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認知詩學視域下雪萊《西風頌》主題的突顯

2019-11-27 05:32袁萌萌
文學教育 2019年29期
關鍵詞:雪萊西風詩學

袁萌萌

一.引言

認知詩學是在20世紀末迅速發(fā)展起來的一門交叉學科,至今僅有20多年的歷史。這一術語是由羅文·索爾在1983年首次提出的。羅文·索爾認為認知詩學是一種文學批評,它以認知科學為工具,探究讀者如何加工處理詩歌語言,同時系統(tǒng)解讀了文學文本的結構與讀者心智體驗的關系(Tsur,1983:125)。自這一理論提出以來,許多著名學者都相繼做出了巨大的貢獻,Emmot(1997)和Fludemik(1993)共同探索了認知翻譯學;Semino 和Culpeper(2002)開創(chuàng)了認知文體學??偠灾?,認知詩學是運用認知語言學及認知科學的理念來解讀詩歌閱讀過程的一門新興學科。隨著這一領域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研究者開始使用這一領域下的相關視角來解讀文學作品。經(jīng)常提到的認知方法包括:“圖形與背景”、“概念隱喻”、“概念整合”等。本文主要利用“圖形與背景”這一認知方法來解讀《西風頌》的主題意義。

“圖形與背景”這一概念是由丹麥心理學家Rubin在1915年提出的。該理論以突顯原則為基礎,認為人們的知覺可以分為圖形與背景兩部分。圖形是人們在視覺或聽覺過程中比較容易注意的部分,而背景則是不容易被人們察覺的部分。所以讀者在閱讀時會在大腦里進行一個不斷建構“圖形與背景”的動態(tài)過程。故通過分析“圖形與背景”的建立及它們的動態(tài)變化,本文將要探討“西風”的力量是如何在讀者的認知域中突顯的,并結合時代背景來解讀《西風頌》這首詩的主題意義。

二.文獻綜述

《西風頌》這首詩因其奇特的比喻、優(yōu)美的節(jié)奏、熾熱的情感以及所傳達的深邃思想成為了浪漫主義詩壇的一塊瑰寶,同時也成為眾多國內(nèi)外詩歌研究者探究的目標。國內(nèi)外學者分別結合各種批評理論對《西風頌》進行詮釋,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偟膩碚f,先前的研究主要是從浪漫主義、主題等視角解讀這首詩。

從浪漫主義視角對這首詩解讀的有:國外學者Norton表示“雪萊視詩人為這個世界的立法者,他極度擁護浪漫主義詩歌創(chuàng)造性的原則,并且認為詩歌的創(chuàng)造性取決于詩人的靈感、想象和感受”(Norton,2006)。從主題這一視角出發(fā)的有:國內(nèi)學者陳嘉曾表示:“雪萊在29歲就去世了,對于他的離去我們應該感到很痛心,因為如果他還活著的話,他將永遠是一位革命家”(陳,1982)。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學者嘗試從這首詩中挖掘出雪萊的宗教思想,例如國內(nèi)學者趙軍濤在他的論文中寫道:“雪萊的詩中其實蘊含著基督的存在”(趙,2007)。學者龍瑞翠和李增在論文中闡釋到:“在雪萊懷疑主義的面具下隱藏著深厚的基督教情結,他真正反對的是世俗的基督教堂,而不是基督教的原始教義”(龍&李,2009)。

縱觀前人做過的這些研究,我們可以看出雖然把《西風頌》作為研究對象的學者有很多,而且他們也都在各自的研究領域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但是從認知詩學這一領域出發(fā)的學者卻少之又少。因此本文嘗試利用這一理論解讀這首詩,希望不僅能為這個視角的研究提供一個例子,同時為這首詩的解讀開拓一片新的天地。

