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其祎
朱熹在《詩集傳》中提出以鄭、衛(wèi)之詩為“淫詩”的觀點,因?qū)h唐詩學(xué)以三百篇出于性情之正的觀念造成沖擊,在當(dāng)時即有極大爭議,如呂祖謙就從教化角度提出詰難:“《桑中》、《溱洧》諸篇,幾于勸矣。夫子取之,何也?曰:詩之體不同,有直刺之者,《新臺》之類是也;有微諷之者,《君子偕老》之類是也;有鋪陳其事,不加一詞而意自見者,此類是也?!盵1]108作為康熙朝朱子學(xué)代表,李光地對“淫詩說”持基本肯定態(tài)度:“朱子鄭衛(wèi)之說,諸儒以為不然,今獨信之者?!盵2]129并且,在朱熹指出的三十二首“男女各言其情”的“淫詩”之中,李光地有十三首標(biāo)明“依朱傳”。同時,李光地對于“淫詩說”的態(tài)度也是較為復(fù)雜,他在《詩所序》中宣稱支持朱子觀點,但他并未完全認同《詩集傳》說法,而是在對《風(fēng)雨》、《籜兮》等十九首朱子認定“淫詩”的解釋中,對朱熹“淫詩說”提出質(zhì)疑,體現(xiàn)了他對朱熹“淫詩”說尊中有疑的態(tài)度。
李光地在具體解詩過程中,常引用他人說法闡明自身觀點,或以之為批駁的對象,對于與《詩集傳》的不同之處,他也常用此法。李光地常在詩解中引用古注,借毛鄭之說反駁朱熹詩解。《丘中有麻》一詩,《詩集傳》指出它是“婦人望與其所私者而不來,故疑丘有麻之處,復(fù)有與之私而留之者”[3]61,認為它是婦女等待男子不至,表達女子疑懼心理的詩。而李光地卻說:“古注以為思賢大夫者,可從?!盵2]192此處古注即《毛傳》,“《丘中有麻》,思賢也”[4]270,認為詩中“留”字為大夫之姓,而對于“丘中有李,彼留之子。彼留之子,貽我佩玖”一章,李光地認為是留子以李贈百姓,而百姓視之如玉。故而《丘中有麻》是表現(xiàn)百姓對于賢明大夫的思慕愛戴,這顯然與男女之情無涉,并且將它同政治教化相聯(lián)系,是周室還有善政而為百姓思慕的表現(xiàn)。在此李光地并未明確反駁朱子詩解,體現(xiàn)其保守性,但只列舊注也已表明態(tài)度。
對于《風(fēng)雨》,朱熹釋為“淫奔之女言當(dāng)此之時,見其所期之人,而心悅也”[3]70,認為是女子與所約男子相見,表達喜悅之情的詩。而李光地認為:“《序》謂思君子者,可從”[2]193,贊同《毛序》說“《風(fēng)雨》,思君子也。亂世則思君子,不改其度焉?!盵4]313指為贊美君子在亂世中不改節(jié)操之作。鄭玄據(jù)《小序》加以生發(fā)說“興者,喻君子雖居亂世,不變改其節(jié)度……雞不為如晦而止不鳴”[4]270,以“風(fēng)雨如晦”象征險惡世道,“雞鳴不已”則與“君子”節(jié)操聯(lián)系。而孔穎達《正義》則更為直接,“此雞雖逢風(fēng)雨,不改其鳴,喻君子雖居亂世,不改其節(jié)”[4]270,重申前人觀點。李光地在前人基礎(chǔ)上進一步引申:“蓋以風(fēng)雨雞鳴為興也。雞之知時,或有東方微濛之景,則感之而鳴。然風(fēng)雨冥晦,且無星月之光,而雞鳴之節(jié)不改也。鄭俗昏亂,而猶有心知禮義,獨為言行而不失其操者,是以同道者見而喜之?!盵2]193認為雞可“知時”,若東方天色微亮,它能感知并報曉;但此時天色昏暗,風(fēng)雨交加,并無光亮,公雞仍可堅持報曉,“雞鳴之節(jié)不改”,是極為難得的。與“雞鳴”相似,在風(fēng)雨飄搖的亂世之中,仍有堅持禮義,不失操守的“君子”,同樣極為不易。關(guān)鍵是“雞”能“知時”,則“君子”對于亂世險惡自然也心知肚明。明知如此仍能不改節(jié)操,這無疑值得敬佩。因此,李光地認為,《風(fēng)雨》一詩是贊頌?zāi)軌蚯宄J識亂世,并能堅持操守的“君子”,所述詩意顯然與朱子“淫奔”之說大為不同。雖未明確否定“淫奔”詩解,但對《小序》詩解作大段引申,卻對《詩集傳》詩解只字不提,李光地態(tài)度可見一斑。
