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鐘祥市荊襄東區(qū)小學三年級 周虹博
指導教師 李 睿
沿大路翻過王集礦西邊的太極崖,再向下一直走到山腳,就進了“最美鄉(xiāng)村”張灣——我的老家。
早晨,鄉(xiāng)村像嬰兒一樣從酣睡中醒來。晶瑩的露珠是它明亮的眼眸;清脆的鳥鳴是它“咿咿呀呀”的歌謠。傍晚,牛兒“哞”的一聲,將貪玩的孩子喚回家,夕陽才肯放心下山。在這里,山林是天然氧吧,鳥鳴和牛叫是自然的音樂,讓人如癡如醉,想趕緊去捕捉鄉(xiāng)村的美。
阿呆:“捕捉鄉(xiāng)村的美”這句話寫得很好,既點出了“美”這個主題,又寫出了小作者去探訪美景的迫切心情。
這里是山的世界、樹的天堂、花的海洋。山連綿起伏,有的像雄鷹展翅,有的像仙翁醉臥,旁邊那座小山多像他的酒葫蘆……山上有一棵超過140歲的老樹。它很高大,老根凸出來,就像好客的主人給客人送上一個個歇腳的小凳子。一泓泉水在老樹腳下緩緩流淌。傳說,有神仙在這里飲過水,還在老樹上做了記號。除了這棵老樹,山里還有漫山遍野的大樹、小樹。春天,它們吐出點點嫩芽,像五線譜上的音符,演繹著春的交響曲;夏天,樹上的花引來蜜蜂、蝴蝶,它們盡情地唱呀跳呀,舉辦熱鬧的音樂會。秋天,皂角掛滿樹枝,像褐色的風鈴,開心地搖呀搖!
文君:“老根凸出來,就像好客的主人給客人送上一個個歇腳的小凳子”這句話用到了比喻的修辭手法,讓老樹的形象變得親切可感。
爸爸說,張灣還是一個被涓涓細流滋潤的村莊。我和爸爸去“千米溪”游玩。爸爸說在張灣的每座山上都能見到這樣的小溪,它們唱著歌奔向峽卡河水庫,滋潤著家鄉(xiāng)的一草一木。
接著,我們步行來到峽卡河上游。這條河真寬呀!遙望河的對岸,我們隱隱約約地能看到層層疊疊的山,連爸爸都說不清楚,它們離我們有多遠。河水真清呀,對岸的山都歡歡喜喜地在水里照鏡子。
回家路上,家家屋頂升起炊煙,家家廚房飄出菜香??吹轿覀儯蠹覠崆榈卣泻簦骸盎貋砹??來來,到我家吃飯!”在泉水的滋養(yǎng)中長大的家鄉(xiāng)人,性格溫潤、純樸。你說,我的老家張灣是不是景美、人也美?
李老師:在文章的最后,小作者由家鄉(xiāng)的景寫到了家鄉(xiāng)的人,在情與景的“互動”中升華了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