三.認知詩學視域下主題的突顯

3.1 “圖形與背景”認知方法下的三個術語

當讀者在閱讀文學作品時,他們經(jīng)常會被某些特定的人或物所吸引,從而這些人或物在他們的腦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當然這種情形同樣適用于詩歌。人的大腦有兩部分認知區(qū)域,一部分是圖形,另外一部分就是背景。圖形是突出的,吸引人注意力的部分,而背景是相對沉默的,靜態(tài)的部分。更重要的是,人的大腦不可能同時認知到圖形與背景,因為只有圖形才是認知的重心。所以在一篇詩歌中,如果讀者能把認知集中在某一人或物上時,這就說明它們的圖形成功構建起來了。正如Stockwell所說:“閱讀的過程就是不斷構建圖形與背景的過程,并且在這一過程中讀者可以建立起文本的內(nèi)涵與聯(lián)想意義”(Stockwell,2002)。所以在我們開始分析這首詩之前,搞清楚人的認知是怎么區(qū)分圖形與背景這一問題至關重要。這就涉及到“圖形與背景”認知方法下的三個術語:“前景化”、“意象圖示”和“注意”。

“前景化”被認為是文體學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指人們在感受視覺效果的過程中需要把突出與背景區(qū)別開來。正如Stockwell描述的:“文學文本中的某些方面通常會比其他內(nèi)容看上去更加重要或突出,它可以陌生化文學中的重要方面,從而使讀者脫離一般的視角,而從另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新的角度來看待世界。文本內(nèi)前景化的方式有很多種,例如:重復、不規(guī)則的句法、雙關、頭韻、隱喻等。前景化的目的就是為了突出圖形,隱藏背景。所以前景化取得效果的標志就是背景被成功隱藏起來”(Stockwell,2002)。

另一個重要的術語是“意象圖示”。前面我們已經(jīng)提到:在敘事小說中,人物往往是圖形,其他因素通常構成背景。無論在時間或空間上,隨著小說情節(jié)的發(fā)展,這些圖形都會跟著背景而移動,這些移動就表現(xiàn)在運動動作或位置上。在“意象圖示”理論中,被看做圖形的成分稱為軌跡,也就是移動的那些人或物;而與背景相聯(lián)系的成分稱為地標,也就是在空間中沒有發(fā)生移動的那部分。

最后一個術語是“注意”。根據(jù)Stockwell:“文本的閱讀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涉及到一系列‘注意’的改變以創(chuàng)造和遵循圖形與背景的關系”(Stockwell,2002)。注意是有選擇性的,絕不是把所有事物一視同仁的。在視域下,能引起讀者注意的那些事物就是圖形,而背景則是被忽視的部分??偠灾?,上述三個術語的特點就是可把圖形與背景區(qū)別開來。

3.2 “西風”作為本詩中的“圖形”

上文已經(jīng)提到人的大腦不可能同時認知“圖形”與“背景”,產(chǎn)生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就是由于“圖形與背景”分離的原則。但是這種挑選與分離都不是任意的,而是遵循某一特定規(guī)則的。這一規(guī)則就是:“小的、移動的、具有完整特點的物體通常容易被讀者認知,而靜態(tài)的、沒有界限的物體則被忽視。前者集中讀者注意力的就是圖形,后者則是背景?!币虼嗽谖覀兊娜粘I钪?,大多數(shù)人傾向于注意圖形、忽視背景。然而,詩人在這方面通常很敏感,他們往往能注意到被大多數(shù)人遺忘的事物,并賦予這些事物新的意義。

正如這首詩中的“西風”,眾所周知“西風”是秋日的一個現(xiàn)象,讀者在視域里是看不到它的,所以描述它的形狀是不可能的。由于它無形的、普通的特點,通常認為“西風”是不適合作為“圖形”這一角色的。因為它不夠突顯到讓讀者注意,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般被視為“背景”。然而,在這首詩中,詩人卻把它作為歌頌的對象,賦予了它“圖形”的地位。在本詩的開始,詩人就直接寫道:哦,狂野的西風,你這秋日生命的氣息。首先,“wild West Wind”運用了頭韻的修辭手法,且“West Wind”這兩個單詞的首字母都是大寫,所以“wild West Wind”被放在了“前景化”的位置上,能立即吸引讀者的注意。

