒體時代傳統紙媒的經營受到巨大的沖擊,不僅讀者數量出現較大的流失,新聞編輯人才也開始出現流失的現象,因此傳統紙媒的發(fā)行量、廣告額都出現大幅度的下滑,導致傳統紙媒的經營額受到影響,甚至部分傳統紙媒還出現停止運行以及關閉的現象,整個傳統紙媒行業(yè)的發(fā)展前景都受到了消極的影響,所以許多新聞編輯人才都選擇離開該行業(yè),轉向新媒體方向發(fā)展。傳統紙媒之所以會受到如此的沖擊,主要是因為傳統紙媒的管制過于嚴格、內容也比較呆板,導致內容質量無法得到有效的提升,無法有效地吸引觀眾的興趣。而新媒體的出現,新聞內容豐富性強、趣味性強,所以更容易吸引觀眾的注意,因此導致傳統紙媒的發(fā)展受到巨大的制約,導致大量新聞人才的流失。
雖然新媒體的出現,給傳統紙媒造成了很大的沖擊,但是許多紙媒經營者依然不愿改變經營思想,不愿意進行利益的重新分配,從而導致傳統紙媒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在和新媒體進行融合的時候,采取的是片面性的融合方式,新聞生產和經營的模式依舊過于傳統。比如,在進行新聞成本投入的時候,許多傳統紙媒經營者為了保證巨大的利益,不愿意投入過多的成本,而且存在急功近利的心態(tài),依舊采用傳統的機制,依舊是以傳統紙媒作為新聞傳播的主體,新媒體只是一種輔助的工具,導致傳統紙媒和新媒體之間的融合不夠徹底,新聞生產模式依舊過于傳統。新媒體時代,傳統紙媒要突破限制,快速發(fā)展,必須要和新媒體進行徹底的合作,加強對觀念、模式、體制的改革創(chuàng)新,進行徹底的轉型,這樣才能促進紙媒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新媒體時代傳統紙媒遭受了巨大的挑戰(zhàn),所以傳統紙媒要重視改革創(chuàng)新,尋找新的發(fā)展道路,首先,傳統紙媒要加強思維的創(chuàng)新。新媒體時代下,新聞傳播的方式和形式都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在進行新聞編輯的時候,要形成創(chuàng)新性的思維,特別是將創(chuàng)新思維貫徹用新聞的制作過程當中,比如采訪過程、寫作過程等等。作為一名傳統紙媒的新聞編輯者,必須要正確認識到思維創(chuàng)新的重要性,加強對新聞內容、創(chuàng)作方式的創(chuàng)新,更好地吸引讀者的注意,進而有效地提高紙媒的行業(yè)競爭力,促進紙媒行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在進行思維創(chuàng)新過程中,對于新聞編輯者的知識儲備水平以及見識水平都有著一定的要求,要求新聞編輯者應當具有較為豐富的知識底蘊,能夠正確掌握到新媒體的特征,善于運用各種方式來展現不同新聞素材等等。作為一名新聞工作者,新聞敏感度比較要強,這也是新聞思維創(chuàng)新的重要,新聞工作者必須要學會如何挖掘新聞,并且通過最快的速度、最恰當的方式將新聞呈現在觀眾面前。所以新媒體時代下,紙媒新聞工作者,不僅要做好新聞編輯的工作,更是要做好新聞的創(chuàng)造工作,重視思維的創(chuàng)新。
新媒體時代,觀眾所接收的新聞類型越來越多,內容越來越豐富,接收渠道也越來越廣泛,所以新媒體時代下觀眾對于新聞的需求也變得多樣化,要成功吸引讀者的注意,必須要保證新聞的新鮮感以及趣味性。因此,在進行紙媒編輯的時候,工作人員要重視知識的創(chuàng)新,重視提高自身的知識儲備水平,保證所編輯出來的新聞能夠滿足當前讀者的需求,能夠吸引讀者的注意。但是在進行新聞編輯、知識創(chuàng)新的過程中,新聞編輯者必須要保證新聞的真實性,不能對新聞內容進行夸大化,特別是在宣傳國家政策方針的時候,必須要實事求是,并且理解透徹政策后才發(fā)表分析言論,保證言語符合國家相關要求的前提下提高新聞的知識性。隨著網絡的發(fā)展和應用,每天從網絡上所流傳出來的新聞是非常多的,網絡熱點新聞也是非常多,針對于網絡熱點新聞,紙媒新聞編輯者要加強對新聞的分析,從而為觀眾提供更加可靠、真實的新聞,杜絕出現浮夸的新聞內容。
新媒體時代在進行紙媒新聞編輯過程中,工作人員要重視理念的創(chuàng)新,新聞編輯者要突破傳統思維的束縛,要樹立創(chuàng)新的理念,用勇于嘗試。比如,在進行紙媒新聞生產的時候,常常采用的新聞獲取方式是訪談形式、寫作形式等,所以在進行新聞編輯的時候,可以加強在這些方面內容的創(chuàng)新,加強對新欄目的創(chuàng)作。新媒體時代下,傳統紙媒想要獲取可持續(xù)發(fā)展,就必須要實現創(chuàng)新,實現思維創(chuàng)新、知識創(chuàng)新和理念創(chuàng)新,樹立敢為人先的理念,從而更好地提高新聞的創(chuàng)新性,更好地吸引觀眾的注意力,更好地促進紙媒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新媒體時代傳統紙媒編輯要做好新聞編輯形式的創(chuàng)新,用于樹立創(chuàng)新的意識,第一,面對新媒體帶來的挑戰(zhàn),傳統紙媒要正確認識到當前傳統紙媒存在的困境,然后借鑒國內外成功的新聞編輯經驗,從新聞編輯的內容上、題材上、方向等都進行創(chuàng)新。在創(chuàng)新過程中,也要結合讀者的思維模式來進行新聞編輯的創(chuàng)新,做好意識的創(chuàng)新。第二,傳統紙媒也要做好對編輯形式的創(chuàng)新,特別是隨著網絡技術的發(fā)展,信息技術給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較大的變化,讀者瀏覽新聞的方式更加便利,新聞閱讀方式也變得更加數字化,所以針對這個變化,傳統紙媒要加強對新型編輯方式的使用,加強對計算機技術的運用,促進編輯形式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比如紙媒機構可以通過網絡等媒體進行征稿,進一步擴大新聞的來源。