再看朱熹在解釋《叔于田》時,首先將其視為美共叔段之作:“段不義而得眾,國人愛之,故作此詩。”[3]63這一認識,與歐陽修《詩本義》中“詩人言大叔得眾,國人愛之”[5]102的解釋一脈相承,只不過給共叔段作出了“不義”的價值判斷,并摘掉了《毛序》“刺莊公”的帽子。但是,朱熹對這一結(jié)論并不十分確定,他對此也有懷疑:“或疑此亦民間男女相悅之詞也”[3]63,認為這可能是民間男女的情歌。那么,“叔”字在此處就有可能并非指共叔段,而是女子對情人的愛稱,“洵美且仁”一句也是女子對心儀男子的贊美,朱熹的解釋就顯得模棱兩可。對于朱子“民間男女相悅之詞”的詩解,李光地并不認同,他支持第一種詩解:“從舊說”,認為“叔”即指共叔段。但以李光地對《毛詩序》的態(tài)度來看,對于“刺莊公”并不認同,因此,“舊說”無疑與朱熹《詩集傳》第一種詩解高度契合。
李光地認為,在三十二首“淫詩”之中,當(dāng)引古注者共六首,還有《將仲子》、《防有鵲巢》、《東門之池》等等。
李光地喜用《毛詩序》駁朱《傳》,有時也同時否定《小序》和《詩集傳》的詩解。這種情況在這三十二首詩歌中并不多見,只有五首,卻最為難得?!恫筛稹芬辉?,《毛詩序》以為是“一日不見于君,如三月不見君,憂懼于讒矣”[4]267,則“一日不見,如三月兮”便是臣子對君所言,是臣子懼怕讒言離間君臣關(guān)系的切心之嘆,此詩主旨即為“懼讒”。而《詩集傳》說:“采葛,所以為絺綌,蓋淫奔者托以行也,故因以指其人,而言思念之深?!盵3]60認為此詩中采葛可織葛布,“淫奔”之人可靠它御寒,因此借采葛表達對愛人思念,那么,“一日不見,如三月兮”則是表達對愛人思念之深,此詩主旨則為“淫奔”,即自敘男女之情。但是,李光地的解釋與前人不同:“《序》以為懼讒者,似闊。朱傳以為淫奔之詩,亦未有以見也?!盵2]184他認為“淫奔”二字與《毛詩序》“懼讒”的說法一樣,在《采葛》一詩中無法看出,這可謂已明確否定了朱子詩解。當(dāng)然,他并未提出新詩解,表明他雖缺乏創(chuàng)造性而審慎的態(tài)度。
對于《遵大路》一詩,他同樣否定了鄭玄“思君子”詩解,認為此說并不貼合詩意?!对娂瘋鳌芬膊煌狻缎⌒颉返恼f法,指出這是一首情詩:“淫婦為人所棄,故于其去也,牽其袪而留之。”[3]66認為這是女子被棄,挽留男子之詞,但卻將過錯都歸于女子一方,李光地雖認同“棄婦”詩解,但對此是有微詞的。他認為對于此詩解釋不能輕易下結(jié)論:“朱傳謂婦人見棄者,近之。然或《谷風(fēng)》之儔,或《氓》之比,未有以證為淫婦也?!盵2]190他認為此詩確實是婦女被棄之后呼告之詞,那么,“無我惡兮”,“無我丑兮”并非表現(xiàn)對君子的思慕,而是表示婦女對男子的祈求。但是,他指出此詩詩旨或者近于《谷風(fēng)》,是描寫女子被棄的遭遇,或者近于《衛(wèi)風(fēng)·氓》,是對男女私下結(jié)合的警示,那么過錯很顯然就在女子方面。在這里,他沒有直接否定朱熹詩解,認為確有可能是“淫婦為人所棄”。但是李光地并沒有給出最終判斷,給詩中女子作道德評價:“未有以證為淫婦也”,此詩并不能說明過錯在女方。李光地對朱熹詩解中“淫”字提出懷疑,事實上對“淫詩說”構(gòu)成了沖擊。