除了運用“前景化“分析“西風”在本詩中的“圖形”地位之外,我們還可以利用“意象圖示”這一概念。在“意象圖示”中,有一種圖示叫“容器圖示”。由于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會有被周圍環(huán)境里的不同“容器”所包含的經(jīng)歷,像進出不同的房間和建筑物等,這里這些房間和建筑物就是“容器”。在本詩中的包含關系即是“秋日包含著西風”。秋天是一個季節(jié),而“西風”是這個季節(jié)的一種自然現(xiàn)象。從時間跨度來看,秋天的時間跨度要遠遠長于西風,所以相對于秋天,“西風”更容易被看做“圖形”。另外,詩人把“西風”比作秋天的氣息,說明“西風”之于秋天就像“呼吸”之于人類。所以從重要性來看,在這里“西風”也位于“圖形”的地位。

通過以上“圖形與背景”的分析,詩人在本詩中成功地把“西風”塑造成了一個“圖形”,且在詩的一開始便能立即吸引讀者的注意。

3.3 “圖形與背景”下革命主題的突顯

在分析、理解這首詩的主題之前,了解這首詩的創(chuàng)作背景至關重要?!段黠L頌》寫于1819年,正是歐洲的工人運動與革命運動爆發(fā)的年代。19世紀初,英國的工人階級為了爭取更多的生存權利,開始激烈反抗資產(chǎn)階級。盡管詩人雪萊出身貴族,他卻強烈的反對暴政,并有著為了民主不屈服的斗爭精神。他熱愛自由、仇恨壓迫、對于悲慘的廣大勞動人民有著深深的悲憫之情。更重要的是,他急切渴望著社會的變革。由于詩人所處時代的革命大背景,以及詩人自身的革命思想,自然這首詩的主題與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分不開。因此“西風”肯定與詩人的思想內(nèi)涵有著特定聯(lián)系。

《西風頌》在本質(zhì)上是一首描寫大自然的抒情詩,但是通過“圖形與背景”認知方法的解讀,我們既可以理解詩人在創(chuàng)作本詩時的心智歷程,也可以了解讀者在閱讀本詩時的心智體驗過程。所以我們可以清楚地認識到“西風”在深層意義上即指“革命”,而西風的力量即是革命的力量。所以“圖形與背景”這一認知方式能為升華本詩主題提供一個可靠的認知基礎。

四.結論

《西風頌》是詩人雪萊抒情詩的代表作之一,通常被定義為一首社會革命和勝利預言詩。在認知詩學大的理論框架下,本文主要采用了“圖形與背景”這一認知方式解讀本詩。在認知詩學視域下解讀本詩,我們可以看到詩人是如何利用一系列原則突顯“西風”作為“圖形”的,然后使得“西風”蘊含了革命的意義,從而升華了本詩的主題,即從一首描寫大自然的詩成為一首歌頌革命的詩。因此在認知詩學視域下,利用“圖形與背景”這一認知方法解讀《西風頌》是完全可行且具有創(chuàng)新意義的。

猜你喜歡
雪萊西風詩學
背詩學寫話
秋漸濃,分付西風此夜涼
浣溪沙 誰念西風獨自涼
西風辭
第四屆揚子江詩學獎
一諾三十年
雪萊一諾三十年
夜鶯為何歌唱:談雪萊對圣經(jīng)的諷刺運用
西風烈
康马县| 陆川县| 丰台区| 阿巴嘎旗| 鄂托克前旗| 靖宇县| 望谟县| 承德市| 龙南县| 水富县| 麻栗坡县| 景谷| 梅河口市| 滁州市| 芜湖县| 吕梁市| 莫力| 仪陇县| 威海市| 永修县| 芜湖县| 辽宁省| 舟曲县| 洱源县| 通榆县| 合江县| 陈巴尔虎旗| 嵩明县| 婺源县| 昭觉县| 夏邑县| 会宁县| 黎川县| 五华县| 泽普县| 吉安县| 新津县| 溆浦县| 黄浦区| 陈巴尔虎旗| 乐清市|