傳統紙媒要突破局限,不僅要加強對編輯形式的創(chuàng)新,更是要重視提高編輯水平,特別是隨著媒體之間競爭的增大,讀者關注十分重要,只有保證新聞內容質量,吸引讀者的注意,才是促進紙媒發(fā)展的重要途徑。所以,傳統紙媒在編輯新聞內容的時候,要重視新聞內容的個性化以及差異化,從而更好地吸引讀者的關注,比如在進行報紙新聞報道的時候,編輯工作人員可以通過加強對新聞內容深度的挖掘來提高報紙媒體的社會效益,進而吸引讀者的注意。在進行新聞報道的時候,傳統紙媒可以從創(chuàng)新的報道角度出發(fā),比如要重視一些影響比較廣泛深刻的新聞的跟蹤,做好新聞的跟蹤報道,從而更好地突出新聞的社會性。此外,傳統紙媒在進行新聞播報的時候,還可以通過進行專欄設計,對不同時段內所發(fā)生的重大事件進行報道,在確保新聞及時性的同時性,也可以進一步挖掘新聞的內涵,使得新聞內容更加契合觀眾的心理需求,有效地提升紙媒編輯水平。
傳統紙媒要重視對傳播渠道的拓展,加強和新媒體之間的融合,建立更加移動化和社交化的新聞傳播平臺。比如,在進行新聞采集的時候,可以建立多媒體采集端,然后再記住多媒體技術進行新聞信息的處理加工,然后再通過不同的社交平臺來進行新聞的輸出,比如通過微博、微信等客戶端進行新聞內容的輸出。在進行新聞輸出的時候,輸出的形式也可以是多樣化的,既可以是圖片格式,又可以是音視頻形式,在選擇輸出形式的時候,可以結合讀者的愛好以及新聞的內容來選擇恰當的形式,保證能夠有效地引起讀者的興趣。還有,傳統紙媒在發(fā)展過程中,要加強對新媒體技術的運用,構建多媒體化的新聞傳播體系,比如加強對移動直播的運用,通過移動直播的形式,零時差地向讀者傳遞新聞信息,提高新聞的吸引力。在拓展新聞傳播渠道,加強和新媒體之間的融合,傳統紙媒要加強對各種媒體工具的運用,在構建多媒體傳播體系的時候,還要加強和讀者之間的互動,比如可以通過不同的社交平臺來和讀者進行互動,時刻關注讀者需求的變化,結合讀者的需求來創(chuàng)新新聞傳播的形式,重視提高新聞的質量。比如,針對于讀者在對應社交平臺所反映出的問題,工作人員要及時進行反饋和跟蹤報道,特別是一些民生問題,從而更好地突出紙媒的服務意識,有效地提高讀者對于紙媒的認可度。
新媒體時代加強媒體之間的融合發(fā)展是必然的趨勢,所以傳統紙媒要構建融媒的思想,加強和新媒體之間的融合。第一,作為傳統紙媒的編輯工作人員,要重視提高自身的融媒素養(yǎng)水平,紙媒機構可以通過定期對編輯人員進行媒體技能的相關培訓,進一步提高工作人員的新聞編輯能力,提高工作人員的媒體技術,比如提高工作人員的圖片、視頻編輯能力。人才作為第一生產力,傳統紙媒必須要重視對人才的培養(yǎng)和培訓,注重提高新聞編輯人員的新媒體技術水平。第二,在新聞編輯過程中,工作人員要重視思維模式的轉變,要積極養(yǎng)成融媒思維,比如在進行新聞稿件采寫的時候,工作人員要結合不同的傳播形式來選擇不同的表述方式,比如在傳統紙媒上,其表述方式應該要正規(guī),但是一般情況下,比較正規(guī)的文字是比較枯燥無趣的,所以傳統紙媒新聞編輯人員就要將相對枯燥的文字變得更加有趣,但是又要保證新聞內容的正規(guī)性,這也是當前紙媒新聞編輯人員應當具備的素質之一。比如,工作人員可以將新聞通過視頻直播的形式來展現在觀眾面前,從而更好地提高新聞的傳播量,擴大新聞的影響力。第三,在進行新聞編輯的時候,編輯人員要站讀者的角度來進行內容的確定和編輯,比如當前讀者對于天氣的變化比較感興趣,特別是臺風級,所以在臺風級,紙媒可以加強對天氣情況的播報,將本地的實時天氣情況通過不同的社交平臺來進行播報,比如微博、廣播的等等,既可以提高新聞內容和讀者生活之間的聯系,又可以加強和讀者之間的互動,更好地吸引讀者的注意,促進紙媒的發(fā)展。
總的來說,隨著新媒體技術的發(fā)展,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給當前傳統紙媒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使得紙媒的新聞編輯工作難度大大地提高,所以在嚴峻的市場環(huán)境之下,傳統紙媒要重視新聞編輯的創(chuàng)新,特別是思維上、理念上、知識上的創(chuàng)新,紙媒新聞編輯工作人員要重視提高自身的專業(yè)能力,才能更好地面對新媒體時代所帶來的挑戰(zhàn),更好地促進傳統紙媒的可持續(xù)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