另外,他對《有女同車》、《子衿》、《澤陂》等詩歌的解釋,同樣以極為委婉地語言,否定了《毛詩序》和《詩集傳》的詩解,體現(xiàn)了一定的突破性。至于李光地同時否定《小序》與朱子詩解的原因,他在解《鄭風(fēng)·子衿》時已有暗示:“《序》謂刺學(xué)校,朱傳謂淫奔者。詳詩意,俱無顯證?;蛞嗯笥严嗨寄钪o爾?[2]193他認為《小序》刺學(xué)校廢以及《詩集傳》“淫奔”的解釋都不對,原因就是他從詩中看不出“刺學(xué)?!被蛘摺耙肌钡暮圹E,即在詩中沒有明顯證據(jù)能夠證明這兩種詩解的正確性。他本人也對《子衿》意義不確定,因此采用了姚際恒《詩經(jīng)通論》的猜測:“或亦朋友相思念之辭爾?”[2]193并未對《子衿》詩意下斷語,這是一種可貴的求實精神。他之所以同時否定《小序》和《詩集傳》詩解,正是源于他“吾學(xué)大綱有三:一曰存實心,二曰明實理,三曰行實事”[6]219的求實態(tài)度。
除了直接否定《詩集傳》觀點之外,李光地在具體詩解中與《詩集傳》顯出細微差異,來否定“淫詩說”,這類詩歌在“淫詩”中共七首,這也是他常用的方式?!痘X兮》一詩,《詩集傳》認為是“淫女之詞”,指出詩意為男女之情的同時,認定女方有過。而《詩所》的解釋則較為圓通,在否定“刺鄭昭公”舊說之后,認為《籜兮》是“以風(fēng)高而木落,喻時過而容衰,欲及時倡和以相樂也”,因此是“男女相悅之辭”[2]191,對朱熹《詩集傳》詩解進行了一定程度地修正。首先,李光地認為《籜兮》中“興”并非毫無目的?!对娂瘋鳌氛J為“籜”形容樹葉枯黃將落的狀態(tài),朱熹并未點明這種狀況與男女之情的聯(lián)系,只是單純將它當(dāng)作引起詩作者感情的媒介,即“感發(fā)意志”之用。但是,李光地認為《籜兮》一詩并非無因而興,“籜”為樹葉枯黃將落之狀,而這與女子青春將逝,紅顏將老的現(xiàn)實具有極高相似性。是女子面對大風(fēng)致使樹葉枯槁將落的景象,聯(lián)想到大好年華將逝,容色將衰所發(fā)出的深沉慨嘆。隨后李光地認為下句意為“及時倡和以相樂”,也就順理成章了。另外,對于《籜兮》詩旨,李光地認為是“男女相悅之辭”,即男女之間互有好感的詩。相比于朱熹《詩集傳》斥之為淫女之詞,李光地此解可謂圓通許多。
李光地對《溱洧》的解釋也具有反“淫詩說”傾向?!对娂瘋鳌氛J為《溱洧》是“淫奔”之人自敘其事,對詩中男女的行為進行道德層面上的否定,“伊其將謔,贈之以芍藥”一句在朱子眼中,是表現(xiàn)男女相互戲謔,并贈芍藥以表私情之意。而李光地對于此詩解釋則較為平實:“男女相悅相戲之詩”[2]194,他去掉了《詩集傳》解《溱洧》中對男女二人的道德判斷,并未貶斥他們的行為。那么,“伊其相謔,贈之以芍藥”便只是男女之間互相戲謔,贈送芍藥的普通事件,并不具備其他含義,因此《溱洧》為“淫詩”也自然不成立了。除此之外,他對《鄭風(fēng)·豐》、《齊風(fēng)·著》等詩歌的解釋,都體現(xiàn)了他與《詩集傳》的細微差異,即他并未把它們視為“淫詩”。至于不把它們當(dāng)作“淫詩”的原因,李光地本人在《詩所》解詩過程中曾有過暗示。
李光地在解釋《周南·卷耳》時,先行設(shè)問,然后自問自答:“或問:圣人雖有勞苦事役,豈至于動情乎?曰:圣人亦人爾,未有忘情者也,但中節(jié)則圣矣?!盵2]139這一段話,已表明他對“情”的看法,即他指定“淫詩”的標(biāo)準(zhǔn)。為了增強說服力,他引用前人說法,認定此詩是后妃為文王作,并認定后三章為后妃思文王行役,后三章“我”即指文王,是后妃假設(shè)文王懷人。李光地認為,此詩之中可見出文王“必有所懷傷而不能已者”,即他在行役路途之中一定思念親人,并且這種情感極其強烈,不可遏制。因此,李光地得出結(jié)論:“圣人亦人爾,未有忘情者也,但中節(jié)則圣矣”。首先,他認為“人未有忘情者”,人作為一個鮮活的個體,不能無情,動情十分正常,這一點圣人與常人并無不同。圣人可動情,常人同樣如此。這樣一來,“淫詩”作為男女自敘其情的代表,便獲得了一定的合理性。但是,李光地仍對鄭風(fēng)中的某些詩歌提出了批評。
