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芳蘭
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隨著教學理論研究的不斷深化及教學實踐的不斷拓展,教學評價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但許多學校在教學評價上大都沿用傳統(tǒng)的評價模式,存在著評價方式單一,重結果而輕過程,重分數而輕體驗等現象,教學成效普遍不顯著。因此,必須探索適合初中學生實際的評價模式,提高英語教學效率。對此,筆者談幾點認識。
激勵性是評價的主要功能之一,在農村英語教學中,英語教師要運用評價的激勵功能來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促進學生英語素養(yǎng)的提高。因為在農村中學中,筆者在教學中發(fā)現,有許多農村學生對英語不喜歡,認為英語是外國的語言,他到外國不去,學習英語用處不大,白白浪費時間,加之英語現在是標準化考試,試卷上有A、B、C、D個選項,可以碰運氣選擇,得分率有時也很高。這些學生認為應該把學英語的大量時間用到物理、化學等別的科目上。對于這些抱有這些思想的學生與英語學困生,英語教師熱心對待,引導他們邁入向學習的正軌,對他們取得的進步,要以賞識的心情來評價,要以愛心引導他們看到優(yōu)點,發(fā)現不足,例如,當英語學困生在英語學習中出現興趣不足,學習困惑時,英語教師要以愛心鼓勵他們揚起奮進和風帆。教師要以“Never mind! Try again! I know you can do it.One more time and you'll get it.”等英語使學生明白教師對他的關心與激勵,從而使他們的信心大大增強,促使他們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
在讓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時,許多教師習慣用“What about you?”或“What do you think of...?”相反,如果運用“Who can give me a better answer?”“I’m sure you have different opinions,right?”等鼓勵性和肯定性語言,就更能使學生產生更多的自信與參與學習活動的熱情。表揚的時候可以更換些更為肯定的用語如:Excellent./ Great./ Well done.出色/太好了/做得好?;蛘摺癉efinitely correct.”“Right to the point.”“Terrific.”等,這種當著全體同學面進行的表揚與肯定,往往比純粹的思想工作效果來得要好。
評價的主體不僅僅包括老師,還有學生,還學生以評價的機會、評價的權力及通過評價反思和發(fā)展的權力。評價關系不僅建立在師生之間,還建立在生生之間,小組之間,確立評價主體與客體的多向互動性,使評價對象通過評價不斷積淀,優(yōu)化自我素質結構,不斷完善自我、發(fā)展自我,形成一定的思辨能力和價值取向。
要以事實為依據,激發(fā)學生長久的內在的積極性,善于發(fā)現值得鼓勵的地方,避免廉價的表揚;更應善用技巧性的批評,既指出學生的錯誤、不足與需要改進的地方,又不傷害學生的積極性,才可以使學生從客觀公正的評價中認識自己、明確自己的努力方向。評價的結果要客觀、公正、準確,如實地反映出學生的學習狀況;評價的方式又要能讓學生最大程度地理解和認同評價的結果,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評價的激勵和發(fā)展功能,而不是只關注結果本身的正確性。
評價是否精彩到位有效,對是否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著密切的關系。在課堂評價中我們要杜絕“good”等單一性的評價,這就需要我們具有深厚的教學功力,嫻熟的教學技能,精彩的課堂語言。只有這樣才能做到恰到好處的點撥、獨特創(chuàng)新地評價。
在英語教學實踐中,英語教師要能新課改為指南,以素質教育為宗旨,運用評價的激勵功能,以愛心評價學生的成長與進步,構建起他們學習好英語的信心,培養(yǎng)他們的主動學習的能力,為他們的成長與成才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