他認為《野有蔓草》是“男女相遇而茍合之詩”[2]194,如此激烈的言辭,在《詩所》書中極為少見。李光地認為,此詩中涉及“男女茍合”即男女無媒私自結(jié)合之事。在他看來,“邂逅相遇,適我愿兮”一句無疑是表現(xiàn)男子渴求與女子成婚的愿望乃至行動,而這一切都在男女野外偶遇時發(fā)生。他對于這種行為根本無法認同,對此展開激烈批判就不足為奇了。那么,他批評這首詩標(biāo)準(zhǔn)何在呢?即為“中節(jié)”二字?!抖Y記·中庸》提出“中和”,認為人有喜怒哀樂之情,但情感抒發(fā)須有節(jié)制。男女之情發(fā)展到試圖私自結(jié)合,在理學(xué)家看來,情感宣泄無疑已然超過限度,必須給予否定。李光地指《衛(wèi)風(fēng)·氓》為“茍合”也是同樣道理。當(dāng)然,朱熹也同樣指出“男女相與詠歌,各言其情”[3]序言·1,承認情感合理性,并認為“中”有“無過無不及”之意,對于情感的抒發(fā)同樣作出了限定。因此,對于二人在具體解詩表述中的細微差異,更多可歸因于他們在讀詩過程中的具體感受不同。
結(jié)語:綜上所述,李光地作為清初朱子學(xué)代表,并未盲目尊朱,而是在尊朱的同時折中各家,表現(xiàn)出一種學(xué)術(shù)上的包容性。他總體認同朱熹“淫詩說”,但在具體解詩過程中或引《小序》以駁朱《傳》,或同時否定《小序》及《詩集傳》詩解,或在具體解詩語言中表明其并非“淫詩”,事實上對“淫詩說”并未全盤接受。二人差異的根源在于他們對“思無邪”的理解不同,即解詩宗旨的差異。對于“思無邪”,朱熹認為,“蓋謂三百篇之詩,所美者皆可以為法,而所刺者皆可以為戒,讀之者‘思無邪’耳”[8]570,這顯然是對讀者而言,要求讀者無邪心。而呂祖謙在《呂氏家塾讀詩記·卷一》篇首引用謝良佐論詩之語說明“思無邪”:“君子之于詩,非徒誦其言,又將以考其情性,非徒以考其情性,又將以考先王之澤。蓋法度禮樂雖亡,于此猶能并與其深微之意而傳之。故其為言,率皆樂而不淫,憂而不困,怨而不怒,哀而不愁”[1]1。他認為讀《詩經(jīng)》可以明白作詩之人的品質(zhì),可以明白先王遺澤善行,詩人在出言時嚴守中庸之道,不過分情緒化,這明顯是對作詩之人及詩歌內(nèi)容的限定,要求詩人無邪心,內(nèi)容純正。李光地對朱熹、呂祖謙兩派觀念都有吸收:“然朱子之言無邪也,為讀者言也。吾則以王澤民彝之猶在,察其無邪焉,似乎折朱、呂之中者”[7]319,認為“思無邪”既有禁止讀者邪心的要求,也有出于性情之正的要求,體現(xiàn)了李光地對傳統(tǒng)的突破性。雖然折中朱熹、呂祖謙說法突破極為有限,但是在康熙一朝獨尊朱子的氛圍下,由朱子學(xué)領(lǐng)袖對朱熹觀點進行修正,還是具有其實際意義的。
注 釋
[1][宋]呂祖謙:呂氏家塾讀詩記[M],北京:中華書局,1985。
[2][清]李光地:榕村全書(第二冊)[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3。
[3][宋]朱熹:詩集傳[M],北京:中華書局,2011。
[4][漢]毛亨傳 [漢]鄭玄箋 [唐]孔穎達疏:毛詩正義[M],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1999。
[5][宋]歐陽修:詩本義[M],四部叢刊本。
[6][清]李光地:榕村全書(第六冊)[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3。
[7][清]李光地:榕村全書(第八冊)[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3。
[8][宋]朱熹:朱子語類(第三冊)[M],北京:中華書局,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